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CD34+细胞在小鼠体内归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u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来源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归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CD34+细胞与MSC细胞共移植入经放射线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移植后20 h NOD/SCID小鼠骨髓及脾脏中人CD34+细胞,计算其相应的骨髓和脾脏的归巢效率.将脐血CD34+细胞与脐带MSC体外共培养,检测MSC细胞对CD34+细胞趋化功能的影响;并于培养4、7 d检测培养后CD34+细胞表面CD49e、CD31、CD62L、CD11a等归巢相关黏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 ①移植后20 h采用流式细胞术成功在小鼠骨髓和脾脏中检测到人CD45+细胞.共移植组CD34+细胞骨髓归巢率[(7.2±1.1)%]高于单移植组[(5.4±0.9)%](P
其他文献
Pro/E 野火版2.0实体造型的平行混合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利用软件来解决问题,完成更为复杂的实体造型?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对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Fs)增殖及蛋白激酶Cε(PKCε)和蛋白激酶Cα(PKCα)的表达及转位的影响,了解AngⅡ的促增殖和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以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后及病毒变异后血清IFN-γ、IL-2和IL-4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用拉米夫定治疗而发生病毒变异及未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29
目的 对Ⅰ、Ⅱ期霍奇金淋巴瘤斗篷野常规放疗和4种不同设野IMRT计划剂量学进行比较,评估不同照射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10例病理证实的Ⅰ、Ⅱ期淋巴瘤患者行CT定位,用ECLIPS
目的 了解CD14基因启动子-159C/T基因多态性与严重烧伤患者CD14 mRNA表达及血浆可溶性CD14(sCD14)水平的关系.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6月,选择2个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总面积大
目的:观察复方烫疡油(Fu fang tang yang you,FTY)促进小鼠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深Ⅱ0烫伤模型.创面外用复方烫疡油治疗,并用表皮生
目的 应用针对靶向水通道蛋白4(aquapofin 4,AQP-4)的小RNA(siRNA)干扰技术优化亚低温减轻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水肿程度的治疗效果.方法 构建沉默AQP-4
目的 探讨痉挛性斜颈(ST)螺旋CT(MSCT)检查方法 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ST 33例,临床分型:旋转型18例(55%)、侧屈型10例(30%)及头双侧后仰型5例(15%),另设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
目的 研究手术治疗后T4卫星灶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3月经手术切除的42例T4卫星灶N0-2M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评价各临床病
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肾小管间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用RT-PCR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