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有过夜惊、盗汗、厌食、偏食的症状?
你是否曾被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困扰?
你是否有膝酸、腰颈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易骨折的表现?
不要小看这些不适,在你的体内已潜伏着缺钙的危机。
钙有什么作用?在人体中是如何旅行的呢?
钙是生命之源,是体内含量最多而且是最活跃的金属元素,钙在人体内的总量为1200g左右,约占人体重量的1.5~2.0%,其中,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其余的1%广泛分布于人体血液和软组织中。
钙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构成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骨骼由无机盐(又称骨盐)、有机基质和骨细胞组成,而增加骨硬度的无机盐中,仅钙就占39.9%。钙能维持机体多种正常生理功能:如维持神经正常兴奋性的传导,人体缺钙,神经兴奋性增高,可产生神经紧张、脾气暴躁、烦躁不安、神经性的偏头痛;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钙离子是血液保持一定凝固性的必要因子之一,没有钙,人体外伤时会出血不止或凝血过度;钙是体内许多重要酶的激活剂,体内多种酶的活动得有钙的参与才能发挥作用,如消化酶没有钙,消化会不好;参与肌肉收缩和舒张作用,肌肉里有蛋白质和钙,它们结合成肌钙蛋白,有了它,我们的肌肉才能有力地收缩,心脏才能有力地跳动;钙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渗出,控制炎症和水肿。
虽然钙对人体有如此多的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钙在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食物中的钙一般由食物经口进入胃至小肠,一部分由小肠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经大肠肛门排出体外。在胃中钙是不被吸收的,小肠才是钙的吸收部位,钙由此进入血液。
人体吸收钙并不是供给多少就吸收多少,它受人的机体因素和膳食因素两方面的影响。首先,钙的吸收是通过肠黏膜中钙结合蛋白的主动运输来完成,钙结合蛋白是钙吸收的运输工具(医学上称为载体),但是钙结合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运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就使得钙的吸收率较低。另外食物中所含的钙是以钙盐的形式存在,它必须转变为游离的钙离子才能被肠道吸收,酸性环境才有利于钙离子的释放,而小肠基本呈中性,这也使得钙的吸收率较低。通常食物中钙的吸收率只有30%。
膳食因素方面,能促进钙吸收的因素有:第一,膳食中钙的摄入量,虽然吸收量和摄入量不成正比,但摄入量高吸收量相应也高。第二,膳食中维生素D的存在量的多少,对钙的吸收有明显影响。维生素D能促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的有鱼肝油、鸡蛋黄、奶油、猪肝、牛奶等。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维生素D。人的皮肤中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或阳光照射后变成维生素D,因此,儿童经常晒太阳对促进骨骼发育有益。第三,适量的蛋白质和一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可与钙结合成可溶性的络合物而有利于钙的吸收。第四,乳糖能促进钙的吸收,因为乳糖和钙形成低分子可溶性的化合物。第五,运动可增加钙的吸收,缺乏运动时,钙的吸收利用减少。
降低钙吸收的因素有: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纤维素、糖醛酸、藻酸钠和草酸可降低钙的吸收。它们均存在于常见的食物中,可与钙形成不易被吸收的盐类。如菠菜、蕹菜(空心菜)、苋菜、竹笋等是含草酸多的食物,其所含的钙难于被吸收,而且影响胃肠道内其他食物钙的吸收。因此在烹调这些蔬菜时,先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烫一下,可去除其中的草酸;膳食中脂肪摄入太多,通过消化后的游离脂肪酸来不及吸收,可与钙结合形成脂肪酸钙,也可影响钙吸收;过量的酒精、尼古丁均可影响钙的吸收,为此,要少饮酒少吸烟。
由于钙的吸收率低,一旦食物中供给钙不足,血液中钙的含量下降,就得消耗身体中的骨骼(因为骨骼是钙的储存库),出现骨溶解,增加钙的丢失。这将不利于年轻人的骨骼发育,并导致上年纪时易患骨质疏松症。
人体排出钙主要有两条途径,约20%经肾由小便排出,80%随粪便排出。影响钙丢失的因素有:摄盐过多,大量的氯化钠进入血液,钠盐与钙在肾小管重吸收过程中相互争夺,使钙排泄增加;摄糖过多,在体内消耗大量的B族维生素、钙质,可导致骨钙丢失;膳食中蛋白质摄入过多时,也会增加尿钙的排出量。为了减少钙的丢失,饮食中应限盐、限糖、适量蛋白质。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每日平均钙摄入量仅为391mg,相当于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41%。缺钙已成为一个普遍且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补充钙质刻不容缓。如何科学合理地补钙?
首先,应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从天然食物中获取足量的钙源。如可以通过早喝豆浆晚喝奶的方法补充钙,早上以豆浆、豆制品补钙效果较好,而晚上喝牛奶有一定的安眠作用,补钙效果和作用也比早上喝好。还有多喝骨头汤,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在家庭日常食物中,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二是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如豆腐和鱼一起炖,鱼肉中含有的维生素D促进豆腐中的钙吸收;西红柿与鸡蛋同炒,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促进鸡蛋中的钙吸收。有些食物,如菠菜、谷类食物产生的草酸和植酸,能与钙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影响钙的吸收。豆腐和菠菜最好不要同吃就是这个道理。第三,争取每天晒太阳的机会,尤其是冬天。人在阳光的帮助下,可以在皮肤中合成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第四,多吃钙强化食品(人工将某些食品加入大量钙成分,使其成为高钙食品)。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乳母、妇女绝经期、老年人可口服一些补钙制剂。补钙制剂主要有三大类,包括生物钙制剂、有机钙制剂、无机钙制剂,各自均有不同的优缺点,相比而言,无机盐中的碳酸钙由于含钙量高,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吸收率较高,是广大人群易于接受而广泛应用的钙营养强化剂。
你是否曾被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困扰?
你是否有膝酸、腰颈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易骨折的表现?
不要小看这些不适,在你的体内已潜伏着缺钙的危机。
钙有什么作用?在人体中是如何旅行的呢?
钙是生命之源,是体内含量最多而且是最活跃的金属元素,钙在人体内的总量为1200g左右,约占人体重量的1.5~2.0%,其中,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其余的1%广泛分布于人体血液和软组织中。
钙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构成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骨骼由无机盐(又称骨盐)、有机基质和骨细胞组成,而增加骨硬度的无机盐中,仅钙就占39.9%。钙能维持机体多种正常生理功能:如维持神经正常兴奋性的传导,人体缺钙,神经兴奋性增高,可产生神经紧张、脾气暴躁、烦躁不安、神经性的偏头痛;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钙离子是血液保持一定凝固性的必要因子之一,没有钙,人体外伤时会出血不止或凝血过度;钙是体内许多重要酶的激活剂,体内多种酶的活动得有钙的参与才能发挥作用,如消化酶没有钙,消化会不好;参与肌肉收缩和舒张作用,肌肉里有蛋白质和钙,它们结合成肌钙蛋白,有了它,我们的肌肉才能有力地收缩,心脏才能有力地跳动;钙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渗出,控制炎症和水肿。
虽然钙对人体有如此多的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钙在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食物中的钙一般由食物经口进入胃至小肠,一部分由小肠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经大肠肛门排出体外。在胃中钙是不被吸收的,小肠才是钙的吸收部位,钙由此进入血液。
人体吸收钙并不是供给多少就吸收多少,它受人的机体因素和膳食因素两方面的影响。首先,钙的吸收是通过肠黏膜中钙结合蛋白的主动运输来完成,钙结合蛋白是钙吸收的运输工具(医学上称为载体),但是钙结合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运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就使得钙的吸收率较低。另外食物中所含的钙是以钙盐的形式存在,它必须转变为游离的钙离子才能被肠道吸收,酸性环境才有利于钙离子的释放,而小肠基本呈中性,这也使得钙的吸收率较低。通常食物中钙的吸收率只有30%。
膳食因素方面,能促进钙吸收的因素有:第一,膳食中钙的摄入量,虽然吸收量和摄入量不成正比,但摄入量高吸收量相应也高。第二,膳食中维生素D的存在量的多少,对钙的吸收有明显影响。维生素D能促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的有鱼肝油、鸡蛋黄、奶油、猪肝、牛奶等。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维生素D。人的皮肤中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或阳光照射后变成维生素D,因此,儿童经常晒太阳对促进骨骼发育有益。第三,适量的蛋白质和一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可与钙结合成可溶性的络合物而有利于钙的吸收。第四,乳糖能促进钙的吸收,因为乳糖和钙形成低分子可溶性的化合物。第五,运动可增加钙的吸收,缺乏运动时,钙的吸收利用减少。
降低钙吸收的因素有: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纤维素、糖醛酸、藻酸钠和草酸可降低钙的吸收。它们均存在于常见的食物中,可与钙形成不易被吸收的盐类。如菠菜、蕹菜(空心菜)、苋菜、竹笋等是含草酸多的食物,其所含的钙难于被吸收,而且影响胃肠道内其他食物钙的吸收。因此在烹调这些蔬菜时,先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烫一下,可去除其中的草酸;膳食中脂肪摄入太多,通过消化后的游离脂肪酸来不及吸收,可与钙结合形成脂肪酸钙,也可影响钙吸收;过量的酒精、尼古丁均可影响钙的吸收,为此,要少饮酒少吸烟。
由于钙的吸收率低,一旦食物中供给钙不足,血液中钙的含量下降,就得消耗身体中的骨骼(因为骨骼是钙的储存库),出现骨溶解,增加钙的丢失。这将不利于年轻人的骨骼发育,并导致上年纪时易患骨质疏松症。
人体排出钙主要有两条途径,约20%经肾由小便排出,80%随粪便排出。影响钙丢失的因素有:摄盐过多,大量的氯化钠进入血液,钠盐与钙在肾小管重吸收过程中相互争夺,使钙排泄增加;摄糖过多,在体内消耗大量的B族维生素、钙质,可导致骨钙丢失;膳食中蛋白质摄入过多时,也会增加尿钙的排出量。为了减少钙的丢失,饮食中应限盐、限糖、适量蛋白质。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每日平均钙摄入量仅为391mg,相当于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41%。缺钙已成为一个普遍且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补充钙质刻不容缓。如何科学合理地补钙?
首先,应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从天然食物中获取足量的钙源。如可以通过早喝豆浆晚喝奶的方法补充钙,早上以豆浆、豆制品补钙效果较好,而晚上喝牛奶有一定的安眠作用,补钙效果和作用也比早上喝好。还有多喝骨头汤,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在家庭日常食物中,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二是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如豆腐和鱼一起炖,鱼肉中含有的维生素D促进豆腐中的钙吸收;西红柿与鸡蛋同炒,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促进鸡蛋中的钙吸收。有些食物,如菠菜、谷类食物产生的草酸和植酸,能与钙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影响钙的吸收。豆腐和菠菜最好不要同吃就是这个道理。第三,争取每天晒太阳的机会,尤其是冬天。人在阳光的帮助下,可以在皮肤中合成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第四,多吃钙强化食品(人工将某些食品加入大量钙成分,使其成为高钙食品)。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乳母、妇女绝经期、老年人可口服一些补钙制剂。补钙制剂主要有三大类,包括生物钙制剂、有机钙制剂、无机钙制剂,各自均有不同的优缺点,相比而言,无机盐中的碳酸钙由于含钙量高,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吸收率较高,是广大人群易于接受而广泛应用的钙营养强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