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的几点探讨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业工程建设中的基础环节就是林业育苗和苗期管理,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先进的育苗技术,提高苗期管理质量,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闡述。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苗期管理
  我国林业育苗主要采用传统的育苗技术,培育出的苗木根系纤弱,而且容易出现稀根、卷根、偏根等情况,不利于苗木的生长,也给苗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要选择科学先进的林业育苗技术和苗期管理方式。
  1   林业育苗容器技术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容器育苗技术。主要因为容器育苗能够培养苗木平衡根系,并有效防控病虫害对幼苗的侵害。但是,该方法所使用的容器直接影响到苗木根系的优质程度,像塑料袋这种传统容器的透气性和透水性都相对较差,容易造成育苗的根系不够优质。
  现阶段,我国逐步采用相对容易被分解、单体的容器技术,这种容器材料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较强,而且容易被分解和穿透。而在发达国家主要采用无纺布容器进行育苗。无纺布育苗容器的主要材料是轻基质和无纺布材料,而且可以利用机器对布缝进行焊接,进而装填基质、切断成型。同时,无纺布容器能够缓释和压缩全肥,从容器内置入。在运输过程中,无纺布容器也能够被有效压缩,节省占地面积且方便运输。
  对于容器育苗技术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标准,才能有效保障苗木的质量。首先,容器应该进行全面严格的清洗,保证容器处于干净状态。其次,将容器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上。在容器内置入相应的基质,一般将肥沃森林土作为基质,而且需要保持基质呈湿润状态。接下来就是苗木管理工作。苗木管理期间,最重要的是要养护苗木的根系,尽可能使全部苗木根系保持竖直,减少窝根或者露根的现象。苗木的根系直接影响苗木的存活率或者后期生长情况。因此,要注重容器育苗技术操作的规范性,保证苗木的高质量性。
  2   科学的苗期管理举措
  容器育苗技术主要为苗木培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基础,但是要想培育出优质的苗木,后期的苗木管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做好苗木种子的储存和处理,将培育苗木的土壤有序整理,并进行施肥和消毒。待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播种。其次,苗木出土之前,湿度是最关键的控制因素。需要对湿度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其处于最有利于苗木生长的状态。苗木的生长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一般在育苗高度达到10 cm左右,对其进行喷洒农药和消毒液,以预防苗木被侵害。当苗木长出真叶时,需对苗木进行松土除草,一般每个月都需要清理1次。苗木出齐后需对其进行间苗,使苗木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更有利于苗木吸收阳光,具有生长空间。
  对于新育苗,每年需要进行4~5次追肥,其中第1次追肥时间最好是在苗木出齐后的第1个月,而肥料以氮肥和磷肥为主。然后每间隔15 d就追肥1次,保证肥料充足。通常采用的追肥方法是沟施法。对于留床苗追肥,一般在苗木开始生长时进行第1次追肥,通常集中在苗木的生长初期和速生期的前半期进行追肥,在生长阶段苗木对肥料的需求较大,更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当苗木开始落叶、土壤开始封冻,或者翌春土壤解冻以后到萌芽前期,需要进行苗木出圃。对于苗木出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起苗之前需要浇大量的水,将其浇透。其次,起苗时要注意保护苗木的主根和侧根的完整性,减少对苗木根部的损害。对于苗木的运输,如果需要外运,一般将苗木进行打捆,每捆45~50 株,而且苗木的根部要进行蘸泥浆处理。每捆苗木都需要贴上标签,注明苗木的品种和数量。当需要远途运输时,需要用帆布对苗木进行遮盖,且在运输途中也要定期洒水以保证苗木处在湿润状态。
  苗木管理时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有很多,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人工预防等措施。从化学防治的角度来看,苗木生长阶段主要有两个最佳防治期,第1个防治期是4月底至5月初,各种类型的害虫均处于幼虫阶段,比较容易被杀死。第2个防治期是在7月底至8月初,这时候害虫刚刚孵化,也很容易被杀死。而人工防治最好在深秋时节。对于物理防治,通常采用光、热、电、温度和湿度等物理因素对害虫进行诱杀。根据病虫害的特点,选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抑制害虫的为害,保证苗木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总之,育苗容器技术是现阶段比较普遍的一种育苗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结合育苗的种类以及实际种植情况,选取最适宜的育苗容器技术。同时,遵循育苗技术的操作规范,加强苗期的管理,不断创新改进,努力提升林业育苗技术水平,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19-07-01)
其他文献
目的:就近几年国外有关磁共振灌注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在脑卒中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近况,综述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及在脑卒中中的应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
背景:研究表明骨折后72 h~3周骨折断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呈持续高表达,推测其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方式诱导治疗性血管生成的研究正受到人们关
背景:外源性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使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环磷酸腺苷浓度提高4倍,但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成骨细胞成骨活性影响如何?目的:了解外
背景:肝素作为最常用的抗凝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其存在明显的出血副作用,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活性作用有限,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将水蛭素C端结构域与人胎盘抗凝
目的:从脑血管调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血管壁炎症反应、血管细胞增殖以及基因激活等方面探讨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分子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8-01/2004-12
背景:有报道针刺内关穴对心血管系统有特异的生理效应.采用氦氖激光束替代针刺在内关穴进行照射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目的:观察氦氖激光内关穴照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
背景:检测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血管活性物质,探讨胸痹通胶囊的药理作用途径.目的:为观察胸痹通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时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释放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
科主任王淳为副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先后在华西医科大学及北京、上海等多家教学医院进修、学习,四川大学研究生班毕业。擅长脑
期刊
背景:脑海马作为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情绪、感觉活动、学习记忆功能,麻醉状态下对其产生影响.目的:利用异丙酚靶控输注精确控制麻醉深度,观察不同麻醉深度下兔脑海马
背景:软骨组织工程的两个关键问题是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保证支架材料上有足够数量的功能细胞是体内形成骨和软骨组织的基础.目的:对经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藻酸钙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