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新观念的引入,以强调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研究,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电子专业,如何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构建适应培养创新型现代工程师需要、具有较强系统性和操作性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领域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传统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长期以来,大学由于经费不足、设备缺乏、教师水平较低或人员不齐等原因,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开设很少,实践教学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一直处于附属地位,被视为验证理论、训练动手能力的辅助教学,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亦被划定为教辅人员。这一定位,导致了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重动手能力训练、轻创新能力培养的局面,对学生很少开设创造性、开放性实验,缺乏科技能力和科研方法的训练。
传统电子专业以培养应用技术型电子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其实践教学体系亦以动手能力训练和技术应用为主要任务,附属于理论教学,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根据电子专业的特点,必须构建电子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念
为了克服电子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根据电子专业的特点,必须构建基于技术创新型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思路,转变传统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理念。
1.转变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新观念的引入,强调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电子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转变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应从具有较强应用和动手能力的工程师转变为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现代工程师,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转变实践教学的体系模式
要培养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现代工程师,应当转变实践教学的体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附属于理论教学的能力训练型转变为相对独立的“实践能力训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课程(项目)、基地、质量保证三位一体”的创新型,突破传统电子专业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强调应用和动手能力、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局限。
3.转变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校外基地可以让学生了解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际,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电子专业的专业知识与社会机密联系,因此,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的“两条线”建设、“两张皮”管理转变为整体建设、统一管理,做到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实现校内与校外、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
电子专业基于技术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电子专业学生基于技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子,逐步形成了以实验教学为基础、创新设计与实训为实践练兵手段,以校外实习为补充、以竞赛为检验、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创新基地,社会实践为人文提升的一个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下面根据我们的近几年的做法,举一个实例说明基于技术创新的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课程实验中,将课程实践与科技创新有机地结合,淡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程的界限。在实际操作中,将多门课程的实验连贯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不断提高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我们可以设计多个适合多门课程联合实验的方案,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自主组队,同时训练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比如,电子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学习“电路基础”和“传感器原理”后,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信号采集电路,制作一个“脉搏传感器”,把人体的脉搏信号采集出来。学生学过“模拟电路技术”以后就可以制作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把脉搏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滤除杂波,得到适当的信号,便于后期处理。通过一系列课程的训练,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学生逐步建立一个复杂的、功能强大的系统。系统的每一步更新,对学生来讲,就是一次技术创新,就是一次技术的进步。这种多门课程联合实践的方法把课程实践与课外科技创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学习效果。
总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各高校根据自己培养目标、教学条件的不同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和方法[1-4],本文提出的基于技术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实践教学体系在电子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作用与效果。
安康学院教改项目资助。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电子专业,如何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构建适应培养创新型现代工程师需要、具有较强系统性和操作性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领域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传统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长期以来,大学由于经费不足、设备缺乏、教师水平较低或人员不齐等原因,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开设很少,实践教学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一直处于附属地位,被视为验证理论、训练动手能力的辅助教学,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亦被划定为教辅人员。这一定位,导致了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重动手能力训练、轻创新能力培养的局面,对学生很少开设创造性、开放性实验,缺乏科技能力和科研方法的训练。
传统电子专业以培养应用技术型电子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其实践教学体系亦以动手能力训练和技术应用为主要任务,附属于理论教学,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根据电子专业的特点,必须构建电子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念
为了克服电子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根据电子专业的特点,必须构建基于技术创新型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思路,转变传统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理念。
1.转变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新观念的引入,强调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电子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转变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应从具有较强应用和动手能力的工程师转变为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现代工程师,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转变实践教学的体系模式
要培养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现代工程师,应当转变实践教学的体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附属于理论教学的能力训练型转变为相对独立的“实践能力训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课程(项目)、基地、质量保证三位一体”的创新型,突破传统电子专业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强调应用和动手能力、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局限。
3.转变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校外基地可以让学生了解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际,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电子专业的专业知识与社会机密联系,因此,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的“两条线”建设、“两张皮”管理转变为整体建设、统一管理,做到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实现校内与校外、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
电子专业基于技术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电子专业学生基于技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子,逐步形成了以实验教学为基础、创新设计与实训为实践练兵手段,以校外实习为补充、以竞赛为检验、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创新基地,社会实践为人文提升的一个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下面根据我们的近几年的做法,举一个实例说明基于技术创新的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课程实验中,将课程实践与科技创新有机地结合,淡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程的界限。在实际操作中,将多门课程的实验连贯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不断提高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我们可以设计多个适合多门课程联合实验的方案,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自主组队,同时训练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比如,电子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学习“电路基础”和“传感器原理”后,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信号采集电路,制作一个“脉搏传感器”,把人体的脉搏信号采集出来。学生学过“模拟电路技术”以后就可以制作信号放大器和滤波器,把脉搏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滤除杂波,得到适当的信号,便于后期处理。通过一系列课程的训练,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学生逐步建立一个复杂的、功能强大的系统。系统的每一步更新,对学生来讲,就是一次技术创新,就是一次技术的进步。这种多门课程联合实践的方法把课程实践与课外科技创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学习效果。
总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各高校根据自己培养目标、教学条件的不同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和方法[1-4],本文提出的基于技术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实践教学体系在电子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作用与效果。
安康学院教改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