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任务,要求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这为全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更加良好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加艰巨的任务。
一、发展服务业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发展服务业是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金融、研发、设计、物流、商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现代产业链的高附加值部分主要在服务环节,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美国苹果公司的发展主要靠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2010款苹果手机,每部售价600美元,研发和销售环节获利高达360美元,我国加工组装企业只获得6.5美元的“代工费”。我区蒙牛乳业的发展,一是靠产品研发、设计,能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保持竞争力。二是靠营销,树立了企业品牌,建立了覆盖各地的销售网络。三是靠物流,从原奶收购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主要有专业化的物流支持,2010年蒙牛乳业在物流、营销环节支付的费用就达50多亿元。当前,加快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转型、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超过60%,发达国家超过70%,发展中国家平均也超过50%。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中,从事服务业的跨国公司超过半数,即使从事制造业的,大都也把重点放在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上。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就必须重视和加快发展服务业。
近年来,我区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与服务业发展滞后直接相关。201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只占服务业总量的37%,缺乏对自主创新和产业链延伸的有力引导和支撑。我区发展还面临着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服务业以人的智力、体力等非物质投入为主,具有低碳的特点。据测算,服务业万元GDP平均能耗只有0.4吨标准煤,仅为工业的三分之一,服务业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以降低0.75个百分点。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区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但是我们的城镇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从世界范围看,城市经济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城市的经济转型、功能完善、品位提升,都有赖于服务业的发展。现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不再是工业城市,而是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纽约、伦敦、香港等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城市,都以金融等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也有许多工业城市通过发展服务业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如西班牙毕尔巴鄂曾经是欧洲著名的冶金和工业城市,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矿产资源枯竭而衰落,1997年提出“以文化带动城市发展”,建设了古根海姆博物馆,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意义、最美丽的博物馆”,成为著名旅游城市。还有一些工业城市如美国的底特律,因为没有及时转型而失去原有影响力。我区许多城市尽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了60%,但主要是以传统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为主,金融、研发、设计、物流、商务、信息、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服务业中心。只有全面加快发展服务业,才能有效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宜居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第一位任务是促进就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吸纳就业能力强”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基本要求。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领域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已经达到75%以上,发展中国家大多在50%以上。根据自治区就业服务局统计,这几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的60%以上都在服务业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二产业领域吸纳就业能力减弱,服务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将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优势,也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中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服务业在一定意义上还承载着一个地区的精神文化建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可见,发展服务业不是单纯服务业一个产业发展的问题,而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必要性,还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紧迫性。
二、我区发展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
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服务业 “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力争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40%。这一目标充分考虑了自治区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需要。我们不仅有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也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
李克强副总理在去年的服务业发展改革座谈会上强调:“中西部地区要转变只有工业发展后才能发展服务业的观念,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应当看到,随着科技发展,服务业对当地工业依附性减弱,许多服务业可以独立发展。上世纪90年代,印度的发展水平并不高,却在全国成功建立了十几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软件技术园区,成为全球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这些年,我区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开发地下资源带动工业发展,丰富的自然景观和草原文化等地上资源尚未得到很好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和我们独特的区位优势,恰恰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依托。
比如,在物流业方面,我区对外毗邻俄蒙两国,有19个口岸,进出境货运量占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口岸货运总量的40%以上。对内毗邻八省区,是全国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010年全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公路通车总里程15.8万公里,居全国第8位,发展物流业基础好、潜力大。“十一五”时期,全区开工建设了78个投资亿元以上的物流园区,注册的物流企业达到1900多户,物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存在物流企业规模小,专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牧区物流体系薄弱等突出问题,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物流业列入重点支持范围,提出要把满洲里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同时建设一批地区物流中心。今后五年我区还将全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口岸建设,加快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四大基地建设,这将有力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也对物流业提出更高要求。
在文化产业方面,我们也有巨大发展潜力。我区是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草原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灿烂厚重、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是我区的重要优势资源。我们有红山文化、大窑文化、居延文化和辽文化等文化遗存;有成吉思汗、忽必烈等著名历史人物;有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经典史诗;有影响深远、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还有特色浓郁、受到广泛喜爱的民族音乐、舞蹈和乌力格尔传统艺术,等等。发展文化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和条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客观要求,前景也十分广阔。目前我区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我国平均水平是2.6%,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超过了5%。美国达25%,日本达20%。我们有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
从旅游产业看,我区旅游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沙漠、冰雪、地质奇观等,都是人们非常向往的。在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的未来五大时尚旅游产品中,我区除海洋旅游外,文化、生态、沙漠和探险旅游都有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旅游业不仅是个重要产业,还可以有力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成长和壮大,对提升地区形象和软实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据国家统计局和旅游局统计,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影响相关行业110多个,对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近年来,我区旅游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9 %,还逐步培育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像“呼伦贝尔大草原”、“苍天般的阿拉善”等,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呼伦贝尔市旅游业总收入已经相当于GDP的15%。但是我区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2010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只相当于GDP的6%,全国有13个省区市已经达到10%以上,北京、贵州达到20%以上。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要求,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认识和对待,努力取得新的突破。
从金融业看,这些年,我区经济快速发展与金融的有力支撑是分不开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从金融业发展态势看,已经形成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时期,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8%,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4.2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总资产、存贷款余额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金融机构在我区呈现集聚趋势,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绝大多数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都已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国外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自治区。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逐步成长壮大。全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资产总额已经超过2400亿元,居全区各金融机构之首。内蒙古银行和包商银行不仅在区内全面拓展业务,还在区外设立了多家分行。包商银行的小企业贷款业务形成了品牌,受到世界银行的高度评价,还被评为全国大型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第1名。鄂尔多斯银行、乌海市商业银行都实现了跨盟市发展。我区还是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省区。目前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呼包鄂三个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其他盟市金融机构相对较少。2010年,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五个盟市的贷款余额仅占全区的22%。证券、信托、基金、金融租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也相对滞后。上海、重庆、广东等省市通过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有效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促进了资金要素的合理配置。我区正处于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阶段,金融需求巨大,同时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
还比如,在科技服务业方面,自治区已经建成科技园区26个、科技产业基地48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全区各类科技人才达到50多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改善。以旭日干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员在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离不开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支持。目前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3%以上,我国的北京、天津等地也超过了3%,我区为0.5%。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显示,我区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稀土为例,我区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但是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其他资源的开发上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十分紧迫,潜力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围绕发展煤化工、冶金、稀土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农牧业等重点产业,有条件也有可能取得长足进步。
在教育服务业方面,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又包括社会教育,具有终身性、全民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发展教育服务业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先导和基础性作用。我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要重视加快发展教育服务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中介服务业方面,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招投标、法律服务、家政服务等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目前,我区中介服务业的规模总量、服务水平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种类齐全、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中介服务体系。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服务机构,实现中介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对外贸易方面,我们已经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有700多种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是自治区进出口企业规模小、缺乏骨干龙头企业,2010年全区出口规模超过千万的企业仅有54家,进口规模超过千万的企业有156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010年我区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不到5%,全国平均水平是49%,西部许多省区都在8%以上。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就自治区对外交流合作,提出许多重要政策措施。按照国家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我们在深化与俄蒙两国经贸合作的同时,还要在更大范围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对外贸易发展。
在会展业方面,我们也可以大有作为。发展会展业对餐饮、住宿、旅游、休闲等相关产业具有广泛的带动性。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品牌效应,让达沃斯成为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通过举办国际会议,达沃斯每年就获得3亿瑞士法郎的收入。近年来,我国会展业得到快速发展,在促进贸易、招商引资、拉动经济、交流信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省区市的会展业已经从培育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形成了会展品牌。我区会展业刚刚起步,会展基础设施薄弱,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重点发展中小型专业特色展会,逐步培育发展大型综合展会。
前面讲到的几个服务业产业,主要是想说明我们有基础和条件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但新兴服务业领域蕴藏着巨大潜力,而且传统服务业领域也需要不断扩大覆盖面、提升品质。 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来,各省区市都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摆在优先位置,服务业发展理念、规划和工作起点都比较高。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重点,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任务。
三、正确处理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发展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关系。服务业既是一个产业,又是一个支撑体系,一、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提高,都需要服务业的支撑。从世界范围看,服务业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要紧密结合我区一、二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主要方向,大力发展能够支撑一、二产业的金融、研发、设计、物流、商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等服务业,充分发挥对一、二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有机融合、互动发展。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发展服务业。区外在这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温州在2009年就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联合,与科研单位共同建立专业的应用研究机构,探索科研产业发展之路,推动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发展物流业,促进了专业化物流的发展。
第二,要正确处理发展服务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城镇是区域经济以及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人口和产业集聚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深入推进的过程,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的过程。我们发展服务业必须主要依托城镇,着力推动城镇功能完善、经济转型和品味提升。城镇经济有了发展,才能够较好辐射带动农村牧区以及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大力推动金融、物流、商贸等各类服务业向农村牧区延伸,推进农村牧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农村牧区服务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着眼解决农牧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大力发展教育、职业培训和公共服务业,提高农牧民工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让农牧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待遇。
第三,要正确处理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发达地区实践表明,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是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2009年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服务业集聚区现场经验交流会以来,各盟市在推进服务业集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呼包鄂地区已经初步形成全区的服务业中心区域,三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的65%。各盟市要认真分析总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动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在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地区的产业特色和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使区域服务业形成分工协作、有序竞争、互动发展的格局。服务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努力加快发展,避免在发展中拉大差距,形成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第四,要正确处理扩大服务业总量与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关系。我区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占GDP比重低,也表现在服务业产业层次较低。服务业内部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金融、研发、设计、物流、商务、信息、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服务业总量,必须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基础。要根据一、二产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对服务业的需求,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和比重提高。
要重视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在开放中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和提高水平。主动承接国际、国内服务外包和服务业转移,引进服务项目、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要提高服务贸易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对俄蒙两国的物流、旅游、劳务输出等传统服务贸易,推进文化艺术、广播影视、信息服务、金融等服务出口。近年来,我区小尾羊等一些服务企业,在“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已经显现出成效。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出去”投资创业。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在物流、旅游、金融、文化、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四、认真落实工作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
2007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促进旅游、物流、文化、体育、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既指明了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支持我们发展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和具体措施。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和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和任务作了总体部署。抓好这些政策文件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就是抓机遇、抓发展。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抓落实的责任制,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工作。要研究完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服务业发展形势的预测和分析。
要着力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全区对服务业的投入逐步加大,但与服务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然明显不足。从投入结构上看,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行政建设及房地产投资占了80%以上,物流、信息、商务、居民服务等领域的投入较少,2010年仅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1.4%。加快发展服务业,要做好项目储备,加强财政资金引导,拓宽投融资渠道;要认真抓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创新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工作;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攻坚任务,需要我们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
一、发展服务业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发展服务业是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金融、研发、设计、物流、商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现代产业链的高附加值部分主要在服务环节,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美国苹果公司的发展主要靠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2010款苹果手机,每部售价600美元,研发和销售环节获利高达360美元,我国加工组装企业只获得6.5美元的“代工费”。我区蒙牛乳业的发展,一是靠产品研发、设计,能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保持竞争力。二是靠营销,树立了企业品牌,建立了覆盖各地的销售网络。三是靠物流,从原奶收购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主要有专业化的物流支持,2010年蒙牛乳业在物流、营销环节支付的费用就达50多亿元。当前,加快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转型、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超过60%,发达国家超过70%,发展中国家平均也超过50%。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中,从事服务业的跨国公司超过半数,即使从事制造业的,大都也把重点放在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上。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就必须重视和加快发展服务业。
近年来,我区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与服务业发展滞后直接相关。201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3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只占服务业总量的37%,缺乏对自主创新和产业链延伸的有力引导和支撑。我区发展还面临着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服务业以人的智力、体力等非物质投入为主,具有低碳的特点。据测算,服务业万元GDP平均能耗只有0.4吨标准煤,仅为工业的三分之一,服务业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以降低0.75个百分点。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区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但是我们的城镇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从世界范围看,城市经济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城市的经济转型、功能完善、品位提升,都有赖于服务业的发展。现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不再是工业城市,而是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纽约、伦敦、香港等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城市,都以金融等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也有许多工业城市通过发展服务业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如西班牙毕尔巴鄂曾经是欧洲著名的冶金和工业城市,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矿产资源枯竭而衰落,1997年提出“以文化带动城市发展”,建设了古根海姆博物馆,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意义、最美丽的博物馆”,成为著名旅游城市。还有一些工业城市如美国的底特律,因为没有及时转型而失去原有影响力。我区许多城市尽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了60%,但主要是以传统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为主,金融、研发、设计、物流、商务、信息、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服务业中心。只有全面加快发展服务业,才能有效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城市的品味和宜居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第一位任务是促进就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吸纳就业能力强”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基本要求。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领域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已经达到75%以上,发展中国家大多在50%以上。根据自治区就业服务局统计,这几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的60%以上都在服务业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二产业领域吸纳就业能力减弱,服务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将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优势,也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中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服务业在一定意义上还承载着一个地区的精神文化建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可见,发展服务业不是单纯服务业一个产业发展的问题,而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必要性,还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紧迫性。
二、我区发展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
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服务业 “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力争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40%。这一目标充分考虑了自治区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需要。我们不仅有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也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
李克强副总理在去年的服务业发展改革座谈会上强调:“中西部地区要转变只有工业发展后才能发展服务业的观念,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应当看到,随着科技发展,服务业对当地工业依附性减弱,许多服务业可以独立发展。上世纪90年代,印度的发展水平并不高,却在全国成功建立了十几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软件技术园区,成为全球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这些年,我区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开发地下资源带动工业发展,丰富的自然景观和草原文化等地上资源尚未得到很好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和我们独特的区位优势,恰恰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依托。
比如,在物流业方面,我区对外毗邻俄蒙两国,有19个口岸,进出境货运量占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口岸货运总量的40%以上。对内毗邻八省区,是全国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2010年全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公路通车总里程15.8万公里,居全国第8位,发展物流业基础好、潜力大。“十一五”时期,全区开工建设了78个投资亿元以上的物流园区,注册的物流企业达到1900多户,物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存在物流企业规模小,专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牧区物流体系薄弱等突出问题,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物流业列入重点支持范围,提出要把满洲里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同时建设一批地区物流中心。今后五年我区还将全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口岸建设,加快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四大基地建设,这将有力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也对物流业提出更高要求。
在文化产业方面,我们也有巨大发展潜力。我区是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草原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灿烂厚重、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是我区的重要优势资源。我们有红山文化、大窑文化、居延文化和辽文化等文化遗存;有成吉思汗、忽必烈等著名历史人物;有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经典史诗;有影响深远、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还有特色浓郁、受到广泛喜爱的民族音乐、舞蹈和乌力格尔传统艺术,等等。发展文化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和条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客观要求,前景也十分广阔。目前我区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我国平均水平是2.6%,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超过了5%。美国达25%,日本达20%。我们有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
从旅游产业看,我区旅游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沙漠、冰雪、地质奇观等,都是人们非常向往的。在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的未来五大时尚旅游产品中,我区除海洋旅游外,文化、生态、沙漠和探险旅游都有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旅游业不仅是个重要产业,还可以有力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成长和壮大,对提升地区形象和软实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据国家统计局和旅游局统计,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影响相关行业110多个,对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近年来,我区旅游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9 %,还逐步培育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像“呼伦贝尔大草原”、“苍天般的阿拉善”等,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呼伦贝尔市旅游业总收入已经相当于GDP的15%。但是我区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2010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只相当于GDP的6%,全国有13个省区市已经达到10%以上,北京、贵州达到20%以上。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要求,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认识和对待,努力取得新的突破。
从金融业看,这些年,我区经济快速发展与金融的有力支撑是分不开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从金融业发展态势看,已经形成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时期,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8%,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4.2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总资产、存贷款余额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金融机构在我区呈现集聚趋势,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绝大多数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都已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国外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自治区。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逐步成长壮大。全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资产总额已经超过2400亿元,居全区各金融机构之首。内蒙古银行和包商银行不仅在区内全面拓展业务,还在区外设立了多家分行。包商银行的小企业贷款业务形成了品牌,受到世界银行的高度评价,还被评为全国大型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第1名。鄂尔多斯银行、乌海市商业银行都实现了跨盟市发展。我区还是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省区。目前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呼包鄂三个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其他盟市金融机构相对较少。2010年,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五个盟市的贷款余额仅占全区的22%。证券、信托、基金、金融租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也相对滞后。上海、重庆、广东等省市通过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有效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促进了资金要素的合理配置。我区正处于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阶段,金融需求巨大,同时金融业的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
还比如,在科技服务业方面,自治区已经建成科技园区26个、科技产业基地48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全区各类科技人才达到50多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改善。以旭日干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员在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离不开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支持。目前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3%以上,我国的北京、天津等地也超过了3%,我区为0.5%。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显示,我区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稀土为例,我区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但是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其他资源的开发上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十分紧迫,潜力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围绕发展煤化工、冶金、稀土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农牧业等重点产业,有条件也有可能取得长足进步。
在教育服务业方面,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又包括社会教育,具有终身性、全民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发展教育服务业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先导和基础性作用。我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要重视加快发展教育服务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中介服务业方面,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招投标、法律服务、家政服务等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目前,我区中介服务业的规模总量、服务水平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种类齐全、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中介服务体系。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服务机构,实现中介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对外贸易方面,我们已经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有700多种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是自治区进出口企业规模小、缺乏骨干龙头企业,2010年全区出口规模超过千万的企业仅有54家,进口规模超过千万的企业有156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010年我区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不到5%,全国平均水平是49%,西部许多省区都在8%以上。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就自治区对外交流合作,提出许多重要政策措施。按照国家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我们在深化与俄蒙两国经贸合作的同时,还要在更大范围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对外贸易发展。
在会展业方面,我们也可以大有作为。发展会展业对餐饮、住宿、旅游、休闲等相关产业具有广泛的带动性。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品牌效应,让达沃斯成为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通过举办国际会议,达沃斯每年就获得3亿瑞士法郎的收入。近年来,我国会展业得到快速发展,在促进贸易、招商引资、拉动经济、交流信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省区市的会展业已经从培育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形成了会展品牌。我区会展业刚刚起步,会展基础设施薄弱,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重点发展中小型专业特色展会,逐步培育发展大型综合展会。
前面讲到的几个服务业产业,主要是想说明我们有基础和条件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但新兴服务业领域蕴藏着巨大潜力,而且传统服务业领域也需要不断扩大覆盖面、提升品质。 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来,各省区市都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摆在优先位置,服务业发展理念、规划和工作起点都比较高。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重点,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任务。
三、正确处理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发展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关系。服务业既是一个产业,又是一个支撑体系,一、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提高,都需要服务业的支撑。从世界范围看,服务业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要紧密结合我区一、二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主要方向,大力发展能够支撑一、二产业的金融、研发、设计、物流、商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等服务业,充分发挥对一、二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有机融合、互动发展。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发展服务业。区外在这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温州在2009年就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联合,与科研单位共同建立专业的应用研究机构,探索科研产业发展之路,推动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发展物流业,促进了专业化物流的发展。
第二,要正确处理发展服务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城镇是区域经济以及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人口和产业集聚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深入推进的过程,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的过程。我们发展服务业必须主要依托城镇,着力推动城镇功能完善、经济转型和品味提升。城镇经济有了发展,才能够较好辐射带动农村牧区以及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大力推动金融、物流、商贸等各类服务业向农村牧区延伸,推进农村牧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农村牧区服务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着眼解决农牧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大力发展教育、职业培训和公共服务业,提高农牧民工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让农牧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待遇。
第三,要正确处理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发达地区实践表明,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是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2009年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服务业集聚区现场经验交流会以来,各盟市在推进服务业集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呼包鄂地区已经初步形成全区的服务业中心区域,三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的65%。各盟市要认真分析总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动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在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地区的产业特色和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使区域服务业形成分工协作、有序竞争、互动发展的格局。服务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努力加快发展,避免在发展中拉大差距,形成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第四,要正确处理扩大服务业总量与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关系。我区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占GDP比重低,也表现在服务业产业层次较低。服务业内部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金融、研发、设计、物流、商务、信息、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服务业总量,必须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为基础。要根据一、二产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对服务业的需求,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和比重提高。
要重视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在开放中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和提高水平。主动承接国际、国内服务外包和服务业转移,引进服务项目、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要提高服务贸易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对俄蒙两国的物流、旅游、劳务输出等传统服务贸易,推进文化艺术、广播影视、信息服务、金融等服务出口。近年来,我区小尾羊等一些服务企业,在“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已经显现出成效。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出去”投资创业。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在物流、旅游、金融、文化、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四、认真落实工作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
2007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促进旅游、物流、文化、体育、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既指明了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国务院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支持我们发展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和具体措施。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和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和任务作了总体部署。抓好这些政策文件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就是抓机遇、抓发展。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抓落实的责任制,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工作。要研究完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服务业发展形势的预测和分析。
要着力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全区对服务业的投入逐步加大,但与服务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然明显不足。从投入结构上看,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行政建设及房地产投资占了80%以上,物流、信息、商务、居民服务等领域的投入较少,2010年仅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1.4%。加快发展服务业,要做好项目储备,加强财政资金引导,拓宽投融资渠道;要认真抓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创新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工作;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攻坚任务,需要我们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