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雷锋活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持续推进和积淀,雷锋的名字已经演化抽象成一个符号,体现着一种高尚的追求,彰显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力量。今天,学雷锋活动有了一个具体的可互动载体和平台,这就是新诞生的《雷锋》杂志。
在新中国半个多世纪学雷锋历程中,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本以雷锋的姓名作为刊名公开出版发行的杂志。它以弘扬雷锋精神为内容,将集成雷锋精神所具有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成为人们前行道路上的忠实朋友。
以雷锋的名义,向红色文化经典致敬。雷锋,原名雷正兴。在饱受旧社会苦难、翻身做了新中国主人后,他以纯朴的感恩报恩之心认真对待生活,响应党的号召北上参加鞍钢工业建设。雷锋这个名字,就是当时他自我励志而改的。自从雷锋以春天般的温暖和夏天般的火热感动了中国,自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这位普通士兵题词后,雷锋这个名字便有了全新的含义。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与此同时,他以澎湃的激情做出前瞻性的论断:“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从此,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创造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使命。学雷锋活动是在我们党建立新中国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大背景下培育一代新人的伟大实践。在雷锋文化的旗帜下集合起无数先进群体和个人,从欧阳海、王杰、刘英俊、焦裕禄到赵春娥、张华、蒋筑英、罗建夫、朱伯儒、张海迪等,還有以雷锋名字为表征的好人文化,获得大众最广泛的认同。
我们要懂得珍惜和敬畏。《雷锋》杂志以雷锋之名,就是要珍惜和敬畏由人民群众和我们党创造的雷锋文化红色经典,光大发扬这个经典,决不允许任何人污名她,解构她,否定她。
以雷锋的名义,发出雷锋的声音。《雷锋》杂志既然以雷锋为名,就应该发出雷锋的声音。雷锋的声音,就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声音,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声音,就是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的声音,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声音,概括的讲就是传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声音。
50多年前,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多年后,我们党把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郑重地写进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这一方面体现了推进学雷锋活动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主张与传统,另一方面反映了学雷锋活动已成为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这是一个全新的论断,其中包含着丰富内涵:雷锋精神作为先进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雷锋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高度契合;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格化代表,学雷锋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价值追求的实践路径;学雷锋活动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高度融合、整体推进。
学雷锋活动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它始终是与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联,始终是接地气的,因而最有人气。人们崇尚雷锋的真善美,目的是解决人生的第一大课题——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讲,雷锋的形象“高大上”没有什么不可以。倒是有一种倾向应该注意,改革开放以来,在尊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同时,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对价值尺度的忽视和淡化,出现了思想上极端功利化的问题,由此导致了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反差与冲突。通过创办《雷锋》杂志,弘扬雷锋精神,就是为了纠正极端现实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对社会的侵蚀,高高举起共产主义理想的大旗。
以雷锋的名义,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用雷锋精神办好《雷锋》杂志。《雷锋》杂志创刊是令人振奋的,它圆了几代雷锋人的梦,而要办好杂志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新媒体对纸媒的挑战日益严峻。《雷锋》杂志作为纸媒,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数字传播新技术,努力探索纸媒的数字化生存,延伸、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使传统纸媒具有更加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和更加低廉的运行成本。
杂志在传播雷锋精神的同时,还应担当媒体社会责任,做好社会公益工作。现在“郭明义爱心团队”、“孙茂芳爱心工作室”、“宁波81890”、“雷锋的士联盟”等都与《雷锋》杂志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何放大爱心公益活动效应,构筑社会公益活动平台和组织机制,也是有待我们完成的课题。
目前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思潮碰撞较量时有发生,国外敌对势力和某些网络大V一段时间里掀起对雷锋的“污名化”、“去意识形态化”、“媚俗化”,干扰破坏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澄清模糊认识,与敌对势力歪曲抹黑雷锋形象的行为作斗争,是当下一项紧迫任务。
《雷锋》杂志在一定意义上是距离雷锋最近的地方,编辑部人员无论是酝酿策划活动还是撰稿编文,都是在触摸雷锋的心跳,与雷锋心灵对话。我们在读懂雷锋的时候,也要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从而使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在新中国半个多世纪学雷锋历程中,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本以雷锋的姓名作为刊名公开出版发行的杂志。它以弘扬雷锋精神为内容,将集成雷锋精神所具有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成为人们前行道路上的忠实朋友。
以雷锋的名义,向红色文化经典致敬。雷锋,原名雷正兴。在饱受旧社会苦难、翻身做了新中国主人后,他以纯朴的感恩报恩之心认真对待生活,响应党的号召北上参加鞍钢工业建设。雷锋这个名字,就是当时他自我励志而改的。自从雷锋以春天般的温暖和夏天般的火热感动了中国,自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这位普通士兵题词后,雷锋这个名字便有了全新的含义。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与此同时,他以澎湃的激情做出前瞻性的论断:“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从此,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创造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使命。学雷锋活动是在我们党建立新中国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大背景下培育一代新人的伟大实践。在雷锋文化的旗帜下集合起无数先进群体和个人,从欧阳海、王杰、刘英俊、焦裕禄到赵春娥、张华、蒋筑英、罗建夫、朱伯儒、张海迪等,還有以雷锋名字为表征的好人文化,获得大众最广泛的认同。
我们要懂得珍惜和敬畏。《雷锋》杂志以雷锋之名,就是要珍惜和敬畏由人民群众和我们党创造的雷锋文化红色经典,光大发扬这个经典,决不允许任何人污名她,解构她,否定她。
以雷锋的名义,发出雷锋的声音。《雷锋》杂志既然以雷锋为名,就应该发出雷锋的声音。雷锋的声音,就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声音,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声音,就是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的声音,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声音,概括的讲就是传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声音。
50多年前,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多年后,我们党把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郑重地写进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这一方面体现了推进学雷锋活动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主张与传统,另一方面反映了学雷锋活动已成为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这是一个全新的论断,其中包含着丰富内涵:雷锋精神作为先进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雷锋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高度契合;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格化代表,学雷锋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价值追求的实践路径;学雷锋活动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高度融合、整体推进。
学雷锋活动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它始终是与人民的利益紧密相联,始终是接地气的,因而最有人气。人们崇尚雷锋的真善美,目的是解决人生的第一大课题——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讲,雷锋的形象“高大上”没有什么不可以。倒是有一种倾向应该注意,改革开放以来,在尊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同时,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对价值尺度的忽视和淡化,出现了思想上极端功利化的问题,由此导致了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反差与冲突。通过创办《雷锋》杂志,弘扬雷锋精神,就是为了纠正极端现实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对社会的侵蚀,高高举起共产主义理想的大旗。
以雷锋的名义,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用雷锋精神办好《雷锋》杂志。《雷锋》杂志创刊是令人振奋的,它圆了几代雷锋人的梦,而要办好杂志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新媒体对纸媒的挑战日益严峻。《雷锋》杂志作为纸媒,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数字传播新技术,努力探索纸媒的数字化生存,延伸、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使传统纸媒具有更加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和更加低廉的运行成本。
杂志在传播雷锋精神的同时,还应担当媒体社会责任,做好社会公益工作。现在“郭明义爱心团队”、“孙茂芳爱心工作室”、“宁波81890”、“雷锋的士联盟”等都与《雷锋》杂志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何放大爱心公益活动效应,构筑社会公益活动平台和组织机制,也是有待我们完成的课题。
目前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思潮碰撞较量时有发生,国外敌对势力和某些网络大V一段时间里掀起对雷锋的“污名化”、“去意识形态化”、“媚俗化”,干扰破坏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澄清模糊认识,与敌对势力歪曲抹黑雷锋形象的行为作斗争,是当下一项紧迫任务。
《雷锋》杂志在一定意义上是距离雷锋最近的地方,编辑部人员无论是酝酿策划活动还是撰稿编文,都是在触摸雷锋的心跳,与雷锋心灵对话。我们在读懂雷锋的时候,也要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从而使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