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吉林省西部潜在石漠化区域自然状况和生态建设情况,选定欧李、小叶锦鸡儿和山杏3种适生树种,并提出了4种配置模式。通过树种成活率、生长情况及植被覆盖率指标的测定,对吉林西部潜在石漠化土地提出了优化配置模式。
关键词:吉林西部;潜在石漠化;配置模式
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potential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in western Jilin, this paper selects three suitable tree species for Cerasushumilis, Caraganamicrophylla, and Prunussibirica, and proposes four configuration modes.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mode of potential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in Western Jilin Province was put forward by measuring the survival rate, growth status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rate of tree species.
Key words: West of Jilin Province; Potenti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Configuration Mode
吉林西部屬干旱、半干旱地区,其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植被覆盖度低[1,2]。石漠化,也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被学术界称为“生态癌症”,可算作荒漠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研究表明,荒漠化土地人工植被恢复成效低的主要原因是种质资源选择不当及配置不合理[3-5]。因此,本文在以往工作基础上,针对吉林西部潜在石漠化区域植被退化等问题,建立的试验地,选定欧李、小叶锦鸡儿和山杏3种适生树种,进行了潜在石漠化区域树种配置模式的优选分析,满足该区土地治理与生态建设的迫切需求,为潜在石漠化区域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定为洮南市永茂机械林场,面积1.5hm2。洮南市永茂机械林场位于洮南市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的余脉,属风沙丘陵的干旱区,总面积11265hm2,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560hm2。选定试验地为该区的潜在石漠化区域,立地条件差,树种单一,植被类型少、覆盖率低。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欧李、小叶锦鸡儿和山杏。
2.2试验方法
带状混交能有效缓冲林内种间竞争,选择乔灌和灌灌混交模式。针对吉林西部潜在石漠化区域应用欧李、小叶锦鸡儿、山杏的优良苗木进行带状混交,品字型排列。
对永茂机械林场潜在石漠化区域选定树种进行不同配置模式,(1)山杏×小叶锦鸡儿;(2)山杏×欧李;(3)小叶锦鸡儿×欧李;(4)山杏×小叶锦鸡儿×欧李,各模式试验小区面积为50m×50m,对比植物生长指标和植被覆盖度,选出最佳模式。
3结果分析
3.1不同模式苗木成活率分析
由图1可知,栽植小叶锦鸡儿、山杏及欧李的优良类型均能够适应吉林西部潜在石漠化试验区土壤条件,试验区苗木栽植的总成活率为85.9%,3种树种分别成活率均可达到80%以上,无显著差异。
3.2不同模式苗木生长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吉林西部潜在石漠化区域试验地不同配置模式栽植的小叶锦鸡儿、山杏及欧李优良类型均生长良好,其株高、地径和冠幅均有显著增长,4种模式间无显著差异,见图2-图4。
3.3不同模式植被覆盖率分析
调查石漠化区域不同配置模式植被覆盖率,结果如图5所示,苗木栽植第二年,4种配置模式的植被覆盖率均较自然情况有较大提高,其中山杏小叶锦鸡儿模式的植被覆盖率最高,为58.8%,较自然情况(CK)提高22%。
4结论与讨论
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条件差,对外界强迫响应敏感、反应迅速,是荒漠化发生的高频地带,潜在石漠化是本区域土地退化的严重威胁,虽所占比例小,但其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是治理的难点。本研究结合选育树种栽植苗木成活率、生长情况及植被覆盖率指标进行分析,优选潜在石漠化区域最佳配置模式为——山杏小叶锦鸡儿带状混交模式,有助于吉林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优化及区内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
研究中同时开展了群落稳定性及土壤含水率、养分指标的测定,但因栽植树种苗龄较小且栽植年限较短,试验中测定数据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选取更多指标并持续开展测定、分析,进一步论证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 郭瑞霞, 管晓丹, 张艳婷. 我国荒漠化主要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 2015, 33(3):505-513.
[2] 殷贺, 李正国, 王仰麟.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3): 345-352.
[3] 蒋德明, 张娜, 阿拉木萨,等.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植被优化配置模式试验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14, 31(1):149-156.
[4] 阿拉木萨, 慈龙骏, 杨晓晖, 等.科尔沁沙地不同密度小叶锦鸡儿灌丛水量平衡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 ( 1) : 31-35.
[5] 李新荣, 张志山, 王新平, 等. 干旱区土壤-植被系统恢复的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J]. 中国沙漠, 2009, 29(5):845-852.
关键词:吉林西部;潜在石漠化;配置模式
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potential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in western Jilin, this paper selects three suitable tree species for Cerasushumilis, Caraganamicrophylla, and Prunussibirica, and proposes four configuration modes.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mode of potential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in Western Jilin Province was put forward by measuring the survival rate, growth status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rate of tree species.
Key words: West of Jilin Province; Potenti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Configuration Mode
吉林西部屬干旱、半干旱地区,其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植被覆盖度低[1,2]。石漠化,也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被学术界称为“生态癌症”,可算作荒漠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研究表明,荒漠化土地人工植被恢复成效低的主要原因是种质资源选择不当及配置不合理[3-5]。因此,本文在以往工作基础上,针对吉林西部潜在石漠化区域植被退化等问题,建立的试验地,选定欧李、小叶锦鸡儿和山杏3种适生树种,进行了潜在石漠化区域树种配置模式的优选分析,满足该区土地治理与生态建设的迫切需求,为潜在石漠化区域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定为洮南市永茂机械林场,面积1.5hm2。洮南市永茂机械林场位于洮南市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的余脉,属风沙丘陵的干旱区,总面积11265hm2,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560hm2。选定试验地为该区的潜在石漠化区域,立地条件差,树种单一,植被类型少、覆盖率低。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欧李、小叶锦鸡儿和山杏。
2.2试验方法
带状混交能有效缓冲林内种间竞争,选择乔灌和灌灌混交模式。针对吉林西部潜在石漠化区域应用欧李、小叶锦鸡儿、山杏的优良苗木进行带状混交,品字型排列。
对永茂机械林场潜在石漠化区域选定树种进行不同配置模式,(1)山杏×小叶锦鸡儿;(2)山杏×欧李;(3)小叶锦鸡儿×欧李;(4)山杏×小叶锦鸡儿×欧李,各模式试验小区面积为50m×50m,对比植物生长指标和植被覆盖度,选出最佳模式。
3结果分析
3.1不同模式苗木成活率分析
由图1可知,栽植小叶锦鸡儿、山杏及欧李的优良类型均能够适应吉林西部潜在石漠化试验区土壤条件,试验区苗木栽植的总成活率为85.9%,3种树种分别成活率均可达到80%以上,无显著差异。
3.2不同模式苗木生长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吉林西部潜在石漠化区域试验地不同配置模式栽植的小叶锦鸡儿、山杏及欧李优良类型均生长良好,其株高、地径和冠幅均有显著增长,4种模式间无显著差异,见图2-图4。
3.3不同模式植被覆盖率分析
调查石漠化区域不同配置模式植被覆盖率,结果如图5所示,苗木栽植第二年,4种配置模式的植被覆盖率均较自然情况有较大提高,其中山杏小叶锦鸡儿模式的植被覆盖率最高,为58.8%,较自然情况(CK)提高22%。
4结论与讨论
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条件差,对外界强迫响应敏感、反应迅速,是荒漠化发生的高频地带,潜在石漠化是本区域土地退化的严重威胁,虽所占比例小,但其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是治理的难点。本研究结合选育树种栽植苗木成活率、生长情况及植被覆盖率指标进行分析,优选潜在石漠化区域最佳配置模式为——山杏小叶锦鸡儿带状混交模式,有助于吉林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优化及区内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
研究中同时开展了群落稳定性及土壤含水率、养分指标的测定,但因栽植树种苗龄较小且栽植年限较短,试验中测定数据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选取更多指标并持续开展测定、分析,进一步论证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 郭瑞霞, 管晓丹, 张艳婷. 我国荒漠化主要研究进展[J]. 干旱气象, 2015, 33(3):505-513.
[2] 殷贺, 李正国, 王仰麟.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3): 345-352.
[3] 蒋德明, 张娜, 阿拉木萨,等.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植被优化配置模式试验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14, 31(1):149-156.
[4] 阿拉木萨, 慈龙骏, 杨晓晖, 等.科尔沁沙地不同密度小叶锦鸡儿灌丛水量平衡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 ( 1) : 31-35.
[5] 李新荣, 张志山, 王新平, 等. 干旱区土壤-植被系统恢复的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J]. 中国沙漠, 2009, 29(5):84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