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图画,以适合于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这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作用。
一、与理解课文相结合
这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1)用以导入新课。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如在教学《亲人》时,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是“亲人”吗?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用以理解重点难点。课文中有的插图体现了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用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丰碑》第七自然段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回答下列问题:倚靠在树干下的老战士衣着跟周围的人有什么不同?他的动作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神情镇定、安详?通过指导看图,避免了抽象讲解说理,使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领会词句的含义。
(3)用以总结课文。有经验的教师不但可以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的中心。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回答图上有哪几个主要人物,他们的神态各是怎样的?他们不同的神态说明了一件什么事情?从中可以看出父与子是怎样的人?
二、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课文插图的利用,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培养观察力。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主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教师要紧紧围绕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能力。如从二年级起就要培养有顺序地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先全面观察再重点观察等。
(2)培养想象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如观察《师生情》,从学生带着的雨伞等想象到外面正下着雨;从窗内的吊瓶想象到是来看望生病的老师;从她们踮着脚可以想象到她们那种急切想看到老师的表情。同时,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教学还要求将这些学生放学后从学校冒雨去医院看望生病的老师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头脑中。由此,还可以想象到她们师生之情的深厚。
(3)培养说话能力。教师指导观察插图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完整有序地表达出来。当然,这种说话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简单几次的练习就能完成,而是要在教师长期不断的训练下得以逐步提高的。教师根据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说话能力。从简单地说一两句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重点部分说得具体、说得详细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之获得表述能力。
(作者联通:561503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歹苏小学)
一、与理解课文相结合
这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1)用以导入新课。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如在教学《亲人》时,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是“亲人”吗?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2)用以理解重点难点。课文中有的插图体现了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用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丰碑》第七自然段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回答下列问题:倚靠在树干下的老战士衣着跟周围的人有什么不同?他的动作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神情镇定、安详?通过指导看图,避免了抽象讲解说理,使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领会词句的含义。
(3)用以总结课文。有经验的教师不但可以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的中心。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回答图上有哪几个主要人物,他们的神态各是怎样的?他们不同的神态说明了一件什么事情?从中可以看出父与子是怎样的人?
二、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课文插图的利用,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培养观察力。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主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教师要紧紧围绕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能力。如从二年级起就要培养有顺序地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先全面观察再重点观察等。
(2)培养想象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如观察《师生情》,从学生带着的雨伞等想象到外面正下着雨;从窗内的吊瓶想象到是来看望生病的老师;从她们踮着脚可以想象到她们那种急切想看到老师的表情。同时,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教学还要求将这些学生放学后从学校冒雨去医院看望生病的老师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头脑中。由此,还可以想象到她们师生之情的深厚。
(3)培养说话能力。教师指导观察插图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把观察、想象到的内容完整有序地表达出来。当然,这种说话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简单几次的练习就能完成,而是要在教师长期不断的训练下得以逐步提高的。教师根据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说话能力。从简单地说一两句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重点部分说得具体、说得详细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之获得表述能力。
(作者联通:561503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歹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