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劳技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前人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劳技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本文从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设计、探索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劳技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劳技教学;创新意识;培养途径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班级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对班级采取开放式的管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班级任命干部引进竞争机制,竞选担任;让学生写出竞选纲领,提出搞好工作的计划和设想,鼓励有创新意识的计划。进行竟聘演讲,让能者居之。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劳技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劳技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劳技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劳技实践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闻名遐迩的中国蔬菜、体验种菜的乐趣、农作物的栽培与管理、家用电器的分类与实用、简单电子作品的制作等实践。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劳技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电子元件在高科技精密仪器中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等劳技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劳技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加强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家庭布线的基本要求时,教材首先介绍了照明电路的组成和电线的选用,最后介绍了常用的布线方法,有瓷夹板布线、瓷绝缘子布线、木槽板布线、塑料护套线布线、管子布线等布线方法。内容介绍完后学生们就开始议论开了,有的说我家的电度表不是转盘的,是电子的,还有灯一闪一闪的,有的学生提出问题:我家的配电装置中除了电度表之外,还有保险丝盒、触电保护器,但没有闸刀开关,这样有没有关系,安全不安全。有的学生还提出,像瓷夹板布线、木槽板布线等布线方法,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只见过有的家里面用塑料护套线布线和管子布线。但我们家里面没有用这些方法布线,而是直接把电线埋在了墙里面,这样安不安全、会不会触电?当学生提出类似问题和看法时应加以鼓励,但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从用电安全知识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讨论,最后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设计、探索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劳技是一门实践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劳技实践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劳技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践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践所无法比拟的。
如学习了蔬菜栽培中蔬菜的分类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回到家里后,到自己家的田地中以及周围的田地中了解并记录在我们这一地区常见的蔬菜有哪些,并将这些蔬菜进行分类。又如学习了电子制作技术中识图、插件和焊接技术后,除了进行教材中要求的简单电子作品的制作外,引导学生课外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创造、小制作。学生完成后进行小创造、小制作的评比。并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想像能力,要学会联想。讲到蔬菜的分类时,要联想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种类;讲到安全使用农药,联想到我们周围的农民在田地中给庄稼治虫;讲到家用灯具时,联想到家中各种各样的灯具:白炽灯、日光灯、吊灯、壁灯等;讲到常用家用电器,联想到我们家中使用的各种电器:电风扇、电饭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各种制作,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生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践;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劳技教学;创新意识;培养途径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班级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对班级采取开放式的管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班级任命干部引进竞争机制,竞选担任;让学生写出竞选纲领,提出搞好工作的计划和设想,鼓励有创新意识的计划。进行竟聘演讲,让能者居之。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劳技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劳技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劳技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劳技实践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闻名遐迩的中国蔬菜、体验种菜的乐趣、农作物的栽培与管理、家用电器的分类与实用、简单电子作品的制作等实践。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劳技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电子元件在高科技精密仪器中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等劳技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劳技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加强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家庭布线的基本要求时,教材首先介绍了照明电路的组成和电线的选用,最后介绍了常用的布线方法,有瓷夹板布线、瓷绝缘子布线、木槽板布线、塑料护套线布线、管子布线等布线方法。内容介绍完后学生们就开始议论开了,有的说我家的电度表不是转盘的,是电子的,还有灯一闪一闪的,有的学生提出问题:我家的配电装置中除了电度表之外,还有保险丝盒、触电保护器,但没有闸刀开关,这样有没有关系,安全不安全。有的学生还提出,像瓷夹板布线、木槽板布线等布线方法,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只见过有的家里面用塑料护套线布线和管子布线。但我们家里面没有用这些方法布线,而是直接把电线埋在了墙里面,这样安不安全、会不会触电?当学生提出类似问题和看法时应加以鼓励,但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从用电安全知识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讨论,最后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设计、探索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劳技是一门实践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劳技实践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劳技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践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践所无法比拟的。
如学习了蔬菜栽培中蔬菜的分类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回到家里后,到自己家的田地中以及周围的田地中了解并记录在我们这一地区常见的蔬菜有哪些,并将这些蔬菜进行分类。又如学习了电子制作技术中识图、插件和焊接技术后,除了进行教材中要求的简单电子作品的制作外,引导学生课外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创造、小制作。学生完成后进行小创造、小制作的评比。并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想像能力,要学会联想。讲到蔬菜的分类时,要联想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种类;讲到安全使用农药,联想到我们周围的农民在田地中给庄稼治虫;讲到家用灯具时,联想到家中各种各样的灯具:白炽灯、日光灯、吊灯、壁灯等;讲到常用家用电器,联想到我们家中使用的各种电器:电风扇、电饭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各种制作,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生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践;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