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2
摘 要 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体育教育思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升高,随之体育教育思想与理念也飞速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者与大学生开始广泛关注体育教育。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时段在高校时期,教育者们将之列为重点研究方向,逐渐融合进高校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已经基本明确。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以及对学生体育意识、习惯、技能的培养,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体现。本文主要讨论了终身体育的基本内容,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缺陷分析,并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简要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 终身体育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教育体制完善使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深入人心,传统模式的高校体育教育思想、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体制模式上要予以创新。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教育水平,其关键点是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自身所探索的新式教学方法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相结合,开创教育方式新思潮。
一、终身体育教育的意义
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关键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从开始学习、接受教育并参与体育,树立一个明确的终身目的,使体育真正融合到人生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在终身体育教育的影响下,以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系统化、整体化,为不同年龄、不同工作、不同生活领域的人提供良好的参加体育的机会和实践。作为当代教育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体育教育具有广泛性与连续性的特点,对高校体育教育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不仅是成为在高校期间达到人体发展的一种方式,也对步入社会后的人们奠定了一个思想的基础。体育教育思想的深入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人体的需要。
二、如何加强终身体育教育思想
(一)提升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无论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快慢,其核心点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站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最前沿,用最高效、最科学的教学方法,最良好的心态来处理问题,才能改变人们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从所谓的“四肢发达”到强身健体,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作为一名具有神圣、忠诚职业特点的教师,应当具备着广博的专业知识、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政治思想素质,高效的完成教学大纲计划。在教学思维方式上也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培养、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思想
只有不断地参加体育活动、坚持不懈的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使体育能力与技能得到提高。在课余时间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是巩固和提高体育教育所传授内容的关键。在课外时间,增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方式,组织多样式的竞赛活动,增加体育锻炼的机会,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在当代教育环境下,高校体育教育在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课本教材、管理、检测与评价等方面都在不足,未能结合时代发展、适应终身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如下:
(一)教育内容单调
目前,在高校中竞技体育仍然是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而现代体育的综合性逐渐加强,其大方向包括了休闲、娱乐、探险、健身等各个方向,在体育竞技的项目上也变得多样化,跆拳道、散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项目如体操、田径、蓝求、足球、排球等,竞技体育项目多为高难度、高强度训练,相对于其他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且内容相对单一,已经不能满足与现代体育发展、现代社会人群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同时,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也无法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以及锻炼兴趣。对于此,调查表明,有超过40%的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在为期每周两节实践课上,学生的兴趣缺乏,能动性不高,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能自我的形成一种观念和行为。
(二)终身体育教育与课程上的不融合
目前,在我国高校仍然以传统的课程安排为主,绝大多数高校也仅仅只对一、二年级学生设置体育课,每周两节,这种设置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同时也无法满足教师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兴趣,为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基础。而每周两节课的设置远远不够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思想、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就一定需要保证足够的授课以及练习时间。在学生还没有建立兴趣、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时,体育课往往已经由于各种原因停止,这就意味着,学生没有达到锻炼效果,身体也未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制约了终身体育思想的贯彻,严重影响了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设备设施不足
有资料表明,完善的体育设施、良好的锻炼环境、先进的体育场馆能有效地激发教师团队以及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动性。然而目前,在我国有超过一半的高校,在硬件设施方面没能达到相应的要求水准,由于体育场馆有限直接影响了更多体育项目的发展。研究表明,场地条件的不足抑制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更加健全與完善的场馆设施是体育教学的需要。
四、基于终身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策略
(一)针对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来选择教学方案
在我国,类似终结性的教育模式是大多数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因此要达到贯彻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目的,就必须在教育方式、教育体制上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要更多的倾向于学生的自主锻炼、自主学习意识、兴趣的培养,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综合性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技能、个性发展、锻炼习惯,加大对终身体育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强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在教学中,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长期自我意识相互结合,使高校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场所。
摘 要 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体育教育思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升高,随之体育教育思想与理念也飞速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者与大学生开始广泛关注体育教育。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时段在高校时期,教育者们将之列为重点研究方向,逐渐融合进高校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已经基本明确。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以及对学生体育意识、习惯、技能的培养,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体现。本文主要讨论了终身体育的基本内容,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缺陷分析,并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简要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 终身体育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教育体制完善使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深入人心,传统模式的高校体育教育思想、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体制模式上要予以创新。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教育水平,其关键点是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自身所探索的新式教学方法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相结合,开创教育方式新思潮。
一、终身体育教育的意义
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关键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从开始学习、接受教育并参与体育,树立一个明确的终身目的,使体育真正融合到人生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在终身体育教育的影响下,以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系统化、整体化,为不同年龄、不同工作、不同生活领域的人提供良好的参加体育的机会和实践。作为当代教育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体育教育具有广泛性与连续性的特点,对高校体育教育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不仅是成为在高校期间达到人体发展的一种方式,也对步入社会后的人们奠定了一个思想的基础。体育教育思想的深入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人体的需要。
二、如何加强终身体育教育思想
(一)提升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无论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快慢,其核心点在于教师。只有教师站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最前沿,用最高效、最科学的教学方法,最良好的心态来处理问题,才能改变人们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从所谓的“四肢发达”到强身健体,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作为一名具有神圣、忠诚职业特点的教师,应当具备着广博的专业知识、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政治思想素质,高效的完成教学大纲计划。在教学思维方式上也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培养、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思想
只有不断地参加体育活动、坚持不懈的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使体育能力与技能得到提高。在课余时间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是巩固和提高体育教育所传授内容的关键。在课外时间,增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方式,组织多样式的竞赛活动,增加体育锻炼的机会,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在当代教育环境下,高校体育教育在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课本教材、管理、检测与评价等方面都在不足,未能结合时代发展、适应终身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如下:
(一)教育内容单调
目前,在高校中竞技体育仍然是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而现代体育的综合性逐渐加强,其大方向包括了休闲、娱乐、探险、健身等各个方向,在体育竞技的项目上也变得多样化,跆拳道、散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项目如体操、田径、蓝求、足球、排球等,竞技体育项目多为高难度、高强度训练,相对于其他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且内容相对单一,已经不能满足与现代体育发展、现代社会人群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同时,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也无法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以及锻炼兴趣。对于此,调查表明,有超过40%的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在为期每周两节实践课上,学生的兴趣缺乏,能动性不高,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能自我的形成一种观念和行为。
(二)终身体育教育与课程上的不融合
目前,在我国高校仍然以传统的课程安排为主,绝大多数高校也仅仅只对一、二年级学生设置体育课,每周两节,这种设置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体育的需求,同时也无法满足教师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兴趣,为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基础。而每周两节课的设置远远不够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思想、培养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就一定需要保证足够的授课以及练习时间。在学生还没有建立兴趣、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时,体育课往往已经由于各种原因停止,这就意味着,学生没有达到锻炼效果,身体也未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制约了终身体育思想的贯彻,严重影响了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设备设施不足
有资料表明,完善的体育设施、良好的锻炼环境、先进的体育场馆能有效地激发教师团队以及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动性。然而目前,在我国有超过一半的高校,在硬件设施方面没能达到相应的要求水准,由于体育场馆有限直接影响了更多体育项目的发展。研究表明,场地条件的不足抑制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更加健全與完善的场馆设施是体育教学的需要。
四、基于终身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策略
(一)针对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来选择教学方案
在我国,类似终结性的教育模式是大多数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因此要达到贯彻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目的,就必须在教育方式、教育体制上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要更多的倾向于学生的自主锻炼、自主学习意识、兴趣的培养,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综合性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技能、个性发展、锻炼习惯,加大对终身体育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强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在教学中,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长期自我意识相互结合,使高校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