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的门槛
中国的广告营销业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变革的动力来自于广告客户。
受多年来媒体类型及市场环境日臻成熟的影响,中国的市场人员和广告代理公司在营销创新方面感受到与日俱增的压力,传统媒体广告所奉献的是越来越缺乏新意的传播策略与手段。而与此同时,电视业以及电影业的市场化改革在行之多年后,终于爆发出巨大的新能量——中国电视剧的制作与收视当仁不让地雄踞全球第一的王座;中国电影业也以保持多年世界第一的超高增长率,向着每年100亿的市场规模一路狂奔。
当传统媒体广告创新乏力,娱乐内容载体全面兴起,属于品牌化内容营销(植入式广告)的时代就宣告来临了。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这个新时代的门槛上。
巨大的新机遇
植入式广告的兴起,为广告主和广告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机遇。
首先,植入式广告为客户创新传播策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客户不但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品牌、服务、理念与娱乐节目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进行病毒式的传播;而且,节目内容能更精准地细分受众(喜欢收看同一类节目的人群,必然具备高度的同质性,在受众的精准度上超越了硬广媒体),客户得以与更加精准的受众人群进行沟通与互动;除此以外,以内容传播为核心,配合以形式丰富的二次传播、线下行销活动,客户完全可以制造具有轰动效果的行销事件。
第二,植入式广告为广告业制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众所周知,中国的广告媒体资源开发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们的无聊时间也都被各种分众类型新媒体所占据,广告媒体发展已臻于成熟。在每年广告投放额的增长中,媒体刊例水平的逐年提高是重要表现之一。广电新规的颁布,使得电视媒体的广告时段资源大为缩水,各电视台毫无例外地均以提高刊例来应对,以维系广告收入的稳定。但是要实现广告新的增长,必须有新的广告形式出现。
植入式广告则为广告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广告由节目外向节目内的突进,变相扩容了广告时段,提高了广告收入;尤其是在一些卫视纷纷推出自制剧的情况下,植入式广告为电视台增收的效应就显得更加直接。
第三,植入式广告为影视娱乐产业拓宽了资金来源。
影视娱乐产业是高资金投入的行业,投资规模始终是限制许多节目内容制作质量的瓶颈因素。在巨大的项目投资压力下,许多制作公司的市场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在缺乏商业增值服务、仅靠发行销售收入的情况下,一个项目往往就决定一个公司的兴衰。
植入式广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投资压力,把更多客户的资金引入到影视娱乐产业,使得制作单位在项目发行之前就已经回收了部分投资成本。以冯小刚导演为例,由于植入式广告招商的巨大成功,其导演的电影往往不计算票房收入就已经收回了制作成本。
第四,植入式广告有利于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和增强。
美国通过电影、电视剧的输出,连带输出美国品牌,为美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营销推波助澜,从而造就了强势的美国文化。植入式广告对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际“软实力”大有裨益。植入式广告与影视作品的结合,使中国影视业在向外推销娱乐产品的同时,连带推销了中国的民族品牌和民族文化,有助于打造国家软实力。
不容忽视的行业危机
令人担忧的是,植入式广告在中国刚刚兴起,就立即陷入了舆论的漩涡。春晚的“广告门”事件,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论,网络上横飞的板砖是对从业者最强烈的预警。
问题出现的根源,一是从业主体的专业性不够,绝大多数都是不具备专业服务资质的单位和个体,导致操作的案例硬伤太多,饱受非议;二是行业服务体系极不健全、不规范,缺乏大家能够共同遵循的行业标准,导致该行业不确定性增多、主观任意性太大,容易造成暗箱操作等灰色地带。
在行业初起的阶段,社会舆论足以影响行业发展的方向,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绝非耸人听闻。必须认识到,网络上充斥着的很多感性的、情绪性的宣泄和不满,虽然可以给从业者以警醒,但对植入式广告的发展造成了很大伤害,有可能矫枉过正,过早地扼杀这个新兴行业。而业界的学者、专家如果能够从广告学、传播学、营销学的角度,对植入式广告案例的大量涌现,进行理性的解释和剖析,对不足予以中肯的批评,则对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善莫大焉!
在今年的两会上,已经有代表提出立法规范植入广告行为的议案;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政府关于植入式广告的管理法规出台。根据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经验,相对宽松的法律环境能极大促进植入式广告的发展。而这一切,是建立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之上。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希望植入式广告的运营者,能够在舆论危机中自律、自强,朝着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解决之道
要促进行品牌内容营销行业有序的发展,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为植入式广告的健康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对于中国广告营销业来说,植入式广告是必然会到来的一个阶段,这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节律注定的,是客户需求变化的必然体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受众的细分,受众的细分带来传统媒体的细分以及新媒体的涌现;而传统硬广和媒体市场的高度成熟,必然会导致客户对娱乐内容营销的需求大增,这是传播策略和媒体策略创新要求下的必然结果。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新生行业出现了一些有争议的案例,就因噎废食。
第二,坚决反对见缝插针、无所不在的植入式广告。
这是对植入式广告这种创新广告形式最大的伤害,也是追逐商业利益,业者不自律的最常见表现。我们不能忽略植入式广告本身的专业性、策略性、严肃性,反对把专业问题业余化,把策略问题简单化,把严肃问题娱乐化。
早年,刘伟说过一个相声,好像叫《三顾茅庐》,辛辣讽刺了为拍电视剧拉赞助,最后把电视剧拍成广告戏的现象;虽然那时,植入式广告远远没有今天的规模。植入式广告的从业者,都应该把这个相声翻出来再看上两边,算是对自己的一个鞭策和警醒。
第三,坚决反对把“软广”做成“硬广”,广告主的欲望需要克制。
植入式广告是一种“软广告”,它不是用来为品牌打知名度的,而是用来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好感度的。因此。一定要克制把“软广”做成“硬广”的念头,客户方面的欲望必须得到控制与制衡。如若不然,节目内容就变了味,电视剧变成了广告剧,观众是不买账的。
植入式广告的成功,是建立在节目内容的成功基础上;只有节目内容的艺术完整性、观赏性不被破坏,“植入式广告”才会为品牌传播助力,为品牌加分。否则的话,“广告超载”对节目内容以及品牌的伤害是灭顶的。
中国的广告营销业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变革的动力来自于广告客户。
受多年来媒体类型及市场环境日臻成熟的影响,中国的市场人员和广告代理公司在营销创新方面感受到与日俱增的压力,传统媒体广告所奉献的是越来越缺乏新意的传播策略与手段。而与此同时,电视业以及电影业的市场化改革在行之多年后,终于爆发出巨大的新能量——中国电视剧的制作与收视当仁不让地雄踞全球第一的王座;中国电影业也以保持多年世界第一的超高增长率,向着每年100亿的市场规模一路狂奔。
当传统媒体广告创新乏力,娱乐内容载体全面兴起,属于品牌化内容营销(植入式广告)的时代就宣告来临了。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这个新时代的门槛上。
巨大的新机遇
植入式广告的兴起,为广告主和广告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机遇。
首先,植入式广告为客户创新传播策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客户不但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品牌、服务、理念与娱乐节目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进行病毒式的传播;而且,节目内容能更精准地细分受众(喜欢收看同一类节目的人群,必然具备高度的同质性,在受众的精准度上超越了硬广媒体),客户得以与更加精准的受众人群进行沟通与互动;除此以外,以内容传播为核心,配合以形式丰富的二次传播、线下行销活动,客户完全可以制造具有轰动效果的行销事件。
第二,植入式广告为广告业制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众所周知,中国的广告媒体资源开发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们的无聊时间也都被各种分众类型新媒体所占据,广告媒体发展已臻于成熟。在每年广告投放额的增长中,媒体刊例水平的逐年提高是重要表现之一。广电新规的颁布,使得电视媒体的广告时段资源大为缩水,各电视台毫无例外地均以提高刊例来应对,以维系广告收入的稳定。但是要实现广告新的增长,必须有新的广告形式出现。
植入式广告则为广告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广告由节目外向节目内的突进,变相扩容了广告时段,提高了广告收入;尤其是在一些卫视纷纷推出自制剧的情况下,植入式广告为电视台增收的效应就显得更加直接。
第三,植入式广告为影视娱乐产业拓宽了资金来源。
影视娱乐产业是高资金投入的行业,投资规模始终是限制许多节目内容制作质量的瓶颈因素。在巨大的项目投资压力下,许多制作公司的市场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在缺乏商业增值服务、仅靠发行销售收入的情况下,一个项目往往就决定一个公司的兴衰。
植入式广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投资压力,把更多客户的资金引入到影视娱乐产业,使得制作单位在项目发行之前就已经回收了部分投资成本。以冯小刚导演为例,由于植入式广告招商的巨大成功,其导演的电影往往不计算票房收入就已经收回了制作成本。
第四,植入式广告有利于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和增强。
美国通过电影、电视剧的输出,连带输出美国品牌,为美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营销推波助澜,从而造就了强势的美国文化。植入式广告对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际“软实力”大有裨益。植入式广告与影视作品的结合,使中国影视业在向外推销娱乐产品的同时,连带推销了中国的民族品牌和民族文化,有助于打造国家软实力。
不容忽视的行业危机
令人担忧的是,植入式广告在中国刚刚兴起,就立即陷入了舆论的漩涡。春晚的“广告门”事件,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论,网络上横飞的板砖是对从业者最强烈的预警。
问题出现的根源,一是从业主体的专业性不够,绝大多数都是不具备专业服务资质的单位和个体,导致操作的案例硬伤太多,饱受非议;二是行业服务体系极不健全、不规范,缺乏大家能够共同遵循的行业标准,导致该行业不确定性增多、主观任意性太大,容易造成暗箱操作等灰色地带。
在行业初起的阶段,社会舆论足以影响行业发展的方向,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绝非耸人听闻。必须认识到,网络上充斥着的很多感性的、情绪性的宣泄和不满,虽然可以给从业者以警醒,但对植入式广告的发展造成了很大伤害,有可能矫枉过正,过早地扼杀这个新兴行业。而业界的学者、专家如果能够从广告学、传播学、营销学的角度,对植入式广告案例的大量涌现,进行理性的解释和剖析,对不足予以中肯的批评,则对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善莫大焉!
在今年的两会上,已经有代表提出立法规范植入广告行为的议案;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政府关于植入式广告的管理法规出台。根据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经验,相对宽松的法律环境能极大促进植入式广告的发展。而这一切,是建立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之上。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希望植入式广告的运营者,能够在舆论危机中自律、自强,朝着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解决之道
要促进行品牌内容营销行业有序的发展,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为植入式广告的健康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对于中国广告营销业来说,植入式广告是必然会到来的一个阶段,这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节律注定的,是客户需求变化的必然体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受众的细分,受众的细分带来传统媒体的细分以及新媒体的涌现;而传统硬广和媒体市场的高度成熟,必然会导致客户对娱乐内容营销的需求大增,这是传播策略和媒体策略创新要求下的必然结果。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新生行业出现了一些有争议的案例,就因噎废食。
第二,坚决反对见缝插针、无所不在的植入式广告。
这是对植入式广告这种创新广告形式最大的伤害,也是追逐商业利益,业者不自律的最常见表现。我们不能忽略植入式广告本身的专业性、策略性、严肃性,反对把专业问题业余化,把策略问题简单化,把严肃问题娱乐化。
早年,刘伟说过一个相声,好像叫《三顾茅庐》,辛辣讽刺了为拍电视剧拉赞助,最后把电视剧拍成广告戏的现象;虽然那时,植入式广告远远没有今天的规模。植入式广告的从业者,都应该把这个相声翻出来再看上两边,算是对自己的一个鞭策和警醒。
第三,坚决反对把“软广”做成“硬广”,广告主的欲望需要克制。
植入式广告是一种“软广告”,它不是用来为品牌打知名度的,而是用来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好感度的。因此。一定要克制把“软广”做成“硬广”的念头,客户方面的欲望必须得到控制与制衡。如若不然,节目内容就变了味,电视剧变成了广告剧,观众是不买账的。
植入式广告的成功,是建立在节目内容的成功基础上;只有节目内容的艺术完整性、观赏性不被破坏,“植入式广告”才会为品牌传播助力,为品牌加分。否则的话,“广告超载”对节目内容以及品牌的伤害是灭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