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说话、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写作的必备前提。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那么怎样正确而高效的培养和发展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就我结合自己二十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强化阅读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阅读实践才能逐渐形成,现在的初中语文课文分为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三类,其中讲读课文约占40% , 课内课外自读课文占60% , 自读课文数量之多,比例之大,正是为了给学生自读实践创造一个广阔的天地,为学生的阅读创造了条件。
  我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逐渐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教材体系安排本身体现了阅读能力的层递性、序列性和系统性,学生在讲读课文求知识,在课内自读上求实习,在课外自读上求实践,也就是说,先由教师“牵着走”,再由教师“带着走”,最后是学生自己“大胆走”,整个教学过程,先由全依靠到半依靠到不依靠,最后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如此循环往复,学生便会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当然课内和课外自读可以是课文内容,也可以是课外内容,如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关人文、环保、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经典文章等,教师不一定一讲到底,可巧妙设计一些问题,为学生提供自读实践的机会。
  二、交给方法
  科学阅读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就记叙文阅读举例说明。
  (一)整体阅读,把握文中内容。
  指导学生把握文意。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要能体验出作者的情感,读懂文章的大体内容,了解作者的意图;能根据文章的内容想象出文中的情节以及人物的神态、心理与言语。
  1、快速概括文章内容。能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有利于主题的把握。其方法是“谁?做了什么?怎么样?”,学生把握内容后对完成其他题目会有所帮助。
  2、快速把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作者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目的,往往是在这个人物身上体现自己的思想倾向,而这思想倾向往往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要注意的是,并非笔墨多的人物就一定是主要人物。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主要人物不是于勒,而是菲利普夫妇。
  (二)快速阅读,捕捉文章主要信息,并对文章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筛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文章题目对题目设问后,必须马上安排学生快速阅读,让学生用读后获取的主要信息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达到对文章快速准确理解的目的。学生通过读文,自己解答了自己提出问题,实际上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让学生逐渐掌握了阅读方法,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仔细读题,读懂题意。
  1、读懂了阅读材料后,还需读懂题目意思。如:它问的什么?从什么角度提问的?题目中蕴含着哪些考点?读懂了题意才能正确答题。
  2、审读题干的语言。学生做题要读懂题干才能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3、关注题目的考点。考点考查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教会学生从题目中看懂考点,根据题目要求准确答题。
  三、有针对性的指导
  1、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品味词语的含义。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反复体味关键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其作用,能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事以及隐含的情理。
  2、指导学生分析文章段落与结构。衡量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就是看学生能否分析文章段落、结构,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欲把握文章的结构,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一般说来,叙事性的文章中有一根像绳子一样的线,它将故事情节的发展串联起来,有些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
  总之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强自读,给方法”,并对学生阅读提出具体要求坚持督促与训练,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从而形成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握住新课标的要求,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其他文献
众所周之,在目前的教育环境里,优秀生培养能支撑“门面”,后进生转化最能体现德育实绩。不管是哪一所学校,“培优辅差”是学校教育的重心,这是千篇一律的公式。从统计的角度讲,中等生是处于正态分布中间70%的学习群体,从教学主体讲,给“中等生”阳光,让“中等生”也体验成长的灿烂与幸福,促使教育教学整体均衡发展。  一、“中等生”的成因分析  在我担任班主任和科学教学工作,班级成绩处于年段下游水平,优秀生甚
期刊
我个人认为,语文要学的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备出语文味,用心创设语文氛围  学好语文的标志就是会听、会说、会读、会写。那么我们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利用教材这个例子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听说读写,逐渐形成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追求艺术语言的
期刊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但兴趣要在快乐的气氛中去培养,被动接受知识何来兴趣可言?在新课改实施几年后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寓教于乐,让学生用“快乐学习”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的大门,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一、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讲者、主导者,虽然
期刊
设计理念  新课程教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本篇课文在教学时,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教学中展示直观的图片,形象生动的字幕和动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画面的感知和观察让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自主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作文教学是必然的选择。而实际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却是:作文,作文,作得头疼;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尤其是学生怕写。学生怕写,究其原因:学生作文缺乏自信,这是他们提高作文水平的最大的心理障碍。自信——激发潜能的最佳法宝,如果你能顽强地相信自己,那么你才能奋力追求,才敢于去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惧怕作文,没有语言好写,没有材料可写,没有兴趣去写。作文教学之所以这般不容乐观,最主要的症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缺乏科学、系统、个性化的指导;二是学生积累太少,语言贫乏;三是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写作需要情境创设,需要生活积累,需要语言储备,更需要科学的指导和情感的参与。因此,我们进行了“生活作文”和“情境作文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事的变迁,偶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偶像是一种精神,一种榜样,它可以作为一种奋斗的动力,或是作为一种精神的支柱,或是作为一种前进的榜样。它是人类不可缺失的食粮,催促和鼓励人们永不懈怠地向前。在五花八门的价值观的当下,偶像有了它的新意义并有着巨大的魅力。  当下,90后中学生这一代都有一种共性的叛逆特征,都有着自己心中的偶像,比如什么体坛明星,什么歌坛明星,什么文坛明星,什么影视明
期刊
“空白”是接受美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文学本文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学本文已实写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它具有召唤性。这里所说的“空白”,是指文学作品中写得含蓄,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作品中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经典之笔”,较耐咀嚼,意味无穷。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完全的形(即“空白”)呈现于眼前,会引起读者的一种完形心理,产生追求完整、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涉及的领域广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博学多才,而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网络则弥补了这个不足。由于网络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我们通过网络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料,每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可以参与到网络初中语文教研活动中来。我们通过网络探讨每一篇课文教学的成功和失败,也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让我们的教研活动不再局限于同事之间。网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天然优
期刊
口语交际是一种融听说能力、交往能力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能力。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口语是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因此,加强口语交际教学,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让学生敢说  学生口语交际中自信心的培养直接影响他们口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