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次贷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渐渐浮出水面,每次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影子银行都如影相随。为减少影子银行的破坏作用,各国殚精竭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3年10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写道,“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快速信贷增长仍然是一项关键风险”,敦促中国必须对影子银行活动实施更严格的审慎监管。
然而,中国的影子银行与其他国家地区影子银行有本质的区别,作为正规融资渠道的一种补充,其存在和发展有其合理性,甚至有其必要性,但风险不容小觑。
目前坊间也有传闻“监管层正在沟通,酝酿让银行理财资管计划通过在上交所、深交所开户,直接进入二级市场,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借助通道”。
试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正是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希望尽可能把影子银行纳入到监管之内。
影子银行功过参半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金融学概念,诞生于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由(部分或完全)在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及业务活动所构成的信用中介。其特征是投资银行通过提供商业票据从市场大量借入短期资金,然后通过债务担保证券等方式提高杠杆率,它是一种高风险的操作手法。
不同于美国,中国金融市场影子银行所指对象不大相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对本刊记者表示,中国的影子银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
之所以称之为影子银行,是因为此类银行业务将表内的信贷业务转移到表外,逃避了存贷监管要求,存在缺乏透明度、管理混乱、高杠杆率、高期限错配、高流动性错配和高风险错配等共同问题。
过去数年间,中国式影子银行迅速膨胀,2012年中国社会融资总额为15.76万亿元,其中非银行信贷占比为48%。截至2012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7.6万亿元,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突破7万亿元,这两项业务是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而在2008年末,这两项数据总额尚不足2万亿元。
急剧扩大的影子银行有可能成为中国式金融危机的触发器。证监会主席肖钢2012年10月曾撰文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在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并减少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便会停止。”
影子银行因其信息披露不充分,从而导致金融监管和社会监督困难重重,更甚者,则会导致非正当竞争和欺诈等违规甚至犯罪行为。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影子银行就被视为始作俑者。
对于中国的影子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表示,中国影子银行资金流向绝大部分都流入到实体经济,填补了在正规银行信贷服务里满足不了的融资功能,这和通常所说的与实体经济脱节,与风险分散和高杠杆扩张为基本特点和功能的、达到金融工具价格泡沫扩张的影子银行有根本差距。
业内共识是,在中国,影子银行往往集中于一般金融业务以外的空白区域,显示了一定的市场必然性。影子银行是长期管制利率导致的必然结果,作为正规融资渠道的一种补充,其存在和发展有其合理性,甚至有其必要性。影子银行的增加可以视为一种过渡时期的现象。中国的金融系统正在摆脱大型商业银行垄断的局面,向着基于自由竞争的多元化银行系统过渡。
解决之道在深化改革
在中国式影子银行急速膨胀的背后,暴露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尚显不足,金融体制深化改革不够。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对本刊记者表示,无论如何界定和定义,影子银行都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因为蕴含风险就简单否定。
向松祚建议,要根据中国银行金融体系的具体实际,对影子银行给予符合中国国情的界定和定义,并据此摸清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的实际规模,不要动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影子银行业务种类繁多,风险和收益结构互不相同,有些并不具有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具有自我消化能力。哪些应该监管,哪些不应该监管,监管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指标和方法来监管,都需要首先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集思广益,妥善决策。
人们对影子银行趋之若鹜,原因在于利率高。中国应分阶段实现利率市场化,从根本上可以改变金融系统现状。
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对媒体表示,融资政策限制、存贷款利率管制是中国式影子银行业务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房地产公司不允许贷款、发债,就只好走信托。钱从银行存款账户“搬家”到理财产品,就是一种逃避利率监管的方式,这种趋势不断倒逼利率市场化,一旦利率真的放开,可能有一部分资金又回到了银行存贷系统里面。
对此,缓释影子银行风险,需要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将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可有效减少金融机构绕道影子银行的业务冲动。规范影子银行运营,明确监管与信息披露要求,将影子银行业务暴露在阳光下。
目前来看,有媒体报道,“监管层正在沟通,酝酿让银行理财资管计划通过在上交所、深交所开户,直接进入二级市场,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借助通道”。试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是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尽可能把影子银行纳入到监管之内。
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认为,试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是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尽可能把影子银行纳入到监管之内。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也是一个业务转型的机会,预计商业银行将会有较大动力去发展这项业务。近年来银行表外业务、影子银行等急剧扩张,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银信、银证等所谓通道业务的发展。“监管方式转变了以后,信托、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应该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和策略,去适应这个市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易宪容表示:“政府单纯希望在严格管制的基础上来规避银行体系的风险是不可能的。要想把当前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限定在一定的程度,就得对当前的中国金融体系进行全面反思及改革,就得加快国内银行体系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规范各种融资工具及融资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3年10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写道,“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快速信贷增长仍然是一项关键风险”,敦促中国必须对影子银行活动实施更严格的审慎监管。
然而,中国的影子银行与其他国家地区影子银行有本质的区别,作为正规融资渠道的一种补充,其存在和发展有其合理性,甚至有其必要性,但风险不容小觑。
目前坊间也有传闻“监管层正在沟通,酝酿让银行理财资管计划通过在上交所、深交所开户,直接进入二级市场,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借助通道”。
试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正是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希望尽可能把影子银行纳入到监管之内。
影子银行功过参半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金融学概念,诞生于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由(部分或完全)在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及业务活动所构成的信用中介。其特征是投资银行通过提供商业票据从市场大量借入短期资金,然后通过债务担保证券等方式提高杠杆率,它是一种高风险的操作手法。
不同于美国,中国金融市场影子银行所指对象不大相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对本刊记者表示,中国的影子银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
之所以称之为影子银行,是因为此类银行业务将表内的信贷业务转移到表外,逃避了存贷监管要求,存在缺乏透明度、管理混乱、高杠杆率、高期限错配、高流动性错配和高风险错配等共同问题。
过去数年间,中国式影子银行迅速膨胀,2012年中国社会融资总额为15.76万亿元,其中非银行信贷占比为48%。截至2012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7.6万亿元,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突破7万亿元,这两项业务是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而在2008年末,这两项数据总额尚不足2万亿元。
急剧扩大的影子银行有可能成为中国式金融危机的触发器。证监会主席肖钢2012年10月曾撰文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在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并减少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便会停止。”
影子银行因其信息披露不充分,从而导致金融监管和社会监督困难重重,更甚者,则会导致非正当竞争和欺诈等违规甚至犯罪行为。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影子银行就被视为始作俑者。
对于中国的影子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表示,中国影子银行资金流向绝大部分都流入到实体经济,填补了在正规银行信贷服务里满足不了的融资功能,这和通常所说的与实体经济脱节,与风险分散和高杠杆扩张为基本特点和功能的、达到金融工具价格泡沫扩张的影子银行有根本差距。
业内共识是,在中国,影子银行往往集中于一般金融业务以外的空白区域,显示了一定的市场必然性。影子银行是长期管制利率导致的必然结果,作为正规融资渠道的一种补充,其存在和发展有其合理性,甚至有其必要性。影子银行的增加可以视为一种过渡时期的现象。中国的金融系统正在摆脱大型商业银行垄断的局面,向着基于自由竞争的多元化银行系统过渡。
解决之道在深化改革
在中国式影子银行急速膨胀的背后,暴露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尚显不足,金融体制深化改革不够。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对本刊记者表示,无论如何界定和定义,影子银行都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因为蕴含风险就简单否定。
向松祚建议,要根据中国银行金融体系的具体实际,对影子银行给予符合中国国情的界定和定义,并据此摸清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的实际规模,不要动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影子银行业务种类繁多,风险和收益结构互不相同,有些并不具有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具有自我消化能力。哪些应该监管,哪些不应该监管,监管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指标和方法来监管,都需要首先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集思广益,妥善决策。
人们对影子银行趋之若鹜,原因在于利率高。中国应分阶段实现利率市场化,从根本上可以改变金融系统现状。
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对媒体表示,融资政策限制、存贷款利率管制是中国式影子银行业务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房地产公司不允许贷款、发债,就只好走信托。钱从银行存款账户“搬家”到理财产品,就是一种逃避利率监管的方式,这种趋势不断倒逼利率市场化,一旦利率真的放开,可能有一部分资金又回到了银行存贷系统里面。
对此,缓释影子银行风险,需要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将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可有效减少金融机构绕道影子银行的业务冲动。规范影子银行运营,明确监管与信息披露要求,将影子银行业务暴露在阳光下。
目前来看,有媒体报道,“监管层正在沟通,酝酿让银行理财资管计划通过在上交所、深交所开户,直接进入二级市场,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借助通道”。试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是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尽可能把影子银行纳入到监管之内。
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认为,试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是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规范,尽可能把影子银行纳入到监管之内。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也是一个业务转型的机会,预计商业银行将会有较大动力去发展这项业务。近年来银行表外业务、影子银行等急剧扩张,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银信、银证等所谓通道业务的发展。“监管方式转变了以后,信托、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应该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和策略,去适应这个市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易宪容表示:“政府单纯希望在严格管制的基础上来规避银行体系的风险是不可能的。要想把当前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限定在一定的程度,就得对当前的中国金融体系进行全面反思及改革,就得加快国内银行体系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规范各种融资工具及融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