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认知”是人们运用区域的视角和方法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文章以案例的形式对区域认知视角下的中国地理专题知识构建进行了新探索,分别从情境创设、深度剖析、区域探索、典型例题、拓展延伸五个维度对东北地区、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等区域知识进行构建,以期对复习备考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认知;地理知识构建;中国地理;高考复习
一、水稻生产新突破——以东北地区为例
【情境创设】
东北大米粒形短圆,长宽比约为1.6:1,腹白少,胶质率高,米色清亮透明,主要种植于黑、吉、辽三省的广大平原地区,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够的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生长周期一般五个月左右,阳光雨露充足,又有纯净无污染的灌溉用水,独特的地域优势,保证了大米独有的高品质。东北稻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500万公顷以上,已形成多个优质大米的知名品牌,目前占据我国大米市场约25%的份额,每年大量粮食从东北输往南方沿海省区,彻底改变了中国农业历经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
【深度剖析】
1. 东北水稻生产视角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核心产区是最肥沃的黑土;生长期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生长周期长,一年一熟;生长季昼夜温差大,利于大米的营养物质积累;长达半年的寒冷冬季,病虫害少;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众多水系,灌溉水源充足,水质好。
社会经济条件: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广,商品率高;工业基础好,机械化水平高;农业技术先进;交通运输便利等。
从东北水稻生产视角剖析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如图1所示。
2.传统水稻生产视角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是面向市场的商品谷物农业,与传统水稻种植业在经营规模、农业技术装备、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界水稻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的水稻种植业,由于当地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小,地块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等原因,多依靠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产高、商品率低,是典型的自给农业。
近年来,东北地区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出现了“有机稻” “鸭稻田”等,逐步向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方向发展。同时,本着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观,东北地区多样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多种经营。
从传统水稻生产视角剖析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如图2所示。
【区域探索】
东北地区地处我国领土最东、最北端,水文、植被等地理要素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代表性特征;沼泽广布成为三江平原的自然环境特色,大兴安岭是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东西两侧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差异;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森林资源保护刻不容缓;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辽中南地区重工业发达,沈阳是我国最大的多种机械制造中心。图3以这些典型地理特征为切入点,展示东北地区显性特征的区域认知构建,以期达成区域地理学习水平的新高度。
【典型题例】
(2014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测试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4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试题解析:(1)环境质量优劣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图文材料和区域知识背景可知,该地因人类开垦历史较短,对环境影响弱;地广人稀、以农业开发为主,排放废弃物少,环境污染轻微。(2)理清病虫害与气候的关系是解题关键。气候通过气温影响害虫的生长繁殖,进而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建三江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夜晚气温低,不利于害虫生长和繁殖。(3)该地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化肥使用效率高,可以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4)“中国绿色米都”中的“绿色”指该地生产的稻米无污染,“米都”主要指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结合该地水稻生产的相关区位条件分析,该地环境质量优良,化肥、農药施用量少,所以污染少;水稻生产技术先进,农产品品质好;生产规模大,单产高,总产量大;地广人稀,商品率高等。
【拓展延伸】
针对东北地区不同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黑土流失、林木蓄积量减少、湿地退化等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并依据不同区域的优势、特色、功能,制定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地区继续强化商品粮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西部草原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畜牧业;山区重视天然林保护;开发多元特色农林产品;发展特色农林产品加工业。
通过对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探究,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确任何一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
陈瑞芳 / 浙江省义乌中学(322000)
二、煤炭产业新发展——以黄土高原为例
【情境创设】
2020年1月4日,《晋中市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正式出台。根据晋中市能源发展现状和优势,把握能源发展的新机遇。促进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变、向中高端转变、向创新驱动转变,重点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非常规天然气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构建绿色能源消费体系、科技能力创新建设等领域综合发力。做好“煤”“气”“电”“新能源”四篇文章。 【深度剖析】
1.山西省煤炭生产概况
山西省煤矿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有“煤乡”之称。1949年以来,山西省累计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煤炭外调量最高时占全国省际外调量的3/4。无论是煤炭产量还是外运量,山西煤炭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最高时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3。
2.煤炭生产面临的困境
2014年8月以来,国家加大对煤炭限产的力度,淘汰高耗能的落后钢铁、水泥等产能,煤炭需求市场进一步萎缩。山西作为中国第一产煤大省,随着煤价下行,涉煤企业经济效益快速下滑,煤炭经济遭遇困境,反映出其“一煤独大”产业结构的弊端。同时,煤炭开发和加工转化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目前,山西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如果继续沿袭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也难以承载。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与能源需求的基础上,探索一条煤炭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建立山西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3.山西煤炭工业的转型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进一步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供需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山西煤炭产业该如何发展,才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总结国内外煤炭资源型地区转型实践,山西有着自身的条件和优势,主要表现在:农牧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具有一定前景;拥有培养经济转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国家政策支持等。
【区域探索】
除了煤炭工业的转型发展,黄土高原地区还有哪些区域认知知识点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关注?具体见图5所示。
【典型题例】
(2018年11月浙江省地理选考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造新型能源基地。2015年底,该省太阳能和风能电力装机总量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11%。图6为山西省略图,图7为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支柱工业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太原某企业过去向美国出口普通钢材,近年来该企业研发出超薄钢材,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交货周期短,主要用于高端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并对美国出口。
(1)说出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主要特點,并说明这种特点带来的主要问题。
(2)有专家认为山西省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难以取代火力发电,请说明理由。
(3)该企业产品升级后向美国出口钢材,推断运输方式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命题特点:本题主要以“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出发点,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试题图文材料涉及该省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地理事物,以及该省工业结构及其变化特点。这些图文材料代表的显性信息,如工业类型包括煤炭、电力等,引导学生推出以重工业为主,从而进一步分析图表所承载的隐性信息。试题从煤炭资源的利用入手,引导学生形成因地制宜的工业发展观,到分析山西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重点,强化学生区域发展中的辩证思维能力,最后到太原钢铁转型为发展方向,向学生讲述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故事,最终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试题透过山西相关产业情境,引导学生建构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侧重知识的迁移,测评了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拓展延伸】
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为高中地理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自然与人文地理模块之中。在历年高考中与其相关的试题占有较高的比重,且考查频率较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考查区域多具体到黄土高原的某一个省、某一小区域、某一个问题或一个内容。如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往往考查其区位条件、面临问题和解决措施等。该内容复习采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进行归纳梳理,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但近几年试题在突出对资源型城市发展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规律考查的同时又涉及自然和人文地理模块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时代性、综合性很强,范围也更广,凸显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和地理思维构建,体现人地关系。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标要求和课本知识,利用该区域时事热点事件或乡土案例,采用问题式教学,用“问题”整合“知识”,或大单元式整合该问题涉及的某些典型区域,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层层递进分析问题。
王
关键词:区域认知;地理知识构建;中国地理;高考复习
一、水稻生产新突破——以东北地区为例
【情境创设】
东北大米粒形短圆,长宽比约为1.6:1,腹白少,胶质率高,米色清亮透明,主要种植于黑、吉、辽三省的广大平原地区,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够的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生长周期一般五个月左右,阳光雨露充足,又有纯净无污染的灌溉用水,独特的地域优势,保证了大米独有的高品质。东北稻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500万公顷以上,已形成多个优质大米的知名品牌,目前占据我国大米市场约25%的份额,每年大量粮食从东北输往南方沿海省区,彻底改变了中国农业历经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
【深度剖析】
1. 东北水稻生产视角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核心产区是最肥沃的黑土;生长期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生长周期长,一年一熟;生长季昼夜温差大,利于大米的营养物质积累;长达半年的寒冷冬季,病虫害少;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众多水系,灌溉水源充足,水质好。
社会经济条件: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广,商品率高;工业基础好,机械化水平高;农业技术先进;交通运输便利等。
从东北水稻生产视角剖析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如图1所示。
2.传统水稻生产视角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是面向市场的商品谷物农业,与传统水稻种植业在经营规模、农业技术装备、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界水稻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的水稻种植业,由于当地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小,地块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等原因,多依靠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产高、商品率低,是典型的自给农业。
近年来,东北地区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出现了“有机稻” “鸭稻田”等,逐步向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方向发展。同时,本着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观,东北地区多样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多种经营。
从传统水稻生产视角剖析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如图2所示。
【区域探索】
东北地区地处我国领土最东、最北端,水文、植被等地理要素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代表性特征;沼泽广布成为三江平原的自然环境特色,大兴安岭是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东西两侧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差异;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森林资源保护刻不容缓;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辽中南地区重工业发达,沈阳是我国最大的多种机械制造中心。图3以这些典型地理特征为切入点,展示东北地区显性特征的区域认知构建,以期达成区域地理学习水平的新高度。
【典型题例】
(2014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测试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4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试题解析:(1)环境质量优劣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图文材料和区域知识背景可知,该地因人类开垦历史较短,对环境影响弱;地广人稀、以农业开发为主,排放废弃物少,环境污染轻微。(2)理清病虫害与气候的关系是解题关键。气候通过气温影响害虫的生长繁殖,进而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建三江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夜晚气温低,不利于害虫生长和繁殖。(3)该地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化肥使用效率高,可以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4)“中国绿色米都”中的“绿色”指该地生产的稻米无污染,“米都”主要指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结合该地水稻生产的相关区位条件分析,该地环境质量优良,化肥、農药施用量少,所以污染少;水稻生产技术先进,农产品品质好;生产规模大,单产高,总产量大;地广人稀,商品率高等。
【拓展延伸】
针对东北地区不同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黑土流失、林木蓄积量减少、湿地退化等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并依据不同区域的优势、特色、功能,制定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地区继续强化商品粮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西部草原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畜牧业;山区重视天然林保护;开发多元特色农林产品;发展特色农林产品加工业。
通过对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探究,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确任何一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
陈瑞芳 / 浙江省义乌中学(322000)
二、煤炭产业新发展——以黄土高原为例
【情境创设】
2020年1月4日,《晋中市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正式出台。根据晋中市能源发展现状和优势,把握能源发展的新机遇。促进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变、向中高端转变、向创新驱动转变,重点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非常规天然气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构建绿色能源消费体系、科技能力创新建设等领域综合发力。做好“煤”“气”“电”“新能源”四篇文章。 【深度剖析】
1.山西省煤炭生产概况
山西省煤矿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有“煤乡”之称。1949年以来,山西省累计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煤炭外调量最高时占全国省际外调量的3/4。无论是煤炭产量还是外运量,山西煤炭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最高时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3。
2.煤炭生产面临的困境
2014年8月以来,国家加大对煤炭限产的力度,淘汰高耗能的落后钢铁、水泥等产能,煤炭需求市场进一步萎缩。山西作为中国第一产煤大省,随着煤价下行,涉煤企业经济效益快速下滑,煤炭经济遭遇困境,反映出其“一煤独大”产业结构的弊端。同时,煤炭开发和加工转化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目前,山西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如果继续沿袭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也难以承载。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与能源需求的基础上,探索一条煤炭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建立山西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3.山西煤炭工业的转型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进一步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供需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山西煤炭产业该如何发展,才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总结国内外煤炭资源型地区转型实践,山西有着自身的条件和优势,主要表现在:农牧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具有一定前景;拥有培养经济转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国家政策支持等。
【区域探索】
除了煤炭工业的转型发展,黄土高原地区还有哪些区域认知知识点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关注?具体见图5所示。
【典型题例】
(2018年11月浙江省地理选考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造新型能源基地。2015年底,该省太阳能和风能电力装机总量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11%。图6为山西省略图,图7为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支柱工业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太原某企业过去向美国出口普通钢材,近年来该企业研发出超薄钢材,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交货周期短,主要用于高端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并对美国出口。
(1)说出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主要特點,并说明这种特点带来的主要问题。
(2)有专家认为山西省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难以取代火力发电,请说明理由。
(3)该企业产品升级后向美国出口钢材,推断运输方式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命题特点:本题主要以“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出发点,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试题图文材料涉及该省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地理事物,以及该省工业结构及其变化特点。这些图文材料代表的显性信息,如工业类型包括煤炭、电力等,引导学生推出以重工业为主,从而进一步分析图表所承载的隐性信息。试题从煤炭资源的利用入手,引导学生形成因地制宜的工业发展观,到分析山西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重点,强化学生区域发展中的辩证思维能力,最后到太原钢铁转型为发展方向,向学生讲述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故事,最终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试题透过山西相关产业情境,引导学生建构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侧重知识的迁移,测评了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拓展延伸】
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为高中地理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自然与人文地理模块之中。在历年高考中与其相关的试题占有较高的比重,且考查频率较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考查,考查区域多具体到黄土高原的某一个省、某一小区域、某一个问题或一个内容。如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往往考查其区位条件、面临问题和解决措施等。该内容复习采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进行归纳梳理,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但近几年试题在突出对资源型城市发展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规律考查的同时又涉及自然和人文地理模块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时代性、综合性很强,范围也更广,凸显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和地理思维构建,体现人地关系。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标要求和课本知识,利用该区域时事热点事件或乡土案例,采用问题式教学,用“问题”整合“知识”,或大单元式整合该问题涉及的某些典型区域,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层层递进分析问题。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