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机器人的人工智能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5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机器人诞生之初人类便一直存在着“机器人恐惧症”的想法,但机器人真的快征服地球了吗?真正伤脑筋的,是所谓的“人工智能”。但在担心机器人比人类聪明使人类失去存在的必要,或是机器人奴隶反抗人类主人之前,我们先要问的是,人工智能有可能吗?还是先来看看机器人的历史吧!
  
  机器人历史回顾
  
  最早的“机器人”顶多只能算是结构精密的自动化机械,就像你不会称一个时钟为机器人一样。那时的机械以现代的角度来说也称不上是机器人,但想象古希腊人看到希洛(Hero of Alexandria)或阿加扎利(Al-jazari)所做的精巧自动机器(称为Automaton)时,他们的感觉恐怕和我们第一次看到iPhone的感觉差不多吧。而“人形机器人”的概念来自大发明家(兼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人体解剖学家、画家、雕塑家、建筑师、植物学家、音乐家和左手倒着写字专家)达文西。他的众多草稿中,就包括一个内含机械构造的武士盔甲。就像大部份达文西草稿内的东西一样,没人知道在当时有没有人做出这么个机器人来,但看机械,似乎会站会坐、会挥手,嘴巴还会动呢!
  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出现于1959年。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沃尔研制出世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台机器人外形像一个坦克的炮架,基座上有个可转动的大机械臂,该臂上又伸出一个可伸缩和转动的小机械臂,能进行一些简单操作,代替人做一些诸如抓放零件的工作。
  经过了40年的发展,机器人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这呈现了各门科学技术相互融会贯通的结果。现代工业机器人主要有四种类型:(1)顺序型——这类机器人拥有规定的程序动作控制系统;(2)沿轨迹作业型——这类机器人执行某种移动作业,如焊接、喷漆等;(3)远距作业型——比如在月球上自动工作的机器人;(4)智能型——这类机器人具有感知、适应以及思维和人机通信机能。
  智能机器人是最复杂的机器人,也是人类最渴望能早日制造出来的机器人。要制造一台智能机器人相当困难,这就涉及到了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主要目标就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谈谈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奠基者,大部份人都公认是英国的数学家图灵(AlanTuring)。他发明了一种称为图灵试验的测试方式,做为机器是否有人工智能的判断标准:让机器和真人分别坐在两个看不见对方的房间里,通过电脑屏幕打字交谈。如果人类无法判定坐在对面盒子里的是人类还是机器的话,那机器就通过了这个“图灵试验”。依现在的技术,要做出在一般性交谈中很像真人的电脑响应程序已经很容易,但拿稍微深入一点的内容去戳电脑,电脑马上就原型毕露了。
  这就是为什么一部分哲学家和科学家相信类似人类的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的原因——电脑根据输入的文字操弄自己手上的数据库,然后再回答出一个答案来,这样叫做“智慧”吗?电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以IBM的深蓝为例。当年深蓝打败了世界棋王卡斯珀罗夫被誉为是人工智能的一大进步,但深蓝真正在做的,只是把每一步可能的棋步都算出来,并且据此决定什么步数算出来的赢面最大而已。如果接下来问深蓝晚饭吃什么好,深蓝也只有卡壳的份儿。从某些角度上来看,现在的人工智能顶多只能说是强化版的电话语音而已,使用者输入123,电脑就根据这个切换到不同的回答。简单来说,电脑无法像人类一样,整合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产生“灵光一闪”的时刻,创造出新的发明、新的设计或新的理念。究竟人工智能还有多遥远呢?
  目前科学家面临着两个大问题——辨识和常识。人类在辨识方面没有什么困难(通常情况下),可以从眼睛看到的画面中,分析出每个物体的属性,并且过滤掉不重要的东西:可以从耳朵听到的声音中,自动将不同的声音分离开来,甚至专注在被大音量掩盖的小声音上,一切都不用特别去想就能办到。但机器人就没办法了,它们可以看得比人类清楚,听得比人类清楚,但他们无法知道究竟它们听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什么。人类有这样的能力,源自于长时间的演化,让许多“运算”都被潜意识中的脑力分摊掉了,意识所见到的世界,只是经过潜意识计算处理后,剩下来的简化部份。更重要的,人类有能力跟经验判断、分类未知的事物,而这是电脑办不到的。
  另一个人工智能的难题是常识。人类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中获得常识。例如“水是湿的”、“时间不会倒流”、“绳子可以拉,但不能推”、“苹果有现实扭曲力场”等,这些事情不能用程序来表达,只能在碰到的时候学起来。海伦凯勒学习“水”的含意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但人类有能力将概念(实物的水和文字的水)连接起来,机器人却做不到。每一样概念都要用程序写进机器人的内存里,机器人才会“懂得”。换句话说,就是机器人没有连结概念的学习能力。
  
  如何让机器人有智能?
  
  那要怎样做,才能让机器人有接近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目前有两派的做法。一派称为“上到下”,另一派是“下到上”。上到下的这一派。认为人工智能,就是将所有机器人该知道的事以“规则”的方式写进机器人的内存里(向阿西莫夫致敬),发现机器人哪里不行,就补充进去,直到完善为止。深蓝是这样,前阵子Darpa大挑战赛也是。这种方式的问题呢?机器人还是没有学习能力。自然,随着规则愈来愈多,机器人会愈来愈像有智慧的样子,但反过来说,只要一碰到规则之外的状况,或是对规则理解错误,事情就糟糕了。我们有可能将所有的规则都写出来吗?有可能,但目前进展非常非常缓慢。或许一个方法是让机器人根据感知补充,或甚至自定规则,但先不说目前的技术还办不到,重要的是,人类敢这么做吗?
  下到上则是反过来,不事先设定任何规则,而是让机器人在自然环境中靠着模仿和尝试错误来建立对周遭的理解。这种方式用在像Roomba这样的自动机器人上还蛮成功的,毕竟它只要知道上次往前跑多远撞墙,下次就会在快撞墙的时候转弯,看起来好像有学习能力。但例如要让Roomba靠着“尝试错误”来抓老鼠,就困难重重了。
  
  人工智能的瓶颈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只是在“学习”上面打转,还没有触及“情绪”、“意识”这类更高深的问题。就算人工智能能了解实体概念(水、桌子)、抽象概念(上、下、高、扁),人工智能能有“喜欢”、“忌妒”、“后悔”、“恐惧”这样的非逻辑属性吗?会有高兴、难过这样的情绪反应吗?许多科学家认为这就是机器人和人类的分水岭了:电脑依逻辑运作,因此它的行为都是依照分析现况,找出最适合的动作。反过来说,为什么一定要有非逻辑的判断方式呢?
  或许在人类的演化中能找到解答。生物不见得有时间去运算所有的可能性之后,再运算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来,因此有“喜欢”这样的情绪,来协助我们做选择;因为有时做的决策不够精细,因此有“后悔”这样的情绪帮我们避免重蹈复辙:有恐惧这样的情绪可以让我们在危急的时候做出快速的反应,而不会因为思考方案而危害生命。机器人如果没有情绪的话,随着智能愈来愈高,总会有停罢的一天的,因为当要计算的问题愈来愈多,或是问题本身有问题的时候,它会没有一个备用的非理性回路让它跳出来。
  意识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因为究竟意识是什么,目前人类还给不出个定论来。这牵扯到了前面提到过的“理解”的问题——假设有一台电脑,完全可以通过图灵测试,可以跟人类毫无问题地交谈,这样算不算有意识?到底和人类的意识差在哪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所以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进度如何?随着电脑科技的进步,部份人类逊于机器的工作,像大型系统管理、文书工作等,都会逐渐电脑化、自动化,直到有一天科幻小说里的那种掌管一切的超级电脑出现为止。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远。但是不是超强的计算能力就会让电脑“产生意识”甚至进而“奴役人类”?这可不是件靠单纯计算能力就能办到的事。但科技的进步速度之快,让我们很难对此妄下断言,或许我们该来好好打算一下,要怎么和未来的电脑主人们共处了。
  
  责任编辑 尹莹莹
其他文献
美国《巴伦周刊》2020年2月17日  南极圈冰雪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现象在本世纪内会明显显现,且程度超过以往的估算。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的研究表明,2100年之前,仅南极冰雪融化这一因素就可能将导致海平面升高58厘米。德國波茨坦气候研究所的雷弗曼率领的团队得出的结论是,温室气体排放不下降的情况下,海平面升高的幅度在6厘米和58厘米之间;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明显下降,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在4厘米和37厘米之
五花八门的“羊”植物    羊肉美味壮阳、羊骨补肾强筋、羊角安神明目、羊肚益脾养胃……羊这种动物浑身是宝。于是,从羊头到羊脚,也都被人们拿来命名植物,如羊角藤、羊角拗、羊耳蒜、羊蹄草、羊蹄大黄等等,甚至连羊屎,也成为了忍冬科一种植物的名字,这种性平味酸涩,可治痢疾、下血和风湿痹痛的植物,由于种子形状酷似羊屎而被称为“羊尿条根”。因此,“羊植物”可谓是五花八门,其中比较抢眼的,当属羊蹄甲和羊踯躅两种
“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正在进行之中,此奖是由中国政府颁发的环保人物大奖。为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此奖不仅将评选出8~10位本年度为环保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还将有反面人物的提名。评选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以下言论均为各网站上网友的留言。  盼天更蓝,水更绿,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活下去。那么请关注我们的环境,首先从关注“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开始吧!  年度人物不应该拘泥于自然环境的
今年2月12日,是达尔文诞生200周年纪念日。在我国,妇孺皆知的外国科学家并不是很多,而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则是其中之一;能深入到平民百姓中的科学理论更是凤毛麟角,而达尔文的进化论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进化论的产生    达尔文幼年时,家中打算把他培养成一代名医,继承祖业;后来又把他送到剑桥大学基督学院主修神学,但是他却迷恋上了博物学研究。1831年,他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当年12月便以学者的身份搭
最近媒体刊登了一封俄罗斯作者的来信,来信猛烈批评了中国人的古老陋习,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反思与讨论。以下便是这封来信的一部分。  “我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随地吐痰,但是,他们就是在这样做,随时随地。我真是怀疑,中国人从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的那一刻起,是否意识到这对于中国来说已成为民族灾难。”  ——叶琳娜  痰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呼吸道传染病,像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气管炎、肺炎
豚鹿也叫芦蒿鹿,是一种热带小型鹿,体长100~115厘米,肩高60~70厘米,尾长20厘米,体重35~50千克。豚鹿的腿比较短,身体粗壮,因而体型显得矮胖而粗壮,不如梅花鹿般修长,尤其是行走时不像其他鹿类那样昂首窜跳,而是将头部低垂,姿态像猪,这也是被称为豚鹿的原因。雄兽具有一对三权形的角,但较细而短小,除眉叉外,主干的远端还分出一个短的第二叉。雌兽无角。豚鹿体毛为淡褐色,腹部为灰色,夏季为漂亮的
一场漂泊不定的风把你送到我的故乡,于是,我和你不期而遏,我在你的荫蔽下一天天长大,你在我的灵魂里一天天长高——这便是故乡那摇曳在我灵魂深处的苦楝树,一棵在愁风中舞蹈,在苦雨中歌唱,在漫天飞雪中傲视苍穹的苦楝树。    朱元璋的愤怒    苦楝是一种奇特的树。在乡村,它让人熟视无睹;在城市,它远离人们的视线。苦楝(MeliaazedarachL.),音练,又名森树、翠树、楝枣树、紫花树。《尔雅翼》说
人类最早何时开始种红辣椒  很多人吃饭离不开红辣椒,但人类最早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开始种红辣椒,一直是个谜。不过,考古学家的最新发现给出了一个答案:人类最晚在6100年前在南美就开始种红辣椒了。考古学家在美洲7处考古挖掘点的研磨碎石、沉积物以及烧焦的陶瓷炊具中发现了一些淀粉微化石。鉴定后认为,这些淀粉来自红辣椒。考古学家们进一步比较后发现,厄瓜多尔境内考古点的红辣椒淀粉化石已有6100年历史,是其中
在众多的猫科动物中,狮、虎、豹是著名的三大“兽中之王”。不同于仅有一个物种的狮(唯一身上没有斑纹的猫科动物)和虎(身上有黑色斑纹),世界上以豹为名的动物有金钱豹、雪豹、美洲豹、云豹和猎豹等5种(身上有均黑色的斑点)。人们常把它们混为一谈,其实,只有金钱豹才是真正的“豹”,其他几种都是金钱豹的近亲或远亲,甚至比金钱豹与狮、虎的亲缘关系还要远一些。    花豹一族    金钱豹也称为豹或豹子,分布非常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衣服也加入了很多科技元素。科技和时装联姻的最成功案例是把技术增加到时装的功能中。电子织物生产商Tex-tronics公司就设计了一款能监控穿者心跳数据的高科技运动型文胸。  耐克公司和苹果公司合作生产的“Air Zoom Moire”气垫跑鞋的鞋底内置了一个无线传感器,传感器能和连接着苹果公司iPodnano音乐播放器的无线接收器相互通信,帮助使用者了解跑步或锻炼情况。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