浅议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合作、探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_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面贯彻新课改的形势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在课堂中实施“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培养学生合作习惯,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展示交流:合作前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要培养合作习惯,要让学生学会展示。在课堂中实施探究教学方式时,教师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组织好探究程序,提供好探究资料,利用好探究资源;教师要关注探究过程,重视对学生评价:既要重视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重视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的正确回答,也要评价学生错误的回答。
  关键词:合作习惯 探究 学习方式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b)-0177-02
  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十余年,在全面贯彻新课改的形势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笔者结合在教学改革中的教研成果,就课堂中通过“合作、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在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1 培养学生合作习惯,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展示交流
  学生良好合作习惯不是自发的,它需要教师对学生精心的培养和悉心的指导,需要学生的积极学习,需要在实际的课堂中完成,在实践中鼓励,在鼓励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有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虽然学习场面比较热闹,但效果不尽如意,往往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生只是一种陪客。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种问题,需要教师对合作学习加强指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合作。
  (1)小组合作前的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合作前,教师一定让每个小组成员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学生做好合作交流的准备。没有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合作则不会产生共鸣,学习没有收获。
  (2)小组合作时的习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他们在合作学习中能否取得成功,教师的指导起到非常关健的作用。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能,学生要培养以下几方面的习惯。
  ①学会确定发言顺序。在小组内成员交流时,尽量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先说,再由其他同学说,最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作总结、归纳和补充,或者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发言人并分工发言。这样小组内成员均有发言的机会,可使优等生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提高。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过于依赖和盲从,没有意见的分歧和思维的碰撞,达不到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的目的,更有甚者部分学生游离于学习之外,做其他的事情。
  ②合作技能。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每名学生的观点都有值得大家肯定的方面,因此在小组中,要认真倾听,别人正确的地方给予赞赏,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要学会语言和谐,做到针对别人的发言,正确的见解要肯定,否定说法要有理,自己发言时语言要明确,思路要清晰。
  ③交流技能。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在组间交流时抛出,以寻求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对于非重点问题也可在课下与同学们讨论交流,以便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小组合作后的展示。有时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小组汇报时学生陈述的仍是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经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没有经过校正与整理,别人的意见也没有充分的利用,实际上指定发言人的意见仍属个体行为。有时各小组汇报的内容重复,浪费时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要解决这种弊端,要从四方面培养学生习惯。
  (1)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师要教育学生交流时要专注而有耐心地聆听同学的发言,指导学生做到:专心地听别人发言,要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学会记笔记),并考虑这个发言有没有道理,并从中摄取有用的信息,和自己的见解加以分析、比较,不断使自己的见解更全面、更深刻、更具创新性;尊重别人的发言,做到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有不同意见必须等别人讲完后再提出来。这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交流、评价的创新性,在小组汇报时,老师不仅让汇报人讲小组内的观点是什么,而且要问“这个观点是哪个同学提出的”或“你们小组×××同学的意见是什么”等,使每个同学不仅自己要积极参与,而且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什么,否则答不上来。
  (2)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要让学生养成以下两方面的习惯:①养成先准备后发言的习惯。学生要在发言前认真思考,能够围绕中心有条理地表述,必要时可以做一些书面准备;②养成运用辅助手段,强化口语效果的习惯。在很多时候,学生会有词不达意的现象,因此,可以让学生运用表情、动作、图示等手段来克服口语的乏力。
  (3)学会做记录的习惯。在小组交流时,小组内应指派写字速度快的同学记录讨论要点,填好讨论表(特别是高年级教学),这样就避免了小组汇报时的个体行为。
  另外,教师在学生合作时,要转变教师角色,要从“台上”走到“台下”,融入各小组内部,蹲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指导学生思考,参与小组讨论,观察合作方式,随时关注并指导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学生展示时心中有数。
  2 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
  在课堂上实施“合作、探究”时,学生是探究的主体,但是小学生年龄小,探究能否顺利有序进行,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服务,担当好“组织者”的角色。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设计好探究的问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设计思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就是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突出体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组织好探究程序。学生的学识毕竟有限,思考问题的方式非常简单,他们不可能离开教师而独立地开展探究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环节。让学生能顺利开展探究活动。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探究环节的设计:初步的猜想与检验;动手操作探究;组内讨论、交流;全班讨论;达成共识。一环紧扣一环,为学生顺利地完成探究任务提供了保障。
  (3)提供好探究资料。有效地探究活动,必须依赖充足的探究资料。这些探究资料,可由教师提供,如探究圆柱与圆锥体体积关系的学具等;也可由教师布置,学生自己准备,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布置学生自己带形状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魔方等。
  (4)利用好探究资源。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可利用的探究资源非常丰富。一是教材的利用,教材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探究内容,指导得当,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究途径,还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二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教师既可以精心制作适合学生的课件,也可以指导学生上网独立探究某个问题。如上完《圆的周长》这一课,教师提供网址,布置学生上网探究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3 关注探究过程,重视学生评价
  实施“合作、探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别是教师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评价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展示内容的评价。
  (1)既要评价合作学习的结果,也要评价合作学习的过程。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深入各个小组,参与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合作的动向,随时指导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哪个小组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哪个小组效率高等,在交流时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如果教师走马观花,只注重交流结果的评价,会忽视学生的能动性,使得小组为了求结果而依赖优等生,同时学困生也有了很大压力:其他成员会埋怨他拖后腿而不原意和他一组。因此我们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小组成员之间是如何交往的?如何相互配合的?是不是都参与了?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等。这些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间的竞争。把小组的情况作为评价的依据,可形成组内成员团结合作的格局。如:教师在要求小组汇报时,应将“哪个同学愿意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先来说”;老师在评价时应将“你真棒”改为“你们小组真棒”,“你真聪明”改为“你们小组真团结”等。这样一来,学生意识到:老师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的,学生为了小组的成功,会竭尽全力互相帮助,毫不保留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会和小组成员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注重小组评价可以使大多数学生受到表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今后的合作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学生展示内容的评价。
  ①对于学生正确回答的评价。
  我们都有这种感觉,低年级时,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不太愿意回答问题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适当的评价,时间长了,学生就感觉我回答与不回答没有关系,也就不愿意回答问题了。因此我们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给予评价与回应,有时也可把评价的权力放给学生,例如“他的这种方法,谁听懂了?……你们觉得他的这种想法怎么样?……好在哪里呢?……那么我们该不该为他的这种独特想法表示些什么呢?”掌声立刻响彻教室,这种学生响起的掌声一定比动听的语言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另外,评价要具体、到位。老师的评价的语言要具体,不能空洞。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只是说“好”,要指出好在哪里,比如“你的思路很准确、你的语言很流畅、你的语言很精练、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
  ②对学生的错误回答的评价。
  在一年级听课,有时会有这样的现象:当老师提问后,便有学生急着回答,有时回答不上来,有时回答的内容却是牛头不对马嘴。探其根源,主要是学生没有仔细听清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或是学生比较紧张造成的。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可用这样的语言来引导他们:“别急,慢慢说……如果这样的话……”一边用微笑或是点头鼓励他,就极有可能从学生口中发出独到的或富有创造性的答案。
  总之,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是一项不断发展的研究课题,它将课改推向深入,促进我们去开拓,去探索,去创新,使“合作、探究”更完美,更实用,让学生更受益,同时为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插上理想的翅膀。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走进新课程[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素兰,李景龙.合学教育:突破合作学习的5大瓶颈[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236.
其他文献
摘 要:贫困学生步入高校后,由于物质生活的差异,极易产生心理障碍。通过研究国外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先进理论,结合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揭示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团体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204-02  根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统计,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
摘 要:大家都知道,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心理特征和抽象性的数学学习之间的矛盾,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被动。现实学习中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抽象使图像变换形象起来,学生变的更主动,对学习的态度由恐惧变成爱,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开始,合理利用“原型”的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是生活,生活,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在现实生活中,
摘 要:目的 通过对31名采用骨科学与PACS系统联合教学的实习生与32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教学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将PACS系统应用于骨科学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我校10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 63 例随机分为PACS系统应用组(31 例)和对照组(32 例),在同等条件下对外科学骨科见习教学分别采用PACS系统应用于骨科学和传统教学法,而后对两组学生骨科见习出科考试 SP 考试、骨
生态危机,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表现;是人的资本之“欲”与自然的生态之“理”的剧烈冲突;是自然对人的无知或贪欲膨胀的惩罚.
老城是蒙特利尔最有特色的地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的会议中心所在地议会大厦就在老城旁边,距我们青年代表住的家庭旅馆只有10分钟的路程.蒙特利尔的冬天很冷,我到的前一天下了
5月10日,一份转调令结束了印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局长打击跨国公司食品、药物的不符合标准和其他不法行为的运动。在职10个月,局长接手很多消费者投诉,深感印度法规力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