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的小世界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1986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句上海话叫作『轧闹猛』,作为站在时尚潮流最前沿的中国城市,上海追潮流,也凑热闹,但能让这里的人争先恐后的,得够得上分量才行,比如一百年前的『不游大世界,枉来大上海』,80年前梅党啸聚天蟾舞台追看改良了京剧的『伶界大王』,30年前为看法国卢浮宫美术大展人龙从上海美术馆排到了延安路,20年前围堵『哥哥』张国荣把大光明影院的铁门挤变形,以及眼下五六百元都抢不到票、恨不得一遍又一遍刷剧情的《不眠之夜》。

度过一个“不眠之夜”可以有无数种选择


  我住的陕西北路,离位于北京西路江宁路口的麦金侬酒店很近。没错,这个酒店就是眼下上海最火爆的演出——根据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创作的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的专用场地。“Sleep No More”,源自麦克白轼杀国王邓肯之后的著名台词。
  《不眠之夜》由世界浸入式戏剧的先驱、英国Punchdrunk剧团公司创作,诞生于伦敦,走红在纽约,在曼哈顿切尔西区演了5年、2200多场,看了不止一遍的忠实观众包括麦当娜、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特·达蒙等大牌明星,2016年底在中国首演,每次一放票就被秒杀。
  终于,我如愿以偿地戴上面具,“浸入”麦金侬酒店。在这幢闲置许久的五层大楼里,之前的看戏经验都被颠覆。楼里有上百个房间,十几个演员自顾自演着自己的剧情,观众拿到扑克牌,戴上面具,被带入电梯,像投递报纸一样被随机丢到不同的楼层,跟随着不同的演员,很多情侣被生生拆散。我就曾被“女巫”牵着手拉进了小房间,她另一只手牵的是一对情侣中的男方,“可以带上她吗?”女巫摇摇头——说话也是被禁止的,表达方式只有现代舞、行为艺术、装置或者乐队。女方被关在门外,眼巴巴地透过小窗看着“女巫”面对面表演给我和她的男朋友看。
  如果将这出戏的所有剧情摊平,时间长达21小时,而每晚的演出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观众就像是摸象的盲人,被旁边的人挤了一下,错过一个路口,一秒钟的迟疑,剧情就可能进入完全不同的走向。每晚有十几位演员、350位观众,加上上百个房间,根本不可能贯彻所谓的“观剧攻略”,不妨就享受一下自己探索的方式和心情。
  我不能选择下电梯的楼层,但从电梯走出去的那一刻,想做什么、想看什么都取决于我自己。哪位演员出现在我身旁是未知的,但戴上面具我就等于隐形,想靠多近就靠多近,可以跟着走,也可以随意选择场景停留,随意打开橱柜、翻看信件。我就在“侦探社”里静静看完了每一封求援信,活活拼出了一幅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浮世绘,还尝了班柯喝过的烈酒,的确是苏格兰风味。
  所谓“浸入”,就是观众也成为这出戏的一部分,不是看戏,而是成为主角。自主性、多样性、不可预知性,浸入式戏剧之王选择了最符合它气质的中国城市,未来几年,每晚这头“大象”都将静静待在路口转角处,任人触摸、发掘。
  当然,在上海,适合度过一个“不眠之夜”的方式,绝不止这一种。
  福州路的天蟾逸夫舞台有80余年历史,在各大纪录片里频频露脸。2017年3月一个普通的周末,观众席满坑满谷坐了八百多位,虽然也夹杂着不少年轻潮人,但大多数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他们是来看“潘金莲”梁谷音的——如果不卸下妆容,从难度极大的几组“跪搓步”上,很难相信这位担纲主演的昆曲泰斗比她身边的“武松”足足大上四十多岁。60年前,也是在这个舞台,14岁的梁谷音抱着师叔华传浩的腰,强忍住不笑场,第一次以“媚又脆”演活了中国古代最具争议的女性形象。
  20世纪30年代,天蟾舞台就像今天的麦金侬酒店一样,是上海乃至中国时尚人群争先恐后踏足的城中潮流顶点,麒麟童周信芳在这里成名,开创了京剧乃至中国戏剧的海派一脉;北京来的梅兰芳在这里唱成了“伶界大王”,中国最早的粉丝文化“梅党”也是在此正式成形。
  天蟾舞台是黑帮大佬杜月笙的弟子顾竹轩开创的,没有传统戏台的四根柱子,各种武打身段可以尽情挥洒,还有声光电甚至机关配合,像《茶花女》这样外国题材改编的有争议的“淫戏”,也不像在北京那样有着诸多禁忌。京剧这一正式形成于乾隆年代的古老国粹,在那个年代的上海滩被大胆“改良”,从古老变身为最时尚。
  2017年3月,度过百岁生日的大世界在關闭十几年后迎来重张。想当年,这里是远东第一座综合游艺场,吃喝玩乐一站式的shopping mall,六层高的西式大楼睥睨众生,门口的12面西洋进口的哈哈镜就已经让人们挪不动脚步,“不游大世界,枉来大上海”的广告效应一炮打响。百年后,重张的大世界安静了许多,除了变身非遗展示基地的属性使然,更是因为如今上海有了太多精彩纷呈的“小世界”。
  评弹的拥趸可以以众筹方式拿到兰心剧院《林徽因》的门票;俞振飞昆曲厅的周周演让“昆虫”们每周六下午风雨无阻地在绍兴路的旧法国警察俱乐部报到;看话剧更是挑花眼: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大剧院、上海大戏院,还有赖声川表演工作坊专属的上剧场——如同当年伦敦环球剧院之于莎士比亚,这样的艺术专属之地在当今上海比比皆是——麦金侬酒店所在的江宁路隔壁,美琪大戏院有金星的驻场演出,当年专门放映新闻纪录片的新光影剧院,如今专演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改编的悬疑推理剧……当年,熔世间百态于一炉、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济济一堂、与当时世界潮流零距离的大世界,只能出现在上海。如今,需求和服务分众化到如此精细,拥有如此纷繁的舞台、每个舞台都上演着扣人心弦的剧情、让人甘心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的城市,依然只有上海。

把博物馆也做得如此风情


  从大世界的楼顶北望,可以看到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有一片巨大的“空白”,只有一只鼎坐落当中,那里就是上海博物馆的所在地。这如同一组巨大的连环隐喻:鼎,国之重器;博物馆,地方文明的家庙;而上海话里,“一只鼎”又有领袖、大哥的意味。   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是收藏中国古代文物最多、尤其是国宝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其中的历代书法馆和绘画馆,是目前全球唯一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馆。馆中一位上了些年纪的保安告诉我:“就算每月将书画馆的展品全部更换一遍,等把上博所有的国画藏品展完,起码也要20 年。”
  中国哪个省级博物馆乃至历史文化名城的市级博物馆没几件国宝?可是像上博这样,连常设展都值得让人隔三个月就报到一次,而且每次都能收获惊喜的,恐怕绝无仅有,即便是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也难以做到。
  博物馆的常设展,通常是确定主题框架,然后从上古到明清、民国一通到底,长年不变;另外,许多名义上在册的国宝是看不到的,一问,“在库房呢,不对外”。因此,走在许多博物馆美轮美奂的巨大建筑里,总感到空旷而时间停滞,缺少鲜活的气息。
  上博不同,走进书画两座展厅,“米氏云山,气韵精妙哇!”惹来这位老法师赞叹的,居然是在文人画界有开宗之意义、多次逃过战火洗劫的米友仁《潇湘图卷》!隔壁的《汝南公主墓志铭卷》,则是传世唯一接近虞世南书法的墨迹,因有米芾笔意,前人亦有“米临虞书”之说。它们就这样隔空相望,让人产生种种联想。一群外国人围着明代吴彬的《山阴道上图卷》指指点点,这幅画具有中国古代罕见的变形主义风格,很容易引起西方审美的共鸣。对着一幅立轴,一位貌不惊人的参观者和朋友打赌:“看装裱,有民国大家庞莱臣的风格。”后者不服气,请来馆内巡视的专家一问,居然不爽。看赵元的《合溪草堂图轴》,旁边两位保安悄悄议论:“刚才那位是东京大学的汉学教授,专程打飞的来上海,连着看了两天,昨天对着画直鞠躬,激动得不得了……”
  就这样,上博把常设展做出了特展的效果和吸引力,不仅展品更换更为频繁,力度也大,比如这一次就以季度为单位,一次亮相了三十件稀世珍宝,包括颜真卿的《楷书麻姑仙坛记册》,是我们小时候学书法必临的宋拓大字本;北宋黄庭坚的《行书华严疏卷》,是中国罕有的写在花绫上的作品;宋徽宗赵佶的《草书七言诗纨扇》,是他存世不多的草书墨迹……上博还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上征求观众的意见,类似“心愿单第一名:《苦笋帖》”“跪求《雪竹图》!”这样的愿望都被认真记下,没准儿下次调换展品时就会一一实现。
  除了展示功能,上博也是学术研究重镇,让研究成果第一时间转化为生产力。看元末明初顾园的《丹山纪行图卷》,旁边的介绍文字中写着:此画曾被误记在明代顾琳名下近300年,经过本馆研究考证,终于让真正的作者浮现出来。这幅画还有许多谜团,比如画卷后有篇文字,但被割刮得残缺不全,原来,这幅画画的是洪武辛亥年间,包括画家在内的一群人相约去四明丹山游览,文字则是游记,详细记载了行程和参与的人员,被切割掉的就是当时的“敏感人士”——元末明初政治动荡,出游的人里,有些人所属的圈子中不乏朱元璋的敌人,收藏者为免受牵连,只得出此下策。这样的陈年清供被考证出来供人咀嚼,让观展真正有了歷史穿越感。
  走出人民广场上的这座巨鼎,我突然想起海派当代文学和话剧的扛鼎之作《长恨歌》里那句经典台词:“把善事也做得如此风情,这就是上海。”时近中午,想到附近人民广场随便吃个午饭,再想想要去哪儿消磨下午时光。打开应用程序搜索,发现两百米外就是天蟾舞台,下午茶时段,花50元就能订个好位置,看一出海派京剧的保留剧目,剧名十分应景:《鼎盛春秋》。

奇文艺事,还能去哪儿找


  西岸艺术区
  坐落于龙华地区的西岸艺术区,一出生就是最高规格的世界顶级艺术场馆区。沿着黄浦江顺流而下,先是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再是昔日运煤码头改建的龙美术馆,展览则从贾科梅蒂到马格南图片社,再到伊利亚松,都是世界重量级,当然票价也不菲。再往下游几公里是昔日的南市发电厂,如今以上海双年展的主场——上海当代艺术馆蜚声海内外,那座巨大的烟囱,堪称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的风向标。
  中华艺术宫
  2010年世博会出尽风头的中国馆,世博闭幕后华丽转身为中华艺术宫,主打近现代以后的美术收藏,特别是程十发、贺友直、华君武等融合中西的海派美术源流,不可错过。
  上海大戏院
  海派戏剧可与京派分庭抗礼,上海大戏院2017年3月开幕,作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新主场,填补了其独缺三百人规模中剧场的空白,还有不少重量级兄弟剧团轮番携看家好戏前来打擂。上海大戏院门前的复兴中路,是一条颜值高、适合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梧桐 洋房的马路,可以消磨整个半天。
其他文献
武汉大学  校园内有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半边山等,山峦蜿蜒起伏,错落有致;学生生活区已形成樱园、梅园、枫园、桂园等景区,各具特色和情趣。武大的樱园在高校中十分有名,每到樱花盛开时节,众多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惟有武大”的意趣。金秋时节,自然是枫园、桂园的天下了。武大还是个天然的植物园。据不完全统计,校园内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
羽翼上滑过的霓虹  我喜欢与大自然接触的感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些都能让我觉得平静且舒适。观鸟是接触大自然的捷径,记得第一次透过望远镜感受勤鸟类的美丽与灵动,还是在厦门大学校内,我在池塘边偶遇一只普通翠鸟,高校里的鸟一般不怕人,因为很少有人伤害它们。所以翠鸟很安静。我们距离也近,它羽毛上闪烁而带有金属光泽的翠蓝色比大海的颜色更有魅力,让我彻底着迷,  那时候厦门一到秋冬季,紫荆
纵观历史,人类保护大型食肉动物的观念其实出现得晚之又晚。直到20世纪中期,中国还在组织打虎队,消灭猛兽。有一种观点,将现代化视为生态破坏的罪魁祸首,而就大型食肉动物来说,现代化也是造就大量希望保护它们的人群的原因。  2017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雪豹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调整为『易危』,但这并不代表雪豹受到的生存威胁有所减轻。在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雪豹低密度广泛分布,只有在局部地区,雪豹的生
本期作品《皇柏守卫数千年的全牛道》  自2016年12月起在本刊开设“古道”专栏,到本月正好写了50期。古道这种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涉及文化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而历经时代变迁后,古道的线路勘定、保护开发等工作往往会引发各方争论,因此我每次执笔介绍都慎之又慎。之所以一直坚持撰写本专栏,毕竟还是出于“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感。我行走古道三十余年,最期盼的是专业媒体、保护团队、地方部门发挥各
随着暑假越来越近,我们的心已开始躁动不安。我们想当一只跳出井底的青蛙,走出校园的小天地,放下课本、放下考试,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去远方。我们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欣赏浪漫美景和传世文明,我们要去另一时空寻找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斑斓的世界。  那就让我们相约去澳门吧,去触摸一国两制社会里中西合璧的璀璨文化,去感受那座海滨小城的独特景色与风情。不能不看的世界建筑遗产  澳门世界遗产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
我的农场东面是恩贡山森林保护区,当时这里几乎全部都是原始森林,后来它们都被砍掉,种上了桉树和银桦树。每当想起这个,我就感觉很伤心。如果不是这样,这儿早就成为内罗毕一个风景独特的休闲胜地。非洲的原始森林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走进它的深处,就像踏上一块古老的挂毯,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些地方掉色,有些地方变黑,但绿色的部分永远都不可思议地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走在森林里面,你完全看不到天空,阳光以各种奇
这是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整个世界被推进了一条加速通道,城市、乡村,甚至我们每一个人,都如同批量生产的『标准件』。当越来越多随河赋形的江南水乡变成整齐划一的模样,在同里,还有这样一群人,或几十年如一日地守著一门老手艺,或用乡音吟唱着接地气的经典故事,或以『疯子』般的执着收藏散落的生活记忆,或在老宅改造中探索更多可能……他们都选择将时间线刻意调慢,为身心找到更好的安放之所,同时也为处于时代大潮中的古镇
拍攝人:徐磊  拍摄地点:泰国,普吉岛拍摄时间:8月7日  INFO:Canon EOS 5D Mark Ⅲ,f/11,1/80s,ISO 250  查龙寺是普吉岛最大的佛教寺院,香火也最旺。8月泰国正值雨季,每天都会降雨,很多时候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中午就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我们参观查龙寺的时候也是全程都在下雨,打车准备离开时,雨忽然停了,我发现这处积水中呈现出美丽的倒影,那一瞬间,感觉这才是我真正
雪的欢迎辞  从哈尔滨起飞,大约一个半小时便可抵达加格达奇嘎仙机场。走出舱门,来自四面八方的寒意不动声色地渗透厚厚的棉衣。“冷”是这里唯一的语言,但这样说并不准确,因为这里除了冷之外,还有美——“美丽冻人”的美。  当全国大多数地区还是暖秋时节,作为大兴安岭地区首府的加格达奇便开始天寒地冻,雪舞长空。我抵达的时候已是隆冬,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大雪,零下32℃的街道上,雪已没过了高筒靴子,空气似乎都被冻
超现实主义摄影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如今,由于数码相机的普及,以及后期制作软件的飞速发展,打造一张超现实风格的照片并非难事,也有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尝试,但真正动人的作品,其本质和100年前一样,并不在于形式本身,而是致力于挖掘人类的“心灵世界”,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让宝贵的想象力飞扬。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  艺术家埃里克·约翰逊(Erik Johansson)1985年出生于瑞典,在乡村农场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