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网球肘治疗期间应用小针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网球肘患者,于2019年3月-2020年4月,期间将实施小针刀治疗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实施小针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0%,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小针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小针刀;体外冲击波;网球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114-01
网球肘又被称作肱骨外上髁炎,属于临床骨伤科常见疾病,是指肱骨外上髁肌腱附着处组织和桡侧副韧带肌腱粘连,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典型临床症状,与肘、腕关节长时间用力有着密切联系,多伴有慢性无菌性炎症。临床多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该治疗方式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等优势,取得的临床效果良好[1]。基于此,本文对网球肘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联合小针刀治疗效果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均为我院收治的网球肘患者,研究时间设定于2019年3月-2020年4月,研究期间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有42例,年纪最大的69岁,年纪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44.44±7.8)岁;其中包括18例男性和24例女性。观察组患者有42例,年纪最大的67岁,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44.46±7.9)岁;其中包括20例男性和22例女性。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组间差异微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小针刀治疗,协助患者取坐位,使其肘关节屈曲90°,找到肱骨疼痛敏感部位,对其进行常规消毒,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让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将一次性标准针刀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使针体与皮肤呈90°,然后使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和切开剥离法进行操作,待锐边刮平后维持桌面和针身45°角,再使用横形铲剥法剥开骨突周围组织粘连处,将提针刀刺于皮下,疏通尺侧腕伸肌、指总伸肌、伸腕肌之间的粘连点,最后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后用输液贴贴敷针孔。每周治疗一次,共治疗3次即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先予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过程中选用冲击波治疗仪,选择1-2个肘外侧明显压痛点作为冲击点,以压强为1.8(bar),冲击波频率为10HZ,脉冲次数维持在1000-2000次,冲击间隔时间为3天,连续治疗3次。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若患者治疗后肘关节外侧压痛和疼痛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内未复发则为痊愈;若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压痛症状仍旧存在,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则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仍旧较为明显,关节活动度较低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效果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n,%)的形式描述治療效果,组间数据实施卡方值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网球肘属于一种长期慢性劳损性疾病,发病部位集中在前臂伸肌总肌腱、肱骨外上髁着点处,是由前臂伸肌反复劳损导致,属于一种肘外侧疼痛综合征,以局部肿胀和刺激后疼痛为典型临床症状。目前针对期病理机制尚不清晰,多数学者认为其与长期过度创伤和劳累有着密切联系,临床多应用小针刀治疗,可直接刺激病灶,破坏病变组织,加快坏死组织的吸收;松解粘连部位,促进微循环,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修复受损组织组织。而体外冲击波属于一种非侵入手术操作,通过将能量聚焦于伸肌总健附着点处,能够准确冲击病变部位,破坏粘连刺激,促进微循环,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2,3]。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网球肘实施小针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具有安全、无损伤等优势。
综上所述,将小针刀联合体外冲击波运用于网球肘治疗中,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松解组织粘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何江涛,郭华,李众毅,等.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痛点注射与小针刀松解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对比研究[J].中医正骨,2019,31(03):11-14+19.
[2]代亮,莫元森,胡永春,等.小针刀治疗网球肘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035(007):880-880.
[3]黄晓文,洪顾麒,凡进,等.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介入和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9,13(12):888-892.
贵定县中医医院康复科 贵州贵定 551300
关键词:小针刀;体外冲击波;网球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114-01
网球肘又被称作肱骨外上髁炎,属于临床骨伤科常见疾病,是指肱骨外上髁肌腱附着处组织和桡侧副韧带肌腱粘连,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典型临床症状,与肘、腕关节长时间用力有着密切联系,多伴有慢性无菌性炎症。临床多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该治疗方式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等优势,取得的临床效果良好[1]。基于此,本文对网球肘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联合小针刀治疗效果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均为我院收治的网球肘患者,研究时间设定于2019年3月-2020年4月,研究期间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有42例,年纪最大的69岁,年纪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44.44±7.8)岁;其中包括18例男性和24例女性。观察组患者有42例,年纪最大的67岁,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44.46±7.9)岁;其中包括20例男性和22例女性。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组间差异微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小针刀治疗,协助患者取坐位,使其肘关节屈曲90°,找到肱骨疼痛敏感部位,对其进行常规消毒,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让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将一次性标准针刀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使针体与皮肤呈90°,然后使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和切开剥离法进行操作,待锐边刮平后维持桌面和针身45°角,再使用横形铲剥法剥开骨突周围组织粘连处,将提针刀刺于皮下,疏通尺侧腕伸肌、指总伸肌、伸腕肌之间的粘连点,最后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后用输液贴贴敷针孔。每周治疗一次,共治疗3次即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先予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过程中选用冲击波治疗仪,选择1-2个肘外侧明显压痛点作为冲击点,以压强为1.8(bar),冲击波频率为10HZ,脉冲次数维持在1000-2000次,冲击间隔时间为3天,连续治疗3次。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若患者治疗后肘关节外侧压痛和疼痛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内未复发则为痊愈;若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压痛症状仍旧存在,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则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仍旧较为明显,关节活动度较低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效果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n,%)的形式描述治療效果,组间数据实施卡方值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网球肘属于一种长期慢性劳损性疾病,发病部位集中在前臂伸肌总肌腱、肱骨外上髁着点处,是由前臂伸肌反复劳损导致,属于一种肘外侧疼痛综合征,以局部肿胀和刺激后疼痛为典型临床症状。目前针对期病理机制尚不清晰,多数学者认为其与长期过度创伤和劳累有着密切联系,临床多应用小针刀治疗,可直接刺激病灶,破坏病变组织,加快坏死组织的吸收;松解粘连部位,促进微循环,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修复受损组织组织。而体外冲击波属于一种非侵入手术操作,通过将能量聚焦于伸肌总健附着点处,能够准确冲击病变部位,破坏粘连刺激,促进微循环,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2,3]。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网球肘实施小针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具有安全、无损伤等优势。
综上所述,将小针刀联合体外冲击波运用于网球肘治疗中,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松解组织粘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何江涛,郭华,李众毅,等.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痛点注射与小针刀松解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对比研究[J].中医正骨,2019,31(03):11-14+19.
[2]代亮,莫元森,胡永春,等.小针刀治疗网球肘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035(007):880-880.
[3]黄晓文,洪顾麒,凡进,等.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介入和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9,13(12):888-892.
贵定县中医医院康复科 贵州贵定 5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