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史记》选修内容为例,提出了教学创新的四种途径:引用经典诗句,解读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发散学生思维;对比历史人物,撰写短小文章;探究悲剧成因,发表自己见解。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史记》选修 教学创新 四种途径
《史记》选修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它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热情和参与,提出以下四条教学创新的路径。
一、引用经典诗句,解读历史人物
如在教授《项羽本纪》时,我引用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以及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代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项羽应重振雄风报仇雪耻,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深重的惋惜和哀叹溢于言表。第二种观点认为项羽已失去人心,无力回天,败局难以挽回。历史总是给人无限的感叹与沉思,项羽无疑是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学生对于历史人物有了更加全面、更加立体的解读,也提升了自身的文学修养。
二、评价历史事件,发散学生思维
如在学习《刺客列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价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踊跃。我选取其中几种观点:(1)荆轲不畏强暴,做了当时许多人想做的事情,至死仍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成为后代勇者的楷模。(2)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秦国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荆轲刺秦王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一定程度加速了燕国的灭亡。(3)荆轲身上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侠肝义胆,令人敬佩。我感触颇深,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了思维的广度。每种观点皆能言之有理,课堂气氛活跃,不同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示,思维得以拓展。
三、对比历史人物,撰写短小文章
在教学中,我把《高祖本纪》、《项羽本纪》两篇放在一起学习,学完以后,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刘邦与项羽谁更接近你心目中的英雄?为什么?用小文章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字数不限。我给了学生10分钟时间。我后来读了其中一名同学的文章:“項羽更接近我心目中的英雄。项羽是名将之后,霸气十足。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主力;在鸿门宴上他未杀刘邦,认为这样做不义,会被天下诸侯耻笑;为救心爱的美人虞姬,他身陷险境,奋力杀出重围;霸王别姬显示了英雄柔情的一面,让人肝肠寸断;东城一战仍未减英雄本色,让将士更加信服;兵败乌江他本可渡江卷土重来,但他把尊严看得高于一切,为了天下的苍生不再受战乱之苦,他选择了自刎乌江。从这个角度看,项羽的死为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然历史或许会改写。项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骁勇善战、重情重义。他坦荡地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诛灭暴秦的功绩永垂青史,谁也无法磨灭。”读完以后,班级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显著增强。正是因为他们在用心解读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喜同悲,才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引发全体同学的共鸣。在《史记》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实际,恰当地运用这种形式,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探究悲剧成因,发表自己见解
《淮阴侯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学完本文以后,我布置了一个思考题:一代名将韩信却落得未央宫被杀的悲惨下场,韩信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后形成了以下几种见解:(1)韩信功高盖主,帮刘邦打下天下,但自古有“狡兔死走狗尽,飞鸟尽良弓藏”的说法,功臣很难逃脱悲剧的下场,文种和岳飞的结局很说明问题。(2)韩信性格的自大因素,在与刘邦的对话及与樊哙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自恃才高,导致了韩信的孤立。(3)韩信本人过分看重权势和利益,打下齐国后逼刘邦封他为齐王,这样的人易受君主的猜忌。(4)吕雉心狠手辣、善于玩弄权谋,她让萧何骗韩信到未央宫,韩信对萧何深信不疑,结果被杀,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关键时刻萧何出卖了韩信。(5)韩信性格中知恩图报的一面反而害了他。在楚汉相争后期,刘邦和项羽都要依靠韩信,得韩信者得天下。项羽也曾劝说韩信背弃刘邦回到自己帐下。他不听蒯通的话,不然定会与项羽、刘邦成鼎足之势而后平定天下。他在可以背叛刘邦的情况下却选择了忠诚,悲剧性的结局给人无限的惋惜,这一切与他知恩图报的性格密不可分,性格决定了命运。这堂探究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兴趣盎然,受益匪浅,回味无穷,合作、探究的意识明显增强,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 《史记》选修 教学创新 四种途径
《史记》选修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它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热情和参与,提出以下四条教学创新的路径。
一、引用经典诗句,解读历史人物
如在教授《项羽本纪》时,我引用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以及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代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项羽应重振雄风报仇雪耻,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深重的惋惜和哀叹溢于言表。第二种观点认为项羽已失去人心,无力回天,败局难以挽回。历史总是给人无限的感叹与沉思,项羽无疑是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学生对于历史人物有了更加全面、更加立体的解读,也提升了自身的文学修养。
二、评价历史事件,发散学生思维
如在学习《刺客列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价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踊跃。我选取其中几种观点:(1)荆轲不畏强暴,做了当时许多人想做的事情,至死仍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成为后代勇者的楷模。(2)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秦国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荆轲刺秦王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一定程度加速了燕国的灭亡。(3)荆轲身上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侠肝义胆,令人敬佩。我感触颇深,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了思维的广度。每种观点皆能言之有理,课堂气氛活跃,不同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示,思维得以拓展。
三、对比历史人物,撰写短小文章
在教学中,我把《高祖本纪》、《项羽本纪》两篇放在一起学习,学完以后,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刘邦与项羽谁更接近你心目中的英雄?为什么?用小文章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字数不限。我给了学生10分钟时间。我后来读了其中一名同学的文章:“項羽更接近我心目中的英雄。项羽是名将之后,霸气十足。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主力;在鸿门宴上他未杀刘邦,认为这样做不义,会被天下诸侯耻笑;为救心爱的美人虞姬,他身陷险境,奋力杀出重围;霸王别姬显示了英雄柔情的一面,让人肝肠寸断;东城一战仍未减英雄本色,让将士更加信服;兵败乌江他本可渡江卷土重来,但他把尊严看得高于一切,为了天下的苍生不再受战乱之苦,他选择了自刎乌江。从这个角度看,项羽的死为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然历史或许会改写。项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骁勇善战、重情重义。他坦荡地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诛灭暴秦的功绩永垂青史,谁也无法磨灭。”读完以后,班级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显著增强。正是因为他们在用心解读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喜同悲,才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引发全体同学的共鸣。在《史记》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实际,恰当地运用这种形式,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探究悲剧成因,发表自己见解
《淮阴侯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学完本文以后,我布置了一个思考题:一代名将韩信却落得未央宫被杀的悲惨下场,韩信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后形成了以下几种见解:(1)韩信功高盖主,帮刘邦打下天下,但自古有“狡兔死走狗尽,飞鸟尽良弓藏”的说法,功臣很难逃脱悲剧的下场,文种和岳飞的结局很说明问题。(2)韩信性格的自大因素,在与刘邦的对话及与樊哙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自恃才高,导致了韩信的孤立。(3)韩信本人过分看重权势和利益,打下齐国后逼刘邦封他为齐王,这样的人易受君主的猜忌。(4)吕雉心狠手辣、善于玩弄权谋,她让萧何骗韩信到未央宫,韩信对萧何深信不疑,结果被杀,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关键时刻萧何出卖了韩信。(5)韩信性格中知恩图报的一面反而害了他。在楚汉相争后期,刘邦和项羽都要依靠韩信,得韩信者得天下。项羽也曾劝说韩信背弃刘邦回到自己帐下。他不听蒯通的话,不然定会与项羽、刘邦成鼎足之势而后平定天下。他在可以背叛刘邦的情况下却选择了忠诚,悲剧性的结局给人无限的惋惜,这一切与他知恩图报的性格密不可分,性格决定了命运。这堂探究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兴趣盎然,受益匪浅,回味无穷,合作、探究的意识明显增强,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