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社会涉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上那场由印度发起却以惨败告终的边境战争,印度各界特别是上层社会对此仍然耿耿于怀;二是现实中仍有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特别是印度仍占领着属于中国的藏南地区,_印度担心在谈判不成的情况下,会导致边境事端,并升级为武装冲突,结果又是步昔日之后尘。
10月13日上午,中国外交部网站发表了发言人马朝旭针对印度政府领导人访问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的谈话。马朝旭说:“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中国政府对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中方对印度领导人不顾中方严重关切前往中印领土争议区活动表示强烈不满。我们要求印方重视中方严正关切,不在争议地区挑起事端,以利中印关系健康发展。”稍后,他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了这一立场。
近一阵中印之间的复杂声音很多,特别是印度媒体屡次炒作莫须有的中国“入侵”,连印度政府都看不过去,公开做过驳斥。先是9月19日,总理辛格对记者称,两国边境地区一切正常,无需担忧。同日,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发出警告,胡乱炒作会“制造与邻国的麻烦”,并引发意外事件。之后,外交部长克里希纳又公开表态,认为印中都是“成熟的大国”,边界问题将通过既定的机制友好解决。至此,期望两国友好相处的人们总算可以松口气。但现在,印度总理却亲自上阵,把两国争端挑到一个更高、也更容易听到彼此相互斥责的层面。
印媒“揪住”的几件事
印媒大肆渲染的几件事中,核心是中国军人的“侵入”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印边境划界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双方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根据国际惯例,在未达成协议之前,双方军人的巡逻应限于各自的实际控制线之内。问题似乎很简单,但难点正如一位印度高官所说,印中双方还没有“一致同意的实控线”,因此双方巡逻军队都有可能进入自认的控制区内。正如一名印度军官对记者所说,“最近几年中国军人进入我方边境,我们记下他们的行动,我们到他们那边,他们记下我们的行动。”显然,这样的“侵入”事件,双方都时有发生。
如果说媒体对上面这类事件的报道都还算是“事出有因”的话,那么另一类纯属子虚乌有的报道就是别有用心了。“直升机事件”和“枪击事件”就属这类。印度报业托拉斯8月31日报道,6月21日两架中国直升机进入“印度北部拉达克地区”,停留了五分钟,空投罐头食品后撤离。这条“新闻”从情节到细节,一应俱全,言之凿凿,令人宁信其有。然而,报道一见报,印国防部就向该报澄清:军方没有发现中国直升机入侵。至于“枪击事件”,亦异曲同工。9月14日的印度时代新闻网报道说,两名印度士兵被中方一侧发射过来的子弹击伤,印度舆论顿时群情激愤。然而仅仅在次日,印度外交部即指“报道失实”,国防部长、陆军参谋长都强调:“印中边界一切正常,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媒体炒作源于社会“心理障碍”
人们也许会对印媒的这些做法感到困惑:只要严格遵守客观真实的新闻铁律,这样的低级错误,是不难避免的,印媒何以一犯再犯,以至连负责中印边界谈判的纳拉亚南也困惑地说,“我真的无法解释媒体为什么会这么夸张地炒作边界问题”。显然,这样的“失误”绝不是单从新闻制作的角度就可以解释的,其中无疑有深层的政治、军事、外交、历史等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力与日俱增,这样的变化,给近邻印度带来的感觉是复杂的。其中既有经济上的羡慕——印度总理辛格去年1月访华时就说“中国的成功是促进印度变化的一种动力”,也有安全上的焦虑与不安。由于两国历史上曾经兵戎相见,现实中又有领土争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每一个点滴进步,都会触动印度社会敏感、紧张、多虑的神经。而在两国接触最前沿的边境线上,中方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被印方赋予复杂的解读。媒体服务于受众,社会有这方面的顾虑,媒体也就乐此不疲地大肆炒作。从捕风捉影、危言耸听的片面报道,到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的“假新闻”,反映的正是印度社会的这种焦躁、疑惧与紧张。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其表现就是在涉华问题上总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比如,连军方都没有侦察到的“直升机事件”,却被媒体“发现”了!印度社会在中印关系上的“心理障碍”,可见一斑。
“历史悲情”与现实焦虑
印度社会涉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上那场由印度发起却以惨败告终的边境战争,印度各界特别是上层社会对此仍然耿耿于怀,心意难平。最近,印度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在一个有数国大使参加的研讨会上就公开表示,印度对1962年那场边界冲突“难以忘怀”。这就是印度因中国产生的所谓“历史悲情”。二是现实中仍有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特别是印度仍占领着属于中国藏南的地区。印度担心在谈判不成的情况下,会导致边境事端,并升级为武装冲突,结果又是步昔日之后尘。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就历史而言,且不说那场战争中国完全是无辜与被动的,单说停火后中方主动后撤至实控线以北20公里,就足以说明问题。其实,中国从来就不承认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但恢复战前局面就是想表明,领土争端应当通过谈判解决,中国绝不会靠军事优势达到目的。如果印度媒体经常重温这段历史,还会煽动所谓的“中国威胁”吗?二是就现实而言。印度各界应该多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与国防政策,多从积极方面看待中国的发展。事实上,只要看一下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划界问题上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印度就应明白,中国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的诚意是不容置疑的。近年来,中俄边界、中越陆地边界已经划定,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与相关各方达成了《南海各方行动宣言》;中日东海谈判也在进行中,并有一定的进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与进展,离开了中方的灵活、务实都是不可能的。与周边多国都愿以谈判方式解决领土争端,中国的诚意也不会因印度而例外。
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
印度也确有需要认真反思和对待的问题,比如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各国都有,是把公认的“双刃剑”,负责任的政府和媒体应当扮演“灭火器”而不是“风箱”。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印度政府此次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但从过往经验来看,鼓吹“中国威胁论”,煽动民族情绪,用来服务国内的政治,也是印度政府惯用的手法。别的不说,单方面大举增兵边境地区,就会对民众的心理倾向起着诱导及催化作用。印方应该清楚,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只能是作茧自缚,进一步束住自己的手脚,使谈判陷于“谈而不判”的僵局中。
当然,毋庸讳言,在边界谈判取得实质进展直至最终解决以前,双方的安全互信很难完全建立。而要解决边界问题,灵活务实的态度必不可少。反观印度目前的谈判策略,给人的感觉是“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即占着的中国领土不愿吐出来,自封为己的领土又想拿回去。以这样的姿态谈判,实难有实质进展。这也是中俄边界、中越陆地边界划界早已完成,而中印谈判却陷于僵局的原因。如此以来,“印度象”在“中国龙”面前,又会陷于“历史悲情”与现实焦虑的双重压迫之中。其实,真正具有历史悲情的应该是中国,因为正是几十年前的积贫积弱,导致中国领土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划”给了印度。不知同样遭受过殖民之苦的印度,为何却在此问题上站在了殖民者的一方?印度媒体不是应对此问题反思吗? 好在印度媒体也有持论公允者。9月12日的《印度快报》就指出:“现在是反思对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恐惧的时候了……中国现在近乎是个超级大国,但绝非没有理智,它跟印度一样十分在乎稳定……中国没打算进犯边界、蚕食领土及甘冒引发小冲突的危险。我们必须成熟起来,不要—提到中国就想到‘边界’或‘威胁’。”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印度社会在涉华问题上“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事实上,只有印度社会直面并克服文中揭示的问题,印度才能真正自信、成熟起来。
10月13日上午,中国外交部网站发表了发言人马朝旭针对印度政府领导人访问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的谈话。马朝旭说:“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中国政府对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中方对印度领导人不顾中方严重关切前往中印领土争议区活动表示强烈不满。我们要求印方重视中方严正关切,不在争议地区挑起事端,以利中印关系健康发展。”稍后,他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了这一立场。
近一阵中印之间的复杂声音很多,特别是印度媒体屡次炒作莫须有的中国“入侵”,连印度政府都看不过去,公开做过驳斥。先是9月19日,总理辛格对记者称,两国边境地区一切正常,无需担忧。同日,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发出警告,胡乱炒作会“制造与邻国的麻烦”,并引发意外事件。之后,外交部长克里希纳又公开表态,认为印中都是“成熟的大国”,边界问题将通过既定的机制友好解决。至此,期望两国友好相处的人们总算可以松口气。但现在,印度总理却亲自上阵,把两国争端挑到一个更高、也更容易听到彼此相互斥责的层面。
印媒“揪住”的几件事
印媒大肆渲染的几件事中,核心是中国军人的“侵入”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印边境划界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双方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根据国际惯例,在未达成协议之前,双方军人的巡逻应限于各自的实际控制线之内。问题似乎很简单,但难点正如一位印度高官所说,印中双方还没有“一致同意的实控线”,因此双方巡逻军队都有可能进入自认的控制区内。正如一名印度军官对记者所说,“最近几年中国军人进入我方边境,我们记下他们的行动,我们到他们那边,他们记下我们的行动。”显然,这样的“侵入”事件,双方都时有发生。
如果说媒体对上面这类事件的报道都还算是“事出有因”的话,那么另一类纯属子虚乌有的报道就是别有用心了。“直升机事件”和“枪击事件”就属这类。印度报业托拉斯8月31日报道,6月21日两架中国直升机进入“印度北部拉达克地区”,停留了五分钟,空投罐头食品后撤离。这条“新闻”从情节到细节,一应俱全,言之凿凿,令人宁信其有。然而,报道一见报,印国防部就向该报澄清:军方没有发现中国直升机入侵。至于“枪击事件”,亦异曲同工。9月14日的印度时代新闻网报道说,两名印度士兵被中方一侧发射过来的子弹击伤,印度舆论顿时群情激愤。然而仅仅在次日,印度外交部即指“报道失实”,国防部长、陆军参谋长都强调:“印中边界一切正常,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媒体炒作源于社会“心理障碍”
人们也许会对印媒的这些做法感到困惑:只要严格遵守客观真实的新闻铁律,这样的低级错误,是不难避免的,印媒何以一犯再犯,以至连负责中印边界谈判的纳拉亚南也困惑地说,“我真的无法解释媒体为什么会这么夸张地炒作边界问题”。显然,这样的“失误”绝不是单从新闻制作的角度就可以解释的,其中无疑有深层的政治、军事、外交、历史等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力与日俱增,这样的变化,给近邻印度带来的感觉是复杂的。其中既有经济上的羡慕——印度总理辛格去年1月访华时就说“中国的成功是促进印度变化的一种动力”,也有安全上的焦虑与不安。由于两国历史上曾经兵戎相见,现实中又有领土争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每一个点滴进步,都会触动印度社会敏感、紧张、多虑的神经。而在两国接触最前沿的边境线上,中方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被印方赋予复杂的解读。媒体服务于受众,社会有这方面的顾虑,媒体也就乐此不疲地大肆炒作。从捕风捉影、危言耸听的片面报道,到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的“假新闻”,反映的正是印度社会的这种焦躁、疑惧与紧张。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其表现就是在涉华问题上总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比如,连军方都没有侦察到的“直升机事件”,却被媒体“发现”了!印度社会在中印关系上的“心理障碍”,可见一斑。
“历史悲情”与现实焦虑
印度社会涉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上那场由印度发起却以惨败告终的边境战争,印度各界特别是上层社会对此仍然耿耿于怀,心意难平。最近,印度有一个比较有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在一个有数国大使参加的研讨会上就公开表示,印度对1962年那场边界冲突“难以忘怀”。这就是印度因中国产生的所谓“历史悲情”。二是现实中仍有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特别是印度仍占领着属于中国藏南的地区。印度担心在谈判不成的情况下,会导致边境事端,并升级为武装冲突,结果又是步昔日之后尘。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就历史而言,且不说那场战争中国完全是无辜与被动的,单说停火后中方主动后撤至实控线以北20公里,就足以说明问题。其实,中国从来就不承认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但恢复战前局面就是想表明,领土争端应当通过谈判解决,中国绝不会靠军事优势达到目的。如果印度媒体经常重温这段历史,还会煽动所谓的“中国威胁”吗?二是就现实而言。印度各界应该多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与国防政策,多从积极方面看待中国的发展。事实上,只要看一下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划界问题上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印度就应明白,中国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的诚意是不容置疑的。近年来,中俄边界、中越陆地边界已经划定,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与相关各方达成了《南海各方行动宣言》;中日东海谈判也在进行中,并有一定的进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与进展,离开了中方的灵活、务实都是不可能的。与周边多国都愿以谈判方式解决领土争端,中国的诚意也不会因印度而例外。
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
印度也确有需要认真反思和对待的问题,比如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各国都有,是把公认的“双刃剑”,负责任的政府和媒体应当扮演“灭火器”而不是“风箱”。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印度政府此次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但从过往经验来看,鼓吹“中国威胁论”,煽动民族情绪,用来服务国内的政治,也是印度政府惯用的手法。别的不说,单方面大举增兵边境地区,就会对民众的心理倾向起着诱导及催化作用。印方应该清楚,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只能是作茧自缚,进一步束住自己的手脚,使谈判陷于“谈而不判”的僵局中。
当然,毋庸讳言,在边界谈判取得实质进展直至最终解决以前,双方的安全互信很难完全建立。而要解决边界问题,灵活务实的态度必不可少。反观印度目前的谈判策略,给人的感觉是“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即占着的中国领土不愿吐出来,自封为己的领土又想拿回去。以这样的姿态谈判,实难有实质进展。这也是中俄边界、中越陆地边界划界早已完成,而中印谈判却陷于僵局的原因。如此以来,“印度象”在“中国龙”面前,又会陷于“历史悲情”与现实焦虑的双重压迫之中。其实,真正具有历史悲情的应该是中国,因为正是几十年前的积贫积弱,导致中国领土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划”给了印度。不知同样遭受过殖民之苦的印度,为何却在此问题上站在了殖民者的一方?印度媒体不是应对此问题反思吗? 好在印度媒体也有持论公允者。9月12日的《印度快报》就指出:“现在是反思对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恐惧的时候了……中国现在近乎是个超级大国,但绝非没有理智,它跟印度一样十分在乎稳定……中国没打算进犯边界、蚕食领土及甘冒引发小冲突的危险。我们必须成熟起来,不要—提到中国就想到‘边界’或‘威胁’。”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印度社会在涉华问题上“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事实上,只有印度社会直面并克服文中揭示的问题,印度才能真正自信、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