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比尔·盖茨关于“五十年报纸将被电子媒介所取代”的预言,作为印刷媒介代表的报纸的未来,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有关报纸网络融合论、报纸微小化等观点层出不穷。本文以一个全新视角来分析,报纸作为大众媒介是如何由占据支配地位回归到原先传播功能,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介状态,重新占据一席之地的,以为报纸的未来寻找一点启示。
【关键词】未来报纸 螺旋上升 媒介融合
一、报纸的定义区分
报纸是一个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笔者认为,狭义上的报纸,是一种以纸张作为承载的印刷媒介。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报纸,如日报,周报等等;广义的报纸:是一种以文字记载时事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它包括:一般的报纸、网络报、手机报等通过新的传播技术作为承载的报纸。例如:现代电子报纸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为手段进行开发、生产,以电子形式存在,依靠计算机技术记录代码信息,并通过电子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查阅,可随机检索和显示的电子出版物。①此类报纸已经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报纸”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媒介,而成为了一种传播的方式。本文所论述的报纸指的是狭义上的报纸,即一般意义上的报纸。
二、报纸的兴起与衰落
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作为最早的报纸在罗马帝国首次出现,此时的报纸仅是作为一种承载信息的媒介,起一个简单的传输功能。到了15世纪时,由于航海业和贸易业的兴盛,当时的手工业主希望了解自己商品的销路,对于信息的需求度提高。于是,意大利的威尼斯的手抄报应运而生,用来提供大量的商业信息,这也是现代印刷报纸雏形。同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术,为现代印刷报纸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到17世纪中叶,在德意志地区,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张日报《新到新闻》。②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大地的兴盛,报纸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政党报纸、廉价报纸应运而生,其中廉价报纸的诞生拉开了报纸大众化、现代化的序幕。从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之间的黄色新闻大战,到马克思的《新莱因报》和列宁的《真理报》等无产阶级政党报纸的形成,③此时的报纸从一个单纯的承载信息的媒介,变成了政党之间的斗争武器,变成了马克思所说的“工人阶级每天必要的生活资料”,报纸在社会变革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著名的芝加哥学派学者帕克认为,美国早期的侨民报纸具有一种帮助外国侨民适应美国风俗习惯的作用。由此报纸完全超越了一个简单媒介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报纸是一种“城市化”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一时期是报纸的全盛时期,也是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媒介。
根据加拿大学者伊尼斯的观点,“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与在一种单一文明之内的文化变化,基本上都可以被理解为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的功能。所有的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因此可以在有关的空间领域和时间持续方面对它们进行评价。”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报纸兴起于大众工业社会时期,报纸是一个以文字为基础的媒介,报纸的兴盛并非偶然,而是大众化的教育催生了识字率的普及,以及印刷技术的发展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伊尼斯的媒介时空的理论上来说,报纸在媒介的空间方面,虽然克服了时空的限制,而且轻小便于携带,但是随着有线电视网,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三网”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移动通讯技术,随时随地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获取到报纸的信息,这使报纸在空间上的优势荡然无存。报纸在媒介的时间方面,虽然报纸基于文字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可以被妥善的保存,但是文字仅通过作者对于现实世界主观理解来进行描述,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而电视使用的是图像,利用图像的再现现实要比文字更为直观和真实,人们会通过电视中播放的“9·11事件”全过程来相信恐怖行为的存在,这要比带有文字的报纸更让人易于接受。由于这样种种的劣势,报纸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呈现衰落趋势。
三、媒介的螺旋上升理论
所谓媒介的螺旋上升理论就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失去支配地位之后,回归到原先传播功能特点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介状态。这种回归并不是一种回到起点的过程,而是一种对于媒介本身特点的升华和改造,致使媒介重新进入媒介生态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媒介的发展史来看,广播虽然曾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叶兴盛一时,著名的炉边谈话曾经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而现在同样已经不再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广播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按照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是人感知的一种延伸。”⑤广播拥有一种独特的旁听功能,这是对人听觉的一种最好的延伸,人们可以一边听广播一边干活,所以这一特点使司机和晨练者成为广播最大的听众。广播从一种具有支配地位的大众媒介到如今一种面向于一部分受众的媒介的过程中,自身媒介特性发挥重要的作用,广播又回归到了广播发明初期的状态,在媒介生态中,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既没有退出媒介生态,也没有回到起点,而是利用自身最为独特的特点,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媒介状态,在媒介生态中占有一席之地。
笔者认为,广播的例子对于报纸的未来是有启发作用的。按照媒介的螺旋上升的理论即使报纸已经不再是我们现行的社会中具有支配地位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并不代表报纸这样的媒介会从此消失,报纸应该会根据其自身的传播特性来重新发展和改造。
四、报纸的特性分析
在报纸的特性上,国内外学者主要归纳为:时效性,保存性、适合深度报道,阅读选择性,权威性。
首先,报纸时效性第一次提升是源于电报的使用,电报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一场道义上的革命,电报的出现使传播,从以前单一的传输,变成了一种双向对信息的分享。”⑥电报使报纸大大的缩短了新闻事件本身与报道的时间差。更值得一提的是,电报显著地改变了新闻界,它增强了现代的新闻观念,特别是改善了我们现行的新闻采集方法,记者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采写,即现场采访。人们开始慢慢的接受现场采访,原因是报社可以通过电报,告诉他们那些远在千里之外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件。
第二,报纸的信息保存性特点。纸张用伊尼斯的观点来讲,是一种倚重于空间的媒介,体现出一种媒介的轻便和适宜保存的特性。然而现代电脑储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信号覆盖率的提高,彻底地改变了信息保存方式。报纸在信息保存性上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第三,报纸的阅读选择性。报纸的所有内容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来阅读报纸。但是,随着数字电视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报纸在阅读选择性上的优势也进一步消失殆尽。
第四,报纸的深度报道特性。由于网络的出现使报纸在信息的及时性的传统优势减弱,此时以调查性报道为核心的深度报道方式正越来越多的被记者和编辑所使用。
最后,报纸传播信息的权威性。不管是政党时期还是廉价小报的兴盛,报纸的从业者始终对于报纸的权威性无限痴迷。每一份著名的报纸都将传播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放在首位,在报道新闻中尽量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报道,来使报纸成为公正、自由、理性的形象,以此来获得社会影响力。
通过笔者对报纸特点的上述分析,按照媒介螺旋上升的逻辑,报纸会以这个特点为基础来进行发展和改造。对于报纸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因素起影响作用。
五、未来的报纸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将对于报纸的未来进行大胆的预测:未来的报纸是基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作为载体的全新的媒介融合体。其主要的特点是:简短而又权威、多媒体化。
1、简短性和权威性
网络“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使任何一个受众都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与他人共享。但是,正是因为网络的这种便利条件,使得报纸才有了一个生存的空间,“报纸不只是昨天的新闻,最好的报纸是精心准备的‘牛’。由技艺高超的编辑烹饪筛选信息以使每一版面风格独特。”美国《镜报》主席马克·威利斯认为“当我们拥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新闻和信息时,我们需要编辑,那就是报纸提供的东西之一。英特网却是大量未编辑信息状况的集中表现。”⑦也就是说,未来的报纸将是一群专业的记者通过其本身的专业知识,为受众罗列一些最为简短而又专业的信息。对于人们每天有限的注意力来说,网络只是一种提供海量信息的源泉,但不可能完全占有,而只有通过报纸对于信息的归纳和整理,才可以得到利用和发掘。
2、报纸的多媒体化
未来的报纸会出现媒介融合的现象,而按照现在书籍和网络的融合方式来看,电子书籍的形式可能会成为未来报纸的范本。电子书是一种具有版权和电子格式的,通过阅读软件来阅读的新型媒介。⑧未来的报纸也将成为一种通过一定的浏览阅读器来进行传递、阅读。电子报通过网络进行多媒体化,让人们在阅读文字和图片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的链接业务,收看到新闻的视频和最新的新闻。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及时的参与到电子报纸中去,评价新闻。
参考文献
①邵立肃、王宇:《信息时代的传媒》,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08
②③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17
④⑥[美]丹尼尔 杰 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67、9
⑤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
⑦苏文洋,《尼葛洛庞帝预言的破产》,《国际广告》,2006(12):116
⑧杜骏飞:《网络传播学导论》,福建出版社,2004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助教)
责编:姚少
【关键词】未来报纸 螺旋上升 媒介融合
一、报纸的定义区分
报纸是一个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笔者认为,狭义上的报纸,是一种以纸张作为承载的印刷媒介。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报纸,如日报,周报等等;广义的报纸:是一种以文字记载时事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它包括:一般的报纸、网络报、手机报等通过新的传播技术作为承载的报纸。例如:现代电子报纸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为手段进行开发、生产,以电子形式存在,依靠计算机技术记录代码信息,并通过电子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查阅,可随机检索和显示的电子出版物。①此类报纸已经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报纸”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媒介,而成为了一种传播的方式。本文所论述的报纸指的是狭义上的报纸,即一般意义上的报纸。
二、报纸的兴起与衰落
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作为最早的报纸在罗马帝国首次出现,此时的报纸仅是作为一种承载信息的媒介,起一个简单的传输功能。到了15世纪时,由于航海业和贸易业的兴盛,当时的手工业主希望了解自己商品的销路,对于信息的需求度提高。于是,意大利的威尼斯的手抄报应运而生,用来提供大量的商业信息,这也是现代印刷报纸雏形。同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术,为现代印刷报纸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到17世纪中叶,在德意志地区,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张日报《新到新闻》。②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大地的兴盛,报纸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政党报纸、廉价报纸应运而生,其中廉价报纸的诞生拉开了报纸大众化、现代化的序幕。从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之间的黄色新闻大战,到马克思的《新莱因报》和列宁的《真理报》等无产阶级政党报纸的形成,③此时的报纸从一个单纯的承载信息的媒介,变成了政党之间的斗争武器,变成了马克思所说的“工人阶级每天必要的生活资料”,报纸在社会变革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著名的芝加哥学派学者帕克认为,美国早期的侨民报纸具有一种帮助外国侨民适应美国风俗习惯的作用。由此报纸完全超越了一个简单媒介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报纸是一种“城市化”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一时期是报纸的全盛时期,也是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媒介。
根据加拿大学者伊尼斯的观点,“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与在一种单一文明之内的文化变化,基本上都可以被理解为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的功能。所有的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因此可以在有关的空间领域和时间持续方面对它们进行评价。”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报纸兴起于大众工业社会时期,报纸是一个以文字为基础的媒介,报纸的兴盛并非偶然,而是大众化的教育催生了识字率的普及,以及印刷技术的发展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伊尼斯的媒介时空的理论上来说,报纸在媒介的空间方面,虽然克服了时空的限制,而且轻小便于携带,但是随着有线电视网,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三网”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移动通讯技术,随时随地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获取到报纸的信息,这使报纸在空间上的优势荡然无存。报纸在媒介的时间方面,虽然报纸基于文字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可以被妥善的保存,但是文字仅通过作者对于现实世界主观理解来进行描述,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而电视使用的是图像,利用图像的再现现实要比文字更为直观和真实,人们会通过电视中播放的“9·11事件”全过程来相信恐怖行为的存在,这要比带有文字的报纸更让人易于接受。由于这样种种的劣势,报纸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呈现衰落趋势。
三、媒介的螺旋上升理论
所谓媒介的螺旋上升理论就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失去支配地位之后,回归到原先传播功能特点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介状态。这种回归并不是一种回到起点的过程,而是一种对于媒介本身特点的升华和改造,致使媒介重新进入媒介生态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媒介的发展史来看,广播虽然曾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叶兴盛一时,著名的炉边谈话曾经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而现在同样已经不再处于支配地位,但是广播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按照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是人感知的一种延伸。”⑤广播拥有一种独特的旁听功能,这是对人听觉的一种最好的延伸,人们可以一边听广播一边干活,所以这一特点使司机和晨练者成为广播最大的听众。广播从一种具有支配地位的大众媒介到如今一种面向于一部分受众的媒介的过程中,自身媒介特性发挥重要的作用,广播又回归到了广播发明初期的状态,在媒介生态中,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既没有退出媒介生态,也没有回到起点,而是利用自身最为独特的特点,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媒介状态,在媒介生态中占有一席之地。
笔者认为,广播的例子对于报纸的未来是有启发作用的。按照媒介的螺旋上升的理论即使报纸已经不再是我们现行的社会中具有支配地位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并不代表报纸这样的媒介会从此消失,报纸应该会根据其自身的传播特性来重新发展和改造。
四、报纸的特性分析
在报纸的特性上,国内外学者主要归纳为:时效性,保存性、适合深度报道,阅读选择性,权威性。
首先,报纸时效性第一次提升是源于电报的使用,电报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一场道义上的革命,电报的出现使传播,从以前单一的传输,变成了一种双向对信息的分享。”⑥电报使报纸大大的缩短了新闻事件本身与报道的时间差。更值得一提的是,电报显著地改变了新闻界,它增强了现代的新闻观念,特别是改善了我们现行的新闻采集方法,记者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采写,即现场采访。人们开始慢慢的接受现场采访,原因是报社可以通过电报,告诉他们那些远在千里之外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件。
第二,报纸的信息保存性特点。纸张用伊尼斯的观点来讲,是一种倚重于空间的媒介,体现出一种媒介的轻便和适宜保存的特性。然而现代电脑储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信号覆盖率的提高,彻底地改变了信息保存方式。报纸在信息保存性上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第三,报纸的阅读选择性。报纸的所有内容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来阅读报纸。但是,随着数字电视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报纸在阅读选择性上的优势也进一步消失殆尽。
第四,报纸的深度报道特性。由于网络的出现使报纸在信息的及时性的传统优势减弱,此时以调查性报道为核心的深度报道方式正越来越多的被记者和编辑所使用。
最后,报纸传播信息的权威性。不管是政党时期还是廉价小报的兴盛,报纸的从业者始终对于报纸的权威性无限痴迷。每一份著名的报纸都将传播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放在首位,在报道新闻中尽量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报道,来使报纸成为公正、自由、理性的形象,以此来获得社会影响力。
通过笔者对报纸特点的上述分析,按照媒介螺旋上升的逻辑,报纸会以这个特点为基础来进行发展和改造。对于报纸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因素起影响作用。
五、未来的报纸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将对于报纸的未来进行大胆的预测:未来的报纸是基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作为载体的全新的媒介融合体。其主要的特点是:简短而又权威、多媒体化。
1、简短性和权威性
网络“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使任何一个受众都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与他人共享。但是,正是因为网络的这种便利条件,使得报纸才有了一个生存的空间,“报纸不只是昨天的新闻,最好的报纸是精心准备的‘牛’。由技艺高超的编辑烹饪筛选信息以使每一版面风格独特。”美国《镜报》主席马克·威利斯认为“当我们拥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新闻和信息时,我们需要编辑,那就是报纸提供的东西之一。英特网却是大量未编辑信息状况的集中表现。”⑦也就是说,未来的报纸将是一群专业的记者通过其本身的专业知识,为受众罗列一些最为简短而又专业的信息。对于人们每天有限的注意力来说,网络只是一种提供海量信息的源泉,但不可能完全占有,而只有通过报纸对于信息的归纳和整理,才可以得到利用和发掘。
2、报纸的多媒体化
未来的报纸会出现媒介融合的现象,而按照现在书籍和网络的融合方式来看,电子书籍的形式可能会成为未来报纸的范本。电子书是一种具有版权和电子格式的,通过阅读软件来阅读的新型媒介。⑧未来的报纸也将成为一种通过一定的浏览阅读器来进行传递、阅读。电子报通过网络进行多媒体化,让人们在阅读文字和图片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的链接业务,收看到新闻的视频和最新的新闻。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及时的参与到电子报纸中去,评价新闻。
参考文献
①邵立肃、王宇:《信息时代的传媒》,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08
②③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17
④⑥[美]丹尼尔 杰 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67、9
⑤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
⑦苏文洋,《尼葛洛庞帝预言的破产》,《国际广告》,2006(12):116
⑧杜骏飞:《网络传播学导论》,福建出版社,2004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助教)
责编: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