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永新县在中乡主干道旁,一个个现代化的钢架大棚接连成片,成为当地最亮眼的风景。棚内,一人多高的葡萄藤架上,一串串葡萄有序“排列”,紫的、红的、绿的,颗颗饱满圆润,让人垂涎欲滴。
可别小看这个名叫“六月果歌”的精品葡萄种植园。虽然起步还不到两年,但已吸纳了248户贫困户入股、分红,共同致富,不久前还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产业扶贫贡献奖”。截至目前,慕名前来参观交流的考察团达26批1000余人次,成为全县产业扶贫有名的“生力军”。
走马永新,探访“六月果歌”的成长秘诀,笔者看到的是一幅政府、企业、贫困户三方和谐互助的产业扶贫图景。
政府实干:用服务赢得以商招商
李福友来自浙江,2016年受永新县在中乡政府邀请,前来投资农业种植项目。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李福友刚开始只敢“小试牛刀”,种植当年即可收益的香瓜,是当地政府始终不变的诚信和高效服务,让他尝到了甜头,增强了信心。
2017年12月,他邀上朋友邹如明、项明华,成立了“六月果歌”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将基地改造升级,发展葡萄产业。
“葡萄园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项明华说,2018年5月,永新县持续干旱,种下的葡萄苗眼看就要枯死,在中乡政府请来消防车,送来“及时雨”,帮葡萄园渡过难关。今年6月,正当葡萄快要成熟时,在中乡接连遭遇两次洪灾,该乡及时调度,科学放水,葡萄园才得以保住。
不僅提供“有情服务”,当地政府还提供“有钱支持”。两年来,在中乡政府依照上级政策,先后为葡萄园争取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等多项扶持资金,并出资修建了机耕道、排水沟、水渠等配套基础设施。
看着葡萄园一天天成长,在中乡党委书记郭页发深感欣慰:“项目引进来后,就像我们的孩子,我们有责任保驾护航,因为只有产业发展了,百姓收入才能增长,乡镇经济才会一年更比一年强!”
企业巧干:用科技攒足销售底气
7月10日,永新县在中乡葡萄园采摘通道上,50箱葡萄正在装车,即将运往吉安市区。
李福友表示,近段时间,每天都要向外地送好几批葡萄。“我们的葡萄品质好、糖度高,又是自然成熟,所以根本不愁销。”虽因上半年阴雨天气过多,上市时间有所滞后,但李福友依然底气十足。
底气来自哪里?李福友的答案是:新技术。
李福友说,他们从浙江温岭引进现代葡萄种植技术,建成4米高的温控大棚,里面放置智慧温控器,通过物联网技术,远程操作,自动控温,24小时监测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通过这种方式培育的葡萄,甜度比普通葡萄高出一个点以上,与新疆吐鲁番葡萄甜度相当。
与此同时,他们采用全封闭管理模式,全面推行水肥一体化,精准定时定量施肥;安装杀虫灯,减少打农药的次数;四周布网防止飞鸟啄食,以防传染病。
高新技术也让葡萄产量大增,300亩葡萄园启动才两年,亩产可达1200余公斤,预计今年收入可超过500万元。
“每天按照大约2.5万公斤的速度销售,预计1个月左右便可销售完毕。”李福友说,葡萄园已经成功打通本省南昌、吉安及湖南、广东等地销售渠道,不愁销路。
百姓苦干:用奋斗点亮幸福生活
葡萄园内,尹吉秀正在忙着采摘葡萄。作为生产小队长,她既要种苗、剪枝、修果、采摘,还要分配任务、指导技术。上午、下午忙完园里,中午晚上还要忙家里,从早到晚都歇不下来。
当笔者问她累不累,这名曾因丈夫意外去世而一度抑郁的贫困户,脸上漾起了笑容,说道:“虽然身体上累一点,但生活有奔头,心里觉得很幸福。”
葡萄园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众多像尹吉秀一样以园为家、肯干苦干的当地村民,当地村民也因在葡萄园学到了管理经验、种养技术而增收致富。
脱贫后主动退出低保的史小六,是当地的“名人”。曾因疾病以及子女负担重致贫的史小六,在葡萄园起步时,被聘为管理人员,如今年收入近8万元。正是在他的带动下,尹吉秀、史桂发、豆生兰等16名村民来到葡萄园长期务工,每月工资超过3000元。
葡萄成长壮大,当地百姓也是受益人。随行的在中乡政府负责人表示,葡萄园流转土地300亩,每亩年租400元,共吸收248户贫困户入股,每户年分红500元,繁忙时吸收60余名当地村民务工,其中贫困户占1/3,年支付劳务费300余万元。
谈及未来的发展,李福友胸有成竹,他表示,公司以在中乡为龙头,将逐步向周边乡镇扩张,同时,将温控大棚葡萄新科技培育作为主导产业,配套建设农家小院、观景台、果品采摘区等设施,力争2到3年内打造成集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旅游景观带。
可别小看这个名叫“六月果歌”的精品葡萄种植园。虽然起步还不到两年,但已吸纳了248户贫困户入股、分红,共同致富,不久前还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产业扶贫贡献奖”。截至目前,慕名前来参观交流的考察团达26批1000余人次,成为全县产业扶贫有名的“生力军”。
走马永新,探访“六月果歌”的成长秘诀,笔者看到的是一幅政府、企业、贫困户三方和谐互助的产业扶贫图景。
政府实干:用服务赢得以商招商
李福友来自浙江,2016年受永新县在中乡政府邀请,前来投资农业种植项目。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李福友刚开始只敢“小试牛刀”,种植当年即可收益的香瓜,是当地政府始终不变的诚信和高效服务,让他尝到了甜头,增强了信心。
2017年12月,他邀上朋友邹如明、项明华,成立了“六月果歌”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将基地改造升级,发展葡萄产业。
“葡萄园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项明华说,2018年5月,永新县持续干旱,种下的葡萄苗眼看就要枯死,在中乡政府请来消防车,送来“及时雨”,帮葡萄园渡过难关。今年6月,正当葡萄快要成熟时,在中乡接连遭遇两次洪灾,该乡及时调度,科学放水,葡萄园才得以保住。
不僅提供“有情服务”,当地政府还提供“有钱支持”。两年来,在中乡政府依照上级政策,先后为葡萄园争取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等多项扶持资金,并出资修建了机耕道、排水沟、水渠等配套基础设施。
看着葡萄园一天天成长,在中乡党委书记郭页发深感欣慰:“项目引进来后,就像我们的孩子,我们有责任保驾护航,因为只有产业发展了,百姓收入才能增长,乡镇经济才会一年更比一年强!”
企业巧干:用科技攒足销售底气
7月10日,永新县在中乡葡萄园采摘通道上,50箱葡萄正在装车,即将运往吉安市区。
李福友表示,近段时间,每天都要向外地送好几批葡萄。“我们的葡萄品质好、糖度高,又是自然成熟,所以根本不愁销。”虽因上半年阴雨天气过多,上市时间有所滞后,但李福友依然底气十足。
底气来自哪里?李福友的答案是:新技术。
李福友说,他们从浙江温岭引进现代葡萄种植技术,建成4米高的温控大棚,里面放置智慧温控器,通过物联网技术,远程操作,自动控温,24小时监测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通过这种方式培育的葡萄,甜度比普通葡萄高出一个点以上,与新疆吐鲁番葡萄甜度相当。
与此同时,他们采用全封闭管理模式,全面推行水肥一体化,精准定时定量施肥;安装杀虫灯,减少打农药的次数;四周布网防止飞鸟啄食,以防传染病。
高新技术也让葡萄产量大增,300亩葡萄园启动才两年,亩产可达1200余公斤,预计今年收入可超过500万元。
“每天按照大约2.5万公斤的速度销售,预计1个月左右便可销售完毕。”李福友说,葡萄园已经成功打通本省南昌、吉安及湖南、广东等地销售渠道,不愁销路。
百姓苦干:用奋斗点亮幸福生活
葡萄园内,尹吉秀正在忙着采摘葡萄。作为生产小队长,她既要种苗、剪枝、修果、采摘,还要分配任务、指导技术。上午、下午忙完园里,中午晚上还要忙家里,从早到晚都歇不下来。
当笔者问她累不累,这名曾因丈夫意外去世而一度抑郁的贫困户,脸上漾起了笑容,说道:“虽然身体上累一点,但生活有奔头,心里觉得很幸福。”
葡萄园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众多像尹吉秀一样以园为家、肯干苦干的当地村民,当地村民也因在葡萄园学到了管理经验、种养技术而增收致富。
脱贫后主动退出低保的史小六,是当地的“名人”。曾因疾病以及子女负担重致贫的史小六,在葡萄园起步时,被聘为管理人员,如今年收入近8万元。正是在他的带动下,尹吉秀、史桂发、豆生兰等16名村民来到葡萄园长期务工,每月工资超过3000元。
葡萄成长壮大,当地百姓也是受益人。随行的在中乡政府负责人表示,葡萄园流转土地300亩,每亩年租400元,共吸收248户贫困户入股,每户年分红500元,繁忙时吸收60余名当地村民务工,其中贫困户占1/3,年支付劳务费300余万元。
谈及未来的发展,李福友胸有成竹,他表示,公司以在中乡为龙头,将逐步向周边乡镇扩张,同时,将温控大棚葡萄新科技培育作为主导产业,配套建设农家小院、观景台、果品采摘区等设施,力争2到3年内打造成集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旅游景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