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真韵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到“放松”、打出“内劲”,既是正确掌握太极拳动作规格,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的必备条件,也是太极拳家展示拳艺修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一、打太极拳为什么要放松
  
  1、太极拳是一种在放松状态下进行的运动。心静体松、缓慢柔和、轻灵沉稳、连贯圆活的技术特点,只有在周身放松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这就决定了放松是打太极拳的第一要素。打太极拳需要放松,就像赛跑需要速度、跳高需要弹跳、推铅球需要力量一样。
  2、只有放松才能使肌肤关节处处张开,周身通经活络、气血通畅,起到太极拳养生保健的作用。俗话说:“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就是这个道理。
  3、只有在意念引导下的放松,才能使演练出的太极拳轻灵、沉稳、柔和,才能以意行气,打出太极拳的内劲,表现出太极拳的韵味。
  
  二、什么是放松
  
  松,是松开、解开,太极拳称为松静、松柔、松劲。松是指练拳时,在保持正确姿势的情况下,在心境清静的状态下,有意识地让心脏、全身关节和肌肉进行最大限度的整体放松,形成一种由内向外有机的放松整体。陈鑫在拳论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意思是说,练拳时要心境安静、动作柔缓、细腻,肌肉、关节、韧带没有一处不放松。
  沉,意为下落、下降,太极拳称为沉静、沉稳。太极拳演练中的沉,是在放松的前提下,息心静意,气沉丹田,在形体上做到沉肩垂肘、松腰落胯,使之下盘稳固,两足有力,一代名师李稚轩比喻太极拳的沉犹如载重之船,上有重力下沉,下有浮力上承,有明显的沉稳之意。
  松与沉足太极拳的两个要素,是统一的整体,故有松沉之说。松与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松是在沉的基础上的放松,沉是在松的前提下的沉实;没有沉的松是松懈、漂浮,没有松的沉是沉重、僵滞,所以松沉相因,松沉互济。
  在演练中对松沉的整体要求是,舒松自然,庄重沉稳。
  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头部:正直沉着,神贯于顶。
  肩部:松沉下垂,两臂沉屈。
  胸腹:舒松内含,气沉丹田。
  腰胯:圆转自如,松静沉塌。
  腿足:虚实分明,轻灵沉稳。
  
  三、怎样学会放松
  
  太极拳的放松是不容易培养起来,也是不容易坚持下去的一种素质。学会放松,必须知道打太极拳为什么要放松,增强学练放松的决心,知道什么样是放松。使学练放松做到有的放矢。
  学会放松首先要做到心境清静、意念专一、排除杂念,用意念引导动作。用思维活动把握、支配和调控演练技术,使精神贯注到每一个动作细节,心静是放松的前提。
  放松是由内向外的整体放松,必须先做到内松。内松是心松、意松、精神放松,有意识、积极地引导全身关节、肌肉、韧带放松。全身不该用力的地方毫不用力,全身没有一处不放松,逐步做到松的静、松的透,内松才是放松的主导。
  腰是全身运动的枢纽,人体旋转、进退、虚实的变化、动作的转换全贯穿于腰的运动。腰松是放松的关键。
  
  四、放松练习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放松是用意的、是积极振作的。不是漫不经心、消极疲沓的,不能把放松做成松软漂浮,也不能把内意收敛理解成无精打采,甚至闭目养神。
  2、放松的练习要始终坚持“用意不用力”的原则,将由内向外放松贯穿练拳的始终,不能虎头蛇尾,打打就忘了放松,或打这套拳放松,打那套拳不放松。也要培养集体练拳、配乐练拳时的积极放松。
  3、太极拳的动作是靠肌肉的伸展和收缩交替完成的,完成动作的力,在放松意念的引导下,应该是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就是太极拳的“内劲”。即在动作蓄发转换过程中要最大限度放松,在动作定势时应是沉稳、贯劲,但是这种沉稳是含蓄的,这种贯劲是轻灵而富于弹性的。
  
  五、什么是太极拳的内劲
  
  内劲是蕴于体内的一种劲,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周身关节、肌肉和韧带做以最大限度的放松,在演练动作的运行、蓄发、转换和定势中,以意引气,将在丹田处集聚的内气,运行到全身关节,送达肌肤,贯注于四梢,复归丹田。这样缠绕往来,循环不已,从而形成一种浑厚、松沉、富有弹性的内劲。
  内劲是在保证完成动作规格,由内向外放松的前提下,演练者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太极拳演练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表现太极拳韵味的必备素质。
  
  六、如何锻炼与培养内劲
  
  1、意气为主帅
  在太极拳演练中,用意念引导动作,用意念引导放松,也要以意行气,引导内气的集聚,引导内劲的运行。从而形成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行动,使之内外台一,开合有致。
  《十三势行工歌》中说:“意气君来骨肉臣。”武禹襄解释为:“心为令,气为旗,意为帅,身为驱使”,都说明了太极拳“以意行气”,由内向外的道理。
  
  2、松柔是关键
  只有由内向外做到整体的放松,使周身关节张开,气血周流无滞,才能在丹田处集聚内气,以意引气,把内气运行到关节、肌肤,贯注四周,形成内劲,只有放松,才能产生内劲。
  太极拳的内劲,是在肢体放松的状态下,通过松柔的螺旋形运动完成的,是极为轻柔。富有弹性,藏蕴于体内,含蓄而隐匿,不彰显外露的。松柔是锻炼内劲的关键。
  
  3、协调连贯是保证
  内劲的运转。在拳势的运行中应该无时不在,做到节节贯穿,势势相连,处处合住。这是内劲运转的保证。
  节节贯穿,肢体的协调必须以腰为轴。上肢动作以腰带背,以肩带肘,以肘带手。下肢动作则以腰带胯。以胯带膝,以膝带足,只有肢体动作节节贯穿,才能使气血畅通,内劲顺达。
  势势相连,前一个动作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豹开始,势问的衔接转换要有蓄发,要圆顺,连绵不断,形成势势相连。势间转换使内劲渐充,复归往来。
  处处合住,每一个技术动作运转到位,都要形成定势,一势即成,是一身备五弓,五弓合一是外形沉稳,体内贯劲,静如山岳,动如江河,形成全身整体合劲的过程。
  只有肢体动作协调连贯,才能使内劲随拳势的运转忽隐忽现,无时不在。
其他文献
赵堡李氏太极拳一路,名曰“大功架”,或叫做“基架”,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    一、结合内丹的修练    太极拳的丹功修炼法,历代宗师都非常重视,但从不轻易传授,因为它是贯串整个太极拳技能的结晶。如果一味追求效果,而没有正确的内炼方法,以及如何人手的技能,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太极拳择要》中云:“武事其要一二语,心法原源不在多。能得其要一语而终,不得其要必散无穷。”其意思很明显,真正的关键就几句话,
期刊
松功是松柔、松空在习练者身上的表露。习练太极拳的人,通过拳架修炼,周身内外经过阴阳二气的梳理,克服心脑的动意,肢体的本力将渐渐退去,使习练者举动轻灵;心、神、意、氣极为安静,胸腹似一把空壶或灯笼,达到虚静空无的状态;肢体外表虚空,处于皮毛攻且虚灵的状态。松功在人体里是有反应的,除练者身体有异样的体验之外,自脚向上的踝、膝、胯、腰、肩、肘、腕、指等九大关节要一一松开,且节节贯串。  杨式老谱对人体有
期刊
橡胶树、银胶菊、橡胶草等植物中的橡胶结构为顺式-1,4-聚异戊二烯,而杜仲胶结构为反式-1,4-聚异戊二烯,其合成的关键是橡胶草在橡胶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顺式-1,4-聚异戊二烯,而杜仲胶则在杜仲胶合成酶的作用下形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
  二者具有相似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共同的生物合成前体物质异戊二烯,本实验将橡胶草的橡胶合成酶基因TkCPT1导入杜仲,探讨在杜仲中产生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可能性,实验主要取得以下结果:
  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通过全基因合成TkC
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在平常是很难体悟的,因为人总有“我执”在阻碍人与天地之间的沟通。2002年底,我的八卦掌功夫和转天尊修炼得稍有成就,记得那天是腊月廿八下午四点多,我开始转掌,此时天上彤云密织,原打算练到五点半,然后去酒店参加每年腊月的兄弟们之间的聚会。当雪开始下的时候,我就感觉身体越练越来劲。当我转掌至雪下到半尺厚时,似乎天地之间有一股无形的吸力,慢慢地将肉身抽空,天人地正在融为一体。不知过了
期刊
靳爱祥先生出生在一个革命军人家庭,自幼随军生活在部队大院。绿色军营的尚武之风,革命军人的铁血精神,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不满十岁时,他就缠着经常接触到的警卫战士学习武术的基本功、擒敌拳、空手夺刀、枪等。十五岁那年,靳先生有幸接触到天下闻名的六合门武术家一“神枪”杨月波先生,杨老先生对这个根正苗红、浑身激荡着英雄情结的少年倍加青睐,遂收其为人室弟子,从此津门武林出现了一个矫健的习武少年的身影
期刊
八旬老汉点穴抓贼过百    在长春市,有一位年已八旬的老汉,以一手点穴抓贼的绝活抓住小偷过百人。此事一经报道,轰动一时。  相信很多读者都很想了解老人的绝活是如何练就的,希望老人揭示点穴的秘密。在老人家中,老人曾特意给记者露了几手。只见他马步一蹲,抱拳胸前,目瞪前方,同时迅速出拳,击向前方。动作虽简单,但极其有效。李大爷说,“点穴”功夫其实也没啥神奇的地方,只是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于3个手指尖,然后
期刊
王培生八卦散手(十)
期刊
整理者按: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在国内武术杂志上用纯文字的方式将“鸡步桩”介绍给了广大武友,后又将“熊出洞”图片发在了武术网站上,以希冀借此寻找同门。可惜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各地六合心意拳传人纷纷“浮出水面”,但我们依然没有找到蛛丝马迹。今年暑期,我专程到合肥拜访了张尚炳老师,请他介绍了鸡步桩及十大形的练法要领,现再次将鸡步桩配图整理公布给广大武友,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同时希望有此桩法的同门与我联络了(
期刊
在中华武林,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早已闻名遐迩,而作为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的得意弟子宋世荣先生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盘根冲空”与车毅斋先生的“游鼍化险”、刘奇兰先生的“腾龙搜骨”、郭云深先生的“连珠快崩”并称为形意拳四大绝技,因此四人被称作形意拳四大金刚。同时,又有宋世荣先生之“柔”、郭云深先生之“猛”、白西元先生之“滑”,而被称作形意拳三大圣手。2009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初九)是宋世荣
期刊
功力训练    我让他拿拳打你,你只躲闪、封堵、不还击、我主要还不是练你的防守,我是用这种方式来练你的胆量、眼神、反应,还有上下肢的协调能力。当然,这个东西练多了,你的防守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有很大的提高。因为人的防守能力不只需要防守技巧(躲闪、封堵本身就属于防守技能),还需要胆量、眼神、反应和协调能力这些东西。  他拳打过来你别用手扒拉,你总扒拉就不练胆儿了。我为嘛让你躲闪封堵,就是躲闪封堵对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