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展凋落物分解特征与植物功能性状间的关系研究对于认识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机制至关重要.为了阐明不同物种叶凋落物和根系分解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典型草原的大针茅、糙隐子草1(Cleistogenes squarrosa)、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羊草(Leymus chinensis)、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和黄囊薹草(Carex korshinskyi)6种植物的叶凋落物和根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袋法通
【机 构】
: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省部共建草地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大学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凋落物分解特征与植物功能性状间的关系研究对于认识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机制至关重要.为了阐明不同物种叶凋落物和根系分解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典型草原的大针茅、糙隐子草1(Cleistogenes squarrosa)、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羊草(Leymus chinensis)、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和黄囊薹草(Carex korshinskyi)6种植物的叶凋落物和根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袋法通过501天的野外分解实验对叶凋落物和根系的分解速率常数进行研究,并测定6种植物的叶片干物质含量、根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以及叶凋落物和根系的碳(C)、氮(N)含量、纤维组分含量等功能性状,探讨了6种植物叶凋落物和根系的分解特征与其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6种植物叶片和根系性状的种间差异显著,大部分性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在1到2之间,而个别性状如根系的C:N和根比表面积相差近4倍.叶凋落物和根系在分解过程中质量剩余率与分解速率常数整体变化趋势都表现出前期分解迅速,中期相对变缓,后期分解最慢的规律;并且糙隐子草的叶凋落物和根系分解最慢,而银灰旋花的叶凋落物分解最快,知母根系分解最快.通过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不同分解时期,叶凋落物和根系的分解过程受到不同性状的影响.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是叶凋落物前期和后期分解以及根系前期分解的主要影响因素,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则是根系中期和后期分解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叶凋落物在分解中期的分解速率主要受叶片干物质含量的影响,根系在分解中期和后期的分解速率还分别受到根系C:N和N含量的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于预测大针茅草原的碳和养分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凋落物产量是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分,也是连接地下与地上生态过程的关键环节.但在森林演替进程中,生物多样性、林分因子、功能性状如何共同影响凋落物产量及其时间稳定性,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在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分布的北界黑龙江胜山保护区,选择从演替早期到红松原始林的4个演替(或发育)阶段,连续3年测定凋落物产量,以3年凋落物产量的变异系数的倒数(1/CV)反映其稳定性.采用层次划分和变异分离等方法研究林分因子(最大树高、胸径、胸高断面积、林冠空隙度)、群落水平功能性状(叶
黔中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地中心区域,该区喀斯特地貌连片发育、地质背景特殊、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典型植被为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受人为活动影响,该区域现存的植被主要以次生植被为主.该文利用2007-2020年生长季的植被调查数据,对黔中高原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学特征以及类型划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 表明,该区域的典型植被主要是以青冈属(Cyclobalanopsis)、鼠刺属(Itea)、柯属(Lithocarpus)、润楠属(Machilus)、樟属(Cinnamomum)等
水力失效是植物干旱死亡的主要机制。量化分析水力性状的种间和器官间差异是预测树木在气候变化下的响应甚至生存能力的基础。该研究对比分析了罗汉松科3种植物器官(茎和根)水平上水力功能性状的差异,并探讨其与解剖结构和机械强度之间的关系。在湿生同质园内选择罗汉松科3种植物,测定了茎和根木质部水力功能性状(最大比导率(Ks)和栓塞抗性(P50))、解剖结构性状(管胞直径(Dt)、水力直径(Dh)、管胞密度(N
本文为探明宁夏南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不同膜色地膜覆盖对旱作区马铃薯生长代谢、抗性生理、光合特性以及增产增效的影响.在2016和2017年以马铃薯\'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黑色地膜覆盖(BM)、白色地膜覆盖(WM)和对照无膜覆盖(CK)三种覆盖措施,探究不同处理下马铃薯植株株高、冠幅、功能叶片光合特性、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根系活力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和产量及构成.结果表明,BM能显著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提升产量.相较于CK和WM,BM处理下马铃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株高、冠幅和根系活力显
为了阐明2000-2019年秦岭地区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的驱动力,该文采用模型模拟和卫星观测的方法对植被生态质量演变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 显示:(1)秦岭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整体显著改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植被覆盖度(VFC)的平均增加速率分别为8 g C·m-2·a-1和0.0054·a-1.空间上,秦岭地区85%-95%区域的植被生态质量明显改善,但是以西安市为代表的局部地区植被NPP和VFC显著下降.(2)秦岭地区80%-85%区域的降水量和气温呈上升趋势,与
青藏高原黄河上游河岸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然而近年来气候变暖加剧了该地极端旱涝事件的频繁发生,高原河岸带生态脆弱区植被是否能够应对极端旱涝事件的干扰成为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研究黄河上游河岸林中主要树种对极端旱涝的响应,该研究选取青海省同德县和兴海县3处河岸林中的47株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分别从树干面向邻近山体一侧及与之垂直的一侧分别获取1根树轮样本,分析其历史生长.通过对比两个方向上的生长速率判断甘蒙柽柳是否受到地质灾害影响从而将其划分为受伤
陕西种质资源丰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经过2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及陕西区域性、重点种质资源普查,陕西已入国家库种质资源13828份,其中粮食作物11341份、经济作物1473份、蔬菜687份、果树191份、牧草绿肥等136份,全省累计保存和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约1.8万份.通过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促进陕西在小麦、油菜、玉米、苹果、番茄等作物育种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外,黑米、花椒、核桃、茶叶、猕猴桃等地方品种及野生资源直接应用于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陕西资源保护利用体系有待完善,对不断流失的种质资源
凝结水是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源,已有研究表明,一些沙生植物可以通过叶片吸收凝结水以改善其水分状况.该研究以毛乌素沙地典型沙生灌木黑沙蒿(又称油蒿)(Artemisia ordosiea)和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两种植物的叶片是否具有吸收凝结水的能力,并探究叶片吸水的途径及运移的通道.分别将黑沙蒿与北沙柳失水和未失水离体枝条置入人工模拟加湿室中,使用高丰度氘水标记的凝结水进行浸润实验,比对浸润前后枝条质量、叶片水及茎水氢同位素丰度变化,确定黑沙蒿和北沙柳的叶片吸
水是植物生存与生长的基础条件,水分有效性影响植物木质部解剖结构、水力功能,使之形成特定的适应特征.因此,对比自然与人工生境中同一植物的水力功能与解剖结构差异,有助于理解植物对水分环境的适应机理.该研究以湿润区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女贞(Ligustrum lucidum)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了自然和人工生境中各物种的栓塞抗性(导水率损失50%时的水势(P50))、输水效率(比导率(Ks))和解剖结构(导管直径(D)、导管壁厚(T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中国西南部地区植被对于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较为敏感.为探究西南部地区植被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程度,该文采用Pettitt检验、趋势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去趋势处理,分析去趋势前后极端气候指数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相关关系.结果 表明:(1) 1982-2015年西南部地区植被NDVI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NDVI在1994年发生突变,突变前上升不显著,突变后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2)去趋势前,1982-2015年间,极端降水指数与NDVI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