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就在孩子身边,安全教育更是每时每刻都必须进行。在科学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能够支持幼儿在兴趣盎然的科学探究中习得安全自我保护,从而既丰富自我的安全认知和安全意识,又能够积淀孩子的科学素养。
一、自然科学探究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大自然是科学教育的殿堂,有机结合科学探究渗透安全教育,能够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在“昆虫的秘密”主题中,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自发寻找和观察各种昆虫,有七星瓢虫、西瓜虫、蛞蝓、天牛、苍蝇、蜜蜂、蚱蜢、蚂蚁、蜘蛛等。在参与活动中他们不仅知道了一些昆虫的习性,还懂得了哪些昆虫是对我们有害的;知道看到昆虫,要先观察,不能先动手触碰,谨防被咬伤等。在“大棚里的蔬菜”基地活动中,孩子们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蘑菇,逐步区分“种植的蘑菇”与“野生的蘑菇”,懂得了不乱采野外的蘑菇,更不能乱吃野蘑菇。在“喂养金鱼”的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了“鱼”靠“腮”呼吸氧气的,我们人类是靠“鼻孔”吸入氧气的,我们都不能离开有氧气的空间,从而懂得了“不能单独坐在密闭不可开启的车里,会无法呼吸到氧气”的安全知识……这些生动的科学探究既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全程参与,又帮助孩子们自然而然懂得了自我保护的安全知识。
二、生命科学探究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生命科学教育更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科学童话、科学小实验等,能够让孩子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如在“食物的旅行”微型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形象地感知食物从嘴巴摄入到从肛门排出的过程,他们在自己亲手操作食管模型、胃肠蠕动道具过程中了解到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说话、防止食物呛入气管、不吃脏东西、不喝凉水和碳酸饮料、要适度运动等身体保护的知识。在“身体里的洞洞”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寻找身上的洞洞,知道了这些洞洞的“大作用”,也了解了如何保护这些洞洞的常识。在“我会配餐”体验中,孩子们知道了每天我们身体的营养需要哪些,如何改变挑食的坏习惯,更好地摄入更多食物,均衡膳食,同时还在购买食物中发现了“食品包装袋”的秘密,懂得了如何识别安全健康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在“牙齿咔咔咔”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的牙齿,了解龋齿的原因,知道不吃生冷食品、不用牙齿咬硬物等保护牙齿的方法……这些生命科学探究直接指向对生命的安全保护教育,孩子们也在充满好奇与探究欲望中更好地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三、生活体验探究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的兴趣是多样的,他们带着好奇走进生活,发现身边的事物,并在亲身体验中习得经验,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契机,从科学探究出发,融入安全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广玉兰花蕊”的探究中,孩子们发现“花蕊里面有声音”,但是“怎样知道里面的秘密呢?用什么来打开呢?”孩子们尝试了用手剥,到木工坊拿锤子但太笨重还会砸烂果子,向保安叔叔借来尖的螺丝刀但又太粗也抓不稳。遇到困难产生认知冲突体验后,教师适宜地再支持,孩子们再次展开了商讨和行动,他们觉得要“用更细的东西”,在资源库他们找来了牙签、棉签、笔芯、吸管等进行了不同的对比尝试。最后发现牙签和刮画笔又细又硬最管用,刮画笔有点长,他们又比较握在哪里既方便又安全。孩子们打开后发现了果子的秘密,又开始了听声音猜数量、到地上发现掉落的果子、与花蕊中还没掉落的果子进行比较等,还可与家长一道展开建构、艺术创作、语言讲述等迁移经验。从中获得了对果子的更多认知、对粗细的比较、对工具使用的经验积累等,也在交往中获得了语言表达和社会性等发展。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浅水湾”的孩子由石头、树枝、树叶、水果等不同沉浮的现象,探究浅水湾的船承载多少人可以不沉下去;“玩沙坊”的孩子在开挖水渠、模具压印、沙中建构、沙滩足球中知道如何“防止扬沙”的办法;“木工坊”的孩子们在量量、锯锯、敲敲、钉钉的探究中习得如何不弄伤自己的办法……这些生活体验来自孩子自主的参与探究,他们因为热爱科学而充满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因为执着而更加胆大心细地注意安全经验积累。
四、科学实验探究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科学小实验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手动脑活动,老师们常鼓励孩子们“猜一猜、做一做、说一说”等来萌发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积累一定的科学认知。其实,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也是安全渗透的契机。如在中班“洗洗鹌鹑蛋”科学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水、醋和白酒让孩子们自己对比鹌鹑蛋被浸泡后,哪个更容易清洗干净。操作过程中,孩子们更是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不将醋和白酒弄倒眼睛里。在大班“落下来”的科学活动中,教师随机让孩子们寻找可以落下来的物体,鼓励孩子们发现哪些物体落下来很快,哪些物体落下来很慢,同时让孩子们懂得“不能将落下来的重物对着别人”等安全知识。在大班“蜡烛熄灭了”小实验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感知“烛火被玻璃罩住后缺乏氧气而熄灭”,同时也懂得了“小朋友不亂玩火”的道理。在大班“碘酒的秘密”活动中,孩子们在发现淀粉类食物遇到碘酒会变色秘密的同时,也知道了“不乱用碘酒”的知识。在“自制喷泉”“瓶子上的洞洞”等活动中,同样孩子们在习得科学经验的同时,知道遵守实验安全操作步骤,“不将水对着同伴喷洒”。又如“开锁”“火山喷发”“干冰”等好多小实验,都需要我们老师和孩子一起既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又不忘安全规范流程,从而让安全护航科学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是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体验,亦是幼儿安全自我保护自主习得的良好契机。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有效融入安全教育,可谓水到渠成、一举两得!
【作者单位: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
一、自然科学探究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大自然是科学教育的殿堂,有机结合科学探究渗透安全教育,能够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在“昆虫的秘密”主题中,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自发寻找和观察各种昆虫,有七星瓢虫、西瓜虫、蛞蝓、天牛、苍蝇、蜜蜂、蚱蜢、蚂蚁、蜘蛛等。在参与活动中他们不仅知道了一些昆虫的习性,还懂得了哪些昆虫是对我们有害的;知道看到昆虫,要先观察,不能先动手触碰,谨防被咬伤等。在“大棚里的蔬菜”基地活动中,孩子们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蘑菇,逐步区分“种植的蘑菇”与“野生的蘑菇”,懂得了不乱采野外的蘑菇,更不能乱吃野蘑菇。在“喂养金鱼”的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了“鱼”靠“腮”呼吸氧气的,我们人类是靠“鼻孔”吸入氧气的,我们都不能离开有氧气的空间,从而懂得了“不能单独坐在密闭不可开启的车里,会无法呼吸到氧气”的安全知识……这些生动的科学探究既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全程参与,又帮助孩子们自然而然懂得了自我保护的安全知识。
二、生命科学探究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生命科学教育更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科学童话、科学小实验等,能够让孩子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如在“食物的旅行”微型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形象地感知食物从嘴巴摄入到从肛门排出的过程,他们在自己亲手操作食管模型、胃肠蠕动道具过程中了解到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说话、防止食物呛入气管、不吃脏东西、不喝凉水和碳酸饮料、要适度运动等身体保护的知识。在“身体里的洞洞”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寻找身上的洞洞,知道了这些洞洞的“大作用”,也了解了如何保护这些洞洞的常识。在“我会配餐”体验中,孩子们知道了每天我们身体的营养需要哪些,如何改变挑食的坏习惯,更好地摄入更多食物,均衡膳食,同时还在购买食物中发现了“食品包装袋”的秘密,懂得了如何识别安全健康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在“牙齿咔咔咔”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的牙齿,了解龋齿的原因,知道不吃生冷食品、不用牙齿咬硬物等保护牙齿的方法……这些生命科学探究直接指向对生命的安全保护教育,孩子们也在充满好奇与探究欲望中更好地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三、生活体验探究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的兴趣是多样的,他们带着好奇走进生活,发现身边的事物,并在亲身体验中习得经验,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契机,从科学探究出发,融入安全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广玉兰花蕊”的探究中,孩子们发现“花蕊里面有声音”,但是“怎样知道里面的秘密呢?用什么来打开呢?”孩子们尝试了用手剥,到木工坊拿锤子但太笨重还会砸烂果子,向保安叔叔借来尖的螺丝刀但又太粗也抓不稳。遇到困难产生认知冲突体验后,教师适宜地再支持,孩子们再次展开了商讨和行动,他们觉得要“用更细的东西”,在资源库他们找来了牙签、棉签、笔芯、吸管等进行了不同的对比尝试。最后发现牙签和刮画笔又细又硬最管用,刮画笔有点长,他们又比较握在哪里既方便又安全。孩子们打开后发现了果子的秘密,又开始了听声音猜数量、到地上发现掉落的果子、与花蕊中还没掉落的果子进行比较等,还可与家长一道展开建构、艺术创作、语言讲述等迁移经验。从中获得了对果子的更多认知、对粗细的比较、对工具使用的经验积累等,也在交往中获得了语言表达和社会性等发展。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浅水湾”的孩子由石头、树枝、树叶、水果等不同沉浮的现象,探究浅水湾的船承载多少人可以不沉下去;“玩沙坊”的孩子在开挖水渠、模具压印、沙中建构、沙滩足球中知道如何“防止扬沙”的办法;“木工坊”的孩子们在量量、锯锯、敲敲、钉钉的探究中习得如何不弄伤自己的办法……这些生活体验来自孩子自主的参与探究,他们因为热爱科学而充满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因为执着而更加胆大心细地注意安全经验积累。
四、科学实验探究中的安全教育渗透
科学小实验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手动脑活动,老师们常鼓励孩子们“猜一猜、做一做、说一说”等来萌发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积累一定的科学认知。其实,科学小实验的过程也是安全渗透的契机。如在中班“洗洗鹌鹑蛋”科学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水、醋和白酒让孩子们自己对比鹌鹑蛋被浸泡后,哪个更容易清洗干净。操作过程中,孩子们更是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不将醋和白酒弄倒眼睛里。在大班“落下来”的科学活动中,教师随机让孩子们寻找可以落下来的物体,鼓励孩子们发现哪些物体落下来很快,哪些物体落下来很慢,同时让孩子们懂得“不能将落下来的重物对着别人”等安全知识。在大班“蜡烛熄灭了”小实验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感知“烛火被玻璃罩住后缺乏氧气而熄灭”,同时也懂得了“小朋友不亂玩火”的道理。在大班“碘酒的秘密”活动中,孩子们在发现淀粉类食物遇到碘酒会变色秘密的同时,也知道了“不乱用碘酒”的知识。在“自制喷泉”“瓶子上的洞洞”等活动中,同样孩子们在习得科学经验的同时,知道遵守实验安全操作步骤,“不将水对着同伴喷洒”。又如“开锁”“火山喷发”“干冰”等好多小实验,都需要我们老师和孩子一起既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又不忘安全规范流程,从而让安全护航科学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是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体验,亦是幼儿安全自我保护自主习得的良好契机。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有效融入安全教育,可谓水到渠成、一举两得!
【作者单位: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