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路工程是我国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文章对分析了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提出了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灌注
由于混凝土性能以及各项指标能够很好地满足与工程建设,因此,混凝土在公路施工中大规模的运用。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不错的,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混凝土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
一、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
混凝土质量通病具体有裂缝、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多种表现类型,每种质量通病类型都有自己的产生原因。我们从总的方面来分析,造成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可以分为三种大的表现类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不合理;混凝土施工组织不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格。
1、混凝土裂缝。当混凝土裂缝宽度小于0. 3mm 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构件内的钢筋不致因混凝土开裂而锈蚀,为了保证必要的抗裂安全度,应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处理。
2、蜂窝问题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窟窿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麻面问题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4、露筋问题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的现象。其产生产生原因主要有: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薄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二、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
混凝土工程中,配合比是否科学与混凝土质量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施工人员在选择配合比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的工程建设需要以及施工特点和技术等,进一步确定使用混凝土工程建设的技术性能,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
(1)配合比设计符合相关要求。不同的混凝土工程所要求的配合比是不同的。在施工之前,应该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配置多种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最合理的配比。此外还应该考虑混凝土配合比是否能够达到耐久性的要求,特别是公路工程。
(2)配合比的管理。①根据所选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的状态及机械设备的状况,确定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的质量目标是一致的。施工配合比作为拌和站拌和混凝土的配料单,拌和站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配合比的正确使用。②严格按配合比组织混凝土供应,每次灌注混凝土必须进行试验,方能运入灌注工作面。
2、混凝土施工组织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五个因素为:施工环境、施工工艺、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该五个因素中混凝土灌注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1)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主的混凝土灌注施工管理组,主要负责实施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有关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和按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从而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
(2)混凝土灌注前,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作业人员就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性能及特点和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技术交底。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相应施工机具,混凝土的运输及作业劳动力布置。项目的质检、技术部及防水作业组专职负责相应部位的灌注质量和质量检验及监督。
(3)项目经理部相关的质量、技术、机电、物资部等组成现场值班小组,专职负责落实混凝土供应及按施工工艺特别是布料工艺组织施工,并督促关键部位如防水结构细部等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4)专职的混凝土试验人员进驻混凝土拌和站监督拌和站按配合比实施质量控制情况并协助组织运输。
3、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选定及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本身质量及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采取科学的严格的试验手段和管理措施,使混凝土本身质量较容易得到控制;而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以及喷射、灌注阶段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为确保本工程结构混凝土质量,采取如下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及灌注质量。
(2)混凝土拌和及运输。
①将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管理纳入本工程创优目标管理范围,协助拌和站根据混凝土的质量技术性能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②拌和站每次搅拌前,应检查拌和计量控制设备的技术状态,以保证按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和,还应根据材料的状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准确调整各种材料的使用量,接受业主的监督。
(3)混凝土灌注。
①分别制定混凝土灌注实施方案,制定设备、人员、小型机具及运输组织计划,项目副经理组织和实施计划。
②每次混凝土灌注前,项目副经理制定落实混凝土的供应和运输计划,配齐各种运输机具,协调好各种运输设备行驶时间和路线,并备用相应功率的内燃发电机。
③混凝土拌和站运来的混凝土先经试验人员检查核实和配料单是否符合配合比要求后方能运至工作面灌注。对达不到质量控制要求、或坍落度损失超标准、以及超过允许运输时间的混凝土作废弃处理。
④按照灌注工艺和混凝土的供应量,进行对称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全力组织好混凝土的运输供应,缩短灌注时间,以免出现施工冷缝。
⑤随着混凝土的灌注,捣固人员应适时对混凝土进行捣固,混凝土振捣以不冒气泡为准,但不得超振引起混凝土翻沙和粗骨料下沉。
5、混凝土的养护
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 h 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2)混凝土应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 d。
6、 拆模
拆模的迟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 MPa 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为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
结束语
总之,加强事前控制和过程监督,是达到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严格施工工作程序,完成各项试验检测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建立健全质保体系、要有完善的质量检测和计量器具,从提高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基础深入工作。因此,混凝土质量必须通过严格的试验检测和科学的施工工序,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达到质量有效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黎.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浅析[J]. 山西建筑. 2010(28)
[2] 扈永华.浅谈混凝土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J]. 内蒙古水利. 2010(03)
[3] 李俊勇.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8)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灌注
由于混凝土性能以及各项指标能够很好地满足与工程建设,因此,混凝土在公路施工中大规模的运用。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不错的,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混凝土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
一、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
混凝土质量通病具体有裂缝、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多种表现类型,每种质量通病类型都有自己的产生原因。我们从总的方面来分析,造成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可以分为三种大的表现类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不合理;混凝土施工组织不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格。
1、混凝土裂缝。当混凝土裂缝宽度小于0. 3mm 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构件内的钢筋不致因混凝土开裂而锈蚀,为了保证必要的抗裂安全度,应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处理。
2、蜂窝问题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窟窿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麻面问题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4、露筋问题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的现象。其产生产生原因主要有: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薄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二、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管理
混凝土工程中,配合比是否科学与混凝土质量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施工人员在选择配合比的时候,应该根据具体的工程建设需要以及施工特点和技术等,进一步确定使用混凝土工程建设的技术性能,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
(1)配合比设计符合相关要求。不同的混凝土工程所要求的配合比是不同的。在施工之前,应该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配置多种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最合理的配比。此外还应该考虑混凝土配合比是否能够达到耐久性的要求,特别是公路工程。
(2)配合比的管理。①根据所选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的状态及机械设备的状况,确定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与理论配合比的质量目标是一致的。施工配合比作为拌和站拌和混凝土的配料单,拌和站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配合比的正确使用。②严格按配合比组织混凝土供应,每次灌注混凝土必须进行试验,方能运入灌注工作面。
2、混凝土施工组织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五个因素为:施工环境、施工工艺、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该五个因素中混凝土灌注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1)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主的混凝土灌注施工管理组,主要负责实施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有关组织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和按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从而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
(2)混凝土灌注前,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作业人员就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性能及特点和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技术交底。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相应施工机具,混凝土的运输及作业劳动力布置。项目的质检、技术部及防水作业组专职负责相应部位的灌注质量和质量检验及监督。
(3)项目经理部相关的质量、技术、机电、物资部等组成现场值班小组,专职负责落实混凝土供应及按施工工艺特别是布料工艺组织施工,并督促关键部位如防水结构细部等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4)专职的混凝土试验人员进驻混凝土拌和站监督拌和站按配合比实施质量控制情况并协助组织运输。
3、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选定及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本身质量及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采取科学的严格的试验手段和管理措施,使混凝土本身质量较容易得到控制;而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以及喷射、灌注阶段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为确保本工程结构混凝土质量,采取如下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及灌注质量。
(2)混凝土拌和及运输。
①将混凝土拌和站质量管理纳入本工程创优目标管理范围,协助拌和站根据混凝土的质量技术性能要求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②拌和站每次搅拌前,应检查拌和计量控制设备的技术状态,以保证按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和,还应根据材料的状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准确调整各种材料的使用量,接受业主的监督。
(3)混凝土灌注。
①分别制定混凝土灌注实施方案,制定设备、人员、小型机具及运输组织计划,项目副经理组织和实施计划。
②每次混凝土灌注前,项目副经理制定落实混凝土的供应和运输计划,配齐各种运输机具,协调好各种运输设备行驶时间和路线,并备用相应功率的内燃发电机。
③混凝土拌和站运来的混凝土先经试验人员检查核实和配料单是否符合配合比要求后方能运至工作面灌注。对达不到质量控制要求、或坍落度损失超标准、以及超过允许运输时间的混凝土作废弃处理。
④按照灌注工艺和混凝土的供应量,进行对称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全力组织好混凝土的运输供应,缩短灌注时间,以免出现施工冷缝。
⑤随着混凝土的灌注,捣固人员应适时对混凝土进行捣固,混凝土振捣以不冒气泡为准,但不得超振引起混凝土翻沙和粗骨料下沉。
5、混凝土的养护
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 h 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2)混凝土应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 d。
6、 拆模
拆模的迟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 MPa 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为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
结束语
总之,加强事前控制和过程监督,是达到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严格施工工作程序,完成各项试验检测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建立健全质保体系、要有完善的质量检测和计量器具,从提高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基础深入工作。因此,混凝土质量必须通过严格的试验检测和科学的施工工序,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达到质量有效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黎.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浅析[J]. 山西建筑. 2010(28)
[2] 扈永华.浅谈混凝土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J]. 内蒙古水利. 2010(03)
[3] 李俊勇.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