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型水库在防洪、灌溉、供水、养殖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为杜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然而水库运行老化.年久失修或疏于管理,则会给人们生命财产速成极其重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应及时对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 加固 技术 问题对策
前言
实施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多年来,各级各部门对我国的中小型水库建设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在防洪安全、城乡供水、农村灌溉和维护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小型水库建于六、七十年代,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工程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大部分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个别水库出现坝体渗水、塌陷、放水闸门无法启闭、溢洪遭淤积狭窄等问题,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施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1 中小型病险水库存在的问题
中小型病险水库存在防洪标准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由于工程建设时水文资料不全,来水过程不清,水库规模、溢洪道高程和断面尺寸确定不合理,存在超标准运行的现象;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中,基本未做工程地质勘察、勘探.大坝基础坐落在软弱地基上;清基不彻底、坝体断面单薄、坝体填土质量差、前后坝坡处理不当,造成坝体滑坡、不均匀沉陷和裂缝、坝顶安全超高不足等问题;坝基渗漏量大,部分水库坝后管涌现象严重,不仅影响蓄水,更是危及大坝安全;坝体多为细质粉砂土、碎石土和低液限土填筑。填筑质量差,碾压不均,坝体浸润线高,坝后无排水棱体,坝基渗漏严重;坝下涵管砌筑及涵管周围填土质量不好,涵管断裂、漏水,造成坝体管涌、塌坑等事故;水库管理设施差,存在无观察仪器设备,闸井无启闭机房,启闭机螺杆长度不够.用绳子启闭闸门,无检修闸门等问题。
2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对策
2.1 为病险水库加固提供资金保证
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投资大、周期长、社会效益显著,应以公共投人为主。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都应建立相应的专项治理资金。但是,要加快病险水库的治理步伐,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为此.建议根据病险水库加固的现状和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融资政策:将中型险库加固列入基建项目,由国家投资;对于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则应以地方投资为主.国家可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或采用以奖代补的政策。同时。结合病险水库治理。积极稳妥地搞好小型水库的产权制度改革.在防汛责任制得到切实落实的前提下,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筹集治理资金。对病险水库在除险加固任务未完成前,尽量少建或不建新水库.尽可能将资金投向现有病险水库的治理。
2.2 强化病险水库加固的前期工作
搞好前期工作是保证病险水库加固进度及质量的前提和基础。1995年水利部颁发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在病险水库加固前期工作开始时,大坝安全鉴定主管部门应组织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专家,严格按此办法全面准确地查找出水库存在的各种隐患.实事求是地确定水库的安全类别,科学而又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固措施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病险水库的某些隐患,隐蔽性强,由于没有“对症下药”,致使其历经数次处理,仍未能彻底根治。这就需要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机构对这些隐患进行专题调研,批准隐患部位,分析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措施。许多病险水库因存在安全隐患,汛期只能降低水位运行,调蓄能力大减;有些险库淤积严重,直接影响其效益的进一步发挥;有些险库,只要采取一些投资不大的工程措施.就可新增部分库容。在水库的病险得到有效排除的前提下,增容和恢复库容是提高水库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初步测算,采取除险加固和排沙减淤等措施,恢复、增加或保持每1m3库容所需投资仅是新修水库的1/5左右。因此,对水资源紧缺有增容或恢复库容潜力的病险库.即使在投资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也应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上要形成以项目法人为主体,项目法人向国家和各投资方负责,咨询、设计、监理、施工、物资供应等单位通过招标投标和履行经济合同为项目法人提供建设服务的建设管理新模式。项目法人负责按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建设工期,实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项目主管单位要加强对项目法人组建、项目报建、招标投标、质量监督、主体工程开工、项目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对以往忽视报建审批制度的现象要及时纠正。通过报建制度.可有效地避免盲目开工、拖延工期、浪费资金等现象,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3 实行招标投标制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设备材料采购等,一般情况下应由建设项目法人依法招标,择优选定。在招投标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专家库评标的作用,坚决打破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的壁垒,杜绝行政干预,严惩腐败。禁止无水利资质和低资质单位承担与其资质不相适应的项目。抓好(招标投标法)贯彻落实工作,强化招标投标各个环节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2.4 落实建设监理制
项目法人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监理单位后.监理单位即可进行工程现场管理,依据合同从事进度、质量、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协调建设各方关系。当前应杜绝监理单位超越资格等级承揽监理业务及自己施工、自己监理的现象。
2.5 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工程防洪标准.恢复坝顶安全超高,按照设计标准加固大坝前后护坡,在下游护坡设排水棱体.确定溢洪道泄洪能力和断面尺寸。以地勘资料为基础,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案,使用什么样的处理方法,这是除险加固设计的核心问题.方案的当否决定工程的成败。正确的方案能够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不当的方案不仅造成资金浪费,还挫伤了除险加固的积极性.这方面的正反例子各地皆有.病险水库最主要的病征是渗透问题,有地基(包括坝肩)渗透和坝体渗透.根据不同的坝型、坝基和病因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较常见的是均质和芯墙土坝的渗漏,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冲挖.薄壁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劈裂灌浆,压力灌浆等.对放水涵洞和闸井进行维护或重建.完善闸井工作闸及检修闸门,提高灌溉用水的保证率。增设大坝安全变形、水位、坝体浸润线等观测设施。对土石坝垂直位移、水平位移观测,随时监控工程状态变化和设备工作情况,掌握工程运行规律.逐步实现程序化、自动化运行控制,全面提高水库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以便及时采取正确、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运行安全。
[关键词]中小型水库 加固 技术 问题对策
前言
实施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多年来,各级各部门对我国的中小型水库建设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在防洪安全、城乡供水、农村灌溉和维护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小型水库建于六、七十年代,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工程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大部分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个别水库出现坝体渗水、塌陷、放水闸门无法启闭、溢洪遭淤积狭窄等问题,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施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1 中小型病险水库存在的问题
中小型病险水库存在防洪标准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由于工程建设时水文资料不全,来水过程不清,水库规模、溢洪道高程和断面尺寸确定不合理,存在超标准运行的现象;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中,基本未做工程地质勘察、勘探.大坝基础坐落在软弱地基上;清基不彻底、坝体断面单薄、坝体填土质量差、前后坝坡处理不当,造成坝体滑坡、不均匀沉陷和裂缝、坝顶安全超高不足等问题;坝基渗漏量大,部分水库坝后管涌现象严重,不仅影响蓄水,更是危及大坝安全;坝体多为细质粉砂土、碎石土和低液限土填筑。填筑质量差,碾压不均,坝体浸润线高,坝后无排水棱体,坝基渗漏严重;坝下涵管砌筑及涵管周围填土质量不好,涵管断裂、漏水,造成坝体管涌、塌坑等事故;水库管理设施差,存在无观察仪器设备,闸井无启闭机房,启闭机螺杆长度不够.用绳子启闭闸门,无检修闸门等问题。
2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对策
2.1 为病险水库加固提供资金保证
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投资大、周期长、社会效益显著,应以公共投人为主。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都应建立相应的专项治理资金。但是,要加快病险水库的治理步伐,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为此.建议根据病险水库加固的现状和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融资政策:将中型险库加固列入基建项目,由国家投资;对于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则应以地方投资为主.国家可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或采用以奖代补的政策。同时。结合病险水库治理。积极稳妥地搞好小型水库的产权制度改革.在防汛责任制得到切实落实的前提下,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筹集治理资金。对病险水库在除险加固任务未完成前,尽量少建或不建新水库.尽可能将资金投向现有病险水库的治理。
2.2 强化病险水库加固的前期工作
搞好前期工作是保证病险水库加固进度及质量的前提和基础。1995年水利部颁发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在病险水库加固前期工作开始时,大坝安全鉴定主管部门应组织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专家,严格按此办法全面准确地查找出水库存在的各种隐患.实事求是地确定水库的安全类别,科学而又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固措施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病险水库的某些隐患,隐蔽性强,由于没有“对症下药”,致使其历经数次处理,仍未能彻底根治。这就需要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机构对这些隐患进行专题调研,批准隐患部位,分析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措施。许多病险水库因存在安全隐患,汛期只能降低水位运行,调蓄能力大减;有些险库淤积严重,直接影响其效益的进一步发挥;有些险库,只要采取一些投资不大的工程措施.就可新增部分库容。在水库的病险得到有效排除的前提下,增容和恢复库容是提高水库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初步测算,采取除险加固和排沙减淤等措施,恢复、增加或保持每1m3库容所需投资仅是新修水库的1/5左右。因此,对水资源紧缺有增容或恢复库容潜力的病险库.即使在投资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也应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上要形成以项目法人为主体,项目法人向国家和各投资方负责,咨询、设计、监理、施工、物资供应等单位通过招标投标和履行经济合同为项目法人提供建设服务的建设管理新模式。项目法人负责按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建设工期,实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项目主管单位要加强对项目法人组建、项目报建、招标投标、质量监督、主体工程开工、项目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对以往忽视报建审批制度的现象要及时纠正。通过报建制度.可有效地避免盲目开工、拖延工期、浪费资金等现象,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3 实行招标投标制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设备材料采购等,一般情况下应由建设项目法人依法招标,择优选定。在招投标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专家库评标的作用,坚决打破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的壁垒,杜绝行政干预,严惩腐败。禁止无水利资质和低资质单位承担与其资质不相适应的项目。抓好(招标投标法)贯彻落实工作,强化招标投标各个环节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2.4 落实建设监理制
项目法人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监理单位后.监理单位即可进行工程现场管理,依据合同从事进度、质量、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协调建设各方关系。当前应杜绝监理单位超越资格等级承揽监理业务及自己施工、自己监理的现象。
2.5 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工程防洪标准.恢复坝顶安全超高,按照设计标准加固大坝前后护坡,在下游护坡设排水棱体.确定溢洪道泄洪能力和断面尺寸。以地勘资料为基础,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案,使用什么样的处理方法,这是除险加固设计的核心问题.方案的当否决定工程的成败。正确的方案能够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不当的方案不仅造成资金浪费,还挫伤了除险加固的积极性.这方面的正反例子各地皆有.病险水库最主要的病征是渗透问题,有地基(包括坝肩)渗透和坝体渗透.根据不同的坝型、坝基和病因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较常见的是均质和芯墙土坝的渗漏,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冲挖.薄壁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劈裂灌浆,压力灌浆等.对放水涵洞和闸井进行维护或重建.完善闸井工作闸及检修闸门,提高灌溉用水的保证率。增设大坝安全变形、水位、坝体浸润线等观测设施。对土石坝垂直位移、水平位移观测,随时监控工程状态变化和设备工作情况,掌握工程运行规律.逐步实现程序化、自动化运行控制,全面提高水库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以便及时采取正确、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