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6日,美国总统选战开打,花落谁家即将揭晓;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召开,新一届领导集体亮相在即。美中两国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新兴国家,本就动见观瞻,而又值此全球多事之秋,加之亚太地区近期波澜频生,其领导层的换届自然格外引人瞩目。
关注换届的同时,两国领导层未来互动模式的走向更成为媒体和学界热议的话题。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若干”年内GDP赶超美国和美国“重返亚太”(Pivoting to Asia—Pacific)的说法日渐升温。如此语境之下,中美两国之间“即将到来的冲突”似乎正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ed prophecy)。
然平心视之,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无法独善其身,虽然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增多,但其GDP增长目标的实现仍然离不开以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的“帮衬”。美国经济的再度走强,只会令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加顺遂而非相反。另一方面,面对美国所谓的“重返亚太”,亦不必过于以戒慎恐惧之心待之。如果中国精英层的主流意见也认为全球经济重心正在东移,那么美国把重心重新放回亚太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更符合“pivot”之原意,而非仅仅为了围堵中国。
进而言之,假若美国真欲坐实围堵中国的步骤,中国亦大可从容应对。考虑到经济、文化和历史的综合因素,在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中国享有相当的地缘优势。为围堵中国,美国既要协防菲律宾和日本,又要帮扶越南,还要“拉拢”印度,名单拉得越长,美国的“战略负债”越多,而选择在何时何地进行有节制“摊牌”的主动权却在中国手里。考虑到美国经济长期调整的现实,加之美国内部的民主多元诉求,所谓围堵中国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回头来看,其实美国又何曾离开过亚太?南海、东海之风高浪急不自今日始,而台海当年情势之波谲云诡惊涛拍岸尤甚于今日。然而为大局计,中美双方每每各自转圜,相忍为安,涉险过关。这其中,两国利益交集的不断扩大为双边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以国别计,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4400亿美元,今年则有望超过5000亿美元大关,这与当年冷战期间美苏数十亿美元的贸易额不可同日而语,充分表明两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之深。今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双方的利益交集将越来越大。以服务贸易为例,随着中国的产业转型进一步提速,对美国服务业的进口需求亦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有效削减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加速其去杠杆化进程;而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则有利于稳定和改善中国的外需。
放眼可预见的未来,中美关系仍是中国外交最大的大局。中美安,则大局稳。从历史上来看,凡是两国关系顺遂的时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会大体平顺。中国需要继续留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内,继续分享该体系的“红利”。
此前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曾经撰文指出,以太平洋之大,足以放得下中美两个大国。有持异议者指出,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亦曾说过,以太平洋之大,足以容纳美日两国的利益,但后来美日终不免一战。
历史不能简单类比,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打出“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表面上欲推翻所谓白人统治,实质则亟欲以亚洲版的新殖民主义取而代之。这一方面挑战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战略利益,同时也遭到亚洲国家的强烈反抗,最终不免走上覆亡一途。
反观今日中国的崛起,并不以挑战和颠覆现有体系为目标。中国此前20多年的发展大大得益于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全球化进程,而现在无论是以“领头龙”模式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低端制造业,还是以扩大内需来成为国际市场终端消费者,其实都是对现有国际体系的改善与扩大,使国际社会能够更多地分享中国发展的溢出效应,从而更好地对冲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猜忌,并有效推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对中国自身而言,扩大内需、倚重消费,亦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民众更多分享增长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提振内需已成为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有效连接点。
在此过程中,民生问题将成为重中之重,为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增加动能。一方面,只有更好地创富才能更好地均富,这有待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只有在行之有效的政治框架下,民生问题才能避免沾染过多的民粹色彩,才能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使富者安心,使贫者安居。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事业与民主建设是缺一不可的,民主建设从长远来看将为民生事业保驾护航。
从历史来看,重要大国间国力的消长期间,此前领先者对后来居上者的猜忌乃至防范都在所难免,也是可以理解的,这需要后来者妥善应对。但亦无须过于忧心忡忡:内政修明,百姓安居乐业,外交与人为善,国际经济交往利人利己,就是面对围堵乃至压制最好的应对之道。
关注换届的同时,两国领导层未来互动模式的走向更成为媒体和学界热议的话题。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若干”年内GDP赶超美国和美国“重返亚太”(Pivoting to Asia—Pacific)的说法日渐升温。如此语境之下,中美两国之间“即将到来的冲突”似乎正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ed prophecy)。
然平心视之,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无法独善其身,虽然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增多,但其GDP增长目标的实现仍然离不开以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的“帮衬”。美国经济的再度走强,只会令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加顺遂而非相反。另一方面,面对美国所谓的“重返亚太”,亦不必过于以戒慎恐惧之心待之。如果中国精英层的主流意见也认为全球经济重心正在东移,那么美国把重心重新放回亚太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更符合“pivot”之原意,而非仅仅为了围堵中国。
进而言之,假若美国真欲坐实围堵中国的步骤,中国亦大可从容应对。考虑到经济、文化和历史的综合因素,在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中国享有相当的地缘优势。为围堵中国,美国既要协防菲律宾和日本,又要帮扶越南,还要“拉拢”印度,名单拉得越长,美国的“战略负债”越多,而选择在何时何地进行有节制“摊牌”的主动权却在中国手里。考虑到美国经济长期调整的现实,加之美国内部的民主多元诉求,所谓围堵中国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回头来看,其实美国又何曾离开过亚太?南海、东海之风高浪急不自今日始,而台海当年情势之波谲云诡惊涛拍岸尤甚于今日。然而为大局计,中美双方每每各自转圜,相忍为安,涉险过关。这其中,两国利益交集的不断扩大为双边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以国别计,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4400亿美元,今年则有望超过5000亿美元大关,这与当年冷战期间美苏数十亿美元的贸易额不可同日而语,充分表明两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之深。今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双方的利益交集将越来越大。以服务贸易为例,随着中国的产业转型进一步提速,对美国服务业的进口需求亦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有效削减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加速其去杠杆化进程;而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则有利于稳定和改善中国的外需。
放眼可预见的未来,中美关系仍是中国外交最大的大局。中美安,则大局稳。从历史上来看,凡是两国关系顺遂的时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会大体平顺。中国需要继续留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内,继续分享该体系的“红利”。
此前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曾经撰文指出,以太平洋之大,足以放得下中美两个大国。有持异议者指出,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亦曾说过,以太平洋之大,足以容纳美日两国的利益,但后来美日终不免一战。
历史不能简单类比,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打出“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表面上欲推翻所谓白人统治,实质则亟欲以亚洲版的新殖民主义取而代之。这一方面挑战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战略利益,同时也遭到亚洲国家的强烈反抗,最终不免走上覆亡一途。
反观今日中国的崛起,并不以挑战和颠覆现有体系为目标。中国此前20多年的发展大大得益于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全球化进程,而现在无论是以“领头龙”模式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低端制造业,还是以扩大内需来成为国际市场终端消费者,其实都是对现有国际体系的改善与扩大,使国际社会能够更多地分享中国发展的溢出效应,从而更好地对冲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猜忌,并有效推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对中国自身而言,扩大内需、倚重消费,亦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民众更多分享增长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提振内需已成为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有效连接点。
在此过程中,民生问题将成为重中之重,为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增加动能。一方面,只有更好地创富才能更好地均富,这有待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只有在行之有效的政治框架下,民生问题才能避免沾染过多的民粹色彩,才能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使富者安心,使贫者安居。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事业与民主建设是缺一不可的,民主建设从长远来看将为民生事业保驾护航。
从历史来看,重要大国间国力的消长期间,此前领先者对后来居上者的猜忌乃至防范都在所难免,也是可以理解的,这需要后来者妥善应对。但亦无须过于忧心忡忡:内政修明,百姓安居乐业,外交与人为善,国际经济交往利人利己,就是面对围堵乃至压制最好的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