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英汉对比分析,本研究围绕跨文化社交语用系列事件,探究项目式教学实践在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中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对比分析;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项目式教学
作者简介:李家玉(1969-),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凤群(1980-),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安徽 合肥 230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2009年教改项目(项目编号:YJG2009Y09、YJG2010X02)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9-0062-03
比较是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研究与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自英国学者Carl James(1980)[1]的《对比分析》一书出版以来,以语言对比为基础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如母语迁移理论、错误分析理论、跨文化交际以及翻译教学等。我国著名学者王力(1985)[2]也指出:“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特别是对于成年人的外语教学。”
跨文化语用学习是建立在对比语言分析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适应新世纪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尤其指具有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语用能力,根据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1983)[3]的观点,包括语言语用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前者指在一定语境中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强调的是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后者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强调语言运用的适切性。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要求话语不仅合乎语法规则,具有语法上的可接受性,而且更要合乎特定的语境,适切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
依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掌握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国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从事各种涉外业务活动,研究生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以致用的原则。随着国际科研、国际商务交流、国际工作场所和国际网络交际语篇的不断增长,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进入研究生英语学习阶段,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知识,语言知识积累已达到较高水平,语言语用能力在目前各高校也得到广泛重视,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的系统教学与实践则显得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口语可能很“流利”,文章可能写得很“漂亮”,但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却很差。在理论上表现为缺少对中西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信仰、风俗习惯、法律法规、机制运作等差异的了解;在实践中,一旦涉及国际学术交流和各种涉外业务交际,不知如何恰当地开始、继续或终止话轮;不知如何得体地实施问候、介绍、邀请、告别、打电话、约会、就餐、请教、感谢等日常言语行为;即使知道中西礼貌的差异,也不知如何在特定社交语境中恰当地实施礼貌策略和正确理解礼貌程度等,导致许多跨文化社交活动的不和谐甚至是交际失败。而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何自然,1999)[4]:“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语用能力不会随着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提高而自然提高,语用知识是要教的,培养语用能力有赖于在语言实践中运用学来的知识。”
一、研究问题及方法
1.研究问题
对比分析从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分为理论对比分析和应用对比分析之分。理论对比分析主要是从普遍范畴出发,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子系统的异同之处;而应用对比分析是主要以语言对比为基础的一种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对比分析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行为主义重视语言行为,强调学习中的迁移理论、联想理论和刺激-反应;结构主义则强调外语学习中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差异,分析其异同,为精确描写两种语言提供了方法与手段。因此通过英汉对比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和描述研究生社交语用方面存在哪些困难,学习者最可能犯的错误以及诊断困难的等级,从而设计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如表1),了解研究生社交语用现有水平、分析社交语用失误涉及因素,从而策划实验班跨文化社交语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其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社交语用水平较差。基于英汉对比分析理论,针对研究生最可能犯错的社会指示语、言语行为、公共标示语、颜色词及动物词表达与理解差异,设计问卷调查1,共含20个题项。通过随机抽取合肥工业大学2010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新生33班与7班共117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取有效问卷调查100份。为了方便调查结果的呈现,我们把每项问卷调查结果选项正确率超过60%记为正值分布,低于60%记为负值分布,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示:总体来说,学生目前的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较差。在总计20个选项中,正值分布总计为7项,完全正确的选项极少;错误选项总计13项,错误选项分布散乱,说明语用模糊率较高。
(2)社交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s)。语用失误不仅指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而且指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Thomas(1983)说过:[5]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如不能遵守标准的语法规则遣词造句,会被认为“说得不好”;但如不能按照人们预期的语用原则交际,就会被认为“表现不好”,被认为是“不真诚的、存心欺骗的或居心不良的人”。可见,社交语用失误不仅会影响我们的交际效率,而且损害个人的公众形象。如表1所示,社交语用失误主要因为交际者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交、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会话的语域、话题的熟悉程度因素有关。如对交际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理解失误而导致的社会指示语差异、言语行为实现形式差异、公共机制运行差异、文化价值观念理解差异等。
2.研究方法
基于表1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整个课堂教学将围绕跨文化社交语用系列事件,贯彻大学英语教学的合作行动模式,实施项目式教学实践,即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解构为多个围绕跨文化社交语用事件的项目,通过对项目文本的对比研究,总结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对比学习基础上的项目式跨文化社交语用教学实践模型。具体教学进程如下:由3位老师组成实验班教学团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跨文化社交语用水平及其障碍,设计可行性的项目式教学内容与进程;受试对象为合肥工业大学2010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新生中随机抽取的33班与7班,33班为实验教学班,7班为对照班。实验教学开始于2010年9月10日,结束于2011年5月10日,历时两个学期共8个月。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研究生综合英语(2)》、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进阶听说》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实用英语写作教程》。跨文化社交语用事件主要以教学中课文相关段落、幻灯片、真实场景听说片段以及影视对白等形式呈现。
二、分析与讨论
项目式教学实践(project-based teaching)是建立在模块教学理论上的发展,它不仅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模块,而且更关注历时的合作教学行动过程,即智慧行为的规划与实现机制的规划:[6]每个项目不仅由目标、规划程序、实现程序、行动、反思等步骤组成,而且教学中始终贯彻理解性输入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comprehensible input-based instruction),[7]即强调教学输入过程、吸收过程、目标语知识以及输出过程中意识的关注作用以及意识凸显度的增强,从而使学生在充分理解“什么差异?为何产生差异? 如何实施差异?”的基础上提高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的效度与力度。整个课堂教学大概分为10个项目,跨文化社交语用教学的最终成果将以模拟一次国际学术交流事件的整个流程加以总结。以下我们从中抽取4个项目进行分析与讨论。
1.社会指示语使用差异
社会指示语是语言中用于标示交际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交际双方相互社会关系等功能的指示成分。Levinson[8]认为,社会指示分为关系型社会指示和绝对型社会指示两大类。前者指说话者与指称对象、交谈对方或旁听者之间的相对社会关系;后者标示说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绝对社会关系。英汉语中,人们由于对自我意象、自身与他人社会关系认知出现差异,英语中标示绝对型社会指示词语很少,如YourExcellency(阁下)、Mr.President(总统先生)等,而且标示关系型社会指示词汇相比汉语也显得较为贫乏。如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代词有敬称“您”和非敬称“你”之分;其次汉语中有一套较为复杂的敬辞和谦辞,如贵校(your school)、尊府(your residence)、尊夫人(your wife)、公子(your son)、千金(your daughter)、高见(your opinion)、高徒(your student)、鄙人(I)、拙作(my paper)等;再者汉语中有一套将社会关系型称呼转变为家庭关系型称呼的习惯,以拉近彼此的亲密度与认可度,如师哥(弟)、师姐(妹)、师娘(父)、师伯(姨)、干爸(妈)等,而在英语中则大都是欠缺的。这些敬辞、谦辞、亲昵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年轻人之间的交际中虽有所减弱,但在正式场合与长辈、上司交往中还是要颇为慎重。社会指示语差异的另一个体现在于英汉翻译中的不对应性以及具体语体呈现的复杂性。如汉语中一位姓张的男士可能要细分为张老师、张教授、张副教授、张主任、张副主任等,而英语则不必如此细化,称之为Mr.Zhang;同时汉语中如一王姓男士已是博士、副教授,那我们可能尊称其为王博士或王教授,而不会称其王副教授,体现了汉语社会指示中细化身份等级,抬高褒奖他人之原则;而英语中通称为Mr.Wang,也并无失礼之处,体现了简单化之原则。
英汉社会指示语出现以上差异主要是礼貌原则与礼貌期待在英汉词汇系统中编码体现的不同:汉语中,人们一向认可长幼有序,他尊我卑,集体大于个人,遵守礼貌原则中的褒扬准则和谦虚准则,因此人们在社交中会尽量称颂赞扬对方,贬低内敛自我,强调集体贡献,淡化个人成就;而英语中,人们一向较为强调个性和个人价值,追求人际关系的平等与简单,遵守礼貌原则的关联性,所以社会指示语相比汉语更为简炼。
2.言语行为实施差异
言语行为理论(J.Austin,1962)[9]认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次行为构成,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就是说话本身所构成的行为,言外行为就是通过讲这句话所构成的行为,而言后行为就是对听话人所产生的效果。根据《全国普通高考英语考试说明(2011)》要求合格毕业生要正确掌握问候、介绍、告别、感谢、道歉、邀请、请求允许、祝愿与祝贺、提供帮助、接受和拒绝、约会、打电话、就餐、就医、购物、问路、谈论天气、语言交际困难、提醒注意、警告和禁止、劝告和建议共22个日常社交言语活动。然而通过表1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由于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生在实施言语行为方面明显出现困难。下面我们以一位因父亲生病需要向外教老师请假失败的事件为例加以分析。
S:Hello,Madam? T:Yes,What is it?
S:My father is seriously ill,Madam. T:So?
S:He has to go into hospital,Madam. T:Well,get on with it.What do you want?
S:On Friday morning,Madam. T:What on earth,man,what do you want?
S:Nothing,Madam.
……
不同语言中的言语行为如果表达相同的施事行为,而且又具有相同的一套适切条件,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两个言语行为是对应可比的。一种语言中除了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而带来的约定性仪式程序不同之外,每种语言都可以使他的使用者实施一套相同的言语行为,如请求、道歉、声明、许诺等;而且每种语言都能够提供一套具有一定语义结构的句式来实施这个言语行为,但是,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策略来实施方面,语言之间具有很大差别。[10]
上面这段会话的交际情景是中国研究生与外教老师之间的交流,交际言语行为是学生请求老师允许告假,交际效果是没有实现其预定期待,而且惹恼了老师。整个施事结构分为招呼-应诺-要求提高信息-提供信息-置疑-提供信息-询问要求-提供信息-气恼地询问要求-回避;而交际结构主要由发话-回话-发话-回话-发话-回话-发话-回话发话-回话共5个交换结构构成一个会话交易。整个会话交易中,汉语学生采用暗示策略希望间接实施请假,会话中采用了陈述—请求的施事结构模式。因为“请假”缺课本身是不礼貌的,学生担心引起老师的反感或否定,通过叙说父亲病重需要住院,希望得到老师的同情和理解,进而缓解请假带来的不愉快与不支持;然而外教老师则习惯使用请求—陈述的结构,强调会话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而学生迟迟没有实施“请假”行为,惹得老师很不耐烦,最终导致请假失败,双方情绪受损。就此根本原因,从篇章语义的角度来说,英语中的“请求+陈述”施事结构与英语段落的“主题句+支持句 ”篇章结构模式一致,是英语直线型思维模式的反映;而汉语中的“陈述+请求”则影射了汉语语篇中螺旋型的思维模式。
3.公共标示语运行差异
公共标示语通常是指张贴在公共场所,用来指示或标记某事、提供某种信息、吸引大众关注的语言符号。公共标示语表意需要简洁、明了、清晰,英语中一般通过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含有“no”“off”的词组加以表示。公共标示语可以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传播,如可视的、可听的,甚至是可嗅的。然而由于中西文化、语言、思维存在差异,公共标示语在“说什么”、“怎么说”、“产生什么受众情感”方面产生差异。[11]下面我们列举英汉否定标示语加以对比,英语公共标示语节选自《实用英语写作教程》的课后习题。[12]
1)Hands Off Keep Off the Grass.
2)No Crossing No Littering No Parking No Photo TakingNo Smoking No Trespassing.
3)Animals Not Allowed Do Not Remove Do Not Disturb.
4)Don’t Disturb Don’t Feed the Animals Don’t Scribble Don’t Touch Exhibition.
参考译文:1)请勿触摸!勿踏草地!2)请勿跨越!请勿乱扔垃圾!请勿泊车!请勿拍照!请勿抽烟!请勿非法入侵!3)请勿携带宠物!请勿搬动!请勿打扰!4)严禁打扰!严禁投食(动物)!严禁乱涂乱画!严禁触摸(展品)!
否定意义的公共标示语在本质上是非礼貌的、威胁他人面子的言语行为,但从标示者与受众之间的惠损关系来看,标示者付出较大的心力与费用,为的是受众免遭危险、惩罚与保持良好形象,因此受惠方较大的仍是受众;再加之公共标示语必须简洁、明了、具有一定的震慑性和约束力,因此英汉公共标示语体系都遵守了交际中的节俭原则、效率优先原则。然而英语中由于可以通过使用名词性短语、动名词短语以及带有“no”、“off”的表示否定意义的短语等多种形式,缓和不礼貌性,降低受损度,因此英语中的标示语很少使用“please”;而汉语中由于公共标示语结构单一,否定词“不”大都无标记,通过“勿”、“禁”、“非”加以呈现,但为了降低非礼貌性通常在句首添加“请”字表示,如上例中的参考译文。
4.文化理解差异
研究生社交语用失误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英汉文化文化理解差异。正如著名美国翻译家E.A.Nida[13]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带有普遍性,以至于任何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围绕文化差异,我们节选如下10道英翻汉翻译题,[14]以此分析学生在文化含义理解上出现的障碍及其原因。
1)The new naval base has proved to be a white elephant.
2)A large number of American radio stations operate in the red.
3)My sister took her degree at Cambridge,since then we call her a bluestocking.
4)Miss Johnson is the manager’s girl Friday.
5)A married woman hops in the hay.
6)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ings begin to breathe.
7)Mary crossed her fingers during the race,so Tom would win.
8)No one is certain how much energy The Big Apple consumes,but the amount must be enormous.
9)Those were days when 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End home.
10)But Smith showed unexpected strength,especially in the wet district.
参考译文:
1)新的海军基地被证明为庞大而无用。
2)大量的美国无线电台经营惨淡。
3)姐姐获得剑桥大学的学位,由此我们都称赞她博学多才。
4)约翰生小姐是经理的得力助手。
5)已婚女子寻风流。
6)老师见证创造,目睹学生成长。
7)比赛时玛丽为汤姆祈祷,但愿他能赢。
8)谁也无法确定纽约市消耗多少能量,但其耗量肯定是巨大的。
9)那是日不落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也是伦敦贫民区千家万户从不见天日的岁月。
10)但是史密斯出人意料地获得优势,尤其是在非禁酒区。
英汉语中由于人们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存在着对颜色词的使用和联想意义的不同。如上例中的1)、2)、3)题:“white elephant”是英语成语,字面为“白象”,但隐含意义为“昂贵而无用的东西”,如“white sale”(大减价)、“white lies”(善意的谎言);同样,“in the red”在英语中意为“亏损、出现赤字”而非汉语中的“红火、兴旺”之意;“bluestocking(蓝袜)”来自英国早期伦敦上流人士的文化俱乐部的着装,后指“博学多才的女子”。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而文化意象则是不同民族或社团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认知图式。如例4)中的“girl Friday”在英语中表示“得力助手”之意,而非汉语中的“情人”、“小蜜”,因为它来自英国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的忠实男仆(man Friday)的对应词;例5)中“hops in the hay”在英语中指“红杏出墙”之意,因为它来自联想意义的“英国乡村女子在干草堆寻欢作乐”。
同样英汉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必然浸透到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如西方人信仰基督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来自尘土,因此例6)中“the creation”指“上帝”,“the clay beings”指“上帝创造的人”;例7)中“cross one’s fingers”表示西方基督徒祈祷时双手交叉胸前的动作,这里指“祈祷上帝保佑”之意。
地域政治与社会生活差异同样影响着人们的交际,社会语言学家认为,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物质生活环境经历的不同,必然会产生各自富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个性化词汇。如例8)中由于美国人喜欢吃“apple pies”,因此这里的“The Big Apple”是指“纽约”;同样例9)中,伦敦在地理上分为富人居住的西区(West End)和穷人居住的东区(East End),英国又曾是世界上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大英帝国”;而例10)中的“the wet district”指“非禁酒区”,这来自于西方国家在竞选中使用的词汇“the dry district(禁酒区)”的对应词。
三、结论
总之,成功的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不仅要实现既定的交际意图,而且要满足交际者的文化期待。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交际双方通过采用不同的文化和交际手段来进行互动协商的基础上,最终达成相互的理解和交际的顺利和谐。所以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不能只依赖于语言规则来选择语言,还要根据文化差异通过评论等手段加以调整来理解和表达语言,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基于对比理论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不仅划分跨文化社交语用学习模块,而且重视规划行为和实现机制,即每个项目不仅由目标、规划程序、实现程序、行动、反思等步骤组成,而且教学中始终贯彻理解性输入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输入过程、吸收过程、目标语知识以及输出过程中意识的关注作用以及意识凸显度的增强。经过近两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验班最后的国际学术交流实践能力模拟表明:基于对比理论的项目式教学实践大大增强了学生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的意识和效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然而,由于这些跨文化社交语用项目的教学只能穿插在整个研究生课程教学之中,所以教学中老师规划、分类、讲解、演示的较多,学生创设情景演练实践的时间太少,真实情景中的跨文化社交机会更难提供,导致学生的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因此真正的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还有待于学生在以后实际的跨文化工作科研环境中巩固和强化。
参考文献:
[1]Carl James.Contrastive Analysis[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1980:14.
[2]王力.在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全体会上的讲话[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4):4-7.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40.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18.
[5]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
1983,(2):91-112.
[6][7]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66,158.
[8]Levinson,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84.
[9]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62:81.
[10]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76.
[11]王宁.视角:翻译学研究(第二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20.
[12]李志君.实用英语写作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90.
[13][14]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71-279.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对比分析;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项目式教学
作者简介:李家玉(1969-),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凤群(1980-),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安徽 合肥 230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2009年教改项目(项目编号:YJG2009Y09、YJG2010X02)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9-0062-03
比较是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研究与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自英国学者Carl James(1980)[1]的《对比分析》一书出版以来,以语言对比为基础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如母语迁移理论、错误分析理论、跨文化交际以及翻译教学等。我国著名学者王力(1985)[2]也指出:“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特别是对于成年人的外语教学。”
跨文化语用学习是建立在对比语言分析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适应新世纪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尤其指具有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语用能力,根据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1983)[3]的观点,包括语言语用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前者指在一定语境中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强调的是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后者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强调语言运用的适切性。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要求话语不仅合乎语法规则,具有语法上的可接受性,而且更要合乎特定的语境,适切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
依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掌握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国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从事各种涉外业务活动,研究生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以致用的原则。随着国际科研、国际商务交流、国际工作场所和国际网络交际语篇的不断增长,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进入研究生英语学习阶段,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知识,语言知识积累已达到较高水平,语言语用能力在目前各高校也得到广泛重视,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的系统教学与实践则显得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口语可能很“流利”,文章可能写得很“漂亮”,但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却很差。在理论上表现为缺少对中西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信仰、风俗习惯、法律法规、机制运作等差异的了解;在实践中,一旦涉及国际学术交流和各种涉外业务交际,不知如何恰当地开始、继续或终止话轮;不知如何得体地实施问候、介绍、邀请、告别、打电话、约会、就餐、请教、感谢等日常言语行为;即使知道中西礼貌的差异,也不知如何在特定社交语境中恰当地实施礼貌策略和正确理解礼貌程度等,导致许多跨文化社交活动的不和谐甚至是交际失败。而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何自然,1999)[4]:“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语用能力不会随着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提高而自然提高,语用知识是要教的,培养语用能力有赖于在语言实践中运用学来的知识。”
一、研究问题及方法
1.研究问题
对比分析从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分为理论对比分析和应用对比分析之分。理论对比分析主要是从普遍范畴出发,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子系统的异同之处;而应用对比分析是主要以语言对比为基础的一种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对比分析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行为主义重视语言行为,强调学习中的迁移理论、联想理论和刺激-反应;结构主义则强调外语学习中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差异,分析其异同,为精确描写两种语言提供了方法与手段。因此通过英汉对比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和描述研究生社交语用方面存在哪些困难,学习者最可能犯的错误以及诊断困难的等级,从而设计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如表1),了解研究生社交语用现有水平、分析社交语用失误涉及因素,从而策划实验班跨文化社交语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其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社交语用水平较差。基于英汉对比分析理论,针对研究生最可能犯错的社会指示语、言语行为、公共标示语、颜色词及动物词表达与理解差异,设计问卷调查1,共含20个题项。通过随机抽取合肥工业大学2010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新生33班与7班共117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取有效问卷调查100份。为了方便调查结果的呈现,我们把每项问卷调查结果选项正确率超过60%记为正值分布,低于60%记为负值分布,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示:总体来说,学生目前的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较差。在总计20个选项中,正值分布总计为7项,完全正确的选项极少;错误选项总计13项,错误选项分布散乱,说明语用模糊率较高。
(2)社交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s)。语用失误不仅指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而且指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Thomas(1983)说过:[5]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如不能遵守标准的语法规则遣词造句,会被认为“说得不好”;但如不能按照人们预期的语用原则交际,就会被认为“表现不好”,被认为是“不真诚的、存心欺骗的或居心不良的人”。可见,社交语用失误不仅会影响我们的交际效率,而且损害个人的公众形象。如表1所示,社交语用失误主要因为交际者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交、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会话的语域、话题的熟悉程度因素有关。如对交际对象的身份或社会地位理解失误而导致的社会指示语差异、言语行为实现形式差异、公共机制运行差异、文化价值观念理解差异等。
2.研究方法
基于表1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整个课堂教学将围绕跨文化社交语用系列事件,贯彻大学英语教学的合作行动模式,实施项目式教学实践,即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解构为多个围绕跨文化社交语用事件的项目,通过对项目文本的对比研究,总结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对比学习基础上的项目式跨文化社交语用教学实践模型。具体教学进程如下:由3位老师组成实验班教学团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跨文化社交语用水平及其障碍,设计可行性的项目式教学内容与进程;受试对象为合肥工业大学2010级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新生中随机抽取的33班与7班,33班为实验教学班,7班为对照班。实验教学开始于2010年9月10日,结束于2011年5月10日,历时两个学期共8个月。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研究生综合英语(2)》、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进阶听说》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实用英语写作教程》。跨文化社交语用事件主要以教学中课文相关段落、幻灯片、真实场景听说片段以及影视对白等形式呈现。
二、分析与讨论
项目式教学实践(project-based teaching)是建立在模块教学理论上的发展,它不仅根据学生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模块,而且更关注历时的合作教学行动过程,即智慧行为的规划与实现机制的规划:[6]每个项目不仅由目标、规划程序、实现程序、行动、反思等步骤组成,而且教学中始终贯彻理解性输入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comprehensible input-based instruction),[7]即强调教学输入过程、吸收过程、目标语知识以及输出过程中意识的关注作用以及意识凸显度的增强,从而使学生在充分理解“什么差异?为何产生差异? 如何实施差异?”的基础上提高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的效度与力度。整个课堂教学大概分为10个项目,跨文化社交语用教学的最终成果将以模拟一次国际学术交流事件的整个流程加以总结。以下我们从中抽取4个项目进行分析与讨论。
1.社会指示语使用差异
社会指示语是语言中用于标示交际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交际双方相互社会关系等功能的指示成分。Levinson[8]认为,社会指示分为关系型社会指示和绝对型社会指示两大类。前者指说话者与指称对象、交谈对方或旁听者之间的相对社会关系;后者标示说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绝对社会关系。英汉语中,人们由于对自我意象、自身与他人社会关系认知出现差异,英语中标示绝对型社会指示词语很少,如YourExcellency(阁下)、Mr.President(总统先生)等,而且标示关系型社会指示词汇相比汉语也显得较为贫乏。如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代词有敬称“您”和非敬称“你”之分;其次汉语中有一套较为复杂的敬辞和谦辞,如贵校(your school)、尊府(your residence)、尊夫人(your wife)、公子(your son)、千金(your daughter)、高见(your opinion)、高徒(your student)、鄙人(I)、拙作(my paper)等;再者汉语中有一套将社会关系型称呼转变为家庭关系型称呼的习惯,以拉近彼此的亲密度与认可度,如师哥(弟)、师姐(妹)、师娘(父)、师伯(姨)、干爸(妈)等,而在英语中则大都是欠缺的。这些敬辞、谦辞、亲昵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年轻人之间的交际中虽有所减弱,但在正式场合与长辈、上司交往中还是要颇为慎重。社会指示语差异的另一个体现在于英汉翻译中的不对应性以及具体语体呈现的复杂性。如汉语中一位姓张的男士可能要细分为张老师、张教授、张副教授、张主任、张副主任等,而英语则不必如此细化,称之为Mr.Zhang;同时汉语中如一王姓男士已是博士、副教授,那我们可能尊称其为王博士或王教授,而不会称其王副教授,体现了汉语社会指示中细化身份等级,抬高褒奖他人之原则;而英语中通称为Mr.Wang,也并无失礼之处,体现了简单化之原则。
英汉社会指示语出现以上差异主要是礼貌原则与礼貌期待在英汉词汇系统中编码体现的不同:汉语中,人们一向认可长幼有序,他尊我卑,集体大于个人,遵守礼貌原则中的褒扬准则和谦虚准则,因此人们在社交中会尽量称颂赞扬对方,贬低内敛自我,强调集体贡献,淡化个人成就;而英语中,人们一向较为强调个性和个人价值,追求人际关系的平等与简单,遵守礼貌原则的关联性,所以社会指示语相比汉语更为简炼。
2.言语行为实施差异
言语行为理论(J.Austin,1962)[9]认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次行为构成,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就是说话本身所构成的行为,言外行为就是通过讲这句话所构成的行为,而言后行为就是对听话人所产生的效果。根据《全国普通高考英语考试说明(2011)》要求合格毕业生要正确掌握问候、介绍、告别、感谢、道歉、邀请、请求允许、祝愿与祝贺、提供帮助、接受和拒绝、约会、打电话、就餐、就医、购物、问路、谈论天气、语言交际困难、提醒注意、警告和禁止、劝告和建议共22个日常社交言语活动。然而通过表1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由于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生在实施言语行为方面明显出现困难。下面我们以一位因父亲生病需要向外教老师请假失败的事件为例加以分析。
S:Hello,Madam? T:Yes,What is it?
S:My father is seriously ill,Madam. T:So?
S:He has to go into hospital,Madam. T:Well,get on with it.What do you want?
S:On Friday morning,Madam. T:What on earth,man,what do you want?
S:Nothing,Madam.
……
不同语言中的言语行为如果表达相同的施事行为,而且又具有相同的一套适切条件,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两个言语行为是对应可比的。一种语言中除了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而带来的约定性仪式程序不同之外,每种语言都可以使他的使用者实施一套相同的言语行为,如请求、道歉、声明、许诺等;而且每种语言都能够提供一套具有一定语义结构的句式来实施这个言语行为,但是,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策略来实施方面,语言之间具有很大差别。[10]
上面这段会话的交际情景是中国研究生与外教老师之间的交流,交际言语行为是学生请求老师允许告假,交际效果是没有实现其预定期待,而且惹恼了老师。整个施事结构分为招呼-应诺-要求提高信息-提供信息-置疑-提供信息-询问要求-提供信息-气恼地询问要求-回避;而交际结构主要由发话-回话-发话-回话-发话-回话-发话-回话发话-回话共5个交换结构构成一个会话交易。整个会话交易中,汉语学生采用暗示策略希望间接实施请假,会话中采用了陈述—请求的施事结构模式。因为“请假”缺课本身是不礼貌的,学生担心引起老师的反感或否定,通过叙说父亲病重需要住院,希望得到老师的同情和理解,进而缓解请假带来的不愉快与不支持;然而外教老师则习惯使用请求—陈述的结构,强调会话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而学生迟迟没有实施“请假”行为,惹得老师很不耐烦,最终导致请假失败,双方情绪受损。就此根本原因,从篇章语义的角度来说,英语中的“请求+陈述”施事结构与英语段落的“主题句+支持句 ”篇章结构模式一致,是英语直线型思维模式的反映;而汉语中的“陈述+请求”则影射了汉语语篇中螺旋型的思维模式。
3.公共标示语运行差异
公共标示语通常是指张贴在公共场所,用来指示或标记某事、提供某种信息、吸引大众关注的语言符号。公共标示语表意需要简洁、明了、清晰,英语中一般通过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含有“no”“off”的词组加以表示。公共标示语可以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传播,如可视的、可听的,甚至是可嗅的。然而由于中西文化、语言、思维存在差异,公共标示语在“说什么”、“怎么说”、“产生什么受众情感”方面产生差异。[11]下面我们列举英汉否定标示语加以对比,英语公共标示语节选自《实用英语写作教程》的课后习题。[12]
1)Hands Off Keep Off the Grass.
2)No Crossing No Littering No Parking No Photo TakingNo Smoking No Trespassing.
3)Animals Not Allowed Do Not Remove Do Not Disturb.
4)Don’t Disturb Don’t Feed the Animals Don’t Scribble Don’t Touch Exhibition.
参考译文:1)请勿触摸!勿踏草地!2)请勿跨越!请勿乱扔垃圾!请勿泊车!请勿拍照!请勿抽烟!请勿非法入侵!3)请勿携带宠物!请勿搬动!请勿打扰!4)严禁打扰!严禁投食(动物)!严禁乱涂乱画!严禁触摸(展品)!
否定意义的公共标示语在本质上是非礼貌的、威胁他人面子的言语行为,但从标示者与受众之间的惠损关系来看,标示者付出较大的心力与费用,为的是受众免遭危险、惩罚与保持良好形象,因此受惠方较大的仍是受众;再加之公共标示语必须简洁、明了、具有一定的震慑性和约束力,因此英汉公共标示语体系都遵守了交际中的节俭原则、效率优先原则。然而英语中由于可以通过使用名词性短语、动名词短语以及带有“no”、“off”的表示否定意义的短语等多种形式,缓和不礼貌性,降低受损度,因此英语中的标示语很少使用“please”;而汉语中由于公共标示语结构单一,否定词“不”大都无标记,通过“勿”、“禁”、“非”加以呈现,但为了降低非礼貌性通常在句首添加“请”字表示,如上例中的参考译文。
4.文化理解差异
研究生社交语用失误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英汉文化文化理解差异。正如著名美国翻译家E.A.Nida[13]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带有普遍性,以至于任何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围绕文化差异,我们节选如下10道英翻汉翻译题,[14]以此分析学生在文化含义理解上出现的障碍及其原因。
1)The new naval base has proved to be a white elephant.
2)A large number of American radio stations operate in the red.
3)My sister took her degree at Cambridge,since then we call her a bluestocking.
4)Miss Johnson is the manager’s girl Friday.
5)A married woman hops in the hay.
6)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ings begin to breathe.
7)Mary crossed her fingers during the race,so Tom would win.
8)No one is certain how much energy The Big Apple consumes,but the amount must be enormous.
9)Those were days when 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End home.
10)But Smith showed unexpected strength,especially in the wet district.
参考译文:
1)新的海军基地被证明为庞大而无用。
2)大量的美国无线电台经营惨淡。
3)姐姐获得剑桥大学的学位,由此我们都称赞她博学多才。
4)约翰生小姐是经理的得力助手。
5)已婚女子寻风流。
6)老师见证创造,目睹学生成长。
7)比赛时玛丽为汤姆祈祷,但愿他能赢。
8)谁也无法确定纽约市消耗多少能量,但其耗量肯定是巨大的。
9)那是日不落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也是伦敦贫民区千家万户从不见天日的岁月。
10)但是史密斯出人意料地获得优势,尤其是在非禁酒区。
英汉语中由于人们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存在着对颜色词的使用和联想意义的不同。如上例中的1)、2)、3)题:“white elephant”是英语成语,字面为“白象”,但隐含意义为“昂贵而无用的东西”,如“white sale”(大减价)、“white lies”(善意的谎言);同样,“in the red”在英语中意为“亏损、出现赤字”而非汉语中的“红火、兴旺”之意;“bluestocking(蓝袜)”来自英国早期伦敦上流人士的文化俱乐部的着装,后指“博学多才的女子”。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而文化意象则是不同民族或社团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认知图式。如例4)中的“girl Friday”在英语中表示“得力助手”之意,而非汉语中的“情人”、“小蜜”,因为它来自英国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的忠实男仆(man Friday)的对应词;例5)中“hops in the hay”在英语中指“红杏出墙”之意,因为它来自联想意义的“英国乡村女子在干草堆寻欢作乐”。
同样英汉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必然浸透到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如西方人信仰基督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来自尘土,因此例6)中“the creation”指“上帝”,“the clay beings”指“上帝创造的人”;例7)中“cross one’s fingers”表示西方基督徒祈祷时双手交叉胸前的动作,这里指“祈祷上帝保佑”之意。
地域政治与社会生活差异同样影响着人们的交际,社会语言学家认为,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物质生活环境经历的不同,必然会产生各自富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个性化词汇。如例8)中由于美国人喜欢吃“apple pies”,因此这里的“The Big Apple”是指“纽约”;同样例9)中,伦敦在地理上分为富人居住的西区(West End)和穷人居住的东区(East End),英国又曾是世界上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大英帝国”;而例10)中的“the wet district”指“非禁酒区”,这来自于西方国家在竞选中使用的词汇“the dry district(禁酒区)”的对应词。
三、结论
总之,成功的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不仅要实现既定的交际意图,而且要满足交际者的文化期待。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在交际双方通过采用不同的文化和交际手段来进行互动协商的基础上,最终达成相互的理解和交际的顺利和谐。所以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不能只依赖于语言规则来选择语言,还要根据文化差异通过评论等手段加以调整来理解和表达语言,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基于对比理论的项目式教学实践不仅划分跨文化社交语用学习模块,而且重视规划行为和实现机制,即每个项目不仅由目标、规划程序、实现程序、行动、反思等步骤组成,而且教学中始终贯彻理解性输入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输入过程、吸收过程、目标语知识以及输出过程中意识的关注作用以及意识凸显度的增强。经过近两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验班最后的国际学术交流实践能力模拟表明:基于对比理论的项目式教学实践大大增强了学生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的意识和效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然而,由于这些跨文化社交语用项目的教学只能穿插在整个研究生课程教学之中,所以教学中老师规划、分类、讲解、演示的较多,学生创设情景演练实践的时间太少,真实情景中的跨文化社交机会更难提供,导致学生的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因此真正的跨文化社交语用能力还有待于学生在以后实际的跨文化工作科研环境中巩固和强化。
参考文献:
[1]Carl James.Contrastive Analysis[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1980:14.
[2]王力.在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全体会上的讲话[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4):4-7.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40.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18.
[5]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
1983,(2):91-112.
[6][7]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66,158.
[8]Levinson,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84.
[9]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62:81.
[10]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76.
[11]王宁.视角:翻译学研究(第二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20.
[12]李志君.实用英语写作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90.
[13][14]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71-279.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