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银行往往重贷轻管,但信贷风险的防范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贷后管理是这个工程不可缺少的环节。笔者通过对目前银行中信贷贷后管理方式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分岗管理、关键指标的集约管理、预警系统的建设、外包管理等4种管理模式,对银行信贷管理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作用。
主题词:信贷贷后 管理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5
信贷业务风险防范的最重要环节毫无疑问是准入环节的把控,因此,银行往往重贷轻管。但信贷风险的防范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贷后管理是这个工程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目前银行信贷贷后管理的方式
1、资金跟踪。资金跟踪是贷后管理的第一步。商业银行将贷款发放进入借款人的结算账户后,按照借款合同规定,依约对借款人使用此笔贷款进行资金跟踪。借款人使用贷款资金,应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资金用途使用。一般商业银行规定,借款人使用超出一定金额的贷款金额时,在资金使用前应上报商业银行进行审批,审批同意后使用。低于规定限额的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可自主支付,但商业银行会事后进行跟踪检查,判断借款人贷款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借款合同约定。对于借款人违反借款合同约定挪用贷款资金的,商业银行有权根据借款合同约定提前终止合同,收回贷款。
2、财务报表收集。借款人财务报表不管在贷前还是在贷后,都是重要的资料。贷款发放后,商业银行会要求借款人每月提供财务报表,用来监测借款人的经营活动。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反映,小微企业的财务报表虽然有很多是有“水分”的,但财务报表毕竟还是目前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时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通过财务报表的监测、分析,商业银行可以从中发现许多信息,很多时候借款人的造假行为也是通过其提供的财务报表,由银行信贷人员仔细分析发现的。
3、银行流水资料收集。借款人经营活动的资金流向,一般要通过银行结算进出,在目前市场的经营活动中,交易双方单纯的现金交易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所谓“现金”交易,其实是通过借款人个人银行账户进行支付,因此,借款人大多数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资金支付都会通过银行账户进行结算,这就为商业银行了解掌握借款人的经营活动提供了重要信息。商业银行通过贷前和贷后定期收集借款人的银行流水,与财务报表进行交叉印证,是贷后监测借款人经营情况的重要依据。
(1)其他资料收集。如变更后的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经过年检的工商营业执照等复印件。
(2)现场检查。对借款人贷后进行现场检查的频率各家商业银行不一致,一般来说管户客户经理贷后最少半年内需要对借款人进行一次现场贷后检查,专职的贷后检查人员可以不定期或根据商业银行内部规定的时间进行现场贷后检查。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借款人提供的财务报表中的疑点检查;银行流水与银行日记账、仓库日记账进行交叉印证;借款人经营有无异常;借款人财务状况是否正常;担保有无异常;借款人有无重大事项或预警信息发生。
(3)非现场检查。各级商业银行经营机构的上级行有时会对下属经营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非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的内容一般主要是政策执行情况等。
(4)远程预警和监控。针对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贷后管理任务繁重的问题,近几年多家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对小微企业进行远程预警和监控,以减轻一线管户客户经理的日常贷后管理工作。如杭州银行早几年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小微企业的现金流趋势变化,监控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信贷客户银行账户的结算量的变化、存款日均的趋势、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化趋势等来监控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当指标发出预警后,由总行贷后管理人员将信息通知经营机构,经营机构落实专人对借款人进行强制贷后检查,并形成书面报告,说明指标变化的原因和借款人实际经营情况。
二、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贷后管理是很多商业银行的在信贷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经营机构和信贷人员普遍存在着“重贷轻管”的思想,粗放经营,以规模取胜,或疏于管理,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传统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模式是“面面俱到”的,包括借款人经营活动情况、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担保情况等。而一般商业银行规定,贷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管户客户经理,客户经理既是信贷营销人员,又是信贷管理人员,角色本身就存在着混淆。再加上客户经理随着管户数量的增多,平时要完成营销任务,承担五级分类和各种临时性的检查任务,慢慢会发现按照制度要求的时间去进行“面面俱到”式的贷后检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管户客户经理“偷工减料”,贷后管理质量下降。商业银行重贷轻管的现象,往往把原因都归罪于基层机构客户经理不执行制度,而很少从商业银行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去找原因。
另外,近些年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发展,也给传统的贷后管理理念和技术带来了挑战。小微信贷的客户经理管户数量多,很多都远远超出传统公司客户经理的管戶数量,如果完全按照公司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的理念、模式、技术显然是不适应小微信贷业务发展的。因此,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将是小微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的必然趋势。
三、贷后管理方式创新探讨
1、分岗管理。分岗管理是传统贷后管理的一种颠覆,也是贷后精细化管理的一种体现。商业银行的管户客户经理虽然仍然有贷后管理的责任,并承担风险的最终责任,但分岗管理后,其日常的贷后管理工作有专门的贷后管理岗承担,体现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约与专业”的发展趋势。贷后管理岗与管户客户经理形成制约,并形成专业化的体系和专业能力,这必将大大提高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能力。
2、关键指标的集约管理
小微贷款管户客户经理往往要管理着100-200户的客户。假设一个微贷客户经理管理着120户小微客户,每个月工作22个工作日,按照传统的贷后管理方式,每三个月需要去客户实地进行走访进行贷后检查,这个微贷客户经理每天贷后检查2个客户,勉强完成贷后管理的要求。但客户经理还有其他很多日常工作:需要拓展新业务,接触新客户;客户需要转贷,要进行贷前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花费时间进行审批;需要完成内部评级、五级分类和各种临时性的检查任务等,因此,面对量多面广的小微企业时,通过系统将信贷客户的关键性指标进行集约式管理,既减轻了客户经理的工作量,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没有财务报表的小微信贷客户,如个体工商户,贷后管理的关键指标侧重于对客户现金流的监控。如在贷款前就将信贷客户的现金流输入系统,贷后要求客户在贷款银行进行结算或要求客户必须提供他行结算流水,系统通过客户贷前贷后现金流的趋势对比,进行预警分析。指标趋势往下的,则要求客户经理进行强制现场贷后检查;指标趋势正常的,可不做实地检查。
对具有财务报表的小微信贷客户,贷后管理的关键指标除监控现金流变化趋势外,还应重点监控客户销售收入变化、销售收入与现金流的匹配度、应收款和存货周转率变化、融资变化等关键指标。销售是体现一个企业经营情况变化的“晴雨表”,监控销售与现金流的匹配度,一方面可以监控客户销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监控客户银行结算的往来情况。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下降是企业经营状况变坏的先兆
3、预警系统的建设
预警系统的建设包括对系统的开发和各种风险数据的录入、过滤、管理等方面。数据来源主要有借款人账户查封信息、被处罚信息、诉讼事项、欠息和逾期信息、代偿信息、涉及法定代表人和企业的其他重大事项等。商业银行对这些借款人的信息由专人进行录入后,应进行过滤分析,将风险等级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并制定不同风险等级的管理措施。
借款人还款意愿预警信号主要有:
① 借款人拖延支付贷款的本金、利息和费用。
② 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它债权人的债务。
③ 管理层对银行的态度发生改变,变得冷淡、不合作或不够友善。
④ 银行无法与借款人进行正常的联络。
⑤ 借款人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或其它信息、资料。
⑥ 借款人不能提供银行所要求的信息资料,如供销合同、项目进展报告。
⑦ 银行不能取得财务报表或报表延迟。
⑧ 借款人违反与其它银行或债权人的协议,不能偿还其它对外债务。
⑨ 借款人以非正常途径或不合理的条件向其它银行取得融资。
4、外包管理
① 产品外包。商业银行有时为了节省人力资源,将部分受众面广的产品贷后管理进行外包管理。如近几年多家商业银行都开发了用于经营性活动的信用卡产品,由于准入条件较低、资金循环使用、额度相比消费类信用卡有了大幅提高,因此产品的客户数量庞大,依靠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贷后管理方法根本无法实施。这时,商业银行将信用卡产品的贷后管理外包给第三方机构进行贷后管理,带三方机构对信用卡用户进行独立的检查监督,能较好地起到管理作用。
② 贷后管理的部分职能外包。如借款人工商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的更改信息、营业地址的更改信息、工资是否正常发放信息、处罚信息、水电费的使用信息、其他经营信息等核实。
③ 風险处置外包。针对金额较小(一般在100万元内)、客户数量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小微信贷产品,可将风险贷款的处置外包给第三方机构,以提高效率。
主题词:信贷贷后 管理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5
信贷业务风险防范的最重要环节毫无疑问是准入环节的把控,因此,银行往往重贷轻管。但信贷风险的防范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贷后管理是这个工程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目前银行信贷贷后管理的方式
1、资金跟踪。资金跟踪是贷后管理的第一步。商业银行将贷款发放进入借款人的结算账户后,按照借款合同规定,依约对借款人使用此笔贷款进行资金跟踪。借款人使用贷款资金,应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资金用途使用。一般商业银行规定,借款人使用超出一定金额的贷款金额时,在资金使用前应上报商业银行进行审批,审批同意后使用。低于规定限额的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可自主支付,但商业银行会事后进行跟踪检查,判断借款人贷款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借款合同约定。对于借款人违反借款合同约定挪用贷款资金的,商业银行有权根据借款合同约定提前终止合同,收回贷款。
2、财务报表收集。借款人财务报表不管在贷前还是在贷后,都是重要的资料。贷款发放后,商业银行会要求借款人每月提供财务报表,用来监测借款人的经营活动。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反映,小微企业的财务报表虽然有很多是有“水分”的,但财务报表毕竟还是目前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时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通过财务报表的监测、分析,商业银行可以从中发现许多信息,很多时候借款人的造假行为也是通过其提供的财务报表,由银行信贷人员仔细分析发现的。
3、银行流水资料收集。借款人经营活动的资金流向,一般要通过银行结算进出,在目前市场的经营活动中,交易双方单纯的现金交易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所谓“现金”交易,其实是通过借款人个人银行账户进行支付,因此,借款人大多数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资金支付都会通过银行账户进行结算,这就为商业银行了解掌握借款人的经营活动提供了重要信息。商业银行通过贷前和贷后定期收集借款人的银行流水,与财务报表进行交叉印证,是贷后监测借款人经营情况的重要依据。
(1)其他资料收集。如变更后的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经过年检的工商营业执照等复印件。
(2)现场检查。对借款人贷后进行现场检查的频率各家商业银行不一致,一般来说管户客户经理贷后最少半年内需要对借款人进行一次现场贷后检查,专职的贷后检查人员可以不定期或根据商业银行内部规定的时间进行现场贷后检查。现场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借款人提供的财务报表中的疑点检查;银行流水与银行日记账、仓库日记账进行交叉印证;借款人经营有无异常;借款人财务状况是否正常;担保有无异常;借款人有无重大事项或预警信息发生。
(3)非现场检查。各级商业银行经营机构的上级行有时会对下属经营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非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的内容一般主要是政策执行情况等。
(4)远程预警和监控。针对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贷后管理任务繁重的问题,近几年多家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对小微企业进行远程预警和监控,以减轻一线管户客户经理的日常贷后管理工作。如杭州银行早几年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小微企业的现金流趋势变化,监控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信贷客户银行账户的结算量的变化、存款日均的趋势、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化趋势等来监控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当指标发出预警后,由总行贷后管理人员将信息通知经营机构,经营机构落实专人对借款人进行强制贷后检查,并形成书面报告,说明指标变化的原因和借款人实际经营情况。
二、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贷后管理是很多商业银行的在信贷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经营机构和信贷人员普遍存在着“重贷轻管”的思想,粗放经营,以规模取胜,或疏于管理,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传统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模式是“面面俱到”的,包括借款人经营活动情况、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担保情况等。而一般商业银行规定,贷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管户客户经理,客户经理既是信贷营销人员,又是信贷管理人员,角色本身就存在着混淆。再加上客户经理随着管户数量的增多,平时要完成营销任务,承担五级分类和各种临时性的检查任务,慢慢会发现按照制度要求的时间去进行“面面俱到”式的贷后检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管户客户经理“偷工减料”,贷后管理质量下降。商业银行重贷轻管的现象,往往把原因都归罪于基层机构客户经理不执行制度,而很少从商业银行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去找原因。
另外,近些年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发展,也给传统的贷后管理理念和技术带来了挑战。小微信贷的客户经理管户数量多,很多都远远超出传统公司客户经理的管戶数量,如果完全按照公司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的理念、模式、技术显然是不适应小微信贷业务发展的。因此,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将是小微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的必然趋势。
三、贷后管理方式创新探讨
1、分岗管理。分岗管理是传统贷后管理的一种颠覆,也是贷后精细化管理的一种体现。商业银行的管户客户经理虽然仍然有贷后管理的责任,并承担风险的最终责任,但分岗管理后,其日常的贷后管理工作有专门的贷后管理岗承担,体现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约与专业”的发展趋势。贷后管理岗与管户客户经理形成制约,并形成专业化的体系和专业能力,这必将大大提高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能力。
2、关键指标的集约管理
小微贷款管户客户经理往往要管理着100-200户的客户。假设一个微贷客户经理管理着120户小微客户,每个月工作22个工作日,按照传统的贷后管理方式,每三个月需要去客户实地进行走访进行贷后检查,这个微贷客户经理每天贷后检查2个客户,勉强完成贷后管理的要求。但客户经理还有其他很多日常工作:需要拓展新业务,接触新客户;客户需要转贷,要进行贷前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花费时间进行审批;需要完成内部评级、五级分类和各种临时性的检查任务等,因此,面对量多面广的小微企业时,通过系统将信贷客户的关键性指标进行集约式管理,既减轻了客户经理的工作量,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没有财务报表的小微信贷客户,如个体工商户,贷后管理的关键指标侧重于对客户现金流的监控。如在贷款前就将信贷客户的现金流输入系统,贷后要求客户在贷款银行进行结算或要求客户必须提供他行结算流水,系统通过客户贷前贷后现金流的趋势对比,进行预警分析。指标趋势往下的,则要求客户经理进行强制现场贷后检查;指标趋势正常的,可不做实地检查。
对具有财务报表的小微信贷客户,贷后管理的关键指标除监控现金流变化趋势外,还应重点监控客户销售收入变化、销售收入与现金流的匹配度、应收款和存货周转率变化、融资变化等关键指标。销售是体现一个企业经营情况变化的“晴雨表”,监控销售与现金流的匹配度,一方面可以监控客户销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监控客户银行结算的往来情况。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下降是企业经营状况变坏的先兆
3、预警系统的建设
预警系统的建设包括对系统的开发和各种风险数据的录入、过滤、管理等方面。数据来源主要有借款人账户查封信息、被处罚信息、诉讼事项、欠息和逾期信息、代偿信息、涉及法定代表人和企业的其他重大事项等。商业银行对这些借款人的信息由专人进行录入后,应进行过滤分析,将风险等级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并制定不同风险等级的管理措施。
借款人还款意愿预警信号主要有:
① 借款人拖延支付贷款的本金、利息和费用。
② 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它债权人的债务。
③ 管理层对银行的态度发生改变,变得冷淡、不合作或不够友善。
④ 银行无法与借款人进行正常的联络。
⑤ 借款人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或其它信息、资料。
⑥ 借款人不能提供银行所要求的信息资料,如供销合同、项目进展报告。
⑦ 银行不能取得财务报表或报表延迟。
⑧ 借款人违反与其它银行或债权人的协议,不能偿还其它对外债务。
⑨ 借款人以非正常途径或不合理的条件向其它银行取得融资。
4、外包管理
① 产品外包。商业银行有时为了节省人力资源,将部分受众面广的产品贷后管理进行外包管理。如近几年多家商业银行都开发了用于经营性活动的信用卡产品,由于准入条件较低、资金循环使用、额度相比消费类信用卡有了大幅提高,因此产品的客户数量庞大,依靠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贷后管理方法根本无法实施。这时,商业银行将信用卡产品的贷后管理外包给第三方机构进行贷后管理,带三方机构对信用卡用户进行独立的检查监督,能较好地起到管理作用。
② 贷后管理的部分职能外包。如借款人工商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的更改信息、营业地址的更改信息、工资是否正常发放信息、处罚信息、水电费的使用信息、其他经营信息等核实。
③ 風险处置外包。针对金额较小(一般在100万元内)、客户数量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小微信贷产品,可将风险贷款的处置外包给第三方机构,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