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情感因素,使学生明其理、导其行呢?情境教学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下面我就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感受谈一点看法。
一、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用与教材内容相符、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
如《甲午战争》一节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导言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历史的1894年,共同体会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历史。”这样的语言使课堂一开始就弥漫了浓重的气氛,使学生的思维与课本内容的氛围相融合,对于下面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
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各种电教器材,例如,收录机、幻灯机、电影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由于他们视听并举、图文并茂,传播的信息形象逼真,突出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直接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增进教学过程的娱乐色彩,这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大有好处,而且能调动情感因素,发挥大脑右半球的功能,给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教学提供新的条件。其思维活动在借助于观察、形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向更高阶段发展。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内容情境之中。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将历史背景的画面风俗化
风俗化就是要全面准确地交待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阶级状况、经济现象、文化氛围等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不能只局限于某个特殊原因或偶然现象的描述上,选材不同,结论必然会不同。政治背景要讲明当时的制度与阶级结构;经济背景要讲明当时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这种角度要求是科学完整的教学要求。
2.将当代历史与政治地理综合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前面所论述的是再现历史情景的必要,而这里要论述的是讲述历史时回到现实中来的要求。这种历史感与现实感的呼应是由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不仅是方法,而且是任务。由课堂走向社会现实,将现实情景引入课堂是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需要。例如“三农”问题、沿海开放、城市改革问题必须讲明历史原因、沿革,又例如“海湾战争、苏东剧变“等必须讲明欧美因素以外的世界潮流和内部矛盾的激化。
3.将历史人物故事化
讲人物经历不能只罗列时间上的流水账,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对历史事件的处理也反映出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与理智。所以“活化“历史人物就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产生感情。例如林则徐禁烟、丁汝昌自刎、孙中山蒙难等,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与他们特殊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他们的处事态度基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性与独立思想。不论是心理分析法还是阶级分析法都离不开人物的成长经历。这些历史事件的描写和悲壮场面的渲染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极好素材,所以说情景展现是思想教育的需要。同时将历史人物故事化、将历史事件情景化又是揭示人物思想和心理的必要途径。
4.将文化典型题材艺术化
将典型的文化题材艺术化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艺术上的审美观。例如讲文学艺术时突出词藻的华丽,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讲绘画艺术时要突出线条色彩的有机搭配,更主要的是反映其神似与韵味;在讲建筑艺术时要突出其轮廓与结构,更主要的是反映能工巧匠的真实意图。
5.将文献材料情节化
这里所指的材料包括历史人物的语录言论、重要会议的决议、法律文件的条款、革命纲领的内容等,讲明这些材料产生、修订、斗争、确定的曲折过程。例如讲法国的《人权宣言》,就要讲明政治上神权迷信的危害,不同阶级、不同派别有不同的政治要求与经济要求。在讲中国共产党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时,要讲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三個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蒋介石的不同称呼所起的作用。这样的材料是富有情节的、生动具体的,不是简单的罗列。
要做到“死材料”能“活用化”,就必须讲明材料产生时的矛盾斗争与分歧及修订颁布时的各种反响等。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但材料本身也能反映选用者所处的立场。
总之,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大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肯定会游刃有余。
一、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用与教材内容相符、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
如《甲午战争》一节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导言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历史的1894年,共同体会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历史。”这样的语言使课堂一开始就弥漫了浓重的气氛,使学生的思维与课本内容的氛围相融合,对于下面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
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各种电教器材,例如,收录机、幻灯机、电影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由于他们视听并举、图文并茂,传播的信息形象逼真,突出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直接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增进教学过程的娱乐色彩,这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大有好处,而且能调动情感因素,发挥大脑右半球的功能,给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教学提供新的条件。其思维活动在借助于观察、形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向更高阶段发展。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内容情境之中。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将历史背景的画面风俗化
风俗化就是要全面准确地交待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阶级状况、经济现象、文化氛围等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不能只局限于某个特殊原因或偶然现象的描述上,选材不同,结论必然会不同。政治背景要讲明当时的制度与阶级结构;经济背景要讲明当时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这种角度要求是科学完整的教学要求。
2.将当代历史与政治地理综合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前面所论述的是再现历史情景的必要,而这里要论述的是讲述历史时回到现实中来的要求。这种历史感与现实感的呼应是由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不仅是方法,而且是任务。由课堂走向社会现实,将现实情景引入课堂是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需要。例如“三农”问题、沿海开放、城市改革问题必须讲明历史原因、沿革,又例如“海湾战争、苏东剧变“等必须讲明欧美因素以外的世界潮流和内部矛盾的激化。
3.将历史人物故事化
讲人物经历不能只罗列时间上的流水账,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对历史事件的处理也反映出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与理智。所以“活化“历史人物就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产生感情。例如林则徐禁烟、丁汝昌自刎、孙中山蒙难等,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与他们特殊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他们的处事态度基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性与独立思想。不论是心理分析法还是阶级分析法都离不开人物的成长经历。这些历史事件的描写和悲壮场面的渲染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极好素材,所以说情景展现是思想教育的需要。同时将历史人物故事化、将历史事件情景化又是揭示人物思想和心理的必要途径。
4.将文化典型题材艺术化
将典型的文化题材艺术化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艺术上的审美观。例如讲文学艺术时突出词藻的华丽,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讲绘画艺术时要突出线条色彩的有机搭配,更主要的是反映其神似与韵味;在讲建筑艺术时要突出其轮廓与结构,更主要的是反映能工巧匠的真实意图。
5.将文献材料情节化
这里所指的材料包括历史人物的语录言论、重要会议的决议、法律文件的条款、革命纲领的内容等,讲明这些材料产生、修订、斗争、确定的曲折过程。例如讲法国的《人权宣言》,就要讲明政治上神权迷信的危害,不同阶级、不同派别有不同的政治要求与经济要求。在讲中国共产党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时,要讲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三個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蒋介石的不同称呼所起的作用。这样的材料是富有情节的、生动具体的,不是简单的罗列。
要做到“死材料”能“活用化”,就必须讲明材料产生时的矛盾斗争与分歧及修订颁布时的各种反响等。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但材料本身也能反映选用者所处的立场。
总之,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大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肯定会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