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介石手握生杀予夺大权数十年,竟然几次当面被骂。
一、刘文典骂蒋介石“新军阀”
1928年11月29日,蒋介石为学潮事召见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要他交出在学生风潮中闹事的共产党员名单,并惩罚罢课学生。刘文典当面顶了回去,说:“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蒋介石大怒,拍桌大骂刘文典是“学阀”,刘文典本来就对蒋介石不感冒,看他对自己这个国学大师如此粗暴无礼,也上来了牛脾气,高声回骂蒋介石是“新军阀”。蒋介石恼羞成怒,把刘文典送进了监狱。几天后,刘文典又被无罪释放了。
二、熊十力大骂蒋介石是“狗子,是王八蛋!”
蒋介石对新儒学领军人物、北大教授熊十力极为赏识,他曾让熊十力的学生,少将徐复观去看望熊十力,并将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转赠给熊十力。熊十力大声吼着对徐复观说:“你给我快走!蒋介石是狗子,是王八蛋!我怎么能用他的钱!你快给我拿走!”
蒋介石做五十大寿,特地邀请熊十力参加,熊十力看着达官显贵们胁肩诌媚的样子,十分恶心,留下一首打油诗,拂袖而去。诗曰:
脖子长着瘪葫芦,
不花钱买篦梳,
虮虱难下口,
一生无忧。
秃秃秃,
净肉,
头。
这首“倒楼梯”式的诗,寓意蒋介石每况遇下,一日不如一日,不但如此,还直指蒋的“光头”,说他是“光头司令”。
这样的寿诞不是就让他一个人给搅了吗?蒋介石脸色非常 难看,但并没有睚眦必报。
三、张奚若抨击蒋介石独裁
在国民参政会上,历任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等校教授,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张奚若,厉声抨击国民党的腐败及蒋介石独裁,蒋介石插话说:“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闻言,拂袖而去。他说:“为了国家着想,也为蒋介石本人着想,蒋应该下野。”
四、傅斯年跟蒋介石指手画脚
傅斯年有“傅大炮”之称。他在参政会上多次揭露和抨击孔祥熙贪污舞弊的丑事,蒋介石为打圆场,亲自请他吃饭。蒋介石问他:“你信任我吗?”傅斯年答曰:“我绝对信任。”蒋介石于是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立刻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
蒋介石到台湾后,仍然把傅斯年当作“座上宾”,时常邀请他到“总统府”吃饭,商议要事。
李敖在《李敖有话说》中说:“在松山机场的会客室里面,蒋介石坐在沙发上,旁边坐的就是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傅斯年怎么坐的?在沙发上面翘着二郎腿,拿着烟斗,就这样叼在嘴里,跟蒋介石指手画脚讲话。其他的满朝文武全部站在旁边,没有人敢在蒋介石面前坐下。”
五、胡适批蒋介石没有人权
1949年胡适到台湾演讲,当面骂蒋介石:“今日台湾实无言论自由。第一,无人敢批评彭孟缉(当时的台湾警备副司令,蒋的心腹)。第二,无一语批评蒋经国。第三,无一语批评蒋总统。所谓无言论自由是‘尽在不言中’也。我说,宪法只许总统有减刑与特赦之权,绝无加刑之权。而总统屡次加刑,是违宪甚明。然整个政府无一人敢向总统如此说!”蒋介石苦笑而已。
六、李敖骂蒋介石是上海滩的瘪三、小混混
台湾名作家李敖一生狂放,骂了不少人,然骂得最狠的还是蒋介石。他骂蒋介石是上海滩的瘪三、小混混,做流氓也不过是二流货色,连蒋的祖宗三代都骂过了。蒋氏父子恨得牙齿痒痒,将李敖下了狱。
七、叶公超骂蒋介石不懂外交
叶公超是蒋介石到台湾后任命的外交部长,在讨论外蒙加入联合国问题时,两人产生意见分歧,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竟然冲突了起来,叶公超愤然大骂:“他懂什么外交,连问题都搞不清楚!”事后,叶公超仍能当他的外交部长。
八、吴稚晖骂蒋介石“是婊子养的”
吴稚晖是国民党的元老。他曾经大白天提着灯笼去开会,蒋介石离座来迎,并笑着问他何以如此,他竟学着蒋的腔调说:“娘希匹,这里太黑暗,太黑暗了!”
一次,蒋介石让他劝说广东势力重要人员李济深来开会,并答应保证李的人身安全,可是李来了之后就被蒋给软禁了。这让吴稚晖很没面子,也成了失信于朋友的骗子和小人。吴稚晖非常生气,搬了被窝去与李济深同住,并命令卫队长:“转告蒋介石,我骂他是婊子养的。”
还有一次,蒋介石与宋美龄一起去拜访这位元老,吴稚晖一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蒋夫人就不痛快,命令老伴把门窗都关好。蒋介石、宋美龄轮番叩门,高声问讯:“吴老在家吗?我们看您来了。”半天没人搭腔。
侍卫官便没完没了地叫门。这时,窗户“忽拉”一声猛地开了,吴稚晖像个发怒的狮子,歪过头用手指着蒋介石喊:“吴稚晖不在家!吴稚晖不在家!”蒋介石毫无办法,只得尴尬地离去。
匹夫受辱,尚要怒发冲冠、大打出手,而一生杀人如麻,拥有无上权力的“党国领袖”何以会“无计可施”呢?
制度设置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议员就是言官嘛,不骂人干啥去呢?其二,有这些人在,或许会落个言论自由的美名呢!其三,孔孟和基督对他的影响很深,尊师、恕道成为他的信条。最后,恐怕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个人胸怀和器量并不那么狭小,只要不是以夺取他的政权为目的,或是有可能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的“逆耳”之骂,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刘文典骂蒋介石“新军阀”
1928年11月29日,蒋介石为学潮事召见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要他交出在学生风潮中闹事的共产党员名单,并惩罚罢课学生。刘文典当面顶了回去,说:“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蒋介石大怒,拍桌大骂刘文典是“学阀”,刘文典本来就对蒋介石不感冒,看他对自己这个国学大师如此粗暴无礼,也上来了牛脾气,高声回骂蒋介石是“新军阀”。蒋介石恼羞成怒,把刘文典送进了监狱。几天后,刘文典又被无罪释放了。
二、熊十力大骂蒋介石是“狗子,是王八蛋!”
蒋介石对新儒学领军人物、北大教授熊十力极为赏识,他曾让熊十力的学生,少将徐复观去看望熊十力,并将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转赠给熊十力。熊十力大声吼着对徐复观说:“你给我快走!蒋介石是狗子,是王八蛋!我怎么能用他的钱!你快给我拿走!”
蒋介石做五十大寿,特地邀请熊十力参加,熊十力看着达官显贵们胁肩诌媚的样子,十分恶心,留下一首打油诗,拂袖而去。诗曰:
脖子长着瘪葫芦,
不花钱买篦梳,
虮虱难下口,
一生无忧。
秃秃秃,
净肉,
头。
这首“倒楼梯”式的诗,寓意蒋介石每况遇下,一日不如一日,不但如此,还直指蒋的“光头”,说他是“光头司令”。
这样的寿诞不是就让他一个人给搅了吗?蒋介石脸色非常 难看,但并没有睚眦必报。
三、张奚若抨击蒋介石独裁
在国民参政会上,历任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等校教授,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张奚若,厉声抨击国民党的腐败及蒋介石独裁,蒋介石插话说:“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闻言,拂袖而去。他说:“为了国家着想,也为蒋介石本人着想,蒋应该下野。”
四、傅斯年跟蒋介石指手画脚
傅斯年有“傅大炮”之称。他在参政会上多次揭露和抨击孔祥熙贪污舞弊的丑事,蒋介石为打圆场,亲自请他吃饭。蒋介石问他:“你信任我吗?”傅斯年答曰:“我绝对信任。”蒋介石于是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立刻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
蒋介石到台湾后,仍然把傅斯年当作“座上宾”,时常邀请他到“总统府”吃饭,商议要事。
李敖在《李敖有话说》中说:“在松山机场的会客室里面,蒋介石坐在沙发上,旁边坐的就是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傅斯年怎么坐的?在沙发上面翘着二郎腿,拿着烟斗,就这样叼在嘴里,跟蒋介石指手画脚讲话。其他的满朝文武全部站在旁边,没有人敢在蒋介石面前坐下。”
五、胡适批蒋介石没有人权
1949年胡适到台湾演讲,当面骂蒋介石:“今日台湾实无言论自由。第一,无人敢批评彭孟缉(当时的台湾警备副司令,蒋的心腹)。第二,无一语批评蒋经国。第三,无一语批评蒋总统。所谓无言论自由是‘尽在不言中’也。我说,宪法只许总统有减刑与特赦之权,绝无加刑之权。而总统屡次加刑,是违宪甚明。然整个政府无一人敢向总统如此说!”蒋介石苦笑而已。
六、李敖骂蒋介石是上海滩的瘪三、小混混
台湾名作家李敖一生狂放,骂了不少人,然骂得最狠的还是蒋介石。他骂蒋介石是上海滩的瘪三、小混混,做流氓也不过是二流货色,连蒋的祖宗三代都骂过了。蒋氏父子恨得牙齿痒痒,将李敖下了狱。
七、叶公超骂蒋介石不懂外交
叶公超是蒋介石到台湾后任命的外交部长,在讨论外蒙加入联合国问题时,两人产生意见分歧,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竟然冲突了起来,叶公超愤然大骂:“他懂什么外交,连问题都搞不清楚!”事后,叶公超仍能当他的外交部长。
八、吴稚晖骂蒋介石“是婊子养的”
吴稚晖是国民党的元老。他曾经大白天提着灯笼去开会,蒋介石离座来迎,并笑着问他何以如此,他竟学着蒋的腔调说:“娘希匹,这里太黑暗,太黑暗了!”
一次,蒋介石让他劝说广东势力重要人员李济深来开会,并答应保证李的人身安全,可是李来了之后就被蒋给软禁了。这让吴稚晖很没面子,也成了失信于朋友的骗子和小人。吴稚晖非常生气,搬了被窝去与李济深同住,并命令卫队长:“转告蒋介石,我骂他是婊子养的。”
还有一次,蒋介石与宋美龄一起去拜访这位元老,吴稚晖一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蒋夫人就不痛快,命令老伴把门窗都关好。蒋介石、宋美龄轮番叩门,高声问讯:“吴老在家吗?我们看您来了。”半天没人搭腔。
侍卫官便没完没了地叫门。这时,窗户“忽拉”一声猛地开了,吴稚晖像个发怒的狮子,歪过头用手指着蒋介石喊:“吴稚晖不在家!吴稚晖不在家!”蒋介石毫无办法,只得尴尬地离去。
匹夫受辱,尚要怒发冲冠、大打出手,而一生杀人如麻,拥有无上权力的“党国领袖”何以会“无计可施”呢?
制度设置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议员就是言官嘛,不骂人干啥去呢?其二,有这些人在,或许会落个言论自由的美名呢!其三,孔孟和基督对他的影响很深,尊师、恕道成为他的信条。最后,恐怕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个人胸怀和器量并不那么狭小,只要不是以夺取他的政权为目的,或是有可能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的“逆耳”之骂,也就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