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诊护理及其并发症处理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lo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抢救的82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入院后的临床诊断过程、休克期间应用相应急救及护理措施以及对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82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急诊救护后,总体好转率为75.6%,其中轻度休克组好转率达81.8%,显著高于重度休克组的60.0%(P<0.05)。结论:准确判断严重创伤性失血休克患者早期症状,及时有效进行临床救治以及综合护理措施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并发症;预防
  失血性休克在外科休克中最为常见,多由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引起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出血等原因引起,临床症状为血液呈现浓缩、肺动脉楔压降低、外周静脉充盈、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和血清钠增高等[1]。失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及采矿业的高速发展,由外伤所致的创伤日益增高,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是最常见、最紧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临床死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及其并发症的患者多在伤后第一个24 h内。因此,做好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急救护理,及时、有效、安全的止血措施是救治患者生命的关键。我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共收治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2例,现将急救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共收治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2例,其中男51例,31例;平均年龄(35.9±14.6)岁;主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33例,高处坠落伤28例,机器挤压伤11例,其他10例;受伤类别:颅脑损伤31例,胸外伤27例,闭合性腹部伤10例,四肢及骨盆伤14例。所有患者于急诊科就诊时均因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躁动不安等,血压、体温均见不同程度下降。
  1.2 急救与护理措施
  1.2.1 急救措施
  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改善缺氧状态;建立1~2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必要时可输全血,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療。对有脏器损伤、腹膜后出血等需手术者,应尽快手术止血。为避免疼痛引起休克,对疼痛难以忍受者必要时给予50~10 mg度冷丁,但应避免杜冷丁对伴有呼吸困难的颅脑损伤患者造成的呼吸抑制副作用。
  1.2.2 一般护理措施
  (1)关注患者的神志、表情,如意识模糊、感觉迟钝甚至昏迷,表示休克加重,应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2)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如脉搏出现由细速至微细缓慢甚至无脉,则提示休克加重,应及时处理;体温突然升高,提示合并感染。(3)心理护理:严重创伤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慌、抑郁。因此,护士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语言安慰,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1.2.3 预防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是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应加强监测与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82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急诊救护后,好转62(75.6%),无变化15例(18.3),恶化5例(6.1%),总体好转率为75.6%,其中轻度休克组好转率达81.8%,显著高于重度休克组的60.0%(P<0.05)。
  3讨论
  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的护理应注意,尽快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障措施,因此首先应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以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同时快速建立1~2条有效的静脉通道,为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纠正休克及手术做好准备。但多数患者同时伴有多发创伤,有时其他症状掩盖了出血的存在,若护理及监测不及时可导致休克迅速恶化甚至死亡。本研究82例休克患者中,经急救与护理,轻度休克患者手术后好转率为81.8%,但重度休克患者好转率仅60.0%,说明失血性休克越严重,救护越困难。
  综上所述,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护中,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与高质量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晓萍,郑光锋.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早期手术前的急救护理处置及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6):475-47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预防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26.4%、3.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7.1者使用硼酸漱口液;pH值在6.5~7.1患者使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麻醉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麻醉前对于患者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根据不同的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延续护理对肺癌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3个月;患者或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中产生的效果,以期提高骨科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骨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
期刊
摘要:目的:就ICU开展品质圈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ICU收治的不同疾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品质圈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以及痰痂等数据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日常护理、吸痰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于患者胫腓骨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伤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完整的病例资料;患者精神状况良好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按照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46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理评分更低(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在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性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牙科治疗的86例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关于急性牙髓炎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障碍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障碍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探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探究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探究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开展此次研究。纳入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