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人眼中的以色列,干旱、战乱且发达,似乎以色列是一个矛盾的存在。而生活在以色列的主要是犹太人,因此,关于犹太人就有了诸多神秘的想象:
有人认为犹太人是尚武民族,个个是战神,五次中东战争都没能撼动他们,可谓是战无不胜。
有人认为犹太人是极端信仰民族,虽是一神教,但就是与其他一神教不断冲突,而且犹太人还出卖了耶稣,这就更加罪不可恕。
有人认为犹太人是智慧民族,他们不仅为世界贡献了一部流传千古的圣经,而且还为人类贡献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等影响人类发展的诸多文化巨星。
有人认为犹太人是商界精英,因为有巴菲特、扎克伯格等为代表的商界大亨。但也有人认为犹太人生来就是奸商,因为一篇《威尼斯商人》令多少读者记住了犹太商人夏洛克的贪婪与妄想。
世人把这些标签贴到犹太人身上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在有意神话或妖魔化这个民族。但是大家可能都忽略了问题的根本:犹太人何以神秘?犹太人又以何成功?答案其实就是教育。
寻求智慧之路:以色列教育的成功密码
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以色列前总理梅厄夫人说:“教育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
以色列政府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惊人。以色列教育的经费投入一直仅次于军事经费,占GDP的8%以上,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以色列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就是《义务教育法》,规定5至16岁的孩子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一直到18岁均为免费教育。
在以色列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看来,教育投资并不是国家的负担,而是一种有效的国家资源。没有资源,没有金钱并不要紧,只要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以色列就会拥有一切。可见,教育在犹太文明中具有一种超然的地位。
犹太人的聪明才智举世聞名,在世界各个地方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犹太人对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在赞叹犹太人的教育成就的同时,更有必要去寻找延续犹太文明的教育密码—危机教育、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
枪炮守护下的和平:犹太人的危机教育
枪炮不仅作用于战争,也可以捍卫和平。犹太人从手无寸铁、任人宰割,到人人持枪、兵强马壮,这么巨大的变化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枪炮不仅制造了大屠杀,也让犹太人从此警醒。经历了生与死考验的犹太人,依靠枪炮复国,并找到了抗争的意义。所有以色列人都有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危机意识:和平必须仰仗枪炮守护。以色列不能失败,因为失败就意味着亡国。
从1948年建国至今,以色列一直面临着自然资源的匮乏、炸弹的袭击、战争的威胁。总之,这是个充满危机的国家。以色列人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化危为机,赢得了生存的机会。以色列人边打仗边建设,仅用一代人就实现了经济腾飞,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发达的现代国家。
以色列是个全民皆兵的国家,无论男女,年满18岁都必须从军。阳光下的青年人,即使正在弹琴歌唱,也会枪不离身,随时准备战斗。军队除了对青年进行军事训练,也担当着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民族主义教育的职能:军人即使退伍成为平民百姓,也可以在两小时内迅速变身为保家卫国的战士;军队教育也使得以色列青年时刻不忘民族危机,具有顽强的生存竞争力。
大漠中的植被种了死,死了再种,直到沙漠中开出片片银莲花(银莲花为以色列国花);圣城的宫殿建了毁,毁了再建,直到金顶圣殿再次矗立在圣城。四伏的危机不仅没有磨灭这个民族的斗志,反而铸就了犹太人的危机意识:面对危机,乐观、自信甚至是高傲地生活。同时,在匮乏与敌意的环伺下,犹太人始终保持惊人的耐力和韧性,一代又一代,坚忍不拔、生生不息。
诵读一生的圣经:犹太人的宗教教育
犹太人认为,上帝才是智慧的终极来源。犹太人的教育也以宗教教育为特色:一个神、一本书、一个信仰共同构建出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犹太国家。
犹太人的圣经专指《旧约》。这本书不仅记载宗教,而且记载文学、历史、道德等。犹太人诵读圣经,不仅是宗教教育,而且也间接地进行了道德教育、民族主义教育。《旧约》还传承了希伯来文字,并最终促成希伯来语的复兴。可以说是圣经维系了一个民族的团结、促进了一个国家的复兴。
世界上再没有一本书可以承载如此多的文化信息,也再没有一本书能够如此深入地影响到犹太人的一生。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会将圣经涂上蜂蜜,让开蒙的孩子用手指触碰、吮吸、感知信仰的甜蜜;13岁的犹太人就算是成年人了,13岁生日当天,犹太少年会在教堂里背诵经文,接受亲人的祝福,在圣经的见证下开始成人生活;在犹太人的葬礼上,圣经必定会出现,在拉比(犹太教的宗教人士)的领诵之下,在众人的祈祷声中告别故人。
犹太教规定,学习和钻研本身就是信仰的组成部分,是犹太人神圣的使命。全世界唯独犹太民族将学习作为信仰。犹太文明是以上帝为起点的,认为“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基于“上帝就是与众不同的”这种认知,使犹太教育不仅与众不同,而且具有一种灵性的气质。犹太人几千年来一直灾难深重,也是因为这种信仰。但这个苦难的民族,无论遭遇饥饿、流放,甚至是受到屠杀,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
犹太人重视法律,严守法律,是因为他们认为法律不仅是人间的规范,更是来自上帝的诫命。可见,犹太人的法律兼有宗教戒律和道德规范的性质,呈现出法律、宗教和道德三者的融合。
犹太人的宗教信仰给这个民族带来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埃及到迦南,他们历经磨难,但犹太人一直坚持宗教信仰,不仅实现了民族的团结,而且在“上帝的应许之地”建立了强盛的国家。
神的孩子爱智慧:犹太人的世俗教育
以色列的世俗教育面向全民推行,重点是认识知识的力量,把智慧作为财富;把经商赚钱当作现实生存能力,把读书学习当作精神信仰,推崇思考创新,重视亲情以及家庭,同时心中装着一种笃信:我们是被神眷顾的孩子。
犹太教育的基础是思考、质疑和提问。他们认为没有思考和创新的学习只是模仿。学习应以思考为起点,以质疑和提问为工具,以创新为一种思维习惯和学习目标。
犹太人历史上四处漂泊,要维持自己的传统、族群,必须依靠商业经营来实现。但赚钱不是犹太人教育的初衷,只是教育成功的一个必然结果。作为一种生存能力,犹太人教育孩子从服务家庭开始,逐渐过渡到服务社会。
犹太人还热衷于学习外语,一般民众都能讲两种以上的外语。这种能力可能既和过往的流浪有关,也和现代放眼世界的视野有关。“会说几门语言,你就具有几个人的价值。”
以色列学生从高中起,每年必须参加一定的志愿者活动,否则会影响大学的录取;以色列的各种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也大都是由志愿者担任。这都是犹太人重视社会责任教育的体现。
犹太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传统文化大都是依托家庭进行传承的。在以色列,犹太人每周休息三天,从周五到周日,祷告、读书、音乐、美食,传统文化为家人团聚和家庭教育提供了契机。
审视犹太人的文明,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成功,要从教育抓起;一个民族的复兴,要从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抓起。文明虽趋同,但文化要求异。一个民族创造的文明,始于祖先、生于忧患、贵在创造、难在传承。
(作者系河南警察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
有人认为犹太人是尚武民族,个个是战神,五次中东战争都没能撼动他们,可谓是战无不胜。
有人认为犹太人是极端信仰民族,虽是一神教,但就是与其他一神教不断冲突,而且犹太人还出卖了耶稣,这就更加罪不可恕。
有人认为犹太人是智慧民族,他们不仅为世界贡献了一部流传千古的圣经,而且还为人类贡献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等影响人类发展的诸多文化巨星。
有人认为犹太人是商界精英,因为有巴菲特、扎克伯格等为代表的商界大亨。但也有人认为犹太人生来就是奸商,因为一篇《威尼斯商人》令多少读者记住了犹太商人夏洛克的贪婪与妄想。
世人把这些标签贴到犹太人身上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在有意神话或妖魔化这个民族。但是大家可能都忽略了问题的根本:犹太人何以神秘?犹太人又以何成功?答案其实就是教育。
寻求智慧之路:以色列教育的成功密码
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以色列前总理梅厄夫人说:“教育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
以色列政府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惊人。以色列教育的经费投入一直仅次于军事经费,占GDP的8%以上,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以色列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就是《义务教育法》,规定5至16岁的孩子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一直到18岁均为免费教育。
在以色列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看来,教育投资并不是国家的负担,而是一种有效的国家资源。没有资源,没有金钱并不要紧,只要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以色列就会拥有一切。可见,教育在犹太文明中具有一种超然的地位。
犹太人的聪明才智举世聞名,在世界各个地方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犹太人对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在赞叹犹太人的教育成就的同时,更有必要去寻找延续犹太文明的教育密码—危机教育、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
枪炮守护下的和平:犹太人的危机教育
枪炮不仅作用于战争,也可以捍卫和平。犹太人从手无寸铁、任人宰割,到人人持枪、兵强马壮,这么巨大的变化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枪炮不仅制造了大屠杀,也让犹太人从此警醒。经历了生与死考验的犹太人,依靠枪炮复国,并找到了抗争的意义。所有以色列人都有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危机意识:和平必须仰仗枪炮守护。以色列不能失败,因为失败就意味着亡国。
从1948年建国至今,以色列一直面临着自然资源的匮乏、炸弹的袭击、战争的威胁。总之,这是个充满危机的国家。以色列人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化危为机,赢得了生存的机会。以色列人边打仗边建设,仅用一代人就实现了经济腾飞,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发达的现代国家。
以色列是个全民皆兵的国家,无论男女,年满18岁都必须从军。阳光下的青年人,即使正在弹琴歌唱,也会枪不离身,随时准备战斗。军队除了对青年进行军事训练,也担当着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民族主义教育的职能:军人即使退伍成为平民百姓,也可以在两小时内迅速变身为保家卫国的战士;军队教育也使得以色列青年时刻不忘民族危机,具有顽强的生存竞争力。
大漠中的植被种了死,死了再种,直到沙漠中开出片片银莲花(银莲花为以色列国花);圣城的宫殿建了毁,毁了再建,直到金顶圣殿再次矗立在圣城。四伏的危机不仅没有磨灭这个民族的斗志,反而铸就了犹太人的危机意识:面对危机,乐观、自信甚至是高傲地生活。同时,在匮乏与敌意的环伺下,犹太人始终保持惊人的耐力和韧性,一代又一代,坚忍不拔、生生不息。
诵读一生的圣经:犹太人的宗教教育
犹太人认为,上帝才是智慧的终极来源。犹太人的教育也以宗教教育为特色:一个神、一本书、一个信仰共同构建出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犹太国家。
犹太人的圣经专指《旧约》。这本书不仅记载宗教,而且记载文学、历史、道德等。犹太人诵读圣经,不仅是宗教教育,而且也间接地进行了道德教育、民族主义教育。《旧约》还传承了希伯来文字,并最终促成希伯来语的复兴。可以说是圣经维系了一个民族的团结、促进了一个国家的复兴。
世界上再没有一本书可以承载如此多的文化信息,也再没有一本书能够如此深入地影响到犹太人的一生。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会将圣经涂上蜂蜜,让开蒙的孩子用手指触碰、吮吸、感知信仰的甜蜜;13岁的犹太人就算是成年人了,13岁生日当天,犹太少年会在教堂里背诵经文,接受亲人的祝福,在圣经的见证下开始成人生活;在犹太人的葬礼上,圣经必定会出现,在拉比(犹太教的宗教人士)的领诵之下,在众人的祈祷声中告别故人。
犹太教规定,学习和钻研本身就是信仰的组成部分,是犹太人神圣的使命。全世界唯独犹太民族将学习作为信仰。犹太文明是以上帝为起点的,认为“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基于“上帝就是与众不同的”这种认知,使犹太教育不仅与众不同,而且具有一种灵性的气质。犹太人几千年来一直灾难深重,也是因为这种信仰。但这个苦难的民族,无论遭遇饥饿、流放,甚至是受到屠杀,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
犹太人重视法律,严守法律,是因为他们认为法律不仅是人间的规范,更是来自上帝的诫命。可见,犹太人的法律兼有宗教戒律和道德规范的性质,呈现出法律、宗教和道德三者的融合。
犹太人的宗教信仰给这个民族带来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埃及到迦南,他们历经磨难,但犹太人一直坚持宗教信仰,不仅实现了民族的团结,而且在“上帝的应许之地”建立了强盛的国家。
神的孩子爱智慧:犹太人的世俗教育
以色列的世俗教育面向全民推行,重点是认识知识的力量,把智慧作为财富;把经商赚钱当作现实生存能力,把读书学习当作精神信仰,推崇思考创新,重视亲情以及家庭,同时心中装着一种笃信:我们是被神眷顾的孩子。
犹太教育的基础是思考、质疑和提问。他们认为没有思考和创新的学习只是模仿。学习应以思考为起点,以质疑和提问为工具,以创新为一种思维习惯和学习目标。
犹太人历史上四处漂泊,要维持自己的传统、族群,必须依靠商业经营来实现。但赚钱不是犹太人教育的初衷,只是教育成功的一个必然结果。作为一种生存能力,犹太人教育孩子从服务家庭开始,逐渐过渡到服务社会。
犹太人还热衷于学习外语,一般民众都能讲两种以上的外语。这种能力可能既和过往的流浪有关,也和现代放眼世界的视野有关。“会说几门语言,你就具有几个人的价值。”
以色列学生从高中起,每年必须参加一定的志愿者活动,否则会影响大学的录取;以色列的各种博物馆中的工作人员也大都是由志愿者担任。这都是犹太人重视社会责任教育的体现。
犹太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传统文化大都是依托家庭进行传承的。在以色列,犹太人每周休息三天,从周五到周日,祷告、读书、音乐、美食,传统文化为家人团聚和家庭教育提供了契机。
审视犹太人的文明,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成功,要从教育抓起;一个民族的复兴,要从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抓起。文明虽趋同,但文化要求异。一个民族创造的文明,始于祖先、生于忧患、贵在创造、难在传承。
(作者系河南警察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