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很多大学生陷入“高利贷”的泥潭无法自拔,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给广大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痛苦,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本文探索了针对不良网络贷款的家校互动策略、摸底排查方法、风险警示教育和育人方法启示。
[关键词]高校;不良网络;案例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14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2-0-02
近几年,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目前,涉及大学生网络借贷的P2P平台主要有爱学贷、名校贷、学贷网等,分期购物平台主要有趣分期、优分期等。为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控,高校要教育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班主任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1 案例背景
一日上午,某学工办主任A接到学生小张家属的紧急电话,说孩子涉嫌大额不良网络贷款,情绪十分不稳定,表达了要跳楼或跳江的想法。学工办主任A当场联系上学生,并立即打电话向党委副书记B和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C匯报,两位领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要求学工办主任A做好家长的接待工作和事情前因后果的调查工作。经了解,该生在20多个网络平台贷款本息合计近50万元,因孩子面对巨大的还款压力,有了轻生的念头,家长主动到校求助。
2 案例分析
2.1 对事件性质进行界定
这是一起典型的P2P网络借款,意即“个人对个人”,网络信贷典型的模式为: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资金借出人获取利息收益;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网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诈骗手段花样翻新、日渐猖獗,大学生参与非法手机分期购、大学生无抵押贷款等被诈骗的案件也与日俱增,很多大学生身陷其中,给广大同学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痛苦。
2.2 综合分析不良贷款情况
(1)这起不良贷款最初浮出水面,是因为贷款公司致电父母催款。目前,校园普遍存在学生因深陷网络借贷,无法还清高额利息,导致家长、老师和同学老收到催款恶意短信和骚扰电话,甚至还遭到部分贷款公司的威胁与恫吓,严重影响到师生的学习与工作。
(2)不良贷款让学生和家长陷入苦海。小张在20多个网络平台贷款本息合计近50万元。沉重的债务,让小张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连环债务之中,如父母无法兜底帮忙偿还,极有可能酿成其他苦果。
(3)不良贷款已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小张因为整天被人催款,十分烦恼,每天处于失眠状态,当无助的时候,他向自己的亲人表达了轻生的想法,多次要求其姐姐把父母照顾好,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必须高度重视。
(4)不良贷款会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学生小张的消极状态,常常表现在寝室的人际交往和课堂秩序上,不愿意与人多讲话,偶尔说莫名其妙的话,脾气比较大,甚至有冲动行为。在课堂上常三心二意,会影响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听课,一旦爆发,会引起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矛盾。
3 案例处理
3.1 家校共同协商处理办法
虽然家长自述已经开始还款,但后续还是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学院、学生、家长三方通过磋商,达成共识:在家长知情并签字的情况下,学院同意小张休学1年;学生在休学期间,如继续有非法借贷行为、有刑事犯罪、有违规违纪和有非法传销等行为,学院将取消其复学资格;家长作为监护人,要对学生休学期间的所有行为和日常安全负责,所有违法行为和安全事故一律与学校无关;学生在休学期满后,向学校提出书面复学申请,办理复学手续,否则取消其复学资格。
3.2 开展不良贷款的风险警示教育
(1)發动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专题学习系列文件。所有学生重点学习教育部办公厅、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不良网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精神,让学生工作系统全体人员熟悉情况。
(2)就防范校园不良借贷工作召开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校要安排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系列文件精神,深刻了解并揭露非法借贷的危害,强化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与能力,营造自觉抵制非法借贷的氛围。
(3)举办校园不良借贷风险防范的专题讲座。学校要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专题讲座学习,落实“金融知识进班级”,另辟蹊径,让部分参加网络贷款的学生现身说法,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在轻松的气氛中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理性和科学的消费观,发挥朋辈引导的特殊育人效果。
3.3 开展不良贷款的摸底排查
(1)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摸底排查。学校要对学生的不良借贷情况进行摸排、汇总、分析和研判,通过填写问卷,开展学生自查、组织排查,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校园不良借贷的具体情况,并对结果签名确认,作为学校开展不良网络贷款排查工作的重要证据。
(2)对不良借贷主动介入并处置。高校如发现不良贷款,及时汇总调查情况,联系家长到校协助妥善处置。对于已经影响到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由辅导员全程陪同,时刻保持关注,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避免出现极端状况。
(3)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学校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深入分析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对已经发现的异常行为,学校和家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3.4 出台拒绝网贷的相应举措 (1)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和拒绝网贷的引导。部分贷款的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无法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或提升生活质量,高校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要将参与网络贷款作为一票否决的限制条件,让贫困生自我约束,时刻警示自己不通过网络贷款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
(2)举全校之力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由校办牵头,让安全保卫处切实治理网贷平台(公司)等无关人员进入校园随意张贴广告的行为;让后勤管理处对已经在校内张贴的网贷广告进行集中清理;让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通过海报、网络、展板等形式做好有关宣传工作。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高校通过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法律基础课、计算机课以及金融学课等相关课程,普及金融、法律和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网絡借贷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
(4)专题教育常态化。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平台、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典型案例,以丰富的教育形式向学生讲清、讲透校园网络不良借贷的风险和危害。
4 案例启示
4.1 设法警示学生彻底看清网贷危害
面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一些精神“缺钙”的大学生陷入了“连环贷”的困境之中。网络贷款的危害却不容小觑。高校要通过讲座、开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彻底看清网贷危害,避免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
4.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校在调研学生的借贷行为时,要注意區分正常信贷(如助学贷款、合理的信用消费等)和不良贷款、高利贷的区别;对出现的问题苗头,要及时查明真相,帮助学生增强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
4.3 引导学生要合理消费
大学生往往都是无产阶级,无还款能力,超前消费导致的后果是一贷接一贷,最后走上非法借贷。高校要引导学生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脚踏实地奋斗 。
4.4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高校要明确告诉学生,通过非法渠道贷款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不负责任、不计后果、不懂感恩的行为,会让父母陷入绝望和经济困境。同时,高校要引导他们领悟恩泽,如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和他人的服务,引导他们要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
主要参考文献
[1]候赛,天涯.警惕校园贷案背后的风险[J].检察风云,2016(9).
[2]陈小林,刘丽明.基于P2P平台的大学生网贷现状与防范研究[J].现代交际,2017(12).
[3]冉隆平,李魁华,王国栋.大学生网络借贷的风险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2).
[4]刘秉瑜.如何防范“校园毒贷款”中的金融陷阱[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
[5]谢红燕.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
[关键词]高校;不良网络;案例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14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2-0-02
近几年,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目前,涉及大学生网络借贷的P2P平台主要有爱学贷、名校贷、学贷网等,分期购物平台主要有趣分期、优分期等。为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控,高校要教育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班主任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1 案例背景
一日上午,某学工办主任A接到学生小张家属的紧急电话,说孩子涉嫌大额不良网络贷款,情绪十分不稳定,表达了要跳楼或跳江的想法。学工办主任A当场联系上学生,并立即打电话向党委副书记B和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C匯报,两位领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要求学工办主任A做好家长的接待工作和事情前因后果的调查工作。经了解,该生在20多个网络平台贷款本息合计近50万元,因孩子面对巨大的还款压力,有了轻生的念头,家长主动到校求助。
2 案例分析
2.1 对事件性质进行界定
这是一起典型的P2P网络借款,意即“个人对个人”,网络信贷典型的模式为: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资金借出人获取利息收益;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网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诈骗手段花样翻新、日渐猖獗,大学生参与非法手机分期购、大学生无抵押贷款等被诈骗的案件也与日俱增,很多大学生身陷其中,给广大同学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痛苦。
2.2 综合分析不良贷款情况
(1)这起不良贷款最初浮出水面,是因为贷款公司致电父母催款。目前,校园普遍存在学生因深陷网络借贷,无法还清高额利息,导致家长、老师和同学老收到催款恶意短信和骚扰电话,甚至还遭到部分贷款公司的威胁与恫吓,严重影响到师生的学习与工作。
(2)不良贷款让学生和家长陷入苦海。小张在20多个网络平台贷款本息合计近50万元。沉重的债务,让小张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连环债务之中,如父母无法兜底帮忙偿还,极有可能酿成其他苦果。
(3)不良贷款已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小张因为整天被人催款,十分烦恼,每天处于失眠状态,当无助的时候,他向自己的亲人表达了轻生的想法,多次要求其姐姐把父母照顾好,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必须高度重视。
(4)不良贷款会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学生小张的消极状态,常常表现在寝室的人际交往和课堂秩序上,不愿意与人多讲话,偶尔说莫名其妙的话,脾气比较大,甚至有冲动行为。在课堂上常三心二意,会影响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听课,一旦爆发,会引起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矛盾。
3 案例处理
3.1 家校共同协商处理办法
虽然家长自述已经开始还款,但后续还是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学院、学生、家长三方通过磋商,达成共识:在家长知情并签字的情况下,学院同意小张休学1年;学生在休学期间,如继续有非法借贷行为、有刑事犯罪、有违规违纪和有非法传销等行为,学院将取消其复学资格;家长作为监护人,要对学生休学期间的所有行为和日常安全负责,所有违法行为和安全事故一律与学校无关;学生在休学期满后,向学校提出书面复学申请,办理复学手续,否则取消其复学资格。
3.2 开展不良贷款的风险警示教育
(1)發动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专题学习系列文件。所有学生重点学习教育部办公厅、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不良网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精神,让学生工作系统全体人员熟悉情况。
(2)就防范校园不良借贷工作召开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校要安排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系列文件精神,深刻了解并揭露非法借贷的危害,强化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与能力,营造自觉抵制非法借贷的氛围。
(3)举办校园不良借贷风险防范的专题讲座。学校要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专题讲座学习,落实“金融知识进班级”,另辟蹊径,让部分参加网络贷款的学生现身说法,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在轻松的气氛中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理性和科学的消费观,发挥朋辈引导的特殊育人效果。
3.3 开展不良贷款的摸底排查
(1)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摸底排查。学校要对学生的不良借贷情况进行摸排、汇总、分析和研判,通过填写问卷,开展学生自查、组织排查,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校园不良借贷的具体情况,并对结果签名确认,作为学校开展不良网络贷款排查工作的重要证据。
(2)对不良借贷主动介入并处置。高校如发现不良贷款,及时汇总调查情况,联系家长到校协助妥善处置。对于已经影响到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由辅导员全程陪同,时刻保持关注,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避免出现极端状况。
(3)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学校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深入分析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对已经发现的异常行为,学校和家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3.4 出台拒绝网贷的相应举措 (1)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和拒绝网贷的引导。部分贷款的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无法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或提升生活质量,高校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要将参与网络贷款作为一票否决的限制条件,让贫困生自我约束,时刻警示自己不通过网络贷款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
(2)举全校之力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由校办牵头,让安全保卫处切实治理网贷平台(公司)等无关人员进入校园随意张贴广告的行为;让后勤管理处对已经在校内张贴的网贷广告进行集中清理;让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通过海报、网络、展板等形式做好有关宣传工作。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高校通过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法律基础课、计算机课以及金融学课等相关课程,普及金融、法律和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网絡借贷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
(4)专题教育常态化。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平台、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向学生宣传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典型案例,以丰富的教育形式向学生讲清、讲透校园网络不良借贷的风险和危害。
4 案例启示
4.1 设法警示学生彻底看清网贷危害
面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一些精神“缺钙”的大学生陷入了“连环贷”的困境之中。网络贷款的危害却不容小觑。高校要通过讲座、开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彻底看清网贷危害,避免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
4.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校在调研学生的借贷行为时,要注意區分正常信贷(如助学贷款、合理的信用消费等)和不良贷款、高利贷的区别;对出现的问题苗头,要及时查明真相,帮助学生增强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
4.3 引导学生要合理消费
大学生往往都是无产阶级,无还款能力,超前消费导致的后果是一贷接一贷,最后走上非法借贷。高校要引导学生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脚踏实地奋斗 。
4.4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高校要明确告诉学生,通过非法渠道贷款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不负责任、不计后果、不懂感恩的行为,会让父母陷入绝望和经济困境。同时,高校要引导他们领悟恩泽,如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和他人的服务,引导他们要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
主要参考文献
[1]候赛,天涯.警惕校园贷案背后的风险[J].检察风云,2016(9).
[2]陈小林,刘丽明.基于P2P平台的大学生网贷现状与防范研究[J].现代交际,2017(12).
[3]冉隆平,李魁华,王国栋.大学生网络借贷的风险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2).
[4]刘秉瑜.如何防范“校园毒贷款”中的金融陷阱[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
[5]谢红燕.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