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绿色技术推广是促进绿色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本文将绿色技术依据其应对的生态环境问题划分为清洁、循环、低碳3类技术,并挑选了10类关键技术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绿色技术推广代表性领域的回顾分析,从政府、企业、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推广主体出发梳理出10类绿色技术推广的共性策略,并讨论了当前绿色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根据各类绿色技术的发展阶段和市场应用情况,就清洁技术的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和生态养殖技术,循环技术的资源循环利用和垃
【基金项目】
: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工业部门碳排放结构分解及减排情景分析”(XSP20YBZ087),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专项课题“湖南绿色发展多情景仿真及绿色技术推广研究”(19ZHC1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碳拐点’前期中国碳排放嬗变及减排机制优化研究”(2021JJ304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技术推广是促进绿色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本文将绿色技术依据其应对的生态环境问题划分为清洁、循环、低碳3类技术,并挑选了10类关键技术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绿色技术推广代表性领域的回顾分析,从政府、企业、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推广主体出发梳理出10类绿色技术推广的共性策略,并讨论了当前绿色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根据各类绿色技术的发展阶段和市场应用情况,就清洁技术的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和生态养殖技术,循环技术的资源循环利用和垃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明确了新时期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任务。2021年4月,我国《生物安全法》的正式实施也反映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今年10月也将在昆明举行,反映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治理工作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的提升。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除了需要以保护物种、遗传资源(基因)、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目标之外,还应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的有效执行,应立足于具体规制工具的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涉及三个主要法律领域——物种保育法、自然保护地法和生物安全法,从法律规范层面分析,这三个法律领域对规制工具的偏好与选择呈现出“硬者极硬,刑罚优先,软者无力”的整体格局。本文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对现行规制工具进行检验,物种保育法和自然保护地法应以规制领域的去极端化为导向进行规制工具更新,一方面要软化甚至去除极硬规制,与此同时应建立完善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柔性规制工具,赋予其可操作性,使之柔而有力。
【摘要】基层广播的优势就是本地化,可以贴地飞行。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其省内的基层广播紧紧抓住乡村,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本文介绍了他们在服务受众、助力“三农”、应急传播、做“看得见”的广播以及融媒体建设方面的经验,并对未来基层广播发展提出建议,提出要拓展基层广播在融媒体时代的生存方式。 【关键词】基层广播 “看得见”的广播 县级融媒体中心 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
分区管控是实现国家公园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双重目的的基础制度,也是保障原住居民发展权益的有效途径。梳理总结各试点公园的分区管控制度,本文发现存在实体规范各行其是、程序规范先天不足、责任规范流于形式的问题,难以实现保护优先、兼顾利用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园法应统一分区标准,采取二阶结构的分区管控制度,首先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的“三圈层”模式划分严格保护区、缓冲区、一般控制区,进而将一般控制区划分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并将生态保育修复区作为特别的“动态分区”。同时,提高国家公园规划及变更的审批权限并完善分区管
面向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部要素在短时间内全部加以规则化、制度化可能会带来高昂的制度转型成本并形成负面反馈,延长有效治理的时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复杂性、生物安全事件的突发性都需要治理系统快速做出反应,提供弹性、包容的治理机制。模糊治理的嵌入可以对精细化治理形成有效补充。这一模式将打破行政主体的关系限制,突破行政区域地理的空间限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行动。要完成这一任务,既需要完善清晰、可预测的生物多样性制度框架,为模糊治理提供规则条件,也需要适度模糊治理主体的组织关系,为模糊治理提供
农村大喇叭曾经是村民了解政策、接收信息最重要、最权威的渠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长江流域防汛救灾等应急事件的发生,让一度沉寂的“村村响”大喇叭回归到人们的生
本文以赤水河和长江洪湖段233名退捕渔民为调查对象,基于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从家庭禀赋、政策认知、政策执行三个维度构建禁捕补偿政策满意度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家庭禀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家庭禀赋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从路径系数来看,家庭禀赋、政策认知和政策执行三个维度对禁捕补偿政策满意度的路径系数分别是0.264、0.198和0.435;从中介效应来看,家庭禀赋通过政策认知间接影响政策满意度。基于此,本文认为建立多元化禁捕补偿制度、确保
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暴露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充分,对谣言回应不及时等不足。此外,谣言的广泛存在与传播,使得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效果难以实现最大化。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信息公开法律规定与实践不足、信息传播不对称与集体行为等。对此,体系化的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为减少突发环境事件中因信息公开不足及谣言产生的危害,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扩大信息公开主体范围、明确信息公开程序、对象等措施强化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开展谣言与
目的探讨精准医疗背景下PACS结合PBL、CBL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影像医学专业本科生60名,根据教学不同方法将所有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其中试验组接受PACS结合PBL、CBL的多模式教学,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LBL),3个月后,比较两组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和师生互评问卷调查得分。结果除外名词解释,试验组选择题、简答题、图像分析题以及总成绩得分均高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具有更好的学习态度以及更优的获取
荷兰《环境与规划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以保障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政策循环为理论方法,以政策工具为手段,实现荷兰环境和规划领域的法典化,对于我国当前环境管理亟须解决的法规重叠、权力交叉、程序复杂等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在荷兰《环境与规划法》立法背景的基础上,梳理荷兰《环境与规划法》的改革方向,以期探究其对于我国构建和完善环境管理法律体系的政策启示:构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运用政策循环和政策工具整合完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深化简政放权,坚持放管并重;增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