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反思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过去的教学中,注重目标,注重结果,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忽视学生的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诸多的问题都成为我们课改的动力。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我这见,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以便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1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历史阅读的范围十分广泛,几千年的历史史料让学生在短期读完是不可能的,但最基本的是要学会读教材,读相关的史料、图画、图表等。教材中历史事件的论述是多方面的,但概括精要、提示本质、最为关键的表述往往只有一句或几句,这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摄取、加工教材中有断语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设置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使其注意力集中在与所提问题密切相关内容上来。
  另外,在学生学会阅读的基础上提倡“少讲多读”。讲得少,老师才会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哪些是必讲的内容,哪些是讲了以后学生能记住、能理解的内容;讲得少,学生才有可能记得住,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老师的“一言堂”。读得多,学生才有可能提高阅读能力;读得多,学生才会自己去思考、琢磨,才能形成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少讲多读”还能避免教师漏讲知识点。
  2引导学生学会用范例去推理解决同类问题
  有范例去推理解决同类问题,既节省时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示范性地分析历史问题,向学生敞开教师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懂得用推理方法去解决同类问题。例如,教师讲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一节内容时,可以“美国”为例示范引导,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其过渡的原因,得出结论后,让学生用已建立的认知结构去分析、归纳“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如此,学生就学得轻松、有趣。总之,“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讨论
  讨论是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学史就是在了解“过去”的同时还要评价“过去”。针对某些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学生参与讨论历史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占有材料,展开思维,进行争鸣,又能达到解决问题、发展自我的目的。例如,对于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理解“为什么《天朝田亩制度》是革命性纲领文件?为何说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为何平均分配土地又无法实施?”一系列的疑点。学生通过激烈争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不但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还能联系现实进行比较。同时通过讨论,在活跃气氛的同时最终化解了存在的疑点。讨论能使学生理解历史的要点,训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观点消除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同时避免了个人的主观判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4教会学生学会自留作业
  作业是知识学习的信息反馈,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形式。因此,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在有一天,一位学生突然问我:“老师,我不做您留的作业行吗?”“为什么”“您留的这些题我都会做了,再做不就是体力劳动了吗?而我感觉不会的题却没有时间做。”就这一问,给了我深深的反思:我们平时留给学生的作业是否有点千篇一律?是否兼顾到了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水平呢?对于优生也许过于简单,能独立完成;对于中等生也许适中,也能完成;对于后进生也许较难,靠抄袭完成。要么就是对于所有学生都难或太简单。如此而来,作业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长时间下去,学生渐渐失去了对该科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业内容应因人而异,作业量也要因人而异,要根据历史总体知识和整册教材的分析,将知识分类排列,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再排一排队,稍加努力就能完的排在前面。每天作业就做这些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的内容,完成了再做后面的。这样难度越来越小,学习兴趣就越来越高。因此,可以让学生学会自留作业,根据对所学知识的把握程度,自己设计一些有效的练习题。有时老师觉得哪些题重要,可以告诉学生建议做一做。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生出考试题,同学之间互相测试。这样,学生觉得复习目标明确,感觉主动,学习兴趣就提高了。当然,每件事都有多种做法,我目前认为这是较好的方法。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历史教师能做些什么呢?除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外,就是要深入教育教学的改革,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可见,培养创造性人才已经上升到推动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高度。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创新;课堂教学;鼓励;尊重  “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实际上是创造力开发的差距。”这是联合国近来的新论断。什么是人才,离开了创新,则无任何人才可言。应该说,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做出了或正在做出创
期刊
学生的理解能力如何进一步培养,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中小学阶段的教学要去掉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启发式的教学。学生理解能力的强弱,一方面体现在词、句、段、篇的文字的了解,另一方面体现在文字所表现的内容的了解,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而联系两者的内在联系,便是学生的思维。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加强思维训练。  我们来看一看我校语文骨干教师陈春霞老师是怎样启发学生思
期刊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书法不同于文字,书法的观赏形式是属于绘画角度的,书法的外在气质是流动的线条,内涵则更近于文学,要把书法课上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小学生的书法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全新地解读、拓展、延伸法律知识,将会使学生的“生活世界、书本世界、精神世界”有机联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的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渗透法制意识,会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完美统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提升法律水准  学校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内容是随着生产
期刊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识字既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
期刊
【摘要】课堂切入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出色的课堂切入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探索精神;也能让老师得心应手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课堂切入点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切入点是艺术中的艺术。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
期刊
【摘要】本文对化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的剖析,着力探讨化学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途径与方法,实施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相长,强调主体参与,以参与求体验,以参与促自主,以参与促合作,实现课堂上的全员全程参与;构建生态课堂,实现自主与合作、预设与生成、教和学的有机统一,着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重视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科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字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孩
期刊
【摘要】在识字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方法,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枯燥,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挖掘出汉字的魅力,让小小的汉字“会说话、有思想、有灵性”,让枯燥的识字课妙趣横生。  【关键词】识字;魅力;灵性;教学  刚入学的小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方法,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枯燥,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挖掘出汉字的魅力,让小小的汉字“会说话、有思想、有灵性”,让枯燥的识字课妙趣横生。学生从中体验到识字的
期刊
【摘要】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实验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农村中学由于受环境和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实验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