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而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
主要内容:创新思维,指通过运用、观察、分析等,探索出新的现象和规律,产生新的一种思维方式。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道破了教育活动的真谛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发展人的创造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关键。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我们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条件
首先,教师要勇于转变思想,摒弃旧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学习观、人文观、学生主体观、教学民主观等现代教育的新观念。其次,教师要大胆改革,力求获取教育教学新的知识、方法和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教育实践中各种新的问题。
教师要不断开拓创新,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并做到“五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主宰”为“主导”;变重“知”轻“能”为“知”、“能”并重;变经验型为科研型;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造必备条件。
2.营造气氛,活跃课堂——开拓创新思维的新天地
我们要改变教育向以“师道尊严”为主的这种现状,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使课堂上充满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气氛,以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从活动中得到知识,容许他们出错,并在失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地完善思维方式,从而增强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的信心。
例如:
搭一个三角形需3根火柴棒,搭2个三角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要 根火柴棒,……搭n个三角形需要几根火柴棒呢?
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得出答案后,接着继续提问:以3根火柴为边可以组成三角形,用6根火柴能组成4个全等的三角形吗?学生讨论更热烈了,有的说:“搭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火柴,6根火柴棒怎么能组成4个全等的三角形呢?”有的说:“能,一定能,让我想想。”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动手拼摆,有学生高兴地说:“老师,我拼出来了。”(如图1),又有学生说:“老师,我也拼出来了,比他拼的还好,是立体的。”
(如图2),学生在动手中寻找答案,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一个无限广阔、自由发展的空间。
3.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起点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在地面上测量出大楼的高度吗?”“你能不过河测量出河的宽度吗?”等等。与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引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变“苦学”为“乐学”,活题与兴趣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
4.丰富想象,发展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想象是根据头脑里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通往发现、创造的桥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通过实物或直观教具,为学生提供直觉感知和获取想象的源泉;要用形象化的语言为抽象的问题设计具体模型,丰富想象;要联系实际,积累表象,为学生想象创造条件;要鼓励学生研究事物,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通过想象,探究,发展思维,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时,教师可先用硬纸片剪出两个全等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其特点,通过将其重叠,改变叠的方向,探讨重合需具备的条件,进一步思考重合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定向平移;定线翻折;定点旋转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全等的性质;“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5.纵横变通,拓展思路——培养创新思维的桥梁
“变”是数学的特征,因为“变”,才铸就了数学王国五彩缤纷的迷人色彩。“变”能产生惊讶,诱发思维,实现创造。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法,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变更思考角度,变换思维方式,扩展思维空间,把他们从常规的模仿方式下解脱出来,打破呆滞的思维定势,创导思维的独立性和求异性,把问题在可能范围内向纵横方向引申、扩充。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架起一座通向创新的桥梁。
6.激疑问难,深入探究——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疑”是学习的需要,思维的开端,创造的始点。老师应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发问,敢于标新立异,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在总结了解法步骤后指出:方程有唯一的解X=b/a(a≠0)。接着问“为什么只有一个解呢?如果此方程有两个解,那将会出现什么情形?”这种激疑问难的做法,对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探究,培养敢猜敢想精神,极为重要。
7.摒弃教条,展现过程-—培养创新思维的阶梯
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讲,教学中突出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发展过程更为重要。教学中要科學处理教材,把导致结合的全部思维过程,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比如讲“弦切角定理”时,做如下设计,可展示过程,以发现规律:
用电脑或投影片演示,当弦切角一边通过圆心时弦切角是多少度,为什么?∠CAB ( )
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D是多少度?为什么?
此时,弦切角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时候关系?
学生观察图形不难发现,此时弦切角与其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都是直角。
进一步,教师继续演示并提问:以A为端点,旋转AC边,使弦切角增大或减少,观察它与所夹弧与所对圆周角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猜想: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最后给出结论证明。
这一展现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究时空,使学生不仅懂得发现过程,而且领会到规律成立的依据,使认识进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高度。
结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训练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邦耀.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0,8.
[2] 张以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尝试。山乐省荣成调市第六中学论文集,2004.
[3] 任樟辉.《数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 李红婷.数学创新教育中的教学原则探微.《数学通报》,2001,3.
[5] 丁钢主编.,《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 毛永聪.中学数学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12-06-16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
主要内容:创新思维,指通过运用、观察、分析等,探索出新的现象和规律,产生新的一种思维方式。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就道破了教育活动的真谛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发展人的创造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关键。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我们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条件
首先,教师要勇于转变思想,摒弃旧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学习观、人文观、学生主体观、教学民主观等现代教育的新观念。其次,教师要大胆改革,力求获取教育教学新的知识、方法和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教育实践中各种新的问题。
教师要不断开拓创新,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并做到“五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主宰”为“主导”;变重“知”轻“能”为“知”、“能”并重;变经验型为科研型;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造必备条件。
2.营造气氛,活跃课堂——开拓创新思维的新天地
我们要改变教育向以“师道尊严”为主的这种现状,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使课堂上充满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气氛,以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从活动中得到知识,容许他们出错,并在失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地完善思维方式,从而增强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的信心。
例如:
搭一个三角形需3根火柴棒,搭2个三角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要 根火柴棒,……搭n个三角形需要几根火柴棒呢?
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得出答案后,接着继续提问:以3根火柴为边可以组成三角形,用6根火柴能组成4个全等的三角形吗?学生讨论更热烈了,有的说:“搭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火柴,6根火柴棒怎么能组成4个全等的三角形呢?”有的说:“能,一定能,让我想想。”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动手拼摆,有学生高兴地说:“老师,我拼出来了。”(如图1),又有学生说:“老师,我也拼出来了,比他拼的还好,是立体的。”
(如图2),学生在动手中寻找答案,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一个无限广阔、自由发展的空间。
3.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起点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在地面上测量出大楼的高度吗?”“你能不过河测量出河的宽度吗?”等等。与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引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变“苦学”为“乐学”,活题与兴趣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
4.丰富想象,发展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想象是根据头脑里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通往发现、创造的桥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通过实物或直观教具,为学生提供直觉感知和获取想象的源泉;要用形象化的语言为抽象的问题设计具体模型,丰富想象;要联系实际,积累表象,为学生想象创造条件;要鼓励学生研究事物,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通过想象,探究,发展思维,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时,教师可先用硬纸片剪出两个全等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其特点,通过将其重叠,改变叠的方向,探讨重合需具备的条件,进一步思考重合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定向平移;定线翻折;定点旋转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全等的性质;“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5.纵横变通,拓展思路——培养创新思维的桥梁
“变”是数学的特征,因为“变”,才铸就了数学王国五彩缤纷的迷人色彩。“变”能产生惊讶,诱发思维,实现创造。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法,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变更思考角度,变换思维方式,扩展思维空间,把他们从常规的模仿方式下解脱出来,打破呆滞的思维定势,创导思维的独立性和求异性,把问题在可能范围内向纵横方向引申、扩充。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架起一座通向创新的桥梁。
6.激疑问难,深入探究——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疑”是学习的需要,思维的开端,创造的始点。老师应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发问,敢于标新立异,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在总结了解法步骤后指出:方程有唯一的解X=b/a(a≠0)。接着问“为什么只有一个解呢?如果此方程有两个解,那将会出现什么情形?”这种激疑问难的做法,对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探究,培养敢猜敢想精神,极为重要。
7.摒弃教条,展现过程-—培养创新思维的阶梯
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讲,教学中突出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发展过程更为重要。教学中要科學处理教材,把导致结合的全部思维过程,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比如讲“弦切角定理”时,做如下设计,可展示过程,以发现规律:
用电脑或投影片演示,当弦切角一边通过圆心时弦切角是多少度,为什么?∠CAB ( )
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D是多少度?为什么?
此时,弦切角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时候关系?
学生观察图形不难发现,此时弦切角与其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都是直角。
进一步,教师继续演示并提问:以A为端点,旋转AC边,使弦切角增大或减少,观察它与所夹弧与所对圆周角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猜想: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最后给出结论证明。
这一展现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究时空,使学生不仅懂得发现过程,而且领会到规律成立的依据,使认识进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高度。
结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训练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邦耀.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教学通讯》,2000,8.
[2] 张以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尝试。山乐省荣成调市第六中学论文集,2004.
[3] 任樟辉.《数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 李红婷.数学创新教育中的教学原则探微.《数学通报》,2001,3.
[5] 丁钢主编.,《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 毛永聪.中学数学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1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