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增: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ang7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届花甲的童增,头衔颇多:中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还有最广为人知的———“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从1990年发表《中国要求日本受害赔偿刻不容缓》万言书开始,童增花了25年时间孜孜于对日索赔这条道路,他也因此被众多受害者称为“恩人”和“民族英雄”。
  一篇文章改变的人生
  童增出生于重庆一个书香门第,祖上多人参加过辛亥革命。上世纪50年代,童增的父亲被划为“右派”,因此他初中毕业就被剥夺了求学资格,只能转入乡下读高中。
  1978年,童增考入四川大学经济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一所高校任教;4年后,已到而立之年的他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而这,也成了童增人生的转折。
  1990年,童增无意间看到一篇名为《欧洲各国重提战争赔偿》的短文,专业的敏感性让他浑身一震: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以往接触过的那些浩繁的历史资料在童增的脑海迅速闪过,他提笔写下了《中国要求日本受害赔偿刻不容缓》一文,首次将“战争赔偿”与“民间赔偿”区分开来。童增认为,民间赔偿代表的是普通民众的意愿和情感,1972年中日建交时,中国政府虽然放弃了战争索赔,但由战胜国民间受害者发起,向战败国政府提出的民间赔偿必须进行下去。
  这篇文章从国际法理论的角度,确立了中国受害者民间索赔的合法性和正义性。
  “那时我是想,写完这篇文章,让人们知道中国能继续进行民间索赔是有理有据的,也就算了。”回忆20几年前的写作初衷,童增感慨不已。
  那时的他作为刚毕业的法学硕士研究生,关于未来,有很多种选择。可是,那篇文章却改变了童增的一生。
  文章发表后,很多媒体开始关注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问题,曾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女士说,“童增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他把索赔的火种播向了全国。”
  是的,在沉默了近半个世纪后,中国民间第一次提出了对日索赔的要求,这让那些一直默默隐忍的战争受害者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给童增写信,控诉侵略者暴行,并商讨索赔的方法,涉及领域包括细菌战、慰安妇、强征劳工、大屠杀等。这些人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50多岁。
  纷至沓来的来信与来访的人群让童增看到了此前不知道的历史,也让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于是在此后面临工作的选择时,童增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龄委。或许也就是那个时候,他已经决定选择对日索赔这条路。
  一个人的索赔“战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抗战受害者踏上了寻找童增的道路,有的人为了索赔,有的人只为了倾诉。
  很长一段时间,童增的生活几乎完全被抗战受害者占据。最多时,他一天要接待5批人:早上在单位见一批,中午骑自行车到和平里医院电车站接一批,结束后又到市长的家门外见一批,下午回到单位已经有人在等着,晚上则约好在对外经贸大学门口会面……曾经有9名来自河北的老人,二战时被掳至日本充当劳工。他们来到童增工作的老龄委的院子里,席地而坐。饿了,从帆布包里拿出干粮就吃,还近乎耍赖地对工作人员说:“见不到童增我们就不走。”
  还有更多的人,以信件的形式向童增诉说自己的遭遇。有的信封上只有5个字———“北京童增收”,邮局工作人员一看,就知道该往哪里送。
  童增明白,每一张发黄的信纸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也承载着被战争改变的人生。他专门辟出一间屋子用来存放信件,并且找专人负责将信件内容扫描成电子版,永久保存。
  这些联系童增的人,除了少数的退休官员,大多是衣衫褴褛、满面风霜的社会底层。对于自己经历的苦难,他们无处可诉,童增在他们心中几乎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只是他们未必知道,压力与困难,正如排山倒海一般向童增压去。
  由于相关部门没有对民间索赔问题作明确表态,童增将视线转向了民间。为了提高影响力,他曾试图请求张学良老先生在“万言书”上签字。可是,张学良先生看完后很平静却很决断地说:“转给我的信我知道了,但不会签名。”
  坏消息接踵而至。除了对日索赔困难重重,童增的工作和家庭也相继亮起红灯。他先是被迫辞去公务员工作,随后家庭也宣告破裂。他索性破釜沉舟下海经商。民间索赔需要钱,但大多数提出索赔诉讼的老人没多少钱。
  在此后的很多年,他的公司多次出资援助战争受害者,还收留了多名因参加保钓等活动被单位辞退的志愿者。童增曾经真诚地说,这么多年来,我可能并没有为索赔花过多少钱,但也从没有因为索赔赚过一分钱。
  不图名不图利,童增自己发动了对一个国家的索赔“战争”。
  非暴力,做冷静的索赔者
  童增曾说:“不向日本诉讼索赔,就是纵容其篡改历史。”他先后支持中国受害者在日本提起诉讼近30件。虽然在日本政府的阻挠下,至今无一胜诉,但至少使日本政府在法庭上承认了对被掳劳工、慰安妇的虐待,以及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作为冷静的理论派,童增在对日索赔的过程中从不赞同暴力激进,也不奢望急于求成。
  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引起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抗议。然而,一直处在“对日斗争”第一线的童增,却保持着清醒理性的态度。他克制而谨慎地劝说大家,不能头脑发热做出过激行为,那样只会给社会带来动荡。当时有个日军侵华战争受害的老人带着孙女找到童增,说要去日本大使馆前自焚。他只得拉着老人反复劝说,最终使老人放弃了自己的计划。在这点上童增看得很明白,“一旦我们跟日本暴力对抗,那就是中了他们的圈套,而只有跟政府配合,才能让爱国运动形成合力。”
  对于那些年轻的追随者,童增认为:要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为国家民族做事,先要解决自己眼前的现实问题。“如果只是去利用年轻人的爱国热情,实际是把他们给害了。”
  最近几年,常常有人将童增比作中国的西蒙·维森塔尔———这位坚毅的老人通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将1000多名纳粹战犯送上了法庭,被称为“纳粹猎手”。可是童增说,自己无法与西蒙·维森塔尔相比,他已经成功,而自己还在路上。童增始终坚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2015年,童增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消息不胫而走。他获得提名的原因简单却很厚重:“多年来推动二战中国受害者权益的伸张,为促进这一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不懈努力,因此也得到世界上一些国际人士与组织的认可和肯定。”在谈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时,童增表示自己所做的事情还远远不够。童增还表示,从25年的经历来看,民间索赔运动并没有影响到中日友好的大局,反而促进了中日友好。
  (摘自《老干部之友》2015年第9期)
其他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艰难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无数革命先驱、英烈英模,还有众多支持革命和同党并肩奋斗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国际友人,正是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爱国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业。  从上个世纪初共产党人于民族危难之中寻路开拓,抛头洒血,到新中国成立后执政中国,探索改革,在一个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征途中,能看到整个共产党人英雄的群像。这其中,有一些人
期刊
在中共党史高层人物谱系中,瑞金时期(1931- 1934年)的博古,被定格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副帅、总代理。在各色各样的文艺作品中,博古更是被刻意涂抹成思想僵化、言语僵硬、只会按照共产国际指令行事的人,成了被随意讥讽、嘲笑的反面典型。这实在是难以言说的悲哀。事实上,博古在遵义会议前后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将毛泽东安排到政府的最高岗位  博古出生于1907年6月24日,早年在无锡、苏州求学,思
期刊
李特对于今天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然而在红军时期,他却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在长征途中,李特奉陈昌浩的命令,带人持枪追赶毛泽东,并对毛泽东出言不逊,阻拦中央红军北上,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1938年初,李特在新疆迪化以“托派”罪名被杀害,从此沉冤半个多世纪。直到1996年,李特才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持枪追赶中央红军和毛泽东  李特原名徐克勋,1902年出生于安徽省
期刊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和杰出领袖,他在大革命失败前即亲率部队赴前线直接作战,是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少数几位中共领导人之一。他先后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广州起义,这在中共早期领导人中也是少有的。但由于他牺牲较早,以至于今天有许多人对他并不了解……  故居被拆  名人旧居是体现历史名人功绩的重要标志,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旧居因失于保护而被人遗忘,一些旧居甚至已被损毁或拆除。  湖北省武汉市武
期刊
毛主席诗词“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曾在中华大地脍炙人口。此句的原稿,其实是“雪里行军无翠柏”。毛泽东所牵挂的“翠柏”,指的是在闽西刚结交的朋友傅柏翠。傅柏翠是什么人?革命者?改良主义者?国民党人?地方自治派?都不是,又都是。在20世纪的国共斗争中,傅柏翠算得上一位奇人和异数。  出身于闽西山区的傅柏翠,15岁在福州上学时便因憎恨清廷腐朽而秘密加入了同盟会。18岁时他前往日本留学。  当时,正
期刊
李卓然这个名字,今天已经很少被人提到了。他曾以红五军团政委的身份,和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等红军总部、军团领导人一起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但是在此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淡出了疆场。在建国以后,李卓然也没有显赫的职务,长期赋闲,不少人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时,提出疑问:李卓然是谁呀?他的结局如何?  从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到红五军团政委  李卓然1899年11月10日出
期刊
张申府曾是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周恩来到黄埔军校当政治部主任,也是他向廖仲恺推荐的。1917年至1919年,张申府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并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但如今,除了党史研究者外,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他。  “中国共产党三大创始人”之一  1917年,张申府以助教身份就职于北京大学,从事预科的数学和逻辑教学。在此期间,通过同学兼至交郭晓
期刊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到他去河北正定县工作前夕,有一些熟人来送行,其中有八一厂的作家、编剧王愿坚。除了王愿坚,在公开报道中提及的习近平“老熟人”至少还有五个人。这些“老熟人”与习近平之间有哪些故事和渊源?  八一学校校园时光:与习近平有50年师生情的陈秋影  1965年秋季,习近平入读北京市八一学校。当时,已经从教5年的陈秋影连续三年任习近平的语文老师。  习近平曾
期刊
在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这段难忘的历史中,有一个人不能忘记,他就是在长征中为维护党的团结、争取红军长征的完全胜利立了大功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张浩。毛泽东一生中,曾有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为战友抬棺、下葬。享此殊荣者,就是张浩。  早期的革命生涯  张浩,原名林育英,字祚培,1897年2月25日出生在湖北黄冈县林家染铺湾,是林育南、林育蓉(林彪)的堂兄。父亲是一个染织工人,因家庭贫困,张浩自小就参加
期刊
江青的祖上为山东诸城古城子的李氏。李氏自宋迁居古城子到清末,已经绵延了三十余代。李氏虽然历史久远,但不算是兴旺家族,出过的文人名士并不多。  李氏家族到了江青父亲李德文这一辈已是清朝末年,据说李德文出生于1855年。  李德文从小跟人当学徒,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木匠,做的木器家具尤其是棺材在县城及周边乡村非常畅销。他娶本县昌城镇绳寺村一女子为妻后,夫妇从古城子搬迁到县城东关居住,并自己经营了一家木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