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会计法》修订中对政府会计规范的思考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在利益分配及资源配置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出于维护经济社会的正常秩序及其规范化运行的目的,我国的《会计法》也在不断地修订完善。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修订完善,也促使政府在会计核算及实施中一系列的规范化改革。
   关键词:会计法;修订;规范化
   一、《会计法》的发展历程
   (一)《会计法》的出台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实施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会计制度。此种会计制度的显著特征就是集中与统一。对社会各单位会计施行的行为规范,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并颁布。这种中央集中统一的制定原则适应了我国当时经济发展、恢复的需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78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随后,全国会计工作最高主管机构地位的恢复使得我国经济社会的会计管理工作渐渐进入正轨。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前期经济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制约,导致会计人员在施行新的会计原则进行工作时受到重重阻碍。此时一般性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计立法工作迫在眉睫。经过几年的推进,终于在1985年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会计法》,自此我国的会计统一规范化工作步入了正轨。
   从整体上看,我国《会计法》的正式颁布与实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各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不规范的现象,主要是规范会计核算方式并对会计过程进行监督。此次《会计法》的颁布,在法治层面上正式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正式地位,此举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会计工作及经济发展都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二)《会计法》的修订
   1992年,在国务院的立法计划指导下,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修订会计法的通知,正式开始了《会计法》的修正工作。1993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议审议通过了会计法修正草案,并从修订案公布之时实施。这是对《会计法》部分内容第一次进行修正。此次修正的背景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原有的会计规范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需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指导下对会计法进行适时地调整。这次修正主要涵盖会计法施行范围、会计从业人员管理、会计监督及责任归属等,并对其它一些内容进行了优化或补充。
   1993年我国修正会计法之时,也是我国吸收和发展发达国家会计经验的时候,此后我国才逐步开始建立与我国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相匹配的会计准则体系。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自主性及市场地位都在提升,企业财产的产权关系也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对会计法的修正与完善迫在眉睫。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审议通过了修正后的会计法。这次会计法的修正涉及范围广、变动大,还有很多创新,构建起了一个更加完整的会计制度规范化体系。
   2000年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也促使政府治理体系的变化,这时会计工作的重点就应转变到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党政机关、行政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上。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新形势的变化,需要完善的监督控制体系来防范腐败风险。此次的会计法修正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全面及完善。国家财政部广泛搜集听取社会各界各部门的意见,并且运用一系列的调研方式进行广泛地社会调查。只为更加全面完善地促成会计法的修正工作,最终于2018年年底将会计法修正草案提交上了国务院。
   二、从《会计法》修订获启示
   我国社会的经济管理工作离不开会计的支撑,而会计法则是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从会计法的修正历程中也可以看見会计法也在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新的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变化。从会计法的数次修正历程中,也可以获知一些启示。
   (一)相关法规的制定要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工具,有效地利用其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若对其使用不当则会制约并阻碍经济提升的速度。因此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条件下,为会计工作提供行动准则的会计法就需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且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信息的透明化处理等也促使会计行为标准的改变,以此来适应政府工作职能的转变。
   (二)解决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问题
   由于会计在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利益的分配,利益分配往往牵动着很多利益相关者的神经,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不惜弄虚作假,以此来获取不当利益。因此为解决会计造假,保证会计过程及结果真实、完整,是会计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化电子技术运用于会计工作中,新变化都需要会计法适时地调整,从而才能规范新的会计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确保其在一个规范化的体系内进行工作。
   (三)发挥法律的强制性作用
   《会计法》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应该具有权威性及法律震慑性,但是从其多年实施下来的结果看来,会计法的威慑力有限,在会计工作中一些不合理现象仍然无法消除。这主要是由于当前会计法所规定的法律主体不够明确,追究问责时往往无法做出责任承担主体的界定;其次是会计法中涉及的民事及刑事责任条款往往无足轻重,因此一些人仍然有恃无恐进行会计造假。因此会计法要增强其作为一部国家正式法律的强制性作用,增强威慑力。
   三、通过《会计法》对政府会计规范的思考
   (一)构建完善的内容框架
   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纵深发展,《会计法》的完善及修订应该顺应这一变化。以往的行事准则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需求。此时就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内容框架,并根据框架进行新内容的填充。如:扩大《会计法》规范范畴的对象,包括各种企事业单位、营利或非营利性组织、政府机关等。现代的会计工作不同于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会计工作时信息的获取、存储与处理等一系列流程都具有同一性。而《会计法》则可以囊括不同单位的会计行为并对其会计工作进行一个规范化的制约,以保证各行业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其次,明确《会计法》制约主体的会计行为,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明确监督与控制的内容框架,明确各个不同组织应承担的会计责任及应遵守的会计规范,使政府能够有效地进行会计工作管理。    (二)将政府会计工作也纳入《会计法》
   政府的会计工作与社会其他各组织的会计行为有所差异,因此有人主张政府的会计行为应该进行单独地管理及制定单独的制度规范,才能够对政府的会计工作管理起到更好的针对性。但是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及经济环境出发,《会计法》作为国家层面制定的会计工作准则,其是对经济领域内所有主体行为的一种制约,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也应遵循《会计法》的相关准则,才能够使其具有可信度及说服力,才能够引导其他经济主体自觉遵循《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行为准则,以此保障法律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但是由于政府会计工作又存在其特殊性,因此对于政府与其它经济组织有所差异的部分应制定特殊的规范。政府会计工作中应单独进行列举的事项有以下方面。
   1. 多轨制的会计模式
   对政府组织来说,动用国家的各项财政资金来保证公共职能的正常进行时,必须遵循《预算法》,《预算法》规范了预算主体的预算行为以及预算关系,明确应该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政府会计行为的改革施行反映的是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信息以及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信息相结合的多轨制会计模式,其中就涵盖《预算法》中规定的反映财政各项收支及盈余细则,这是政府会计工作与其它单位主体的明显差异,应该为此制定特殊规范。
   2. 政府会计工作中会计要素的特殊性
   多轨制的政府会计要素涵盖三个预算要素及五个财务要素,不同要素的定义标准不同,具体分类也有所差异,承载信息的主体也不同;对各要素的清查措施不同,尤其是对政府资产、负债及成本的核算。这不但与政府进行财务管理的需求相关联,还与政府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物质保障与风险评估息息相关,同时对政府公信力的维持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这些政府会计工作中具有特殊性的会计要素,要对其进行特殊的规范。
   3. 政府会计财务报告体系的特殊性
   政府的会计财务报告不同于其他经济组织的报告,其包括权责发生转移的资产负债表、收入及费用表、现金流量表等,这些报表的使用主体不同,其期望达成的目标不同。且各个会计工作的主体按照何种规则及流程生成最终的报告,对于生成过程及报告结果如何进行监督及真实性评估,对于这些特殊性问题都应该予以特殊性地规范。
   4. 政府会计监督体系的特殊性
   对政府的会计工作监督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监督,由于政府是制定规则的一个主体之一,应将对政府的监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政府监督体系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各个监察及审计机关等。在政府会计工作中各监督主体如何发挥有效作用来规范政府的会计行为,也是一个特别的注意事项,应在《会计法》的规章中予以特别说明。
   5. 政府会计内部控制的特殊性
   政府会计的内部控制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政府组织的内部控制与其它以营利为目的的主体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政府内部上下级间的资金管理控制;各事业单位间统筹协调等,都应列为政府的内部控制范围内。另一个部分是政府财政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导致了政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特殊性。例如國家财政资金的集中收付、政府部门统一采购、政府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的聘用等,与其它营利性的组织间有显著差异,因此对于政府会计内部控制,不能与其它组织的设计一概而论,应遵循政府内部控制的特殊情况来进行制度设计。
   对于以上这些特殊性,并非要求《会计法》中一一列出相关条文来进行规范,仅是提出一种规范制定的参考标准及建议,具体的规范准则,还应根据实际的现实情况再做分析。
   参考文献:
   [1]林钢.关于修订完善《会计法》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6(13):69-70.
   [2]王仲兵.《会计法》修订:定位于会计广义价值创造的修法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6(13):71-72.
   [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课题组,白景明,李明,徐玉德,韩晓明.各国会计法律制度研究[J].财政科学,2017(04):14-30+35.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经济呈现日趋增长的趋势,同时企业也面临着经营风险。为了保障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生命线,十四五期间应围绕资产安全和企
摘要:现阶段,企业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企业经营业务数量规模增大的同时,其外部环境风险因素也增多。基于此,众多企业站在内部控制角度上展开了面向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动态控制。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要素审视及协调上起到重要串联作用,借助预算管理策略能够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参考辅助。文章以内控视角分析总结预算管理完善路径,希望可以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内控;企业预算管理;问题;完善   现代企业管理
工程招投标工作作为国际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不仅对工程后期建设产生直接影响,还将影响项目建设效果。然而,当前大部分企业在开展招投标工作时,存在盲目定价、违规操作等现象,导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就需要积极转变工商管理方式,以科学健康的工商管理为基础,结合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特点,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优势,制定科学完善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构建企业完备的工商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文章结合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内涵,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
水库资产证券化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水库资产证券化是拓展水库融资渠道,稳定水库投入增长体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水库的资产价值也逐渐被重新利用起来。本文主要分析讨论水库资产
投资是企业发展生产和经营的必要手段,是企业前进的主要动力。近年来,山东沂水机床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公司”)以先进的投资策略,指导投资项目实施,加大企业投资力度,实现企业快
融资担保行业对资本规模要求较高,担保规模上限和单笔业务规模上限均与担保公司净资产直接关联。因此,融资担保公司的收益除担保费外,还有相当多的部分系来自于自有资金的投资收
党校是党员干部培育的熔炉,属于极为重要的基层党建单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互联网、数据库、新媒体的日益发展更迭,在信
摘要:在我国基金会是一个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期的行业,但是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差、人员流动率高,严重制约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文章以2018年北京地区42家基金会薪酬为例,研究这个行业人才困境背后的原因,对于促进我国基金会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基金会;薪酬;互联网公益   一、基金会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本文所指基金会是指20世纪初期诞生于美国的现代基金会,区别于17世纪
本文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和能源清洁化为背景,通过对企业清洁能源运行的建设思路、发展现状两方面的概述,深入分析大数据时代企业清洁能源运营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对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