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上与理工类计算机专业相比有较多不同。本文结合信管专业学生特点和当前就业需求,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管专业 教学研究
引言
我国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各类管理系统软件、电子商务软件正逐步被使用,但由于信息部门重视软件技术开发和设备维护,信息资源管理显得非常薄弱;企业总体信息规划没有引起重视,不同部门、不同软件数据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阻碍了信息化建设步伐。社会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开设的。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以利于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管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信管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必然会涉及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和维护、信息系统规划和分析等工作;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一是缺少既懂经营管理又具备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和维护的专门信息人才,在应用系统投入之后,这类人才显得相当重要,仅依靠软件开发公司进行二次开发和维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来说,不是长久之计;二是缺少高层次的企业信息规划和建设的信息管理人才,企业“信息孤岛”的产生,与企业没有一个全局的信息规划是有一定关系的。
按照教育部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总目标的要求,根据信管专业社会需求的特点,可以确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是:①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②使学生掌握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常用的规划方法和规划过程;③使学生掌握业务调查、机构分析、职能分析、业务分析、管理模型分析等业务分析方法;④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系统需求分析方法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方法;⑤使学生初步掌握IT项目管理内容及基本方法。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该课程综合了企业管理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理和技能工具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特点。核心的教学内容如下:
需要重点掌握的教学内容有:①企业业务调查内容和业务分析方法;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方法与步骤;③结构化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内容、方法;④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内容、方法;⑤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具。
需要理解的教学内容有:①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维护;②IT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
需要了解的内容有:①信息系统类型及其体系结构;②信息系统常用开发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校特色增加ERP系统、CRM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典型的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内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
1.课程教学模式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理论体系较复杂和抽象,实践性较强,笔者采用基于工作角色的分组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1)将5—8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中应有计算机理论基础和技能较好的同学组成,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小组组长具有项目经理的角色,其他成员应具有信息管理员、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设计员等角色;
(2)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某模拟企业为背景,进行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的讲述,理论每深入一步,案例也向前推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当整个理论内容全部授完时,案例随之结束;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该模拟企业系统规划、分析阶段的管理业务和管理数据的流程分析作业以及系统设计阶段的软件模块结构设计的作业。
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理论部分通过案例结合进行讲述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小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监督,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工作精神。
2.课程教学方法
该课程涉及到大量学生已学习过的知识和理论,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主讲、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讨论三部分来贯穿每一节课。首先把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精华、难点讲清楚,其他内容主要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掌握。在每节课的开始前,把需要讨论的案例分析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认真思考,通过精讲加指导,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掌握该课的内容精华。同时笔者也通过以下方法辅助教学:
(1)小组自学法。选择一部分理论性不强,又便于学生自学的课程内容,提出学习中应掌握的重点,由学生以小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教师负责答疑辅导。
(2)小组讨论法。结合所学课程有关章节内容及当时学科热点问题,教师出讨论题目,安排学生经过一定时间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讨论时自愿发言,然后由其他小组同学针对发言提问、发言者回答。教师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观点给予客观评判,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
(3)小组互评法。经教师批阅的作业再由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阅,便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结束语
本文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要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需要我们教师并不断了解专业技术发展方向,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培养适合社会和企事业需求的实干型信息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新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2).
[2]裴有为.对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3]邓蔚杰.对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几点感受[J].图书情报工作,2001,(4).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关键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管专业 教学研究
引言
我国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各类管理系统软件、电子商务软件正逐步被使用,但由于信息部门重视软件技术开发和设备维护,信息资源管理显得非常薄弱;企业总体信息规划没有引起重视,不同部门、不同软件数据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阻碍了信息化建设步伐。社会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开设的。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以利于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管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信管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必然会涉及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和维护、信息系统规划和分析等工作;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一是缺少既懂经营管理又具备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和维护的专门信息人才,在应用系统投入之后,这类人才显得相当重要,仅依靠软件开发公司进行二次开发和维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来说,不是长久之计;二是缺少高层次的企业信息规划和建设的信息管理人才,企业“信息孤岛”的产生,与企业没有一个全局的信息规划是有一定关系的。
按照教育部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总目标的要求,根据信管专业社会需求的特点,可以确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是:①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②使学生掌握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常用的规划方法和规划过程;③使学生掌握业务调查、机构分析、职能分析、业务分析、管理模型分析等业务分析方法;④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系统需求分析方法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方法;⑤使学生初步掌握IT项目管理内容及基本方法。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该课程综合了企业管理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理和技能工具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特点。核心的教学内容如下:
需要重点掌握的教学内容有:①企业业务调查内容和业务分析方法;②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方法与步骤;③结构化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内容、方法;④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内容、方法;⑤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具。
需要理解的教学内容有:①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维护;②IT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
需要了解的内容有:①信息系统类型及其体系结构;②信息系统常用开发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校特色增加ERP系统、CRM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典型的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内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
1.课程教学模式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理论体系较复杂和抽象,实践性较强,笔者采用基于工作角色的分组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1)将5—8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中应有计算机理论基础和技能较好的同学组成,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小组组长具有项目经理的角色,其他成员应具有信息管理员、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设计员等角色;
(2)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某模拟企业为背景,进行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的讲述,理论每深入一步,案例也向前推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当整个理论内容全部授完时,案例随之结束;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该模拟企业系统规划、分析阶段的管理业务和管理数据的流程分析作业以及系统设计阶段的软件模块结构设计的作业。
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理论部分通过案例结合进行讲述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小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监督,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工作精神。
2.课程教学方法
该课程涉及到大量学生已学习过的知识和理论,在授课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主讲、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讨论三部分来贯穿每一节课。首先把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精华、难点讲清楚,其他内容主要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掌握。在每节课的开始前,把需要讨论的案例分析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认真思考,通过精讲加指导,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来掌握该课的内容精华。同时笔者也通过以下方法辅助教学:
(1)小组自学法。选择一部分理论性不强,又便于学生自学的课程内容,提出学习中应掌握的重点,由学生以小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教师负责答疑辅导。
(2)小组讨论法。结合所学课程有关章节内容及当时学科热点问题,教师出讨论题目,安排学生经过一定时间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讨论时自愿发言,然后由其他小组同学针对发言提问、发言者回答。教师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观点给予客观评判,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
(3)小组互评法。经教师批阅的作业再由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阅,便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结束语
本文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要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需要我们教师并不断了解专业技术发展方向,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培养适合社会和企事业需求的实干型信息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新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2).
[2]裴有为.对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3]邓蔚杰.对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几点感受[J].图书情报工作,2001,(4).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