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海阳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学校工厂,有一位80岁的老人,用一把世上独一无二的乐器,传唱着抗战歌曲,他就是姜从今老人。
花白的头发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沧桑的面容镌刻着无比的坚毅,朴素的歌声讲述着战争的硝烟。
姜从今老人1946年入伍,1983年离休,在部队和地方长期从事文教工作。经历了战争烽火洗礼的姜从今老人,离休后为了不让流传胶东的抗战歌曲失传,历时10余年,行程1万公里,搜集海阳抗日歌曲,抢救历史瑰宝。海阳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姜从今老人的屐齿萍踪。
老骥伏枥
八旬老人传唱抗战歌曲
“铁西瓜,开了花,空中炸起了大洋马,把鬼子的脑袋分了家,受伤的鬼子遍地爬,连声叫妈妈。小鬼子,再叫你抢掠,小鬼子,再叫你
烧杀。这回我管你顿铁西瓜,不用你把钱拿……”
日前,我们见到了这位历经千辛万苦搜集抗战歌曲、传承历史瑰宝的姜从今老人,姜老即兴演唱了一段《海阳铁西瓜》。
唱完这一段抗战歌曲,姜从今老人摩挲着手中已经有些破旧的乐器,泪眼婆娑。过了好一阵子,姜从今老人才平静下来。“这把琴已经伴随了我近60年,看到它我就想起了那些为地雷战建立伟大功勋,流血牺牲的英雄们。”原来,姜老手中的这把琴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弓子是“地雷大王”赵守福用地雷炸死的日本马的尾毛制成的,弦子是民兵掐断行村据点鬼子的电线做的,鼓是地下武工队员扮成小贩时的货郎鼓,既可拉、可打还能弹。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岁月,姜从今用它激情演唱,把它当成了与自己并肩战斗的“战友”。
1941年春天,盘踞在海阳行村的日伪军,经常出来抓人抢粮。那时的姜从今才15岁,在行村以北十里赵疃完小上学,跟老师学唱的《抗日儿童团》、《天上有颗北斗星》等歌曲,算是他最早的音乐启蒙。之后,姜从今接触了民兵队长赵同伦和民兵赵守福,与文山后民兵连长于化虎联系,向民兵学唱了《快乐的民兵》、《英勇杀敌的青年》等革命歌曲。那个时候,在这些歌曲的鼓舞下,战士们虽然生活很艰苦,但抗日情绪却十分高涨。
每当演唱这些抗战歌曲的时候,姜老脸上都挂满了纵横交错的热泪。每一句歌词,都是英雄事迹的再现;每一个音符,都是姜老的激情在流淌。《天亮了》,是上海解放之际,我军天亮前浩浩荡荡开赴上海的壮行歌;《人民炮兵打得好》,是歌颂我炮兵向宝岛上的国民党反动派猛烈开火的情景。时光弹指一挥,在庆祝建党80周年之际,姜老还激情饱满地创作了一首新歌——《南湖上漂来一只船》。
矢志不渝
踏遍青山抢救历史瑰宝
随着岁月的冲刷,英雄的长逝,抗战歌曲这一历史“瑰宝”也慢慢的消失。这件事沉甸甸地压在了姜从今老人的心头。
“这些战争年代海阳人民唱过的歌曲,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年久遗忘,书本上又很难找到,作为一个老音乐工作者,抢救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是我责无旁贷的任务。”离休后的姜从今,虽然年老体弱,但他那颗投身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心却热情不减,从1988年开始,他又拿起了那把老琴,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学校工厂为群众演唱抗战歌曲,为的是将这一笔不可再生的“瑰宝”传承下去,牢记这段不可丢弃的历史。
1992年,姜从今思考再三,筹划了“四个一”工程:用一年的时间,行程一万里,自费一千元、搜集整理“海阳抗日歌曲一百首”。
时隔半个世纪
姜从今老人再次“出征”
于是,一个十分古怪的老头,在海阳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出现了。每天天不亮,妻子就给他烙好饼,准备好一天的干粮。然后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便被吱吱扭钮推出家门,撒下一路坎坷。
1992年的秋天,姜从今去山西头长沙堡一带搜集《战斗英雄任常伦》。就在奔向山西头村的途中,突然刮起了大北风,飞沙迷住了姜从今老人的眼睛,他只好下车推着自行车艰难前行。走了一阵子,风力弱了一些,姜从今又骑上了车子。当快到山西头村的时候,突然车链条断了,他只好推着车子走,到达目的地已是日落西山,办公室早已锁门。接着,姜从今老人往北五里绕过一座小山,奔高家长沙堡找老战友借宿。因道路不熟悉,加上天黑,姜从今老人走进了山沟,又扛着车子翻过小山岭,来到长沙堡,可是寻友未果,他只好住在了一位叫于得方的老干部家里。
于得方的老伴当年干过妇救会会长,也喜欢唱歌,第二天就召集几位老姐妹,回忆当年的歌曲。经过酝酿,姜从今老人记下了《劝夫从军歌》、《战斗英雄任常伦》。
历时10余年,姜从今老人终于整理出100首抗日歌曲。他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走到哪里编到哪里。那些早已久违的歌曲《永远跟着共产党》、《天上有颗北斗星》、《天福山起义》、《打行村小调》、《马石山惨案歌》、《海阳铁西瓜》、《送子参军记》……姜从今低沉苍老的
声音,在无数人心中,掀起狂飚巨澜,不少人淌下了激动的泪水。
战友情深
与老将军共叙峥嵘岁月
搜集抗战歌曲,拯救地域文化,姜从今不仅记录了那段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也因此和自己当年的抗大同学,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有了书信往来,共叙那段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经过10年的努力,姜从今老人的《雷乡歌曲百首》也即将出版,让谁来题词合适?姜从今与战斗英雄刘奎基(音)取得了联系。刘奎基向姜从今推荐:“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曾是我们当年抗大的同学,也是烟台人,你找他题词看行不行?”
于是,2003年,姜从今提笔给迟浩田将军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经历和成果做了简单汇报。
当年3月31日,迟浩田将军很快回了信,为《雷乡歌曲百首》挥毫题下:“雷乡歌声嘹亮,战地黄花更香”。在回信中,迟浩田将军以“
一名刚退休的老兵”的名义写道:“往日地雷战的情景,历历在目,那些为抗日战争,为解放战争牺牲的战友和仍然健在的幸存者和英雄们,如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辛殿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为革命战争作出伟大贡献、建立丰功伟绩的海阳人民,作为一个老兵,我要再一次振臂高呼:地雷战精神永放光芒!海阳人民万岁!您不顾年高体弱几十年如一日,搜集民间抗日歌曲,自编、自弹、自演优秀歌曲,足迹遍雷乡,歌声响四方,这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今年,姜从今又收到了迟浩田将军的来信和书画。在信中,迟浩田将军深情地写道:“三月二十二日来信收见。肺腑之言、感人之至。我由衷地为有您这样一位老同学、老战友、老乡亲而深感自豪,我深切地祝贺您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千万注意保重身体!从您的信里,我想到了自己的足迹,自己的经历。六十多年的喜怒哀乐、苦甜酸辣……您那种愈挫愈奋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老区、为雷乡,为老八路增了光,您的浩然正气,有感而发,书二十四字—‘抗大同学、雷乡歌手,百折不挠,愈挫愈奋,浩然正气,晚节花香’,以表敬意,请笑纳留念。”
就是这样,姜从今老人怀着不变的“地雷战”情结,以一腔赤诚在人生舞台上演绎着辉煌,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出灿烂的鲜花,记录着那段永远不可忘却的历史……
小故事: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袋鼠说。
【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花白的头发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沧桑的面容镌刻着无比的坚毅,朴素的歌声讲述着战争的硝烟。
姜从今老人1946年入伍,1983年离休,在部队和地方长期从事文教工作。经历了战争烽火洗礼的姜从今老人,离休后为了不让流传胶东的抗战歌曲失传,历时10余年,行程1万公里,搜集海阳抗日歌曲,抢救历史瑰宝。海阳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姜从今老人的屐齿萍踪。
老骥伏枥
八旬老人传唱抗战歌曲
“铁西瓜,开了花,空中炸起了大洋马,把鬼子的脑袋分了家,受伤的鬼子遍地爬,连声叫妈妈。小鬼子,再叫你抢掠,小鬼子,再叫你
烧杀。这回我管你顿铁西瓜,不用你把钱拿……”
日前,我们见到了这位历经千辛万苦搜集抗战歌曲、传承历史瑰宝的姜从今老人,姜老即兴演唱了一段《海阳铁西瓜》。
唱完这一段抗战歌曲,姜从今老人摩挲着手中已经有些破旧的乐器,泪眼婆娑。过了好一阵子,姜从今老人才平静下来。“这把琴已经伴随了我近60年,看到它我就想起了那些为地雷战建立伟大功勋,流血牺牲的英雄们。”原来,姜老手中的这把琴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弓子是“地雷大王”赵守福用地雷炸死的日本马的尾毛制成的,弦子是民兵掐断行村据点鬼子的电线做的,鼓是地下武工队员扮成小贩时的货郎鼓,既可拉、可打还能弹。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岁月,姜从今用它激情演唱,把它当成了与自己并肩战斗的“战友”。
1941年春天,盘踞在海阳行村的日伪军,经常出来抓人抢粮。那时的姜从今才15岁,在行村以北十里赵疃完小上学,跟老师学唱的《抗日儿童团》、《天上有颗北斗星》等歌曲,算是他最早的音乐启蒙。之后,姜从今接触了民兵队长赵同伦和民兵赵守福,与文山后民兵连长于化虎联系,向民兵学唱了《快乐的民兵》、《英勇杀敌的青年》等革命歌曲。那个时候,在这些歌曲的鼓舞下,战士们虽然生活很艰苦,但抗日情绪却十分高涨。
每当演唱这些抗战歌曲的时候,姜老脸上都挂满了纵横交错的热泪。每一句歌词,都是英雄事迹的再现;每一个音符,都是姜老的激情在流淌。《天亮了》,是上海解放之际,我军天亮前浩浩荡荡开赴上海的壮行歌;《人民炮兵打得好》,是歌颂我炮兵向宝岛上的国民党反动派猛烈开火的情景。时光弹指一挥,在庆祝建党80周年之际,姜老还激情饱满地创作了一首新歌——《南湖上漂来一只船》。
矢志不渝
踏遍青山抢救历史瑰宝
随着岁月的冲刷,英雄的长逝,抗战歌曲这一历史“瑰宝”也慢慢的消失。这件事沉甸甸地压在了姜从今老人的心头。
“这些战争年代海阳人民唱过的歌曲,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年久遗忘,书本上又很难找到,作为一个老音乐工作者,抢救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是我责无旁贷的任务。”离休后的姜从今,虽然年老体弱,但他那颗投身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心却热情不减,从1988年开始,他又拿起了那把老琴,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学校工厂为群众演唱抗战歌曲,为的是将这一笔不可再生的“瑰宝”传承下去,牢记这段不可丢弃的历史。
1992年,姜从今思考再三,筹划了“四个一”工程:用一年的时间,行程一万里,自费一千元、搜集整理“海阳抗日歌曲一百首”。
时隔半个世纪
姜从今老人再次“出征”
于是,一个十分古怪的老头,在海阳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出现了。每天天不亮,妻子就给他烙好饼,准备好一天的干粮。然后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便被吱吱扭钮推出家门,撒下一路坎坷。
1992年的秋天,姜从今去山西头长沙堡一带搜集《战斗英雄任常伦》。就在奔向山西头村的途中,突然刮起了大北风,飞沙迷住了姜从今老人的眼睛,他只好下车推着自行车艰难前行。走了一阵子,风力弱了一些,姜从今又骑上了车子。当快到山西头村的时候,突然车链条断了,他只好推着车子走,到达目的地已是日落西山,办公室早已锁门。接着,姜从今老人往北五里绕过一座小山,奔高家长沙堡找老战友借宿。因道路不熟悉,加上天黑,姜从今老人走进了山沟,又扛着车子翻过小山岭,来到长沙堡,可是寻友未果,他只好住在了一位叫于得方的老干部家里。
于得方的老伴当年干过妇救会会长,也喜欢唱歌,第二天就召集几位老姐妹,回忆当年的歌曲。经过酝酿,姜从今老人记下了《劝夫从军歌》、《战斗英雄任常伦》。
历时10余年,姜从今老人终于整理出100首抗日歌曲。他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走到哪里编到哪里。那些早已久违的歌曲《永远跟着共产党》、《天上有颗北斗星》、《天福山起义》、《打行村小调》、《马石山惨案歌》、《海阳铁西瓜》、《送子参军记》……姜从今低沉苍老的
声音,在无数人心中,掀起狂飚巨澜,不少人淌下了激动的泪水。
战友情深
与老将军共叙峥嵘岁月
搜集抗战歌曲,拯救地域文化,姜从今不仅记录了那段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也因此和自己当年的抗大同学,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有了书信往来,共叙那段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经过10年的努力,姜从今老人的《雷乡歌曲百首》也即将出版,让谁来题词合适?姜从今与战斗英雄刘奎基(音)取得了联系。刘奎基向姜从今推荐:“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曾是我们当年抗大的同学,也是烟台人,你找他题词看行不行?”
于是,2003年,姜从今提笔给迟浩田将军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经历和成果做了简单汇报。
当年3月31日,迟浩田将军很快回了信,为《雷乡歌曲百首》挥毫题下:“雷乡歌声嘹亮,战地黄花更香”。在回信中,迟浩田将军以“
一名刚退休的老兵”的名义写道:“往日地雷战的情景,历历在目,那些为抗日战争,为解放战争牺牲的战友和仍然健在的幸存者和英雄们,如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辛殿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为革命战争作出伟大贡献、建立丰功伟绩的海阳人民,作为一个老兵,我要再一次振臂高呼:地雷战精神永放光芒!海阳人民万岁!您不顾年高体弱几十年如一日,搜集民间抗日歌曲,自编、自弹、自演优秀歌曲,足迹遍雷乡,歌声响四方,这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今年,姜从今又收到了迟浩田将军的来信和书画。在信中,迟浩田将军深情地写道:“三月二十二日来信收见。肺腑之言、感人之至。我由衷地为有您这样一位老同学、老战友、老乡亲而深感自豪,我深切地祝贺您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千万注意保重身体!从您的信里,我想到了自己的足迹,自己的经历。六十多年的喜怒哀乐、苦甜酸辣……您那种愈挫愈奋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老区、为雷乡,为老八路增了光,您的浩然正气,有感而发,书二十四字—‘抗大同学、雷乡歌手,百折不挠,愈挫愈奋,浩然正气,晚节花香’,以表敬意,请笑纳留念。”
就是这样,姜从今老人怀着不变的“地雷战”情结,以一腔赤诚在人生舞台上演绎着辉煌,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出灿烂的鲜花,记录着那段永远不可忘却的历史……
小故事: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袋鼠说。
【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