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把握中美大局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31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6日,美国总统选战开打,花落谁家即将揭晓;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召开,新一届领导集体亮相在即。美中两国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新兴国家,本就动见观瞻,而又值此全球多事之秋,加之亚太地区近期波澜频生,其领导层的换届自然格外引人瞩目。
  关注换届的同时,两国领导层未来互动模式的走向更成为媒体和学界热议的话题。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若干”年内GDP赶超美国和美国“重返亚太”(Pivoting to Asia—Pacific)的说法日渐升温。如此语境之下,中美两国之间“即将到来的冲突”似乎正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ed prophecy)。
  然平心视之,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无法独善其身,虽然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增多,但其GDP增长目标的实现仍然离不开以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的“帮衬”。美国经济的再度走强,只会令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加顺遂而非相反。另一方面,面对美国所谓的“重返亚太”,亦不必过于以戒慎恐惧之心待之。如果中国精英层的主流意见也认为全球经济重心正在东移,那么美国把重心重新放回亚太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更符合“pivot”之原意,而非仅仅为了围堵中国。
  进而言之,假若美国真欲坐实围堵中国的步骤,中国亦大可从容应对。考虑到经济、文化和历史的综合因素,在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中国享有相当的地缘优势。为围堵中国,美国既要协防菲律宾和日本,又要帮扶越南,还要“拉拢”印度,名单拉得越长,美国的“战略负债”越多,而选择在何时何地进行有节制“摊牌”的主动权却在中国手里。考虑到美国经济长期调整的现实,加之美国内部的民主多元诉求,所谓围堵中国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回头来看,其实美国又何曾离开过亚太?南海、东海之风高浪急不自今日始,而台海当年情势之波谲云诡惊涛拍岸尤甚于今日。然而为大局计,中美双方每每各自转圜,相忍为安,涉险过关。这其中,两国利益交集的不断扩大为双边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以国别计,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4400亿美元,今年则有望超过5000亿美元大关,这与当年冷战期间美苏数十亿美元的贸易额不可同日而语,充分表明两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之深。今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双方的利益交集将越来越大。以服务贸易为例,随着中国的产业转型进一步提速,对美国服务业的进口需求亦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有效削减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加速其去杠杆化进程;而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则有利于稳定和改善中国的外需。
  放眼可预见的未来,中美关系仍是中国外交最大的大局。中美安,则大局稳。从历史上来看,凡是两国关系顺遂的时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会大体平顺。中国需要继续留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内,继续分享该体系的“红利”。
  此前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曾经撰文指出,以太平洋之大,足以放得下中美两个大国。有持异议者指出,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亦曾说过,以太平洋之大,足以容纳美日两国的利益,但后来美日终不免一战。
  历史不能简单类比,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打出“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表面上欲推翻所谓白人统治,实质则亟欲以亚洲版的新殖民主义取而代之。这一方面挑战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战略利益,同时也遭到亚洲国家的强烈反抗,最终不免走上覆亡一途。
  反观今日中国的崛起,并不以挑战和颠覆现有体系为目标。中国此前20多年的发展大大得益于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全球化进程,而现在无论是以“领头龙”模式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低端制造业,还是以扩大内需来成为国际市场终端消费者,其实都是对现有国际体系的改善与扩大,使国际社会能够更多地分享中国发展的溢出效应,从而更好地对冲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猜忌,并有效推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对中国自身而言,扩大内需、倚重消费,亦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民众更多分享增长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提振内需已成为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有效连接点。
  在此过程中,民生问题将成为重中之重,为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增加动能。一方面,只有更好地创富才能更好地均富,这有待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只有在行之有效的政治框架下,民生问题才能避免沾染过多的民粹色彩,才能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使富者安心,使贫者安居。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事业与民主建设是缺一不可的,民主建设从长远来看将为民生事业保驾护航。
  从历史来看,重要大国间国力的消长期间,此前领先者对后来居上者的猜忌乃至防范都在所难免,也是可以理解的,这需要后来者妥善应对。但亦无须过于忧心忡忡:内政修明,百姓安居乐业,外交与人为善,国际经济交往利人利己,就是面对围堵乃至压制最好的应对之道。
其他文献
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必须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考察。当今的世界格局,表现形式是国家的冲突,但是如果从深层次的文明角度来看,国家冲突实际上是文明的竞争。如今美国、欧盟和新崛起的中国三分天下,背后实际都有文明的因素。世界的称霸战除了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方面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文明话语和文明制度的竞争。  美国作为一个新教文明,能够不断地内化其他文明进来,因此它还依然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活力。而欧盟
期刊
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是怎样进行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三次改革使得经济获得了三次大的增长,唯有市场经济才是人类目前所发现的最有效的经济体制。不管未来中国怎么改革,发展市场经济是最基本的原则。  2007年开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在下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将亡党亡国。”违法乱纪的事件已经让人触目惊心。根据反贪局的数据,
期刊
1959年的新加坡,200万人口中40%居住在贫民窟和窝棚内,大多数居民只能栖身在用木板和铁皮搭建的棚屋中,只有9%住房状况良好,但人均住房只有3.3平方米。极端恶劣的住房条件和安全状况,导致居住区内两次失火,烧死数十人。这迫使政府痛下决心,实行“居者有其屋”的计划,令居民从人口和居住集中的市中心向四面分散居住。  196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组屋的建设和开发,隶属国家发展部。19
期刊
M过去30年,经济发展主要遵循邓小平改革的两个目标,“少数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政治体制主要延续邓小平的两个主要思路,“代际政治”和“三位一体”。从“邓小平时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胡锦涛时代”建立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国家逐渐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寻求平衡,保持了中国社会发展和相对稳定。“代际政治”指的是邓小平确立了一代一代的领导人,“三位一体”则指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
期刊
市场预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对国际能源需求和价格走势的趋势预测——其中的变量太多。但从大趋势判断,似乎又非常容易,因为国际国内的分析师群体判断基本是一边倒:就是上升,而且是大幅度上升。能源危机一定会威胁人类生存。  笔者却基本不同意这样的判断,为什么?这个世界在变,而且变化很快、很大,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美国新能源战略的成功以及中国节能减排的潜力,当然也包括未來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崛起。总之,
期刊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本报告以荆门、焦作等六个城市为案例,分析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展、财力保障机制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该调研报告并提出以下建议:在考虑财政承受力的前提下,不断增加财政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投入;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合理调整支出结构;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城乡
期刊
《正义论》  约翰·罗尔斯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经一度着迷于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如萨特的哲学。其实萨特的思想是相当自我和为己的,这并不是说他个人不慷慨和不关照朋友、不提携年轻人,而是说,为了反对他面前的压力和权势,为了实现他自己的理念,他可以去支持别国和别人面对的远远大得多的压迫和权力。  这有时真像是为了自己的绝对自由,为了消除自己的一点不适而不顾别人的死活——这不是
期刊
长期以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货币实物(金银货币或纸币现钞)清算是一种最基本的清算方式,但这种方式需要大量地铸造或印制、携带、运输、清点、交割(移交货币实物)、消耗和销毁货币等,成本和效率等跟不上经济交往发展的需要。于是,由清算机构(主要是银行)作为中介进行记账清算的方式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  当今社会,现钞清算在整个货币清算总量中的比重已经非常低(不足1%),相应的,在社会货币总量(广义货币,即
期刊
全球经济至今尚未摆脱2008年至200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到接近3%,这意味着自经济危机以来,有近半个百分点的增长被削掉了。而这种放缓的趋势很有可能将继续下去。  那么,这种趋势能够得到扭转吗?增长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得以恢复?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使经济提速,还是任由主要市场经历痛苦的调整?怎样做才能防止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极限”在2013年后降速缓慢?  在即将过去的2
期刊
这似乎是个很大的话题,其实又是个非常个人化的小个案;这似乎是件需要花费口舌才能讲清楚的事情,其实又是没什么可多说、并且一说便俗的无言之语。  本文拟从一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所谓关键词——软实力——开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国人将文化叫做了软实力,也搞不清楚这算是权力的傲慢,还是官府的无知。文明国家的人们从来不把文化叫做软实力,最著名的例子便是英国首相邱吉尔的名言:宁可没有印度殖民地,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