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应用研究

来源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SIRT1)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1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n=39)、严重脓毒症组(n=48)、感染性休克组(n=28)。选取我院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CitH3、SIRT1水平差异。根据患者住院治疗30 d后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81)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CD8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114例脑胶质瘤组织纳入胶质瘤组,另选取同期48例脑外伤后行颅脑损伤内减压术中切取的正常脑组织纳入正常组。随机选取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各12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D8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所有组织中CD81的表达水平,根据染色结果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分析CD81表达水平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胶质瘤
目的探究钛夹阻断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6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34)、B组(n=33)。B组采用钛夹阻断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A组采用单独注射组织胶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于1、3、6个月复查胃镜,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
目的分析每搏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监测系统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监护、有创动脉血压(invasive blood pressure,IBP)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内痔是齿状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静脉丛迂曲扩张、充血而形成的柔软团块,其中也包含一些增生的结缔组织,不同患者内痔中结缔组织含量不一致,也有学者将内痔描述为增生肥大
期刊
为促进我国结直肠肛门疾病规范化诊疗的推广应用、加快本专业各病种临床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建立完善、加强本专业各地各级同仁之间的学术交流,由《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和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结直肠肛门疾病治疗前沿及《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解读全国巡讲系列学术活动”正式拉开帷幕!2021年6月在上海、北京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场城市巡讲活动,会议邀请了多位区域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演讲和临床经验分享,聚焦本专业热点,直面临床疑难问题,和各位专家同道深度探讨,旨在为更多患者的健康助力。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风险及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9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肝癌发生情况分为肝癌组(n=68)与非肝癌组(n=91)。另选取同期体检6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随访2年,记录肝癌患者存活、死亡情况,分析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健康组血清肌肉生长抑素、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均低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透析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透析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无创正压通气、扩血管、血液透析等治疗,观察组在透析组基础上口服伊伐布雷定,5 mg/次,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超声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
“低温假死”技术是通过各种途径诱导患者全身低温,使其处于无心跳、无呼吸的“假死”状态,以便后续进一步复苏危重患者的救治策略[1]。动物实验已证实了“低温假死”技术在心脏、大血管外伤后救治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二次心脏手术由于可能存在主动脉、右心室及右心房等部位与胸骨粘连的情况,因此,在二次开胸过程中可能出现右心房、右心室,甚至主动脉的损伤[3]。由于粘连导致解剖结构变化及尚未完全显露,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将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临床上处理十分困难。将“低温假死”技术,用于上述紧急情况,可为手术创造无血环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镇静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52例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持续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分为常规组(n=156)与观察组(n=196)。常规组患者返回监护室后给予常规治疗,即保护性约束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于返回监护室后给予持续微量泵泵入盐酸右美托咪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返回监护室即刻(T0)、返回监护室10 min(T1)、返回监护室30
Hohenberger提出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已成为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标准术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以及高清腹腔镜设备的普及,以往开腹手术中无法辨识的膜结构及精细解剖层面逐渐被认识。人体解剖结构随胚胎发育过程而发生变化,理解胚胎发育的过程,有助于加强对结肠膜解剖和CME游离层面的正确认识,对CME的标准化、规范化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胚胎发育和膜解剖理论的文献学习,结合笔者团队的临床实践经验,对CME手术的清扫边界、血管结扎部位、游离层面以及手术流程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