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h0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文中以提问式学习为例,阐明探究性学习既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又能使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施,还能收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语文教师转变角色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教师讲课文,学生记笔记;习惯于老师说到底,学生听到底。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转换角色。
  1.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乐此不疲地干下去,所以在语文探究性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是很关键的。
  2.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需要的便是老师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比如如何质疑、如何提问、如何分析等等。
  3.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过去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教育学生,这样做的最大危害是在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个性;语文探究性学习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主学习过程的主体,在他们主动吸收自己最感兴趣或最需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鲜明的个性。
  4.轉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探究性学习是一次教育的创新,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使教师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掌握指导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5.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强调让学生自己发现、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疑问,探究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因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等于教师可以完全放任学生自流,放弃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都必须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既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要保证学生能学到知识。(2)做好教学组织安排。教师必须做到既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又有基本要求规范学生的探究过程。(3)加强教学评估。
  6.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探究性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其活动内容已经突破了课本的限制,活动的时间、空间已实现向全社会开放。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学校,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宽信息收集渠道,保证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二、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探究式学习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任务。
  下面以提问的教学模式解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支撑,是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问题起于感知,立于思考,成于交流和表达。其中,独立思考是关键。在大班化教学的情况下,受教学进度的约束,教师在传授知识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留给那些反应较慢的学生思考的机会就更少了。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呢?
  双基训练是问题意识产生和培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问题意识必然贫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要的是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的,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鼓励和指导自学,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
  自学往往是由求知欲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从“问题”开始的,自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善于自学,就能活跃思维,增长见识,发展能力。鼓励学生质疑,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少年儿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课堂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显示灵性,展现个性,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环节。
  提问时要注意学习的思路,思路是指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正确流畅的思路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当学生思路不畅时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
  整体引导学生谈论交流,以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可进行回归课题提问,发散思维提问,以文悟道提问等,以便回到整体,获取对整篇课文全面深刻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围绕这一程序进行疏导,课堂教学就会不仅思路清晰系统性强,而且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孙志璞.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6(4).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阶段培养问题意识是完善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文中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大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方法,尝试建立大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问题意识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探求新知的动力、终身学习的基础。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我国各类人才的源泉和生力军,其问题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的素质,关系到大学教育的成败。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体验,从以下几
1882年7月,意奥兰尼学校在檀香山圣安德鲁大教堂举行毕业典礼。《太平洋商业广告日报》报道,夏威夷国王卡拉卡瓦为毕业生孙中山颁发了英文语法奖。成绩优异的孙中山那年16岁,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教育。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迫切性,提出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专业能力 人格本位 教学改革    一、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据某调查显示,人才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人际沟通、工作态度、创新意识、道德品质等六个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后逐渐在各行业建筑领域推广.高喷灌浆在水利水电行业中除应用于地基加固外,更广泛的应用于水工建筑物的防渗工程中.特别是近几年中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创新教育成为了国人的一个热门话题。教育定位于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准确理解创新教育的结构、内容的层次,科学构建新教育系统工程的框架,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仅从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即培养创新意识这一层面进行研究。    一、创新意识的四个层面    1.主体意识  培养主体意识,就是要唤醒和凸现学生的个体价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环境污染的表现形式及其造成的危害, 提出了电子阅览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以引起人们对电子阅览室环境质量的关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 环境污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阅览室的规模和服务在高校图书馆已得到充分的发展,读者对电子阅览室的需求度也越来越大。随着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资源不断丰富,多种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迅速增加,在接受简
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仅次于印度,位居全球第二.根据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2005年报告的结核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传染病的第一位[1],而儿童结核病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年秸秆产量约7亿吨,折合标准煤约3.5亿吨,秸秆利用是一个二氧化碳零排放过程。利用先进的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实现秸秆的集中收集处理和储存,并将其作为燃煤代
期刊
[摘要]很多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迷失了方向,没有很好地理解甚至过分地“迷信”新理念,走入课改的歧途,将很多理念片面化、复杂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理念,让音乐课堂回归简约之路。本文就教具准备、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教学内容等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音乐课堂 回归 简约     “多则惑,少则明。”新课程下的音乐课堂也出现了让人“迷惑”的不良现象。教师总是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把课堂“粉饰”得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