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djflsk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迈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必须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教育必须进一步改革,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改革和发展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但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全面 和谐 发展 素质教育 生活教育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向往的?教育怎样为创造美好生活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认为,在21世纪,“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这四种学习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
  这就是说,21世纪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必须指向学生的积极主动发展,这种指向是新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在迈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和行动指南。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其中德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在当代社会,教师的第一职责应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第三才是传播知识。
  我国历来比较重视“德”《论语》强调“为政以德”;《三字经》里有“教之道,德为先”的说法。由于我们正处在新旧世纪,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中西文化相互激荡,市场经济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再加上当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交往频繁,使得每个人的思想品德不可避免地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当今,一个人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如何,以及如何做人和做事,已经成为人的事业成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苏霍姆林斯也认为,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焦急的灵魂,关系到一个人终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
  智育,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传授知识和积累知识,智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智力。智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的技能,培养对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以及对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和运用科学知识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
  劳动是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德、美和体的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孩子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上。”
  学生的内在的精神力量,即学生本人乐于接受教育追求进步的要求和愿望,是学生能不能很好地接受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要让学生学会与自己对话。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
  这些行动都是融会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的。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物质》一文中提出:生活有六大特质,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生活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生活教育”,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已经提出的教育理论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则是中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近几年才提出的一个教育目标和实践问题,但二者仍有许多相通之处。
  从教育目的来看,“生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宗旨都是着眼于全社会、全民族利益的。
  从教育观来看,向传统教育挑战,同“应试教育”决裂,是“生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共同特征。
  从教育内容来看,“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生活教育”在实践中把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营造一个具有“健康之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学术之气候、真善美之人格”的“和谐教育”。⑧所有这些都对《纲要》所讲的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我们应“以陶为师”,认真学习和借鉴“生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锐意改革,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代人才素质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中主要包括:开拓创新精神、自主性、参与意识、协作精神、效率感等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人的品质。
  每一個个体都是社会中的个体,只有融入社会,才能焕发出奇异的光彩,而社会中的个体又必须突出个人的创造性,这样社会才能具有活力。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灌输和管理,它的更深层次的涵义应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崇尚科学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教育。
  今天,改革开放为教育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教育技术,胸怀祖国,方眼世界,培养出适应21世纪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书目:
  ①帕夫雷什中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②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③20世纪教育名家名著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陶行知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回顾近几年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我终于悟出一个真理:唯有改革,才能永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我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尝试新课程改革,在激发学生思维,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实施多媒体教学,开展教师、文本、学生三维互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尝试,获得不小的教益,更增强了实施新课改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祖国各地变化日益新月,并给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传道授业解惑”传统水准上,而应要顺应时代,做“传道”的“精神”,“授业”的“能师”,“施爱”的“人师”。“三师”之中。更重要的是“人师”。  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中,最重大的责任是为社会和时代培养新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极富情感而又性情各异的学生群体。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用自
期刊
内容摘要: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生命应该是自然的,自由奔放的,千姿百态的。老师的眼里应该是参差不齐,五颜六色的花朵;老師的心里应该是百花齐放,波澜壮阔的世界。而不是修剪整齐地冬青,上足发条的闹钟。那么,教师怎样执教才能让教育的花坛永远是春天,让教育之河永远奔腾前行呢?我想,无疑就是赏识教育。  关键词:赏识 提醒 即时激励 氛围营造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教育的真谛。下面我就自己
会议
会议
摘 要: “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处。”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并努力去实践。要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学生,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向他们无私地奉献出真挚的爱,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善于发现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追求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体会出做教师的真正幸福。  关键词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这种教育  成功率可达到百分之百。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一种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不是一问的夸奖和赞美,而是对其成果的肯定和支持的教育。  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就决定了学生的命运。所以,作为教师,
期刊
会议
该文摘集扼要介绍了我国在生物化学方面的最新研究状况,涉及膜超微结构、能量转换(线粒体、叶绿体、嗜盐菌紫膜)、膜蛋白和脂类及脂质体、通道、红血球与老化、受体、膜与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