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小吃的来源大致分三种:一种是大陆移民在台湾的原创,譬如度小月担仔面、鱿鱼羹,美味背后写满了筚路蓝缕与民生维艰;一种是台湾民众受外来文化影响,秉持拿来主义塑造出来的台湾味,如受美国大兵影响而来的咸酥鸡(盐酥鸡),受日本文化影响而来的车轮饼(今川烧)、甜不辣(天妇罗)、黑轮(关东煮);还有一种就是大陆移民带去的家乡味,早一点的如发源于福州的基隆小吃鼎边锉、传说中郑成功发明的蚵仔煎,晚一点的如我们今天的主题——那些由赴台国民党老兵发明或改良过的具有外省味道的台湾小吃。
早期的眷村家属为了生活,早上卖豆浆、油条和烧饼,黄昏时走街串巷兜售自做的馒头和花卷。老兵退伍后,也大部分选择开小吃店与柑仔店(杂货店)来养家——山东老兵开馒头店,山西老兵开刀削面馆,上海老兵开上海菜馆,四川重庆老兵开川菜馆或火锅店。老兵来自不同省份,拿手小吃各异,久而久之,本省人也开始喜欢品尝这些南北风味,其中最受民众欢迎的是山东大馒头和四川牛肉面。
据说台湾牛肉面是四川老兵发明的。台湾早期是农耕社会,不太可能吃牛肉,而高雄冈山眷村的四川老兵在思乡时突发奇想,把浓郁的牛肉汤汁浇到手擀面上,成就了最初的台湾牛肉面。如今这一款汤浓、肉香、面Q的老兵牛肉面已发展成全岛美食,变成了小吃界的骄子甚至贵族——每年都有专门的台北牛肉面节上演,而台北忠孝东路的“牛爸爸牛肉面”,一碗要价3000元新台币。但实际上,牛肉面不是源于四川的,也不是台湾本土的,而是真真正正由老兵原创的滋味。
不吃不行的台湾小吃有好几种,跟牛肉面一样,臭豆腐显然要排在前面。很多省市都有臭豆腐,且味道各异,据说台湾臭豆腐是湖南老兵带去的,后经台湾人不断改良逐渐成形,表面酥脆,内有孔洞,配上专门的泡菜,淋上专门的酱汁,吃起来酸甜爽脆,余韵无穷。无法估量的是,这一款臭烘烘的美味吸引了多少岛内外饕客,又成就了多少亿万富翁,但可以想见,原创者当初应也在它身上刻下了长沙臭豆腐的印记,所以后来,长沙香豆腐也被台湾人引入台湾并理所当然地火爆起来。
台湾小吃的格局很大,譬如台北永康街有一家店,不仅受到很多外国艺人的追捧,还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它的香港分店还获得了《米其林指南》的青睐,它就是“鼎泰丰”。鼎泰丰的招牌好像与小笼包没什么关系,是的,它原本是一家经营不善的“恒泰丰油行”,因为一位老兵在店门口摆桌子卖小笼包,结果生意极佳,于是老板杨秉彝就跟老兵学做小笼包,后来干脆收了油行专做小笼包,成就了今天全球知名的鼎泰丰。
不过,大陆民众最熟悉的由老兵发明的台湾小吃叫做永和豆浆。永和豆浆不是一家店,而是由一个地名发源的品牌,永和是以前的台北县永和市,也是今天的新北市永和区。永和豆浆是大陆食品赴台后以品牌方式返销大陆的典型。永和本没有豆浆油条,上世纪50年代,几个山东老兵因为想念家乡味,在永和中正桥畔开了“东海豆浆店”(后来的世界豆浆大王),后来整个永和成了豆浆店的天下,永和与豆浆紧紧联系在了一起。1995年,从永和豆浆出来的人登陆开了第一家店,如今在大陆,永和豆浆遍地开花。永和豆浆在台湾如同华人世界的麦当劳和肯德基,24小时营业,颠覆了豆浆是早餐的概念,成了大台北夜生活的指标,加上豆浆香浓可口、烧饼油条松软酥脆,在两岸都获得了不少忠实拥趸。如今,世界豆浆大王等源自永和老兵豆浆的豆浆店已是载誉海内外的品牌名店。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刚刚兴起的台北士林夜市,一个老兵摆了一个炸鸡排小摊,创造出“林氏士林大鸡排”,后来老兵与济南某餐饮公司合作推出“吧嗒嘴”鸡排,成就了一个两岸合作的佳话。
而老兵合作的佳话非大饼包小饼莫属。据说大饼包小饼的原创者是两位老兵,两人退伍后一个卖大饼一个卖小饼,却是生意奇差,于是两人决定将大饼小饼结合起来卖,这士林夜市惟一卖大饼包小饼的店家,因为口味独特,生意好得不得了。大饼包小饼名声传开之后,自然成为流传全台的名小吃。
大陆人从台湾回来,必不可缺的手信叫做凤梨酥和太阳饼。5月13日,太阳饼最正宗的百年老店“太阳堂饼店”歇业,一时之间掏空了台中人的心。台湾小吃之于台湾,就是这样重要。与大陆八大菜系不同,台湾小吃绝大部分来自草根的创意,借由食客的口耳相传及媒体名人的推崇追捧,美名广布全世界,成为一项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台湾奇迹。
其实除了凤梨酥和太阳饼,陆客还可品尝一下嘉义方块酥,并带些回家给亲友尝尝。方块酥的创意与大饼包小饼差不多,且它的故事也与老兵有关——一位不甘于只卖传统烧饼油条的老兵灵机一动,把长方形的烧饼和圆形的酥饼混成了正方形,创造了方块酥,造就了“恩典方块酥”。不过现在嘉义方块酥名店以“老杨”、“雪花”两家最大,方块酥从原来的巴掌大变成小小一块,不再坚持正方形,也多了各种口味。不过,在烧饼、酥饼面临消失的当下,老兵的创意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两蒋时代,方块酥是“御用”点心,在陈水扁时代,还曾被拿来当“国宴”点心。
有一部叫做《面引子》的台湾电影,讲的是一位老兵思念家乡并最终回到家乡的故事,面引子是发面的媒介,也是牵引游子回乡的那根线。其实,1949年随国民党当局赴台的大陆各省老兵,在孤独终老的愁绪中,都有一种心灵的安慰,他们亲手把原乡的滋味糅进了小吃里,让它一直流传在眷村,流传到全台各个角落,证明老兵不死,老兵也是开发台湾的一分子。
其实没有一种小吃叫老兵小吃,也没有一种菜叫眷村菜,但,台湾小吃甲天下,来源复杂,其中有来自老兵的贡献,那便够了。人们在品尝台湾小吃时,也许并不在意其源头,但却能在不经意中察觉那份似曾相似的纯粹,这不也是一种别样的温暖?
早期的眷村家属为了生活,早上卖豆浆、油条和烧饼,黄昏时走街串巷兜售自做的馒头和花卷。老兵退伍后,也大部分选择开小吃店与柑仔店(杂货店)来养家——山东老兵开馒头店,山西老兵开刀削面馆,上海老兵开上海菜馆,四川重庆老兵开川菜馆或火锅店。老兵来自不同省份,拿手小吃各异,久而久之,本省人也开始喜欢品尝这些南北风味,其中最受民众欢迎的是山东大馒头和四川牛肉面。
据说台湾牛肉面是四川老兵发明的。台湾早期是农耕社会,不太可能吃牛肉,而高雄冈山眷村的四川老兵在思乡时突发奇想,把浓郁的牛肉汤汁浇到手擀面上,成就了最初的台湾牛肉面。如今这一款汤浓、肉香、面Q的老兵牛肉面已发展成全岛美食,变成了小吃界的骄子甚至贵族——每年都有专门的台北牛肉面节上演,而台北忠孝东路的“牛爸爸牛肉面”,一碗要价3000元新台币。但实际上,牛肉面不是源于四川的,也不是台湾本土的,而是真真正正由老兵原创的滋味。
不吃不行的台湾小吃有好几种,跟牛肉面一样,臭豆腐显然要排在前面。很多省市都有臭豆腐,且味道各异,据说台湾臭豆腐是湖南老兵带去的,后经台湾人不断改良逐渐成形,表面酥脆,内有孔洞,配上专门的泡菜,淋上专门的酱汁,吃起来酸甜爽脆,余韵无穷。无法估量的是,这一款臭烘烘的美味吸引了多少岛内外饕客,又成就了多少亿万富翁,但可以想见,原创者当初应也在它身上刻下了长沙臭豆腐的印记,所以后来,长沙香豆腐也被台湾人引入台湾并理所当然地火爆起来。
台湾小吃的格局很大,譬如台北永康街有一家店,不仅受到很多外国艺人的追捧,还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它的香港分店还获得了《米其林指南》的青睐,它就是“鼎泰丰”。鼎泰丰的招牌好像与小笼包没什么关系,是的,它原本是一家经营不善的“恒泰丰油行”,因为一位老兵在店门口摆桌子卖小笼包,结果生意极佳,于是老板杨秉彝就跟老兵学做小笼包,后来干脆收了油行专做小笼包,成就了今天全球知名的鼎泰丰。
不过,大陆民众最熟悉的由老兵发明的台湾小吃叫做永和豆浆。永和豆浆不是一家店,而是由一个地名发源的品牌,永和是以前的台北县永和市,也是今天的新北市永和区。永和豆浆是大陆食品赴台后以品牌方式返销大陆的典型。永和本没有豆浆油条,上世纪50年代,几个山东老兵因为想念家乡味,在永和中正桥畔开了“东海豆浆店”(后来的世界豆浆大王),后来整个永和成了豆浆店的天下,永和与豆浆紧紧联系在了一起。1995年,从永和豆浆出来的人登陆开了第一家店,如今在大陆,永和豆浆遍地开花。永和豆浆在台湾如同华人世界的麦当劳和肯德基,24小时营业,颠覆了豆浆是早餐的概念,成了大台北夜生活的指标,加上豆浆香浓可口、烧饼油条松软酥脆,在两岸都获得了不少忠实拥趸。如今,世界豆浆大王等源自永和老兵豆浆的豆浆店已是载誉海内外的品牌名店。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刚刚兴起的台北士林夜市,一个老兵摆了一个炸鸡排小摊,创造出“林氏士林大鸡排”,后来老兵与济南某餐饮公司合作推出“吧嗒嘴”鸡排,成就了一个两岸合作的佳话。
而老兵合作的佳话非大饼包小饼莫属。据说大饼包小饼的原创者是两位老兵,两人退伍后一个卖大饼一个卖小饼,却是生意奇差,于是两人决定将大饼小饼结合起来卖,这士林夜市惟一卖大饼包小饼的店家,因为口味独特,生意好得不得了。大饼包小饼名声传开之后,自然成为流传全台的名小吃。
大陆人从台湾回来,必不可缺的手信叫做凤梨酥和太阳饼。5月13日,太阳饼最正宗的百年老店“太阳堂饼店”歇业,一时之间掏空了台中人的心。台湾小吃之于台湾,就是这样重要。与大陆八大菜系不同,台湾小吃绝大部分来自草根的创意,借由食客的口耳相传及媒体名人的推崇追捧,美名广布全世界,成为一项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台湾奇迹。
其实除了凤梨酥和太阳饼,陆客还可品尝一下嘉义方块酥,并带些回家给亲友尝尝。方块酥的创意与大饼包小饼差不多,且它的故事也与老兵有关——一位不甘于只卖传统烧饼油条的老兵灵机一动,把长方形的烧饼和圆形的酥饼混成了正方形,创造了方块酥,造就了“恩典方块酥”。不过现在嘉义方块酥名店以“老杨”、“雪花”两家最大,方块酥从原来的巴掌大变成小小一块,不再坚持正方形,也多了各种口味。不过,在烧饼、酥饼面临消失的当下,老兵的创意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两蒋时代,方块酥是“御用”点心,在陈水扁时代,还曾被拿来当“国宴”点心。
有一部叫做《面引子》的台湾电影,讲的是一位老兵思念家乡并最终回到家乡的故事,面引子是发面的媒介,也是牵引游子回乡的那根线。其实,1949年随国民党当局赴台的大陆各省老兵,在孤独终老的愁绪中,都有一种心灵的安慰,他们亲手把原乡的滋味糅进了小吃里,让它一直流传在眷村,流传到全台各个角落,证明老兵不死,老兵也是开发台湾的一分子。
其实没有一种小吃叫老兵小吃,也没有一种菜叫眷村菜,但,台湾小吃甲天下,来源复杂,其中有来自老兵的贡献,那便够了。人们在品尝台湾小吃时,也许并不在意其源头,但却能在不经意中察觉那份似曾相似的纯粹,这不也是一种别样的温暖?