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知识性固然重要,但是面对今天开放的社会,良莠不齐的网络,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十分广泛,但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甄别信息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赋予学生知识、培养信息素养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道德观,结合时代特色适时进行德育渗透。我们有责任使信息技术学科诸因素与德育内容和谐统一,使学生真切地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道德观念。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渗透;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中属于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有人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教给学生应用软件的使用,有人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谈及编程等高深的技能,也有人认为重要的是信息素养。我觉得“信息技术课应教给学生什么”还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前不久,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长沙等城市对1200名中小学生实施调查,结果显示97%的受调查青少年经常上网。上海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以及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对近千户家庭所作的调查则发现,有42.5%的小学生崇拜黑客,还有32.5%的小学生有当黑客的念头。这些数据表明,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信息技术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特别是中学生,他们渴望独立而自制能力不够,猎奇心强而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很容易被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所影响,误入歧途。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教育的同时如何加强道德教育,让学生端正信息技术的学习动机、明辨是非、自觉规范信息行为,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紧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当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德育教育的有心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分析教材内容中所蕴涵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例如:在介绍计算机组成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信息技术领域,国外厂商云集,各种洋品牌的软硬件产品充斥市场,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针对这种现象,我将我国古代、现代有关信息技术的发明及重要成就及时融入日常教学中。如:早在13世纪,我国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盘;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诞生;1997年6月,银河-Ⅲ型问世,运算速度达到每秒百亿次; 2000年8月,联想集团推出的联想天禧电脑获得了英特尔全球发展商大会颁发的“创新电脑产品奖”;2002年8月,“龙芯一号”通用中央处理器完成物理设计,初步功能测试取得成功,结束了我国IT业“无芯”的历史。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正视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鼓励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信心。
二、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道德观
当今社会信息的获取途径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快捷,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我们的中学生可以更接近世界,了解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无疑是件好事。然而由于我们的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很容易被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所影响,误入歧途。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善于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道德观念。
七年级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有一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进行计算机病毒内容介绍中有一部分关于“黑客”的内容。这两部分内容本来是分为上下册编写的,我把这两部分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黑客技术为例,让学生了解它既有攻击性,又有防护性,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使用者将它用于什么目的,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用在国防、网络安全等方面,这种信息技术行为就是有利的、积极的;反之,使用黑客技术攻击他人、侵占他人利益、进行不法活动,对社会、对他人造成重大危害,就是有害的。由此引导学生对黑客技术进行全面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防范意识。同时以“网络时代中的我”为主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非常热情、激烈,并总结出《班级的网络文明公约》,大家决定都要按照《公约》内容去做,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看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师严格自律,树立良好的信息素养
作为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更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即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也应有良好的习惯。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比如,我经常遇到学生开始使用计算机时,对计算机的存储管理是不清楚的,多数都存在了系统默认的路径下,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在哪里,或者出现文件的相互替代。后来我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强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存放的良好习惯。当然,在管理自己文件夹的同时,我还经常教育学生,不能随便打开别人的文件夹进行修改,使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本身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坚持不断的过程,是一个点滴形成的过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责任使信息技术学科诸因素与德育内容和谐统一,使学生真切地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道德观念。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渗透;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中属于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有人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教给学生应用软件的使用,有人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谈及编程等高深的技能,也有人认为重要的是信息素养。我觉得“信息技术课应教给学生什么”还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前不久,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长沙等城市对1200名中小学生实施调查,结果显示97%的受调查青少年经常上网。上海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以及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对近千户家庭所作的调查则发现,有42.5%的小学生崇拜黑客,还有32.5%的小学生有当黑客的念头。这些数据表明,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信息技术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特别是中学生,他们渴望独立而自制能力不够,猎奇心强而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很容易被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所影响,误入歧途。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教育的同时如何加强道德教育,让学生端正信息技术的学习动机、明辨是非、自觉规范信息行为,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紧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当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德育教育的有心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分析教材内容中所蕴涵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例如:在介绍计算机组成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由于信息技术领域,国外厂商云集,各种洋品牌的软硬件产品充斥市场,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针对这种现象,我将我国古代、现代有关信息技术的发明及重要成就及时融入日常教学中。如:早在13世纪,我国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盘;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诞生;1997年6月,银河-Ⅲ型问世,运算速度达到每秒百亿次; 2000年8月,联想集团推出的联想天禧电脑获得了英特尔全球发展商大会颁发的“创新电脑产品奖”;2002年8月,“龙芯一号”通用中央处理器完成物理设计,初步功能测试取得成功,结束了我国IT业“无芯”的历史。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正视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鼓励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信心。
二、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道德观
当今社会信息的获取途径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快捷,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我们的中学生可以更接近世界,了解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无疑是件好事。然而由于我们的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很容易被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所影响,误入歧途。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善于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道德观念。
七年级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有一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进行计算机病毒内容介绍中有一部分关于“黑客”的内容。这两部分内容本来是分为上下册编写的,我把这两部分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黑客技术为例,让学生了解它既有攻击性,又有防护性,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使用者将它用于什么目的,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用在国防、网络安全等方面,这种信息技术行为就是有利的、积极的;反之,使用黑客技术攻击他人、侵占他人利益、进行不法活动,对社会、对他人造成重大危害,就是有害的。由此引导学生对黑客技术进行全面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防范意识。同时以“网络时代中的我”为主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非常热情、激烈,并总结出《班级的网络文明公约》,大家决定都要按照《公约》内容去做,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看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师严格自律,树立良好的信息素养
作为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更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即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也应有良好的习惯。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比如,我经常遇到学生开始使用计算机时,对计算机的存储管理是不清楚的,多数都存在了系统默认的路径下,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在哪里,或者出现文件的相互替代。后来我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强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存放的良好习惯。当然,在管理自己文件夹的同时,我还经常教育学生,不能随便打开别人的文件夹进行修改,使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本身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坚持不断的过程,是一个点滴形成的过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责任使信息技术学科诸因素与德育内容和谐统一,使学生真切地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