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份海洋分析报告出炉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对已发表的632个实验数据进行了统合,发表了世界第一份全球性分析,勾勒出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一个严峻的未来:海洋酸化和变暖可能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和大量关键物种数量的减少,甚至海洋食物链物种崩溃。
其他文献
作为2015文化老人金婚庆典的主角,在这场盛大的聚会上,这些可敬可爱的金婚老人展现了别样的风采。  活动当天,参加金婚庆典的金婚老人很早就来到了活动现场——北京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为了把最靓丽的风采展示出来,金婚老人们可是费了不少功夫“打扮”自己。  一位身着大红色上衣的女士指着身上的新衣服自豪地说:“这是儿媳妇为了我们参加金婚庆典刚给买的,我今天是头一次穿。”  另一对老人的女儿询问:“两位老人
期刊
时下,举办各种各样的同学会成了一种风潮,哈尔滨十八中学五七届8班同学会堪称“最牛同学会”。在今年欢庆毕业60年庆典上,到场的22位同学均年逾古稀,班主任刘老师已96岁高龄。他们仅仅两年同窗情,同学会却延续了60载。而在一年一度的聚会后面,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  火热的学校生活终生难忘  2015年7月上旬的一天,哈尔滨当地一家报纸登出了一则特殊的寻人启事:我们是哈尔滨十八中五七届8班毕业生,岁月
期刊
10月5日,诺贝尔奖官网宣布,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屠呦呦等三人。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她在抗疟药物青蒿素上的重要贡献。在屠呦呦获奖之后,当年她所参与的那个产生了包括青蒿素在内一批科研成果的神秘战备任务“523任务”,由此再度进入大众的视野。  抗美援越中的紧急军工任务  起初,“523任务”是一项紧急的军工任务,它是为当时中国的抗美援越战争服务的。  疟疾是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
期刊
52岁的朱玉萍为了证明自己对母亲尽孝,每次看望母亲所带的礼物、与母亲携手谈心的场景,她都要拍照或录视频留作证据。为了增加公信力,她甚至还带上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同去。她这样做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目的呢——  为长远利益争夺母亲监护权  2014年9月23日,郑州二七区居民朱玉萍住了半个多月的医院后回到家里,想到好久没和母亲联系了,就想给老人打个电话。没想到,想尽办法,就是得不到母亲的下落。朱玉萍马
期刊
在鸡蛋壳上雕脸谱、花鸟,在鹅蛋上浮雕镂空山水,在鸽子蛋上雕绣“林妹妹”,在大米粒上刻十二生肖图,做泥塑、烙画葫芦……粉丝们都说,年近六旬的陈云海是位“奇才大叔”。  “陈老师,就是我老爹!”  上世纪80年代,陈云海就已在京城小有名气,故宫东院展室里,陈列着他的12生肖作品,他的作品被老外争相购买。最近这些年,社区请他到残疾人康复站工作,带着一群残疾孩子学艺术,社区居民都说:“这难度堪比登天。”但
期刊
不用植入任何装置,只需用激光照射就能控制心脏跳动的节奏——美国科学家在果蝇身上让它成为了现实。与传统心脏起搏器相比,光刺激这种非侵入式技术只会触发目标细胞,而电动起搏器则须通过外科手术植入。
期刊
写了几篇老年人生命观的文章,忽然发现都没有涉及到高龄老人。也许,我在潜意识中把“高龄”排除出“老年”了?想到这点,心里不免一惊。高龄老人的今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明天吗?  “新新人类” 高龄老人  虽然自己尚未“高龄”,但其实是生活在高龄老人身边的。我母亲85岁了,公公92岁了,母亲所在的养老院,还有百岁的老奶奶老爷爷呢!我三天两头跑养老院,对那里的高龄老人有细致的观察,也常常和他们聊天互动。  高
期刊
11月14日是“世界防治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我国目前约有1.14亿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的1/3,而且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万迎新,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三科主任。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
期刊
美国老太斯特拉克已经90岁了,但她仍然骑着自己心爱的哈雷摩托。她的摩托车驾龄已经有74年,在1950年首次开始长途驾驶。“那时和现在很不同”,斯特拉克说,“别人看女性摩托车手的眼光不那么友善,人们拒绝给我加油,也不愿给我地方住。” 她回忆自己在长途旅行中遇到的故事,“我有很多的故事,我想写本书,但是我太忙了,我上哪儿找时间啊?” 斯特拉克在74岁时实现了驾驶摩托车穿越欧洲的愿望,她说:“我总是告诉
期刊
一辈子没上过班,没拿过工资,可101岁的上海老太张秀清的名头越来越多,“最年长的志愿者”、“百岁柏万青”、“感动徐汇”十佳好人好事……她的生活倒没多大变化,一家三代住在上海市嘉善居民区一幢三层楼老房子里,上午看看老姐妹,下午与隔壁小孩逗着玩,顺便管管社区里的“闲事”。  饮食,不挑不拣  初冬的阳光甚好,张秀清端坐在轮椅车上,由75岁的儿子推出家门散步,和邻居家相互招呼。跟她讲话,不需要大声她都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