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审美教育中,语文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具有其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等等。那么,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接受这些美呢?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美感 情感
  
  审美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具有艺术魅力的形象来打动人心,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包罗万象,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塑造人物形象、灵魂的小说;还是赞美祖国山河的散文;是富于强烈艺术欣赏情趣的诗词;还是阐明事理内涵的政论文,以及说明科学真谛的小品;烛照世态人情的杂文,都无不蕴藏着“美”的因素。
  那么如何在初中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加强朗读,诱发通感。
  
  语文学科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环节。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对朗读这种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二、披文入情,激发想象。
  
  入选中学课本的散文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例,前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而这幅画面又是旅人内在情感存在的外在形式。因此,可先让学生进行再现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在萧瑟的西风中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踯躅……这与其说是秋野黄昏的现实之景,不如确切地说是旅人悲凉心绪下的心中之景。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时,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内心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三、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教材是以语言材料建构而成的。语言就其总体作用而言可以分为认识性语言和情感性语言。语文学科美育在一般情况下凭借情感性语言进行,这一类语言不只包括形象描述语言,而且也包括议论抒情语言。“寡情即无鉴赏力”,激发情感便是美育的主要中介。
  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边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边听歌颂父爱的歌曲《父亲》,从油画中父亲那深深的皱纹中,从音乐中歌手那充满感伤的歌声中,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朱自清为何时隔八年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
  
  四、创设氛围,开发美点。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它需要其他各个系统的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共同为审美教育创造条件。
  首先在任课教师方面,应该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于漪老师说,语文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这就是创造性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以其富有的审美创造力不断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常会发表独到之见,写作也就会出现角度新、立意深、构思巧的佳作,并能迸发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
  其次还要重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校外的艺术馆、博物馆,校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等;要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课外审美教育活动,如成立文学社、读书会、演讲团,举行语文的课本剧演出等。学校定期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强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手段,制作一些配合教学的录象、录音等课件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总而言之,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审美磁场”,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品位的美育文化氛围。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肩负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巧妙渗透,激发思维,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塑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适应数学改革的需要,数学课堂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自觉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巧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发现式学习;巧借
期刊
摘 要 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课外活动   关键词 浅谈 语文活动课 经验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
期刊
摘 要 教学思维品质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智力特点或个性特征。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和学习成绩,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要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思维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中。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思维品质 培养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培养其思维的自觉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重视说理训练,培养思维的自觉性。    1、
期刊
摘 要 在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下,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可谓高尚;却淡漠了教师劳动的自身快乐。教师是园丁,培育着祖国花朵;却忽略了园丁的工作所有的季节性和园丁修剪花朵的主观性和强制性。人们信奉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的信条,却忽视了学生不是容器的简单道理,也忽视了教学活动本身该具有的创造性。在新课标下,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而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
期刊
摘 要 《中学德育大纲》确定的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中学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班级 管理 习惯 培养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意义:    1、它为学生成才打下了坚
期刊
摘 要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依靠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简述了高校图书馆发展应具有的新意识,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设想,目的在于促进高校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以人为本 服务意识    早在七十多年前,世界图书馆学巨擘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就提出了图书馆发展的几个核心理念。长期以来,这些经典理论一直指导着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今天,“学五
期刊
摘 要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此背景下,语文教育应该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完善人格培养。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媾合物,由两者的本质所决定。它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进而完善其人格结构。施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重视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抓住美育特征、遵循美育原则,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其人格。  关键
期刊
摘 要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决。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学生学习兴趣的制约。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培养 学生 地理 兴趣    一、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把兴趣培养贯穿始终。    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高中地理第一章的内容正是容易培养兴趣的开篇。学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针对大学生口语学习情况的分析与研究,说明了以元认知论为基础的自主学习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种策略;阐明了只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加强学习策略训练,才能在英语口语学习中事半功倍。  关键词 英语口语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与欧美国家经贸活动的加强,对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已远远
期刊
摘要:在中学的教科书中编入了许多的阅读材料,这部分内容在数学的教学大纲上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但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知识面,以及如何对较难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践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阅读材料;数学;兴趣    阅读材料是指附于教材正文之后的一个小“板块”, 是教材正文的补充和延伸,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些材料主要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