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周公庙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期了解西周时期关中地区周人的生业方式及采邑型聚落内的社会状况.数据显示,狗和大部分猪为家养杂食,少部分猪可能为山林放养;牛、羊采取野外放养与家庭圈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鹿为野生资源,未见人为饲养证据.先民的日常食物以C4类作物(粟、黍)为主导,动物蛋白主要来源于家畜.男性的δ13C、δ15N平均值高于女性,下层贵族的δ13C、δ15N平均值高于普通平民,但均未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同位素数据及动、植物考古学研究可知,周公庙遗址西周时期农业得到较大发
【机 构】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周公庙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期了解西周时期关中地区周人的生业方式及采邑型聚落内的社会状况.数据显示,狗和大部分猪为家养杂食,少部分猪可能为山林放养;牛、羊采取野外放养与家庭圈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鹿为野生资源,未见人为饲养证据.先民的日常食物以C4类作物(粟、黍)为主导,动物蛋白主要来源于家畜.男性的δ13C、δ15N平均值高于女性,下层贵族的δ13C、δ15N平均值高于普通平民,但均未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同位素数据及动、植物考古学研究可知,周公庙遗址西周时期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以粟作农业为主体、家畜养殖为辅助、采集狩猎为补充的复合型生业模式,中下层个体间生活方式及食物结构差异不大,社会整体较为稳定.
其他文献
晚商时期的兽面纹大圆鼎,不仅形体硕大,花纹特征明显,在墓葬中的出土位置特殊,且只出一件,在当时社会生活和丧葬礼仪活动中,应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西周早期兽面纹大圆鼎也较多见,使用规制延用殷礼.此类兽面纹大圆鼎多自名为鬻.据此判断,此类大圆鼎应为蒸煮牲体之器,与东周时期高级贵族墓中的特大型圆鼎有着渊源关系,应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称名.
具鼎是一件新著录的西周早中期之际铜器,带有较长铭文,铭文记载作器者具参加了公举办的宴会,进奉了宴会烝祭所用的谷物,受到公的赏赐.本文具体考证了具鼎中的尊、京、烝、()等字,有助于铭文释读.
通过分析西周时期丰镐遗址的陶窑类型、烧制产品和陶窑的空间分布情况,文章总结丰镐的陶器生产特点.这些特点表明烧陶传统不同的各小规模制陶家族依附于若干大小不一的贵族家族,在各自的贵族领地范围内从事生产应是丰镐陶器生产的基本组织方式.多数作坊的规模小,主要是为了满足贵族本族的需要.西周晚期出现大型制陶作坊,可能和人口压力增大有关.丰京和镐京分别烧制夹砂陶和泥质陶,应是丰镐制陶产业的基本布局原则.陶瓦的生产特点,应与陶瓦制作技术及与宫殿距离远近有关.
本文对比卜辞弓及从弓之字,根据较原始的“()(弓)”字,判断线条化的“()”形,乃是取象弯曲的弓柄形,上方弓弭处短斜笔的下方实为弓柄的外侧,由此推论“()”所从的“()”是位在弓柄外侧部位,而并非弓弦的位置,从而断定“()”字的“()”不能视为表示弓弦颤动的符号.并在朱芳圃先生考释“()”为“()”之别构的基础上,论证“()”应是“()”形所从的内侧“弓”旁省略部分笔画而成的省文字形.文中同时勾勒出否定词“()”、“()”繁省二形在卜辞历时替换的发展轨迹,以及探讨造成历时替换的可能因素.
殷商“伯”的性质至今仍存在争议.透过全面整理殷墟甲骨文内容,并按事类比例逐一分析,可知卜辞中存在三种“伯”:第一种占大多数,为服属于殷商王室的族群首领,卜辞称“某伯”或“伯某”,他们主要参与军事行动和受王命,与王室关系相对稳定;第二是“某方”的首领,一般称“某方伯”;第三是“某方”下属的族群首领,称“某伯”.后二者大多为被征伐或献祭的对象,属殷商境外的族群势力.从“伯”的内容特点以及人头骨刻辞的特征来看,“伯”当指殷商境内与境外非殷商宗室的地方族群首领.
殷墟甲骨文中,有两种看似简单的卜辞辞例,其神名的内涵反而常常会带来一些理解上的困扰:一是神名与地点类名词同版并举的辞例;二是“祭祀动词+(其)+至+神名(或地名)”的辞例.这里的“神名”主要涉及上甲、帝臣、愛、河、岳、()、()、黄尹(伊尹)等.我们认为,两种辞例中的神名极可能也具有地域涵义,此类现象应反映了他们乃具有两属现象的人祖,这是商人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形成的古老思想文化在卜辞时代仍具影响力的体现.
碧村遗址是蔚汾河流域龙山晚期的一处石城聚落,其所在的黄土台地高于附近的河床近百米.对于这种颇具特色的聚落形态,我们从地貌背景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对碧村遗址及其周围地貌的系统调查以及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龙山时代遗址区的整体地貌格局和特征与现在的状况大体相同.在此基础上,从聚落用地、生产生活、安全和交通等方面对不同地貌单元的自然资源条件进行了剖析,进而阐释了聚落选址的合理性.
旧宫遗址是北京地区东南部平原首次发现的以西周早中期文化堆积为主体的聚落遗址,另有金元、明清时期遗存.2019年在遗址开展的浮选工作收获了一批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小麦、大豆四种农作物的炭化籽粒,伴有常见的陆生旱地杂草狗尾草、野黍、马蔺、草木樨属以及水生植物芡实等10余种非农作物植物遗存.在西周及金元时期,北京地区一直实行着我国北方典型的粟作农业传统,小麦和大豆的发现体现了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小麦在西周时期已传播至本地,但并未改变粟黍为主,大豆为辅的农业格局.小麦的传入以及在金元时期地位的显著提
运用古DNA技术对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2016年发掘出土的家养黄牛骨骼样本进行遗传学分析.共获得8例古代家养黄牛的DNA样本,选择套叠引物对线拉体DNA控制区(285bp)进行PCR扩增.结果 显示,这8例个体都属于家养普通牛(Bos taurus),共检测出5个不同的单倍型,归属于2个不同的单倍型类群T3和T4,以T3为主占87.5%,T4次之占12.5%.与其他中国古代家养黄牛的DNA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沙塘北塬遗址古代家养黄牛与中国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家养黄牛的母系亲缘关系非常接近.本文为了解和认
动物考古学者多年来通过动物遗存的量化统计尤其是动物的最小个体数的定量统计来探讨古人肉食消费特征与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畜牧学和动物学对于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可食用肉量的科学调查资料,研究考古遗址中古人利用的动物能提供的可食用肉量并以此分析其肉食贡献.本文还通过中原腹地龙山文化时期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考古遗址的已有动物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提供的数据,在动物最小个体数统计的基础上统计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的可食用肉量及各自所占百分比,并与最小个体数统计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分析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